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集&沧浪诗话 - (宋)严羽
诗别集。三卷,包括《诗话》一卷。宋严羽撰。严集初刊于南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前有黄公绍序,但此本已佚,宋代目录诸书中亦未见记载。现存严集最早刻本为元刊本,已残,缺二页,后明刻多由此出,亦缺此二页。元刊本作《沧浪严先生吟卷》三卷,前题“樵川陈士元旸谷编次,进士黄清老子肃校正”。明武宗正德(1506—1521)间有三个刻本传世:一为淮阳胡岳(仲器)刻本;一为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李坚刊本;一为正德十五年尹忠嗣刊本,前有都穆写于正德十五年之序,此本名为《沧浪先生吟卷》二卷,刊于昆山。另有明神宗万历(1573—1620)末闽刊本,为何若士重编,前有徐��序。集名《沧浪集》,作四卷。万历四十三年(1615),潘是仁编《宋人三十七家集》,收《严沧浪诗集》六卷。清代有圣祖康熙六十一年(1722)朱霞双笏山房刊《樵川二家诗》本(另一家为元黄镇成)、德宗光绪七年(1881)徐氏重刻《樵川二家诗》本,收入邵武《徐氏丛书》之中。另有民国五年(1916)年乌程张氏所刊《适园丛书》本。
南宋末年严羽著。羽有《沧浪集》已著录。羽字仪卿,一字丹丘,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人。事迹及生卒年不详。宋代诗话自欧阳修《六一诗话》首开其例,著作繁兴,但都较零碎,近于随笔。《沧浪诗话》却是一部最有系统的著作。由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组成。《诗辩》提出了论诗的基本主张,是全书的核心。《诗体》论诗歌的体例,《诗法》谈写作方法,《诗评》评论了历代许多作家、作品,《考证》考订了一些诗篇文字、作者,表达了严羽的鉴赏观点。此编为作者代表作,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及诗证五题。后附《答吴景仙书》。此编以禅喻诗,形成“诗禅”说。论诗强调“识”,所论着重于诗的形式和艺术性,强调诗的形象思维。标榜盛唐,力排江西诗派。人民文学出版社83年出版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可参。沧浪论诗重视艺术特点,以禅喻诗。《诗辨》开宗明义,提出“学诗者以识为主”,标榜盛唐。“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虽然语涉玄虚,但体会到了盛唐诗形象思维之妙,慧眼独具。
提要
臣等谨按沧浪集二卷宋严羽撰羽字仪卿一字丹邱邵武人自号沧浪逋客与严仁严参齐名世号三严今仁与参诗集无传惟羽集在其沧浪诗话有曰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厯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云云其生平大旨具在于是考困学纪闻载唐戴叔伦诗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即司空图诗品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其与李秀才书又有梅止于酸盐止于咸而味在酸咸之外语葢推阐叔伦之意羽之持论又源于图特图列二十四品不名一格羽则専主于妙逺故其所自为诗独任性灵扫除美刺清音独逺切响遂稀五言如一径入松雪峯生暮寒七言如空林木落长疑雨别浦风多欲上潮洞庭旅雁春归尽步寒潮夜落迟皆志在天宝以前而格实不能超大厯之上由其持诗有别才不闗于学诗有别趣不闗于理之説故止能摹王孟之余响不能追李杜之巨观也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曰严沧浪所论超羣轶俗真若有所自得反覆譬説未尝有失顾其所自为作徒得唐人体面而亦少超拔警策之处予尝谓识得十分只做得八九分其一二分乃拘于才力其沧浪之谓乎云云是犹徒知其病未中其所以病矣其诗话一卷旧本别行此本为明正徳中淮阳胡仲器所编置之诗集之前作第一卷意在标明宗防殊乖体例今惟以诗二卷著录别集类其诗话别入诗文评类以还其旧焉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
】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这是第一篇沧浪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