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白寿彝 >
- 中国通史第十卷中古时代·清时期 >
- 丙编典志 >
- 第四章手工业技术及有关的工程
第十一节瓷器
生产规模和主要成就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瓷都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窑户达数千家,工匠有十万多人,制瓷区域蜿蜒十余里,其规模是空前的。制瓷业的成就也远远超过了明代。
康熙青花瓷为历代青花瓷器之冠。其制作技术更趋完美,分工精细,画师高明。用料方面与前代也有所不同,所用国产钴料,磨炼极为纯净。为了更好地分出青料的深浅浓淡,还将其置于不同的料缸中,在使用时按画面要求分别取用,使青花可以有八九种深浅不同的层次。青花的“青”,实际是蓝色。钴蓝呈现的色彩,翠蓝光艳,清新明快,别具风格。康熙五彩,富丽堂皇,色彩强烈,所以又称硬彩。色彩有红、绿、黄、赭、紫等,其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从而使康熙五彩瓷器的色彩和品种更为丰富,基本上改变了明代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占主流的局面。康熙时期制瓷业的又一重要贡献,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创制了一种釉上彩新品种——粉彩,如绘西画,亦称洋彩。粉彩的色调柔和,所以又称软彩。它是在五彩所用的彩料内,掺入含砷的玻璃料(俗称“玻璃白”),利用其乳浊作用,使彩釉经烧制后出现浓淡凹凸的立体感。并且由于粉质掺入彩釉,红色变成淡红,绿色变成淡绿,各种色泽趋于清逸淡雅,格外柔和。再加上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粉彩精品真正做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粉彩瓷器以雍正时期最为兴盛和水平最高。康熙后期创制的珐琅彩瓷器,又称瓷胎画珐琅,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俗称“古月轩”。其珐琅彩料多来自外国,画法极为工细,又吸收了西洋画法,具有油画效果,精美异常。康熙青花、五彩,雍正粉彩和珐琅彩等的突出成就,与当时精工制作的白瓷胎和高质量的瓷釉彩料以及精湛的烧造技术是分不开的。如白瓷胎中高岭土的用量比明代更高,瓷胎不易变形;原料的选择与加工比以前更加讲究,原料经过多次精细淘洗,增加了瓷器的白度和透明度。对火焰性质和烧成温度的控制更为准确,瓷釉中氧化钙含量降低,烧成温度增高,已达到了烧制现代硬质瓷的要求。
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
清代在单色釉的釉料组成和工艺处理方面也有许多新的发展。如雍正时期由含铁原料烧制的青釉,不仅配料准确,而且掌握了火候的变化,釉层莹净、光润,所制成品色调一致,达到了历史上最成熟的阶段。又如由含铜原料烧制的红釉,最著名的有康熙时期的郎窑红,它是在宣德祭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作方法是在白胎上施多层红釉料质,用还原火焰焙烧,使釉料
中的铜变成一种胶体粒子而呈红色。这种胶体粒子在釉层中对光波进行有选择的反射而发出亮光,加上釉层厚、玻璃质强,使釉色浓艳欲滴,红如宝石,光可鉴人。豇豆红、桃花片、美人醉、娃娃脸等,或艳似桃花或美如朝霞或酷似豇豆红色,有些还带有绿色苔点,足可与郎窑红相媲美,都是深受中外藏家喜爱的红釉珍品。康熙时发明并盛行的乌金釉,除用铁料外还需加入锰和钴料,釉色纯正,黑亮似漆,釉面发出像镜面一样的亮光,是历代黑釉瓷器中水平最高的一种。
清代前期,特别是从雍正开始,在仿制历代名窑名瓷方面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如仿宋代定、汝、官、钧、龙泉等各大名窑瓷器,配料准确,并能按不同要求掌握好火候,使烧成的瓷器与所仿古瓷器真假难辨。乾隆时期生瓷和各类瓷工艺品的制作都很高明。如仿古铜器、漆器、木器,质感很强,几可乱真;瓷制的昆虫、鸡、鸭、鹅、残荷、花生等,制作精巧,栩栩如生。这些都进一步说明当时的制瓷工艺,在釉料配制、控制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的技术,以及艺术加工等方面,已达到了中国古代制瓷工艺水平的顶点。
陶瓷工艺家唐英
清代陶瓷工艺家唐英(1682—1756),奉天(今辽宁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早年进内务府造办处在养心殿供职。雍正四年(1726)受命至景德镇御窑厂驻厂协理陶务,直接负责烧造御瓷,乾隆二年(1737)后又总理陶务,前后管理陶瓷生产近30年。唐英是一位勤勉敬业的督陶官,他曾用3年时间与制瓷工匠吃住在一起,调查与研究陶瓷工艺,并仿制和新创近60种精美的名瓷和名釉,为景德镇制瓷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所撰写的《陶冶图说》,《陶成纪事》,《陶人新语》等,全面介绍了采石、制泥、淘炼泥土、炼灰、配釉、吹釉、成坯入窑、烧窑、洋彩、束草装桶等一整套烧制瓷器的工序,对于景德镇的制瓷工艺进行了科学的总结。
乾隆晚期,制瓷技术趋于保守,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甚至逐渐衰退的状
态。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瓷器大量涌入,中国的制瓷业就更加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