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余 - (清)王奕清
王奕清(1664—1737)清太仓人。字幼芬,号拙园。王时敏之孙,王掞长子。其曾上祖是明末万里内阁首辅王锡爵,家族不乏科考得意者,成为名副其实的簪缨之家,在江南一带被盛传“一门两宰相,父子三进士”,康熙三十年(1691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三十六年主贵州乡试。迁司经局洗马,四十六年任四川学政。迁少詹事,五十二年充日讲起居注官,进詹事。六十年春父疏请建储忤旨,命以额外章京代父谪戍乌里雅苏台。雍正四年(1726年)以附年羹尧,再谪戍阿尔泰军前效力。乾隆元年(1736年)复官詹事,管少詹事事,卒于任,时年七十三岁。博学多才。善书,画精花卉,曾与王原祁、宋骏业、禹之鼎等三十人合作《芷仙书屋图》。与王原祁等奉敕编刊《御选历代诗余》,奉敕主编《钦定词谱》《钦定曲谱》等。著有《词人姓氏》《历代词话》等。
原名《御定历代诗余》,一百二十卷。本书系康熙四十六年(1707)清圣祖御定,由侍读学士沈辰垣、王奕清等搜罗旧集,编定而成。所录自唐至明计一千五百四十调、九千余首,厘为一百卷;又有词人姓氏十卷,词话十卷。据考,梁代吴声歌曲,已句有短长,音多柔变,渐近小词;唐初作者云兴,诗道复振,所以将变而不能变;及至唐中叶,杂体日益,于是竹枝、柳枝之类先变其声,〔望江南〕、〔调笑令〕、〔宫中三台〕遂变其调,但仍载于诗集中,不别为一体。至于五季,词格乃成。其歧为别集,始于冯延巳之《阳春词》;其歧为总集,则始于赵崇祚之《花间集》。自宋初到明末,沿波迭起,撰述弥增,但求其囊括历代之精华,为诸家之总汇者,为数不多。由此,本书有较高的研究参考价值。它兼收并蓄,不主一隅,众美兼收。至于求考诗人词者爵里,足可为资;辨证妍媸,可以为倚声之律。其网罗宏富,尤极精详,可谓有词选以来集大成者。书中诸调次第,以数字多少为断,不沿袭《草堂诗余》之强分小令、中调、长调之名,也为一洗旧本之陋。有 《四库全书》本。
卷一 六十调 词一百八十八首
卷二 三十二调 词一百六十六首
卷三 二十八调 词一百四十二首
卷四 十八调 词一百二十九首
卷五 一调 词一百四十三首
卷六 一调 词一百二十五首
卷七 一调 词一百三十一首
卷八 四十调 词一百三十八首
卷九 一调 词一百八十五首
卷十 四调 词一百四十四首
卷十一 十九调 词一百二十首
卷十二 十五调 词一百二十九首
卷十三 一调 词一百十九首
卷十四 一调 词一百四首
卷十五 十一调 词一百三十七首
卷十六 十调 词一百二十二首
卷十七 十五调 词一百二十三首
卷十八 八调 词一百十九首
卷十九 五十六调 词一百十九首
卷二十 八调 词一百十六首
卷二十一 三调 词一百二十五首
卷二十二 四十一调 词一百三首
卷二十三 五十七调 词一百十五首
卷二十四 二调 词一百二十五首
卷二十五 三十二调 词一百三十九首
卷二十六 十八调 词一百二十八首
卷二十七 一调 词一百八首
卷二十八 一调 词一百三十八首
卷二十九 三十三调 词一百六首
卷三十 一调 词一百二十七首
卷三十一 一调 词一百十一首
卷三十二 五调 词一百十四首
卷三十三 二调 词一百五首
卷三十四 二十四调 词一百四首
卷三十五 二十五调 词一百二十六首
卷三十六 一调 词一百十一首
卷三十七 三十四调 词一百十二首
卷三十八 二调 词一百十四首
卷三十九 一调 词一百八首
卷四十 一调 词一百三十八首
卷四十一 二十调 词九十六首
卷四十二 二调 词一百二十二首
卷四十三 四十调 词八十三首
卷四十四 三调 词九十首
卷四十五 二十六调 词九十首
卷四十六 一调 词一百一首
卷四十七 二十七调 词九十六首
卷四十八 二十七调 词九十一首
卷四十九 十四调 词九十一首
