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處海壇疏 【 議處海壇】

  下载全书

海壇為倭奴入寇門戶故為經理屯兵以據之

臣查得海壇與福清相對四十里而近為福州之門戶。南日界於莆田福清之間。為興化之上游。素稱險害。而此二山者。開墾巳多成熟。可因為疆理保障之圖。除南日山行分守福寧道轉行福興兩府會勘未報、惟海壇查勘年餘、巳有成議、據該縣丈量田地八萬三千八百有奇數尚未盡、豈得荒棄而不耕、其所議稅銀、田之上者、不過五分、地之下者、僅止三釐、民情巳無不輸服、所議量追價直、似亦甚輕、然據該司參議陳應芳覆詳良為有理、山澤之利、本宜與民共之、彼既有開墾之費、難責以價值之輸、盡從損豁以示大公、未為不可、至於造城建營、建倉建署、該縣逐一查議、頗為詳確、各項公費、不過六千有餘、即以本山田地稅銀三千充之、可以不勞而辦、及今議定之日、該司先動稅銀、發與福清、責成知縣丁永祚、趁時興工、則朞月之間、便可就緒、城郭既完、營房又建、海壇遊兵一枝、就可常川屯聚其中、有田可耕、有兵可守、雖有寇至、可以無虞、海壇屹然。足為雄鎮。則福州門戶扃固。寇無越海壇而直抵福城之理。外禦盜賊。內護省會。下保兵民。此一方千百年長久之利也。其南日一山。僅比海壇三分之一。以俟查勘明白。將來亦可為屯守之計。及查彭湖屬晉江地面。遙峙海中。為東西二洋。暹羅呂宋琉球日本必經之地。其山周遭五六百里中多平原曠野。膏腴之田。度可十萬。若於此設將屯兵。築城置營。且耕且守。據海洋之要拓。斷諸夷之往來。則尤為長駕遠馭之策。但彭湖去內地稍遠。見無民居。未易輕議須待海壇經理巳有成效。然後次第查議而行之。又查崳山屬福寧州地面。中間可耕之地無多。不煩區畫。若浙之舟山。設有二所。田地巳經編納糧差不必言。其陳錢金塘補陀玉環南麂等處。或在寧波。或在台溫。似俱可以查議疆理者也。再照沿海諸嶼。民間私墾甚多。其相率歸於勢豪之家。一經有司查理。輒為訛言撓阻。以故常格而不行。先是臣於二十一年九月委官查勘、至今二十三年二月議尚未決、非臣臨期督催該司。及該司議捐價值、則海壇事且將為畫餅矣、故沿海諸山、欲議開墾、公利於民、且設將屯兵、為地方悍禦之策、非委任得人、斷然不惑未有能濟者也、伏乞 敕下該部、覆加酌議上 請、行令福建撫按諸臣、遵照督行、并行浙江撫按諸臣一體查議、庶海澨閒田不致荒棄。而東南門戶。益以扃密矣。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四百終


○請計處倭酋疏 【 計處倭】●皇明經世文編卷四百一

○議處海壇疏 【 議處海壇】|◆疏|●皇明經世文編卷之四百|皇明经世文编 - (明)陈子龙|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