- 读书 >
- 酉阳杂俎 - (唐)段成式;张仲裁译注 >
- 续集卷
二 支诺皋中
【题解】
本篇共三十二条,多为精怪异事。其中第X2.3条鼠精、第X2.4条食人怪、第X2.15条乌郎等,想象丰富,情节巧妙,刻画生动,具有较高的叙事技巧。
【原文】
X2.1上都浑瑊宅¹,戟门内一小槐树²,树有穴,大如钱。每夜月霁后,有蚓如巨臂³,长二尺余,白颈红班,领数百条,如索,缘树枝条。及晓悉入穴。或时众鸣,往往成曲。学士张乘言:浑令公时⁴,堂前忽有一树从地踊出,蚯蚓遍挂其上。已有出处,忘其书名目。
【注释】
¹浑瑊(736—799):本铁勒九姓部落浑部人。世为唐将。安禄山反,从郭子仪定河北,收两京,历官单于大都护、左金吾大将军。建中四年(783)奉唐德宗监守奉天,次年收复京师,加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浑瑊宅在长安城大宁坊。《旧唐书·浑瑊传》:“(兴元元年)九月,赐瑊大宁里甲第,女乐五人,入第之日,宰臣、节将送之,一如李晟入第之仪。”
²戟门:设戟于门,故称“戟门”,是为显贵之家。戟,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资治通鉴》卷二五七:“以梁缵不尽节于高氏,为秦、毕用,斩于戟门之外。”胡三省注:“唐设戟之制,庙社宫殿之门二十有四,东宫之门一十有八,一品之门十六,二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大都护之门十四,三品及上都督、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十二,下都督、下都护、中州、下州之门各十。设戟于门,故谓之戟门。”
³巨臂:巨擘。臂,同“擘”,拇指。
⁴浑令公:即为浑瑊。令公,六朝时,尊称中书令为令公。浑瑊曾兼中书令,故称。中唐以后,节度使多加中书、尚书令,令公遂为节度使之称。
【译文】
长安浑瑊宅,戟门内有一棵小槐树,树上有个洞,洞有铜钱大小。每到夜晚,月色澄澈,便有一条粗如拇指的蚯蚓,两尺多长,白色颈环,红色斑点,带着几百条小蚯蚓,像绳子一样挂在树枝上。到天亮又全部钻进洞。有时一起鸣叫,成曲动听。学士张乘说:浑令公在的时候,堂前的地下忽然踊出一棵树,树上挂满了蚯蚓。这事已经有书记载,我忘了书名。
【原文】
X2.2东都尊贤坊田令宅¹,中门内有紫牡丹成树,发花千朵。花盛时,每月夜有小人五六,长尺余,游于上。如此七八年,将掩之,辄失所在。
【注释】
¹田令:即为田弘正(764—821),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元和年间为魏博节度使,封沂国公。
【译文】
东都尊贤坊田令公宅,中门内有丛紫牡丹长成树,每到开花,有上千朵。最为繁盛时,每到月明之夜,会有五六个小人,身高一尺多,在树上游玩。这样有七八年时间,有人想去捕捉一个,一下就消失了。
【原文】
X2.3太和七年,上都青龙寺僧契宗¹,俗家在樊川²。其兄樊竟,因病热,乃狂言虚笑。契宗精神总持³,遂焚香敕勒⁴。兄忽诟骂曰:“汝是僧,第归寺住持,何横于事?我止居在南柯,爱汝苗硕多获,故暂来耳。”契宗疑其狐魅,复禁桃枝击之⁵。其兄但笑曰:“汝打兄不顺,神当殛汝⁶,可加力勿止。”契宗知其无奈何,乃已。病者欻起⁷,牵其母,母遂中恶⁸;援其妻,妻亦卒;迩摹其弟妇,回面失明。经日,悉复旧。乃语契宗曰:“尔不去,当唤我眷属来。”言已,有鼠数百,榖榖作声,大于常鼠,与人相触,驱逐不去。及明,失所在,契宗恐怖加切。其兄又曰:“慎尔声气,吾不惧尔。今须我大兄弟自来。”因长呼曰:“寒月,寒月,可来此。”至三呼,有物大如狸,赤如火,从病者脚起,缘衾止于腹上,目光四射。契宗持刀就击之,中物一足,遂跳出户。烛其穴,踪至一房,见其物潜走瓮中。契宗举巨盆覆之,泥固其隙。经三日发视,其物如铁,不得动。因以油煎杀之,臭达数里,其兄遂愈。月余,村有一家,父子六七人暴卒,众意其兴蛊。
【注释】
¹青龙寺:唐代长安寺院。宋王溥《唐会要》卷四八“寺”:“青龙寺新昌坊。本隋废灵感寺。龙朔二年,新城公主奏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改名。”
²俗家:僧人未出家时的家宅。樊川: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因为曾是汉代名将樊哙的食邑,故名。
³总持:佛教术语。意为总一切法,持一切义。
⁴敕勒:道教画符咒时书敕令二字,以约勒鬼神。后来佛教某些宗派也有这类法术。
⁵禁:符咒。这里是运咒的意思。桃枝:古时以鬼畏桃,故用桃枝以驱鬼。
⁶殛(jí):杀死。
⁷欻(xū):忽然。
⁸中恶:突然发急病。
【译文】
大和七年,长安青龙寺和尚契宗,俗家在樊川。他的兄长樊竟,发了热病,说胡话,无端狂笑。契宗以意念总持,焚香作法驱邪。他兄长忽然骂道:“你是和尚,只管回寺庙住持,为什么来阻碍我的事?我定居在南边树上,喜欢你家庄稼好收成多,所以来暂住。”契宗怀疑是狐狸精作怪,又念禁咒用桃枝击打。他兄长只是笑着说:“你打哥哥不恭顺,神要诛杀你,只管用劲,别停下!”契宗知道奈何不了它,就作罢了。病人忽然起身,牵着他的母亲,母亲就发了急病;牵他的妻子,妻子立刻昏死过去;又照样牵他的兄弟媳妇,一回头眼睛就失明了。过了一天,又都好了。那怪物又告诉契宗说:“你还不走,我把我的家属叫来。”话说完,有几百只老鼠,咕咕叫着,比普通老鼠大,在人跟前跑来跑去,赶都赶不走。到天亮,这些老鼠又都不见了,契宗更为恐怖。他兄长又说:“你说话客气点,我不怕你。现在要我的大兄弟亲自来。”就拖腔呼唤道:“寒月,寒月,到这里来。”连喊三遍,有个怪物大如狸猫,红色如火,从病人的脚爬上,顺着衾被爬到肚腹上,眼光四射。契宗拿起刀朝怪物砍过去,砍中一只脚,怪物跳出门去。契宗照着蜡烛找它的洞穴,沿着血迹到了一处房间,看见怪物藏进一口瓮里。契宗拿个大盆盖住瓮,用泥把缝隙全部封好。过了三天揭开一看,那怪物僵硬如铁,动弹不得。契宗就用热油把它烫死了,臭气远飘几里之外,他兄长就好了。过了一个多月,村里有一家,父子六七人暴死,众人认为是那怪物施的蛊毒。
