诂训柳先生文集 - (唐)柳宗元

四十五卷。《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唐柳宗元撰。柳宗元散文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可分为:议论文、传记文、寓言、山水游记四种。著作有多种。现存有 《柳宗元集》等。此书由宋韩醇音释。韩醇,字仲韶,临邛 (今四川邛崃)人。其始末未详。柳宗元集为刘禹锡所编。其后卷目有增损,在宋时已有四本。一为三十三卷,有元符闲京师刊行本。另有曾丞相家本、安元献家本。一为四十五卷之本,出自穆修家。据称,为刘禹锡原本。陈振孙《书录解题》曰,刘禹锡作序,称编次其文为三十二通。退之之志若祭文附第一通之末。今世所行本皆四十五卷,又不附志文。非当时本。考今本所载刘禹锡序,实作四十五通,不作三十二通。与陈振孙所说不符。或后人追改刘禹锡之序,以合见行之卷数,亦未可知。刻韩柳集者自穆修始。虽非刘禹锡之旧第,诸家之本亦无更古于是本者。政和中,胥山沈晦取各本参校,独据此本为正,而以诸本所余者别作外集二卷,附之于后,至淳熙中,韩醇因沈氏之本为之笺注。又搜葺遗佚,别成一卷,附于外集之末。韩醇先作《韩集全解》,后又注柳文。其书与张敦颐《韩柳音辨》同时并出,而详博实过之。魏仲举《五百家注》亦多引其说。明唐觐《延州笔记》尝摘其注。有明刊本、济美堂柳集四十五卷本、明嘉靖中东吴郭云鹏重刊宋本、天启壬戌柳氏重刊本、明游氏刊本,苏城汪氏有残宋本、祠堂书目有残宋本、天禄目有宋板韩醇训诂本、南宋大字无注本《四库全书》本等。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

诂训柳先生文集    别集类一【唐】

提要

【臣】等谨案诂训柳先生文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唐柳宗元撰宋韩醇音释醇字仲韶临卭人其始末未详宗元集为刘禹锡所编其後卷目增损在宋时巳有四本一则三十三卷为元符间京师开行本一则曾丞相家本一则晏元献家本一则此四十五卷之本出自穆?家云即禹锡原本案陈振孙书録解题曰刘禹锡作序称编次其文为三十二通退之之志若祭文附第一通之末今世所行本皆四十五卷又不附志文非当时本也考今本所载禹锡序实作四十五通不作三十二通与振孙所说不符或後人追改禹锡之序以合见行之卷数亦未可知要之刻韩柳集者自穆?始虽非禹锡之旧第诸家之本亦无更古于是者矣政和中胥山沈晦取各本参校独据此本为正而以诸本所余者别作外集二卷附之于後盖以此也至淳熙中醇因沈氏之本为之笺注又捜葺遗佚别成一卷附于外集之末权知珍州事王咨为之序醇先作韩集全解及是又注柳文其书盖与张敦颐韩柳音辨同时并出而详博实过之魏仲举五百家注亦多引其说明唐觐延州笔记尝摘其南霁云碑不知汧城凿穴之奇句本潘岳马汧督诔是诚一失然不以害其全书也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墀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柳河东外集卷上

柳河东外集卷下

柳河东新编外集


这是第一篇卷一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