卷五十 三十调 词七十首
卷五十一 一调 词七十四首
卷五十二 三十一调 词七十四首
卷五十三 四十八调 词七十五首
卷五十四 三十九调 词七十三首
卷五十五 一调 词七十五首
卷五十六 一调 词七十六首
卷五十七 二十七调 词八十三首
卷五十八 二调 词七十九首
卷五十九 二十调 词七十四首
卷六十 一调 词八十二首
卷六十一 五调 词七十八首
卷六十二 二十六调 词七十四首
卷六十三 十调 词六十四首
卷六十四 三十二调 词六十九首
卷六十五 三十三调 词六十八首
卷六十六 三十七调 词六十八首
卷六十七 一调 词六十四首
卷六十八 一调 词六十七首
卷六十九 一调 词六十六首
卷七十 五调 词六十五首
卷七十一 三十八调 词六十四首
卷七十二 六调 词六十九首
卷七十三 三十二调 词六十四首
卷七十四 一调 词六十二首
卷七十五 七调 词六十四首
卷七十六 十四调 词五十九首
卷七十七 一调 词六十二首
卷七十八 十九调 词五十八首
卷七十九 七调 词五十五首
卷八十 七调 词五十六首
卷八十一 三十九调 词六十首
卷八十二 十三调 词五十六首
卷八十三 二十九调 词六十三首
卷八十四 二十九调 词五十四首
卷八十五 二十二调 词五十九首
卷八十六 十九调 词四十四首
卷八十七 十八调 词四十三首
卷八十八 十八调 词四十八首
卷八十九 一调 词四十七首
卷九十 一调 词四十五首
卷九十一 十调 词四十六首
卷九十二 三调 词四十四首
卷九十三 四调 词四十九首
卷九十四 一调 词五十三首
卷九十五 一调 词五十七首
卷九十六 四调 词四十八首
卷九十七 二十一调 词四十五首
卷九十八 十一调 词三十三首
卷九十九 十六调 词三十九首
卷一百 二十一调 词二十九首
自十六字至二百四十字共一千五百四十调词九千零九首
卷一百一 词人姓氏 唐五代十国
卷一百二 词人姓氏 宋
卷一百三 词人姓氏 宋
卷一百四 词人姓氏 南宋
卷一百五 词人姓氏 南宋
卷一百六 词人姓氏 南宋
卷一百七 词人姓氏 南宋
卷一百八 词人姓氏 金
卷一百九 词人姓氏 元
卷一百十 词人姓氏 明
卷一百十一 词话 唐
卷一百十二 词话 唐
卷一百十三 词话 五代十国
卷一百十四 词话 宋
卷一百十五 词话 宋
卷一百十六 词话 宋
卷一百十七 词话 南宋
卷一百十八 词话 南宋
卷一百十九 词话 金元
卷一百二十 词话 明
御制选历代诗余序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选历代诗余序
诗余之作盖自昔乐府之遗音而後人之审声选调所由以缘起也而要皆昉於诗则其本末源流之故有可言者古帝舜之命夔典乐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可见唐虞时即有诗而诗必谐於声是近代倚声之词其理固已寓焉降而殷周孔子删而为三百五篇乐正而雅颂得所考其时郊庙明堂升歌宴飨以及乡饮报赛莫不有诗以叶於笙箫琴瑟之间自诗变为骚骚衍为赋虽旨兼出乎六义而声弗拘於八音至汉而郊祀房中铙歌鼓吹琴曲杂诗皆领於乐官于是始有乐府名迄於六代操觚之家按调属题徵辞赴节日趋婉丽以导宫商唐兴古诗而外创为近体而五七言絶句或传於伶人顾他诗不尽协於乐部其间如李白之清平调忆秦娥菩萨鬘刘禹锡之浪淘沙竹枝词洎温庭筠韦庄之徒相继有作而新声迭出时皆被诸管弦
是诗之流而为词已权舆於唐矣宋初其风渐广至周邦彦领大晟乐府比切声调篇目颇繁柳永复增置之词遂有专家一时绮制可谓极盛虽体殊乐府而句栉字比亷肉节奏不爽寸黍其於古者依永和声之道洵有合也然则词亦何可废欤朕万几清暇博综典籍於经史诸书有关政教而禆益身心者良已纂辑无遗因流览风雅广识名物欲极赋学之全而有赋彚欲萃诗学之富而有全唐诗刋本宋金元明四代诗选更以词者继响夫诗者也乃命词臣辑其风华典丽悉归於正者为若千卷而朕亲裁定焉夫诗之杨厉功德铺陈政事固无论矣至於桑中蔓草诸什而孔子以一言蔽之曰思无邪盖蕙茝可以比贤者嘤鸣可以喻友生苟读其词而引伸之触类之范其轶志砥厥贞心则是编之含英咀华敲金戛玉者何在不可以思无邪之一言该之也若夫一唱三叹谱入丝竹清浊高下无相夺伦殆宇宙之元音具是推此而沿流讨源由词以溯之诗由诗以溯之乐即箫韶九成其亦不外於本人心以求自然之声也夫