【原文】
X2.4贞元中,望苑驿西有百姓王申¹,手植榆于路傍成林,构茅屋数椽。夏月,常馈浆水于行人,官者即延憩具茗。有儿年十三,每令伺客。忽一日,白其父:“路有女子求水。”因令呼入。女少年,衣碧襦白幅巾,自言:“家在此南十余里,夫死无儿,今服禫矣²,将适马嵬访亲情³,丐衣食⁴。”言语明悟,举止可爱。王申乃留饭之,谓曰:“今日暮,夜可宿此,达明去也。”女亦欣然从之。其妻遂纳之后堂,呼之为妹。倩其成衣数事,自午至戌悉办。针缀细密,殆非人工。王申大惊异,妻犹爱之,乃戏曰:“妹既无极亲,能为我家作新妇子乎⁵?”女笑曰:“身既无托,愿执粗井灶。”王申即日赁衣贳酒礼⁶,纳为新妇。其夕暑热,戒其夫:“近多盗,不可辟门。”即举巨椽捍户而寝。及夜半,王申妻梦其子披发诉曰:“被食将尽矣。”惊,欲省其子。王申怒之:“老人得好新妇,喜极呓言耶!”妻还睡,复梦如初。申与妻秉烛,呼其子及新妇,悉不复应。启其户,户牢如键⁷,乃坏门阖⁸,才开,有物圆目凿齿⁹,体如蓝色,冲人而去,其子唯余脑骨及发而已。
【注释】
¹望苑驿:驿站名。在今陕西兴平西。
²服禫(dàn):服丧期满。禫,除孝服时举行的祭仪。
³马嵬: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西。
⁴丐:求。
⁵新妇子:儿媳。
⁶贳(shì):赊。
⁷键:门闩。
⁸阖:门扇。
⁹凿齿:齿长如凿。《山海经·海外南经》:“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郭璞注:“凿齿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尺,因以名云。”
【译文】
贞元年间,望苑驿西面有百姓王申,亲手在路旁栽种榆树,长成树林,盖了几间茅屋。夏天,常常送浆水给过往行人喝,如果是官吏,就请进屋休息,沏上茶。他有个儿子,十三岁了,也经常一起照顾客人。忽然有一天,儿子对父亲说:“路边有个女子讨水喝。”王申就让儿子请进来。女子很年轻,身着绿色短衣,头戴白巾,自述道:“我的家从这里往南十多里,丈夫死了,没有儿子,现在服丧期满,将去马嵬驿走亲戚,求衣食。”说话灵透,举止可爱。王申就留她吃饭,对她说:“现在天色也不早了,晚上就住这里吧,天亮再走。”女子也高兴地留下了。王申妻子就把女子请入后堂,称她为妹妹。请她帮忙缝几件衣服,从午时到戌时就全做好了。针线细密均匀,似乎不像人工做的。王申大为吃惊,他妻子也特别喜欢,就对女子说:“妹妹既然没了亲人,能给我家当儿媳吗?”女子笑着说:“我如今身无所托,当然愿意为您操持家务。”王申当天就借新衣服赊下酒礼,举行婚礼纳为儿媳。那天晚上很热,女子告诫她丈夫说:“近来盗贼很多,别开着门。”就用一根粗大的木椽顶住门才睡觉。到了半夜,王申妻子梦见儿子披头散发哭诉道:“我快被吃光了。”她从梦中惊醒,就想去看看儿子。王申怒斥道:“老婆子得了个好儿媳,喜过了头说梦话哪!”妻子睡下,又梦见刚才的情形。王申就和妻子举着蜡烛,呼叫儿子和儿媳,都无应答。去开门,就像上了门闩,推不开,于是打破门扇,刚一打开,有个怪物圆瞪双眼,齿长如凿,遍体蓝色,朝着人冲过来逃走了,再看他们的儿子,被吃得只剩下脑骨和头发。
【原文】
X2.5枝江县令张汀¹,子名省躬,汀亡,因住枝江。有张垂者,举秀才下第²,客于蜀,与省躬素未相识。太和八年,省躬昼寝,忽梦一人,自言姓张,名垂,因与之接,欢狎弥日。将去,留赠诗一首曰:“戚戚复戚戚,秋堂百年色。而我独茫茫,荒郊遇寒食³。”惊觉,遽录其诗。数日卒。
【注释】
¹枝江:今属湖北。
²举秀才下第:秀才科考试不中。
³寒食:寒食节。按,《全唐诗》卷八六五录此诗,署为张省躬,诗题为《梦张垂赠诗》。
【译文】
枝江县令张汀,儿子名叫省躬,张汀死后,就住在枝江。有个叫张垂的人,秀才科考试不中,客居在蜀中,和省躬从不相识。大和八年,省躬白天睡觉,忽然梦见一个人,自称姓张,名垂,于是和他交谈,一整天都很开心。张垂临走时,留赠省躬一首诗,诗云:“戚戚复戚戚,秋堂百年色。而我独茫茫,荒郊遇寒食。”省躬从梦中惊醒,随即记下了这首诗。几天后就去世了。
【原文】
X2.6江淮有何亚秦,弯弓三百斤,常解斗牛,脱其一角。又过蕲州¹,遇一人,长六尺余,髯而甚,口呼亚秦:“可负我过桥。”亚秦知其非人,因为背,觉脑冷如冰,即急投至交午柱²,乃击之,化为杉木,沥血升余。
【注释】
¹蕲(qí)州:在今湖北蕲春北。
²交午柱:华表。这里指桥头竖立的指示道路的柱子。晋崔豹《古今注》卷下:“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秦乃除之,汉始复修焉。今西京谓之交午也。’”
【译文】
江淮地区有个何亚秦,能拉三百斤的弓,曾经分开过两头相斗的牛,弄掉了其中的一只角。又一次路过蕲州,遇见一个人,身高六尺多,胡须浓密,口呼何亚秦:“请背我过桥。”何亚秦心里明白它不是人,就依言背起,只觉头部冷如冰雪,急忙把它扔向交午柱,然后揍那怪物,怪物变成杉木,流了一升多血。
【原文】
X2.7长庆初¹,洛阳利俗坊²,有百姓行车数辆,出长夏门³。有一人负布囊,求寄囊于车中,且戒勿妄开,因返入利俗坊。才入坊,有哭声起。受寄者发囊视之,其口结以生绠,内有一物,状如牛胞,及黑绳长数尺。百姓惊,遽敛结之。有顷,其人亦至,复曰:“我足痛,欲憩君车中数里,可乎?”百姓知其异,许之。其人登车,览其囊,不悦,顾曰:“何无信?”百姓谢之。又曰:“我非人,冥司俾予录五百人⁴,明历陕、虢、晋、绛⁵。及至此,人多虫,唯得二十五人耳。今须往徐、泗⁶。”又曰:“君晓予言虫乎?患赤疮即虫耳。”车行二里,遂辞:“有程⁷,不可久留。君有寿者,不复忧矣。”忽负囊下车,失所在。其年夏,天下多患赤疮,少有死者。
【注释】
¹长庆:唐穆宗李恒年号(821—824)。
²利俗坊:唐代东都洛阳有正俗坊,疑是。
³长夏门:唐代洛阳城东南门。
⁴录:收捕。
⁵明:别本或“名”。陕: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虢:虢州,今河南灵宝。晋:晋州,今山西临汾。绛:绛州,今山西新绛。
