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庙裁制上

  下载全书

干封元年六月二十三日诏。朕每惟宗庙至敬。虔诚祼享。而二等一奠。情有未安。思革旧章。用崇严配。自今已后。宗庙荐享爵及簠簋豋铏。各宜别奠。其余牢馔。并依常典。

仪凤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太常以仲春告祥瑞于太庙。上令礼官征求故实。太常博士贾大隐对曰。古者祭以首时。荐用仲月。近代相承。元日奏祥瑞。二月然后告太庙。盖缘告必有荐。便于礼也。又检贞观已来。敕令无文。礼司因循。不知所起。上令依旧行焉。

开元十五年二月十五日敕。享宗庙。差左右丞相尚书嗣王郡王摄三公行事。若人数不足。通取诸司三品以上长官。自余祭享。差诸司长官及五品已下清官。至二十三年正月二十日。自今已后。有大祭。宜差丞相特进少保少傅尚书宾客御史大夫摄行事。至二十五年七月八日敕。太庙每至五飨之日。应摄三公。令中书门下及丞相师傅尚书御史大夫嗣王郡王中拣择德望高者通摄。余司不在差限。至二十七年二月七日制。宗庙致敬。必先于如在。神人所依。无取于非族。其应太庙五享。宜于宗子及嗣王郡王中拣择有德望者。令摄三公行事。其异姓官。更不须令摄。

二十一年二月十日敕。太庙九室。室长各三人。于见任斋郎中。拣择有景行。谙闲仪注者。送名礼部奏补。仍给厨食。满十年与官。至天宝十载正月十日敕文。庙者貌也。取象存焉。礼由情起。因心则感。太庙宜制内官。以备严奉。仍于庙外造一院安置。庶申罔极之恩。无忘事生之礼。宜于旧中宗庙院安置内官。其室长停。不须更补。内官。自肃宗克复京城后。遂废。至干元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宗正卿李遵奏。每室准格各置室长三人。至十年并皆与官。中间李彭奏停。伏望准格更置。敕旨依。贞元元年四月十三日敕。准建中三年二月二十三日敕。东都祠祭既停。其郊社斋郎。不合更置并停者。其东都太庙斋郎室长。请准郊社例停废。

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敕。宗庙祭享。笾豆宜加獐鹿鹑兔野鸡等料。夏秋供腊。春冬供鲜。仍令所司祭前十日。具数申省。准料令殿中省供送。至天宝五载四月十六日诏。祭神如在。传诸古训。以多为贵。着在礼经。膟膋之仪。盖昔贤之尚质。甘旨之品。亦孝子之尽诚。既切因心。方资变礼。其已后享太庙。宜料外每室加常食一牙盘。仍令所司。务尽丰洁。至十一载闰三月二十九日敕。每月朔望日。宜令尚食荐太庙。每一室一牙盘。内官荐享。仍五日一开门洒埽。至贞元十二年十月十三日敕。太庙九室。及昭德皇后庙。每月朔望两享。祭食共一十台盘。先是尚食造供。今月八日。中书门下奉宣进止。宜令宗正与太常计会。各令所司办集。不须更待尚食供送。

天宝三载四月五日诏。顷四时有事于太庙。两京同日告享。虽卜吉辰。俱遵上日。而义深如在。礼或有乖。自今已后。两京宜各别择吉日告享。九载十一月敕。自今已后。每亲告献太清太微宫。及太庙。改为朝献。有司行事为荐献。巡陵为朝拜。有司行事为拜陵。告宗庙与祭天地飨祀祝文。改昭告为昭荐。以为告者临下之制故也。

贞元元年十一月。有事于郊庙。太常博士陆贽奏。请准礼用祝板。祭毕焚之。

六年正月七日。祭官有惨服。既葬公除。及闻哀假满者。请许吉服赴宗庙之祭。其同宫未葬。虽公除者。请依前禁之。


庙灾变唐会要卷十八

缘庙裁制上|唐会要卷十七|唐会要 - (宋)王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