康熙四十六年七月十二日
钦定凡例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凡例
一词者诗之余也诗三百篇皆可歌采诸列国领於乐官至汉而为乐府古诗至唐而为古今体诗而诗不尽叶於管弦自李白创为菩萨鬘忆秦娥二词以及白居易王建温庭筠韦庄诸人相继有作流传词苑至南北宋而大盛虽体制因时递变而和声协律之中具有古乐府遗意今自唐迄明网罗采择彚为成书鼓吹风雅
一自昔诗余每有独标调名而不着题目者亦有以本意为题者兹不因题分类第以调之长短为次
一诗余调名有一体而分数名者有词人自撰新名者有同一调名而体有不同者今各注明於下
一是选録其风华典丽而不失於正者为准式其沉郁排宕寄托深远不涉绮靡卓然名家者尤多收録
一诗余原有图谱与旧词多有未合是选广搜名作注明各体故不另立图谱
一词人以时代为序其爵里姓氏彚载卷後
一闺媛方外工词擅名者代不乏人是选亦皆采入一诗余有因事而发流传为词话者别録卷末一是选以字数多寡分卷不分小令中调长调有名词系本调之始因後人改作少字遂列於前而本调反作又一体者每调注释自明也
御选历代诗余编纂官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历代诗余编纂官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沈辰垣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提督广西学政翰林院编修【臣】阎锡爵
翰 林 院 编 修 【臣】 余正健
编録人员
举 人【臣】杨祖楫
拔 贡 生【臣】吴 襄
岁 贡 生【臣】王时鸿
岁 贡 生【臣】俞 楷
钦赐 监 生 生 员【臣】秦 培钦赐 监 生 生 员【臣】杨 湝钦赐 监 生 生 员【臣】吴陈琰钦赐 监 生 生 员【臣】邬维新钦赐 监 生 生 员【臣】吴景果
钦赐 监 生 生 员【臣】于树范钦赐 监 生 生 员【臣】王维淮
监 生【臣】杜 诏
监 生【臣】吴元丰
监 生【臣】于 枋
监 生【臣】储在文
生 员【臣】王维汉
儒 童【臣】吴学礼
儒 童【臣】钱元台
御选历代诗余总目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十
御选历代诗余总目 词曲类二【词选之属】
自唐迄明共词人九百五十七人词话七百六十三则
【臣】等谨案历代诗余康熙四十六年
御定侍读学士臣沈辰垣等编纂所收一千五百四十调九千余首为一百卷自唐及明词人姓氏十卷词话十卷都一百二十卷诗降而词实始於唐若菩萨蛮忆秦娥忆江南长相思之属本是唐人之诗而句有长短遂为词家权舆故谓之诗余为其上承於诗下沿为曲而体裁近雅士人多习为之北宋巳极其工南宋尤臻其盛金元逮明作者代有或成专集而藏书家多未见收陈振孙书録解题马端临经籍考论采亦略至向来选本若家宴集谪仙集兰畹集复雅歌辞类分乐章羣公诗余後编及草窗周氏选皆佚不传惟顾从敬所编草堂诗余盛行数百年而持择未当识者病之是选广搜严辨务极精博实为词选之大成且自来选家多沿草堂之陋强分小令中调长调之目至谓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不知宋人编词长者曰慢短者曰令初无所谓中调长调也是选前後悉以字数多少为次不复别生区别尤足尽袪沿袭之说云乾隆四十六年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这是第一篇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