⁶徐:徐州,今属江苏。泗:泗州,在今江苏盱眙西北。
⁷程:程期,期限。
【译文】
长庆初年,洛阳利俗坊,有位百姓赶着几辆车,出了长夏门。碰见一个人,背着布袋,请求把袋子寄放在车上,并且告诫他不要随便打开,接着就返回了利俗坊。刚进坊,就传来一阵哭声。这百姓打开寄放的布袋,布袋口用绳子捆扎着,里面有一样东西,形状如同牛的胞衣,另有几尺长的黑绳。这人大吃一惊,急忙把袋子收起扎好。一会儿,那人也来了,又对他说:“我脚痛,想坐您的车代步几里路,行吗?”百姓知道事出怪异,就答应了他。那人上车看到布袋,很不高兴,回头问:“为什么不守信用?”百姓向他道歉。那人又说:“我不是人,阴司命我收录五百人,名籍遍及陕、虢、晋、绛各州。到了这里,人身上多虫,只收了二十五人。现在必须前往徐、泗等州。”又问:“您知道我说的虫是什么吗?患赤疮就是虫。”车前行二里,那人告辞说:“我有程期,不可久留。您是有寿缘的,不要担心。”忽然背着布袋下车,转眼就不见了。那年夏天,天下有很多人患赤疮,死的人却不多。
【原文】
X2.8元和中,光宅坊百姓¹,失名氏,其家有病者,将困,迎僧持念²,妻儿环守之。一夕,众仿佛见一人入户,众遂惊逐,乃投于瓮间。其家以汤沃之,得一袋,盖鬼间所谓搐气袋也³。忽听空中有声求其袋,甚哀切,且言:“我将别取人以代病者。”其家因掷还之,病者即愈。
【注释】
¹光宅坊:唐代长安城坊。
²持念:诵经。
³搐气袋:鬼到人间勾魂时用来吸人活气的袋子。
【译文】
元和年间,光宅坊百姓,忘了那人姓名,他家里有病人,病势渐重,请来僧人持念,妻儿围在身边守着。一天晚上,众人仿佛看见一个人进门来,惊惧之下急忙去追,那东西就跑进瓮里去了。这家人用开水往瓮里浇,最后得到一只袋子,原来是阴间所说的搐气袋。忽然听见空中有个声音哀求把袋子交还,甚是恳切,并且说:“我会另外找个人代替这位病人。”这家人就把袋子给扔回去了,病人也就好了。
X2.9相传人将死,虱离身。或云,取病者虱于床前,可以卜病。将差,虱行向病者,背则死。
【译文】
相传人快死的时候,虱子会离开身体。也有人说,把病人的虱子放在床前,可以预知病情。如果病要痊愈,虱子就爬向病人;反之,病人即将死亡。
【原文】
X2.10兴州有一处名雷穴¹,水常半穴。每雷声,水塞穴流,鱼随流而出。百姓每候雷声,绕树布网,获鱼无限。非雷声,渔子聚,鼓于穴口,鱼亦辄出,所获半于雷时。韦行规为兴州刺史时²,与亲故书,说其事。
【注释】
¹兴州:今陕西略阳。
²韦行规:此人已见于9.8条。
【译文】
兴州有一处地方名为雷穴,平常只有半洞水。每遇打雷,洞里的水就满满地流出洞外,鱼儿也随之流出。当地百姓经常等到雷声响起时,就绕着树布下渔网,能捕到很多鱼。不打雷的时候,渔夫在洞口聚集敲鼓,鱼儿也随之游出,不过数量只有打雷时的一半。韦行规任兴州刺史时,给亲友写信,提到这件事。
【原文】
X2.11上都务本坊¹,贞元中,有一家,因打墙掘地,遇一石函。发之,见物如丝蒲满函,飞出于外。惊视之,次忽有一人起于函,被白发,长丈余,振衣而起,出门,失所在。其家亦无他。前记之中多言此事²。盖道门太阴炼形³,日将满,人必露之。
【注释】
¹务本坊:唐代长安城坊。
²前记:指本书前集。多言此事:本书前集卷一四、一五多记载掘地出人之怪事。
³太阴炼形:道教“尸解”之一个环节。人死后暂去阴间,尸体虽已腐烂,又得重生并成仙。太阴,阴间。炼形因所用方法和对象不同而各有区别。
【译文】
贞元年间,长安务本坊有一户人家,因为打墙掘地,挖到一个石函。打开看,只见里面装满像丝蒲一样的东西,飞出石函外。正在目瞪口呆,又忽然看见有一个人从石函里坐起来,白发披散有一丈多长,抖抖衣服站起身,径直走出门,不知到哪里去了。这家倒也没有其他怪事。本书前集记载这类事情较多。这大概是道教尸解的太阴炼形,时间到了,就必然有人挖他出来。
【原文】
X2.12于季友为和州刺史时¹,临江有一寺,寺前渔钓所聚。有渔子下网,举之重,坏网。视之,乃一石如拳。因乞寺僧,置于佛殿中。石遂长不已,经年重四十斤。张周封员外入蜀²,亲睹其事。
【注释】
¹于季友:于次子。尚唐宪宗永昌公主,拜驸马都尉。和州:今安徽和县。
²员外:本书前面记载张周封为工部员外郎。
【译文】
于季友任和州刺史时,江边有一座寺庙,很多渔夫在寺庙前垂钓。有位渔夫下网后,收网时觉得颇为沉重,把网拉坏了。一看,原来是一块拳头大的石头。于是请求寺里的和尚把这块石头放在佛殿前。石头一天天长大,一年时间,重达四十斤。张周封员外入蜀经过此地,亲眼看见过那块石头。
【原文】
X2.13进士王恽,才藻雅丽,犹长体物¹,著《送君南浦赋》,为词人所称。会昌二年²,其友人陆休符,忽梦被录至一处,有驺卒止之屏外³,见胥靡数十⁴,王恽在其中。陆欲就之,恽面若愧色。陆强牵与语,恽垂泣曰:“近受一职司,厌人闻。”指其类:“此悉同职也。”休符恍惚而觉。时恽往扬州,有妻子居住太平侧⁵。休符异所梦,迟明,访其家信,得王至洛书。又七日,其讣至。计其卒日,乃陆之梦夕也。
【注释】
¹体物:描摹物态。
²会昌:唐武宗李炎年号(841—846)。
³驺卒:主驾车马的仆役。
⁴胥靡:服劳役的囚犯。
⁵太平:太平县,今属安徽。
【译文】
进士王恽,才华横溢,特别擅长描摹物态,著有《送君南浦赋》,为当时文人所称赏。会昌二年,他的友人陆休符,忽然梦见被抓捕到某个地方,有驺卒让他在屏外候着,只见有几十名服劳役的囚犯,友人王恽就在其中。陆休符想走近他,而王恽面带愧色。陆休符强牵着和他说话,王恽流泪说:“刚刚接受了一个职务,很不愿意别人知道。”指着他的同类说:“这些全都是相同职务的。”休符恍恍惚惚就醒了。当时王恽前往扬州,有妻儿寓居在太平县附近。休符觉得梦做得太怪了,天快亮时就去王家询问有无家书,得到一封王恽到洛阳时寄回的信。又过了七天,王恽的讣闻到了。计算他去世的日期,正是陆休符做梦的那晚。
【原文】
X2.14武宗元年¹,金州军事典邓俨²,先死数年。其案下书手蒋古者,忽心痛暴卒,如有人捉至一曹司,见邓俨,喜曰:“我主张甚重,籍尔录数百幅书也。”蒋见堆案绕壁,皆涅楮朱书,乃绐曰:“近损右臂,不能搦管。”有一人谓邓:“既不能书,可令还。”蒋草草被遣还,陨一坑中而觉。因病,右手遂废。
【注释】
¹武宗元年:唐武宗会昌元年(841)。武宗仅有会昌年号。
²金州:今陕西安康。军事典:军事典直,为州郡幕职。
【译文】
武宗会昌元年,金州军事典邓俨,已经去世几年了。先前担任他案下抄写员的蒋古,忽然心痛暴死,好像被人捉到一处官署,见到邓俨,邓俨高兴地说:“我任务繁重,请你来帮忙抄录几百张纸。”蒋古看见案上堆的、墙边放的,满满都是黑纸红字,就欺骗他说:“最近伤了右臂,不能提笔。”有一个人对邓俨说:“既然不能写字,不妨让他回去。”蒋古就被稀里糊涂地放回来,掉在一个坑里,醒了过来。后来生了一场病,右手残疾了。
【原文】
X2.15姚司马者¹,寄居邠州²,宅枕一溪。有二小女,常戏钓溪中,未常有获。忽挠竿,各得一物,若鳣者而毛³,若鳖者而鳃。其家异之,养以盆池。经年,二女精神恍惚,夜常明灯锉针⁴,染蓝涅皂⁵,未常暂息,然莫见其所取也。时杨元卿在邠州⁶,与姚有旧,姚因从事邠州。又历半年,女病弥甚。其家张灯戏钱,忽见二小手出灯下,大言曰:“乞一钱。”家人或唾之,又曰:“我是汝家女婿,何敢无礼。”一称乌郎,一称黄郎,后常与人家狎熟。杨元卿知之,因为求上都僧瞻。瞻善鬼神部,持念治病魅者,多著效。瞻至其家,标扛界绳⁷,印手敕剑召之⁸。后设血食盆酒于界外⁹。中夜,有物如牛,鼻于酒上。瞻乃匿剑,步大言¹⁰,极力刺之。其物匣刃而走,血流如注。瞻率左右明炬索之。迹其血,至后宇角中,见若乌革囊,大可合篑¹¹,喘如囊¹²,盖乌郎也。遂毁薪焚杀之,臭闻十余里,一女即愈。自是风雨夜,门庭闻啾啾。次女犹病,瞻因立于前,举伐折罗叱之¹³,女恐怖泚额¹⁴。瞻偶见其衣带上有皂袋子,因令侍婢解视之,乃小籥也¹⁵。遂搜其服玩,籥勘得一篑¹⁶,篑中悉是丧家搭帐衣,衣色唯黄与皂耳。瞻假将满,不能已其魅,因归京。逾年,姚罢职入京,先诣瞻,为加功治之。浃旬,其女臂上肿起如沤¹⁷,大如瓜。瞻禁针刺之,出血数合,竟差。
【注释】
¹司马:职官名。隋唐时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
²邠州:今陕西彬县。
³鳣:鳝鱼。
⁴明灯锉针:指挑灯织补缝纫。
⁵染蓝涅皂:洗染频繁。
⁶杨元卿(763—833):元和初年诏授岳王府司马,迁太子仆射。历官州刺史、御史中丞、金吾卫将军、节度使等职。
⁷标扛界绳:立竿以绳绕之为界。扛,同“杠”,竹木竿。
⁸印手:持咒时掐手之指掌间特定的部位。
⁹血食:本指祭祀用的牲牢。
¹⁰(xǐ)步:踮脚徐步。
¹¹篑(kuì):盛土的筐子。
¹²(bài)囊:用来鼓风的皮囊。
¹³伐折罗:梵语音译。即金刚杵,用来降妖伏魔。
¹⁴泚(cǐ):出汗。
¹⁵籥(yuè):同“钥”。
¹⁶篑:用同“柜”。
¹⁷沤(ōu):水泡。
【译文】
有位姚司马,寄居在邠州,家宅靠近一条小溪。他有两个小女儿,经常在溪中玩耍钓鱼,通常都钓不到什么。有一天,忽然鱼竿晃动,各自都钓到了一个东西,一个像鳝鱼可是有毛,一个像鳖可是有鳃。家里人都觉得稀奇,就养在小池里。过了一年,两个女儿都精神恍惚,夜里经常挑灯做女工,洗衣染布,不曾休息,但是没见她们做出什么。当时杨元卿在邠州,和姚司马有交情,姚司马因此在邠州官署做事。又过了半年,女儿的病越发严重。一次,家里人点灯玩数钱的游戏,忽然看见两只小手从灯下伸出来,大声说:“请给一枚钱。”有位家人就啐它,又听它说:“我是你家女婿,怎敢无礼。”一个叫作乌郎,一个叫作黄郎,后来和家人混熟了。杨元卿知道这事后,就去礼请长安城的瞻和尚。瞻和尚擅长驱邪制鬼,持念禁咒治疗中邪,多能见效。瞻和尚到他家,树立标竿,绕绳为界,印手敕剑招引怪物。又在界外设下肉食和酒。深夜,有头像牛的怪物,用鼻子去闻那酒。瞻和尚藏着剑,踮着脚,悄悄靠近,大喝一声,挺剑就刺。那怪物带着剑就跑,血流如注。瞻和尚率领手下人打着火把去追。顺着血迹找到了后屋角,看见一个像乌皮囊的东西,有土筐子那么大,喘得像鼓风囊,原来是乌郎。于是点燃柴堆烧死了它,臭气传出十多里远,一个女儿病就好了。从此以后,风雨之夜,门庭总听见啾啾的声音。小女儿仍是病着,瞻和尚就站在她面前,举起金刚杵大声呵斥,小女儿恐怖万分,汗流满面。瞻和尚偶然看见她的衣带上有个黑袋子,就命婢女解下来看,里面装着一把小钥匙。于是就搜查小女儿的衣饰器物,用这把钥匙打开了一口柜子,柜子里全是丧家搭设丧篷的布,布色只有黄、黑两种。瞻和尚假期将满,未能治完鬼魅就回京了。过了一年,姚司马罢职入京,就先去见瞻和尚,瞻和尚为其加倍功力治疗。整整十天时间,小女儿手臂上肿起一个像瓜那么大的泡。瞻和尚持念禁咒,用针刺那肿块,流了几合血,终于痊愈了。
【原文】
X2.16东都龙门有一处¹,相传广成子所居也²。天宝中,北宗雅禅师者³,于此处建兰若⁴。庭中多古桐,枝干拂地。一年中,桐始华,有异蜂,声如人吟咏。禅师谛视之⁵,具体人也,但有翅,长寸余。禅师异之,乃以卷竹幂巾网获一焉⁶,置于纱笼中。意嗜桐花,采华致其傍。经日集于一隅,微聆吁嗟声。忽有数人翔集笼者,若相慰状。又一日,其类数百,有乘车舆者,其大小相称,积于笼外,语声甚细,亦不惧人。禅师隐于柱,听之,有曰:“孔昇翁为君筮⁷,不祥,君颇记无?”有曰:“君已除死籍,又何惧焉!”有曰:“叱叱,予与青桐君弈,胜,获琅玕纸十幅⁸,君出,可为礼星子词,当为料理⁹。”语皆非世人事,终日而去。禅师举笼放之,因祝谢之。经次日,有人长三尺,黄罗衣,步虚止禅师屠苏前¹⁰,状如天女:“我三清使者¹¹,上仙伯致意多谢。”指顾间失所在,自是遂绝。
【注释】
¹龙门:又名“伊阙”,在洛阳南,有龙门山和香山隔伊河夹峙如门,故名。
²广成子:神仙。传为黄帝时人,居崆峒山中。
³北宗:佛教禅宗自五祖弘忍以后,分为南、北二宗。北宗为神秀所立,传法于北方。
⁴兰若:梵文音译“阿兰若”的简称,意译为寂静处,本谓比丘静修之处,后指山林小寺。
⁵谛视:仔细看。
⁶幂(mì)巾:覆盖东西用的巾布。
⁷筮(shì):用蓍草占卜以定吉凶。
⁸琅玕:美竹。
⁹料理:安排。
¹⁰步虚:道教术语。蹑空而行。屠苏:草庵。
¹¹三清:三清胜境。也指居于三清的道教尊神:玉清元始天尊,太清太上老君,上清灵宝道君。
【译文】
东都龙门有个地方,相传广成子居住过。天宝年间,北宗雅禅师在这里建起了寺庙。庭院里有很多古桐,枝叶垂地。有一年,桐树刚开花,飞来一群异蜂,声音像是人在吟唱。雅禅师仔细审视,原来这些蜂是肢体齐全的人,只是有一寸多长的翅膀。雅禅师很奇怪,就用竹枝卷成圈蒙上纱巾做成网捉住一个,关进纱笼里。心想它喜欢桐花,就采摘桐花放在旁边。它整天蜷缩在一个角落里,发出轻微的叹息声。忽然有几个小飞人飞到纱笼边,好像是在安慰它。又过了一天,几百个小飞人,有的坐着车,大小都差不多,围在纱笼外边,说话的声音很细微,也不害怕人。雅禅师躲在柱子后面听,有的说:“孔昇翁那天为你占卜,结果不吉利,还记得不?”有的说:“你的名字已经从死籍上勾销了,怕什么怕!”有的说:“叱叱,我和青桐君对弈,赢了他,得到十张琅玕纸,你出来以后,可以写礼星子词,我会为你安排好的。”说的都不是世间的事情,整整待了一天,它们才飞走。雅禅师打开纱笼,把小飞人放走,口中念念祝祷致歉。又过了一天,有个身高三尺穿着黄罗衣的人,凌空来到雅禅师的草庵前,形貌美如天女,说:“我是三清的使者,上仙伯托我向您致意道谢。”一眨眼就不见了,从此以后,那些小飞人再也没来过。
【原文】
X2.17倭国僧金刚三昧、蜀僧广昇¹,与峨眉县邑人约游峨眉²,同雇一夫负笈³,荷糗药⁴。山南顶径狭,俄转而待,负笈忽入石罅。僧广昇先览,即牵之,力不胜。视石罅甚细,若随笈而开也。众因组衣断蔓⁵,厉其腰⁶,扐出之⁷。笈才出,罅亦随合。众诘之,曰:“我常薪于此,有道士住此隙内,每假我舂药。适亦招我,我不觉入。”时元和十三年。
【注释】
¹倭国:今日本国。
²峨眉县:今四川峨眉山。
³笈:箱子。
⁴糗(qiǔ):干粮。
⁵组:丝带。这里指结成带子。
⁶厉:衣带下垂的部分。
⁷扐(lì):捆绑。
【译文】
倭国和尚金刚三昧、蜀地和尚广昇,和一位峨眉县人相约游峨眉,合雇一个背夫背着箱子,带上干粮和药品。山的南边顶上道路狭窄,在转弯时稍微等待的工夫,背夫背着箱子突然就进了一处石缝。广昇和尚先看到了,赶紧抓住他,但是力气不够抓不住。看那石缝本来很细,像是随着箱子变宽了。众人于是用衣服和藤蔓结成带子,像腰带一样捆在背夫的腰间,合力把他拽出来。箱子才出来,石缝随即也就合上了。众人问背夫是怎么回事,他回答说:“我经常在这里打柴,有位道士住在这石缝里,常常请我给他舂药。刚才他正好招我进去,我不知不觉就进去了。”这事发生在元和十三年。
【原文】
X2.18上都僧太琼者,能讲《仁王经》¹。开元初,讲于奉先县京遥村²,遂止村寺。经两夏,于一日,持钵将上堂,阖门之次,有物坠檐前。时天才辨色,僧就视之,乃一初生儿,其襁裼甚新³。僧惊异,遂袖之,将乞村人。行五六里,觉袖中轻,探之,乃一弊帚也。
【注释】
¹《仁王经》:佛经名。全称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²奉先县:今陕西蒲城。
³襁裼:即襁褓。
【译文】
长安和尚太琼,能讲《仁王经》。开元初年,在奉先县京遥村讲经,于是就驻留在村子的寺庙里。过了两个寒暑,一天,拿着钵盂上斋堂去,关门的时候,有件东西从房檐上掉下来。当时天刚麻麻亮,太琼走近一看,竟然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襁褓很新。太琼大为吃惊,就把婴儿笼在袖子里,打算送给村里人。走了五六里远,感觉袖子里变轻了,一摸,原来是把破扫帚。
【原文】
X2.19陕州西北白径岭上逻村¹,村人田氏,常穿井,得一根,大如臂,节中粗,皮若茯苓,气似术²。其家奉释,有像设数十³,遂置于像前。田氏女名登娘,年十六七,有容质,父常令供香火焉。经岁余,女常见一少年出入佛堂中,白衣蹑履⁴,女遂私之,精神举止,有异于常矣。其物根每岁至春擢芽。其女有娠,乃以其事白于母,母疑其怪。常有衲僧过门,其家因留之供养⁵。僧将入佛宇,辄为物拒之。一日,女随母他出,僧入佛堂,门才启,有鸽一只拂僧飞去。其夕,女不复见其怪。视其根,顿成朽蠹。女娠才七月,产物三节,其形如像前根也。田氏并火焚之,其怪亦绝。成式常见道者论枸杞、茯苓、人参、术形有异,服之获上寿。或不荤血、不色欲,遇之必能降真为地仙矣⁶。田氏无分,见怪而去,宜乎。
【注释】
¹陕州:在今河南三门峡西。
²术(zhú):草名。菊科术属植物的泛称,有白术、苍术等数种。
³像设:供奉的神佛塑像。
⁴蹑履:轻步行走。
⁵供养:佛教术语。这里指以食物等奉养僧人。
⁶降真:真人降临。
【译文】
陕州西北白径岭上有个逻村,村民田某,曾经在掘井时挖到一条根茎,有手臂那么长,中间粗,皮像茯苓,气味像术。田家信佛,家里佛堂上供奉着几十尊佛像,于是就把这条根供在佛像前。田某的女儿名叫登娘,十六七岁,容貌姣好,她父亲经常让她供奉香火。过了一年多,登娘经常看见一位青年进出佛堂,身穿白衣,步履轻盈,登娘就和他好上了,精神面貌及言谈举止都起了变化。那根茎每年春天都会发芽。登娘有了身孕,就把这事告诉了她母亲,母亲怀疑是这根茎作怪。有一次,一个和尚上门化缘,田家就留下他供养。和尚每次要进入佛堂,都被异物拒之门外。一天,登娘随母亲外出,和尚又上佛堂,门一开,有只鸽子贴着和尚飞走了。当天晚上,登娘再没见着那怪物。再看那条根茎,早已变成了朽木。登娘怀孕才七个月,产下三节异物,形状就跟先前那根茎一样。田家把这全都一把火烧了,怪物也就绝迹了。我常听道士说枸杞、茯苓、人参、术类等形状特异的,服用之后可得上寿。有的人不食荤,戒色欲,遇到这类东西一定会有真人降临,修为地仙。田氏命无地仙之分,见到怪异的东西就丢掉,正是如此。
【原文】
X2.20宝历二年,明经范璋居梁山读书。夏中深夜,忽听厨中有拉物声,范慵省之。至明,见束薪长五寸余,齐整可爱,积于灶上,地上危累蒸饼五枚¹。又一夜,有物叩门,因转堂上笑,声如婴儿。如此经三夕。璋素有胆气,乃乘其笑,曳巨薪逐之。其物状如小犬,璋欲击之,变成火,满川,久而乃灭。
【注释】
¹蒸饼:类似今天的馒头。
【译文】
宝历二年,明经范璋住在梁山读书。夏天一个深夜,忽然听见厨房里有拖拉东西的声音,范懒得去看。到天明,只见厨房里有五寸长的成捆柴薪,整整齐齐地堆放在灶边,地上摞放着五个蒸饼。又一晚,有异物敲门,进到堂上发出笑声,声音如同婴儿一般。就这样一连过了三晚。范璋一向有胆量,于是趁着它笑的时候,拖起一根大柴棍就追过去。那怪物样子像只小狗,范璋举起柴棍要打时,忽然变成一团火焰,照亮了整个山谷,烧了很久才熄灭。
【原文】
X2.21建中初,有人牵马访马医,称马患脚,以二十镮求治¹。其马毛色骨相,马医未常见,笑曰:“君马大似韩幹所画者²,真马中固无也。”因请马主绕市门一匝,马医随之。忽值韩幹,幹亦惊曰:“真是吾设色者³。”乃知随意所匠⁴,必冥会所肖也⁵。遂摩挲,马若蹶,因损前足,幹心异之。至舍,视其所画马本,脚有一点黑缺,方知是画通灵矣⁶。马医所获钱,用历数主,乃成泥钱。
【注释】
¹镮(huán):钱币的量词。
²韩幹(?—780):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一说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唐代著名画家,尤擅画马。
³设色:着色。这里是画的意思。
⁴匠:创造。
⁵冥会:冥冥中相合,暗合。
⁶通灵: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谢太傅云: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刘孝标注:“《续晋阳秋》曰:(顾)恺之尤好丹青,妙绝于时。曾以一厨画寄桓玄,皆其绝者,深所珍惜,悉糊题其前。桓乃发厨后取之,好加理复。恺之见封题如初,而画并不存,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如人之登仙矣。’”
【译文】
建中初年,有人牵着马访求马医,说马的脚有病,出二十镮钱请求治疗。那匹马的毛色骨相,马医从未见过,笑着说:“您这匹马特别像韩幹所画的马,真马中没有这种马。”就请马主人牵着马绕街市门走一圈,马医跟在后面观察。忽然遇见韩幹,韩幹也非常吃惊地说:“这匹马真是我画的。”由此可知,随心所欲创造出的艺术形象,也必然和大自然的真实事物暗中相合。韩幹就抚摸这匹马,马好像有点站不稳,原来是前蹄受伤了,韩幹心里暗暗诧异。回到家,翻检自己的画稿,果然马的前脚有一点黑缺,这才明白画上的这匹马已经变化通神了。马医治这匹马所获的钱,几经转手之后,就变成了泥钱。
【原文】
X2.22莱州即墨县¹,有百姓王丰,兄弟三人。丰不信方位所忌,常于太岁上掘坑,见一肉块²,大如斗,蠕蠕而动,遂填,其肉随填而出。丰惧,弃之。经宿肉长,塞于庭。丰兄弟奴婢数日内悉暴卒,唯一女存焉。
【注释】
¹莱州即墨县:今属山东。
²肉块:唐人多以这种肉块为太岁的肉状化身,是凶物。如《太平广记》卷三六二引《广异记》:“上元末,复有李氏家,不信太岁,掘之,得一块肉。相传云:‘得太岁者,鞭之数百,当免祸害。’李氏鞭九十余,忽然腾上,因失所在。李氏家有七十二口,死亡略尽,惟小蒯公尚存。李氏兄弟恐其家灭尽,夜中,令奴作鬼装束,劫小蒯,便藏之。唯此子得存,其后袭封蒯公。”
【译文】
莱州即墨县有百姓王丰,兄弟三人。王丰不相信有关方位的禁忌,有一次在太岁头上挖坑,挖到一团肉块,大如斗,不停蠕动,于是赶紧填上,这肉块随填随长,冒出坑外。王丰害怕了,扔下不管。过了一晚,肉块迅速变大,填塞在庭院里。王丰的兄弟奴婢几天内全都得暴病死了,只有一个女儿活了下来。
【原文】
X2.23虢州玉城县黑鱼谷¹,贞元中,百姓王用,业炭于谷中。中有水,方数步²,常见二黑鱼,长尺余,游于水上。用伐木饥困,遂食一鱼。其弟惊曰:“此鱼或谷中灵物,兄奈何杀此?”有顷,其妻饷之,用运斤不已,久乃转面,妻觉状貌有异,呼其弟视之。忽褫衣号跃,变为虎焉,径入山。时时杀獐鹿,夜掷庭中,如此二年。一日日昏,叩门自名曰:“我,用也。”弟应曰:“我兄变为虎三年矣,何鬼假吾兄姓名?”又曰:“我往年杀黑鱼,冥谪为虎。比因杀人,冥官笞余一百,今免放,杖伤遍体。汝第视予,无疑也。”弟喜,遽开门,见一人,头犹是虎,因怖死。举家叫呼奔避,竟为村人格杀之。验其身,有黑子,信王用也,但首未变。元和中,处士赵齐约常至谷中³,见村人说。
【注释】
¹虢州玉城县:在今河南灵宝东南。
²步:古时长度单位。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后来以五尺为步。
³处士:有才学而隐居不仕者。
【译文】
虢州玉城县有个黑鱼谷,贞元年间,有个百姓王用,在此谷中烧炭。谷中有处水塘,数步见方,经常可见两条一尺多长的黑鱼在水中游来游去。一天,王用伐木又饥又困,就捕了一条黑鱼吃了。他弟弟吃惊地说:“这黑鱼怕是此谷中的灵异,哥哥怎么能杀死它呢?”一会儿,王用的妻子送饭来,只见王用一个劲地挥着斧子砍树,过了好一阵子才转过脸来,他妻子发觉他相貌变样了,急忙呼喊他兄弟来看。王用忽然脱下衣服,号叫跳跃,变成一只老虎,径直奔山里去了。此后,这只老虎时时猎杀獐鹿,趁夜间扔进院里,这样一直持续了两年。一天傍晚,家里人听见有人敲门,说:“我是王用。”他弟弟回应说:“我哥哥变成老虎已经三年了,何方鬼怪冒充我哥的姓名?”又听见门外说:“那年我杀了黑鱼,被阴司罚做老虎。近来因为杀人,冥官鞭打我一百下,现在赦免放回,遍体鳞伤。你只管打开门看,确定无疑。”弟弟很高兴,急忙开门,只见门口站着一个人,仍然是老虎头,弟弟受此惊吓而死。全家人狂呼乱叫奔走逃命,最后这个怪人被村里人打死了。查验死尸,尸身上有黑痣,这才确信真是王用,只是头还没变回人形。元和年间,处士赵齐约曾到黑鱼谷,听村里人说起这事。
【原文】
X2.24元和初,上都义宁坊有妇人风狂¹,俗呼为五娘,常止宿于永穆墙垣下²。时中使茹大夫使于金陵,有狂者,众名之信夫,或歌或哭,往往验未来事,盛暑拥絮,未常沾汗,冱寒袒露³,体无跔折⁴。中使将返,信夫忽叫拦马曰:“我有妹五娘在城中,今有少信,必为我达也。”中使素知其异,欣然许之。乃探怀出一襆⁵,内中使靴中,仍曰:“为语五娘,无事速归也。”中使至长乐坡⁶,五娘已至,拦马笑曰:“我兄有信,大夫可见还。”中使久而方悟,遽令取信授之。五娘因发襆,有衣三事,乃衣之而舞,大笑而归。复至墙下,一夕而死,其坊率钱葬之⁷。经年,有人自江南来,言信夫与五娘同日死矣。
【注释】
¹义宁坊:唐代长安城坊。
²永穆:即唐玄宗女永穆公主,开元十年(722)下嫁王繇。宋王溥《唐会要》卷五十:“华封观 平康坊。天宝七载,永穆公主出家,舍宅置观。其地西北隅本梁公姚元崇宅,以东即太平公主宅,其后敕赐安西都护郭虔瓘,今悉并为观,号为‘华封’。”
³冱(hù)寒:天寒地冻。
⁴跔(jū):因天寒而手脚蜷缩。
⁵襆:包袱。
⁶长乐坡:在今陕西西安东北。旧名浐坡,隋文帝恶其名,改为长乐坡。
⁷率钱:凑钱。
【译文】
元和初年,长安义宁坊有个妇女,发了疯,民间称她五娘,经常在华封观墙脚露宿。当时有中使茹大夫奉使金陵,当地也有一个疯子,众人叫他信夫,有时狂歌,有时痛哭,常常能预知未来,大热天围着棉絮,不见出汗,天寒地冻的时候,也不见他蜷缩手脚。中使即将返回京城,信夫忽然大叫着拦在马前说:“我有个妹妹名叫五娘,在长安城里,这里有点东西,请一定帮我送到。”中使早就知道他不是普通人,就爽快地答应了。信夫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袱,塞进中使的靴筒中,又说:“替我转告五娘,没事早点回来。”中使回至长乐坡,五娘已经先在那里了,拦住马笑道:“我哥带了一封信,请大夫交给我。”中使愣了一阵,才醒悟过来,就让随从取出交给她。五娘打开包袱,里面有三件衣服,就穿上衣服舞动起来,大笑着回去。五娘又回到华封观的墙边,一个晚上就死了,同坊的人凑钱安葬了她。过了一年,有人从江南来,说信夫和五娘是同一天死的。
【原文】
X2.25元和中,有淮西道军将¹,使于汴州,止驿。夜久,眠将熟,忽觉一物压己。军将素健,惊起,与之角力。其物遂退。因夺手中革囊,鬼暗中哀祈甚苦。军将谓曰:“汝语我物名,我当相还。”良久曰:“此搐气袋耳。”军将乃举甓击之²,语遂绝。其囊可盛数升,无缝,色如藕丝,携于日中无影。
【注释】
¹淮西道:淮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废。
²甓(pì):砖。
【译文】
元和年间,有位淮西道军将,奉命到汴州公干,留宿在驿站。夜深了,快要睡熟时,忽然感觉有个东西压着自己。军将素来强健,吃惊地爬起身,和那怪物较量厮打。那怪物就退却了。军将夺下怪物手中的皮囊,鬼怪在黑暗中苦苦哀求。军将对它说:“你告诉我这叫什么,我就还给你。”过了很久,鬼怪才回答说:“这是搐气袋。”军将就举起砖头打过去,说话声随之消失。那个袋子可以装下几升东西,没有缝,颜色就像藕丝,拿到太阳底下没有影子。
【原文】
X2.26建中末,书生何讽,常买得黄纸古书一卷。读之,卷中得发卷,规四寸,如环无端。何因绝之,断处两头滴水升余。烧之,作发气。讽尝言于道者,吁曰:“君固俗骨,遇此不能羽化¹,命也。据仙经曰: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物,名曰脉望。夜以规映当天中星,星使立降,可求还丹²,取此水和而服之,即时换骨上宾³。”因取古书阅之,数处蠹漏,寻义读之,皆“神仙”字,讽方哭伏。
【注释】
¹羽化:得道成仙。
²还丹:道教九鼎丹之第四神丹。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第四”:“第四之丹名曰还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朱鸟凤凰,翔覆其上,玉女至傍。以一刀圭合水银一斤火之,立成黄金。以此丹涂钱物用之,即日皆还。以此丹书凡人目上,百鬼走避。”
³上宾:成仙。
【译文】
建中末年,书生何讽,曾经买到一卷黄纸古书。阅读时,在书卷里发现了一个发卷,周长有四寸,呈环状,没有接头。何讽于是把它掰断了,断环的两头滴出一升多水。把它拿到火上烧,散发出头发烧焦的气味。何讽曾把这事向一位道士说起,道士叹息说:“先生确实是凡胎俗骨,遇见这样奇异之物不能羽化成仙,这就是命。据仙经上说:蠹鱼三次吃了书上的‘神仙’字样,就会变成这种发卷,它叫脉望。夜里,用这圆环映照夜空正中的星星,天上的星使就会下降人间,这时可以向他讨求还丹,把这还丹用水服下,立刻就能脱去俗骨羽化升仙。”何讽把那卷书拿来细细翻阅,有几处被蠹鱼啃食了,根据上下文义去读,那几处都是“神仙”二字,何讽这才哭得一塌糊涂。
【原文】
X2.27华阴县东七级赵村¹,村路因水啮成谷,梁之²。村人日行车过桥,桥根坏,坠车焉,村人不复收。积三年,村正尝夜度桥,见群小儿聚火为戏。村正知其魅,射之,若中木声,火即灭,闻啾啾曰:“射着我阿连头。”村正上县回,寻之,见败车轮六七片,有血,正衔其箭。
【注释】
¹华阴县:今属陕西。
²梁:这里用作动词,架桥。
【译文】
华阴县东七级赵村,村里的道路被大水冲成沟谷,于是架桥以便通行。有个村里人白天驾车过桥,桥基坏了,车辆坠落桥下,村人也就丢弃了。过了三年,村正曾在夜间过桥,看见一群小孩聚在一起玩火游戏。村正知道那是鬼魅,就射了一箭,好像射中木头的声音,火光也随即熄灭了,只听得啾啾之声,说道:“射着我阿连的头了。”村正从县里回来,在桥下细细察看,找到六七片破车轮,其中一片有血迹,那支箭正好插在上面。
【原文】
X2.28相国李公固言¹,元和六年下第游蜀,遇一老姥,言:“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后二纪拜相²,当镇蜀土。某此时不复见郎君出将之荣也,愿以季女为托。”明年,果然状头及第,诗赋题有“人镜芙蓉”之目。后二十年,李公登庸³,其姥来谒。李公忘之,姥通曰:“蜀民老姥,尝嘱季女者。”李公省前事,具公服谢之,延入中堂,见其妻女。坐定,又曰:“出将入相定矣。”李公为设盛馔,不食,唯饮酒数杯,即请别。李固留不得,但言“乞庇我女”。赠金皂襦帼⁴,并不受,唯取其妻牙梳一枚,题字记之。李公从至门,不复见。及李公镇蜀日,卢氏外孙子九龄不语,忽弄笔砚,李戏曰:“尔竟不语,何用笔砚为?”忽曰:“但庇成都老姥爱女,何愁笔砚无用也。”李公惊悟,即遣使分诣诸巫。巫有董氏者,事金天神⁵,即姥之女,言能语此儿,请祈华岳三郎。如其言。诘旦,儿忽能言。因是蜀人敬董如神,祈无不应。富积数百金,恃势用事,莫敢言者。洎相国崔郸来镇蜀⁶,遽毁其庙,投土偶于江,仍判责事金天王董氏杖背,递出西界。今在贝州⁷,李公婿卢生舍之于家,其灵歇矣。
【注释】
¹李公固言:即为李固言(782—859),赵郡(今河北赵州)人。元和七年(812)登进士甲科。大和四年(830)为给事中,七年转尚书左丞,九年迁御史大夫,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后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治所在成都)。会昌初年入朝,历兵、户二部尚书。宣宗即位,累授检校司徒、东都留守。
²纪:十二年为一纪。
³登庸:选拔举用。
⁴帼:妇女的发饰。
⁵金天神: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封西岳华山神为金天王。下文的“华岳三郎”亦即金天神。
⁶崔郸(?—849):武成(今河北清河东北)人。会昌元年(841)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⁷贝州:在今河北清河西。
【译文】
相国李公固言,元和六年下第,漫游蜀中,遇见一位老妇,对他说:“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再过二纪拜相,会出镇蜀地。到那时我已见不到郎君出将的荣耀,希望您到时能照顾我的小女儿。”第二年,李公果然状元及第,考试的诗赋题目有“人镜芙蓉”。二十年后,李公获朝廷大用,那位老妇前来拜见。李公忘了她是谁,老妇自己通报说:“蜀地老妇,曾经拜托过您照顾小女儿。”李公回忆起往事,于是身着公服致谢,将老妇请入中堂,又让妻女与她相见。坐定之后,老妇又说:“绝对是要出将入相。”李公为她摆设丰盛的筵席,她没吃,只喝了几杯酒就告别了。李公执意挽留,她决意要走,只是说“请您照顾我女儿”。赠她衣物钱财,全都不要,只拿了他妻子的一把象牙梳,并请在上面题字留念。李公随她走到门口,一眨眼的工夫人就不见了。后来李公出镇蜀地时,他的一个卢姓外孙到九岁了还不会说话,忽然有一天自个儿玩耍笔砚,李公逗他说:“你又不会说话,拿这笔砚有什么用?”外孙忽然开口说道:“只要庇护成都老妇的爱女,何愁笔砚没有用。”李公大吃一惊,立即省悟过来,马上派人分头去各处寻找巫师。有位姓董的巫女,事奉金天神,原来她就是老妇的小女儿,自称能让李公的外孙说话,要求设坛祈请金天神。李公照她的话做了。第二天一早,孩子就开口说话了。这事以后,蜀人敬畏董氏如同神明,有所祈求无不应验。董氏因此致富,家积黄金几百两,她倚仗着李公的权势,肆行无忌,没有人敢举报她。等到崔郸相国镇蜀的时候,下令捣毁金天神的祠庙,把泥像投进江中,判令杖责那位事奉金天王的董氏,然后把她递解出界。这位董氏现今住在贝州,李公的女婿卢某收留她住在家里,她也再没什么神通了。
【原文】
X2.29登封尝有士人¹,客游十余年,归庄,庄在登封县。夜久,士人睡未著,忽见星火发于墙堵下。初为萤,稍稍芒起,大如弹丸,飞烛四隅,渐低。轮转来往,去士人面才尺余。细视光中,有一女子,贯钗,红衫碧裙,摇首摆尾,具体,可爱。士人因张手掩获,烛之,乃鼠粪也,大如鸡栖子²,破视,有虫首赤身青,杀之。
【注释】
¹登封:今属河南。
²鸡栖子:皂荚子。
【译文】
登封曾经有位士人,客游十多年,回到庄里,庄子在登封县。一晚,夜深时分士人还没睡着,忽然看见墙边冒出一点星火。起初就像萤火,渐渐光芒亮起,有弹丸那么大,飞来飞去,照亮墙壁四角,又慢慢降低下来。在士人面前晃来晃去,距面部仅一尺多。士人细看那光芒中,有一个女子,头戴钗饰,红衫绿裙,摇头摆身,四肢齐备,甚是可爱。士人于是伸手捉住,拿到蜡烛下一看,原来是粒鼠粪,有皂荚子大小,弄碎来看,里面有只头红身青的虫,就弄死了它。
【原文】
X2.30融州河水¹,有泉半岩,将注其下。相次九磴,每磴下,一白石浴斛承之²,如似镌造。尝有人携一婢,取下浴斛中浣巾。须臾,风雨忽至,其婢震死,所浣巾斛,碎于山下。自别安一斛,新于向者。
【注释】
¹融州:今广西融水。
²浴斛:澡盆。
【译文】
融州河水,有股泉水悬在半崖之上,向下流注河中。依次有九级石台,每一石台之下都有一个白色的石浴盆承接着泉水,好像雕凿出来的一样。曾经有人带着婢女在最下面的石浴盆里清洗巾布。不一会儿,风雨大作,响起巨雷,把婢女给震死了,刚用过的那个石盆被巨雷震碎在山下。原处又出现了一个石盆,比先前那个新。
【原文】
X2.31有人游终南山一乳洞¹,洞深数里。乳旋滴沥成飞仙状,洞中已有数十,眉目衣服,形制精巧。一处滴至腰已上,其人因手承漱之。经年再往,见其所承滴像已成矣,乳不复滴,当手承处,衣缺二寸不就。
【注释】
¹终南山:道教名山,在今西安南,为秦岭主峰之一。
【译文】
有人游览终南山的一处溶洞,这洞有好几里深。石乳旋曲着滴沥成飞仙的形状,洞里已有几十尊,眉毛、眼睛、衣服,形制精巧。其中有一处才滴沥到腰以上,这个人就用手承接滴水洗漱了一下。一年以后,这人又到那洞里去,只见这尊像已经成形了,石乳也不再滴沥,先前用手接水的部位,衣服缺了两寸没好。
【原文】
X2.32滕王图¹ 一日,紫极宫会²,秀才刘鲁封云尝见滕王《蛱蝶图》³。有名江夏班、大海眼、小海眼、村里来、菜花子。
【注释】
¹滕王图:即滕王《蛱蝶图》。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封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李元婴(?—684)为滕王。按,作《蛱蝶图》的滕王,一说即李元婴,一说为李元婴的重孙嗣滕王李湛然。
²紫极宫:老子庙。《旧唐书·玄宗纪下》:“(天宝二年三月)改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东京为太微宫,天下诸郡为紫极宫。”
³滕王《蛱蝶图》:唐代王建《宫词》:“内中数日无呼唤,传得滕王《蛱蝶图》。”
【译文】
滕王图 一天,紫极宫聚会,秀才刘鲁封说他曾经见过滕王的《蛱蝶图》。蛱蝶又名江夏斑、大海眼、小海眼、村里来、菜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