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白寿彝 >
- 中国通史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
- 丁编传记 >
- 第十四章辽太祖述律后
第一节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872—926),即辽太祖。汉名亿,小字啜里只。唐咸通十三年(872)出生于契丹迭刺部的一个贵族家庭。自其八世祖耶律雅里重整契丹部落联盟并任夷离堇以来,这个家族就成了契丹社会的新贵。阿保机出生时,正值契丹贵族争夺联盟领导权的又一次高潮之后。在这次权力争夺中,阿保机的家族失利,祖父匀德实被杀,父与诸伯、叔被迫逃离本部藏匿于邻部突吕不部贵族耶律台押之家。祖母对此时降临人世的爱孙寄以厚望,恐其遇害,常将其藏于别帐,不令人见。青年阿保机身材魁伟,胸怀壮志,武艺高强。“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言必及世务”①。初为于越侍卫军挞马狘沙里时,就多次带兵出征,屡立战功。伯父耶律释鲁为迭刺部夷离堇和联盟于越时,遇有疑难,常常同他商量,将振兴契丹、光大耶律家族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年轻有为的部落联盟首领
遥辇氏联盟后期,可汗家族势力渐衰,耶律家族掌握了联盟的实权。唐天复元年(901),遥辇家族的痕德堇继为联盟可汗,三十岁的阿保机则为迭刺部夷离堇(军事首长),掌握了联盟的兵马大权,得专征伐。他多次率军出征,连破室韦、于厥和奚人部落,南下掠夺河东、代北,俘获了大量牲畜、人口,进一步壮大了本部和本家族的实力。903年,伯父于越释鲁被杀,阿保机继为于越,集联盟军政大权于一身。在不断向周围游牧部落用兵的同时,开始向中原发展势力。他插手中原事务,与河东割据势力晋王李克用结盟。907年,他取代遥辇氏,做了联盟的可汗。①
作为草原游牧政权最高统治者的可汗,阿保机并不仅仅把目光局限在草原地区,在俘虏和来投的汉人以及与之结盟的中原割据势力的影响下,他不甘于受部落贵族和可汗世选制度的约束,因而自担任联盟可汗之日起,就积极进行建国称帝的准备。一方面,他继续以武力征伐周边地区和民族,进一步扩大联盟的统治范围和军事实力。继续征服黑车子室韦、吐谷浑、乌丸、奚、乌古和阻卜等部,积极向辽东和代北、河东、平州、幽州等地用兵。另一方面,加强内部统治机构的建立,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削弱契丹贵族中的保守势力,加强培植个人势力集团。后梁建立后,他背弃了与李克用的盟约,向朱温遣使请求册封,以巩固和加强自身的地位。参与刘仁恭父子兄弟间的争权斗争,以收渔人之利。
909年,阿保机置羊城于炭山之北,以通市易。在草原地区建立城镇、寺庙以安置被俘汉人和僧尼,同时广建碑铭以张大其功德,树立个人的权威
①《辽史》卷1《太祖纪》上。①《辽史》卷1《太祖纪》上称,“元年春正月庚寅,命有司设坛于如迂王集会埚,燔柴告天,即皇帝位。”学界有人主张此即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的记录。撰者意此为取代遥辇氏为联盟首领时间,正式建国称帝应
为神册元年(916)。
①。在契丹贵族内部,为了给自己取代遥辇氏披上合法外衣,他命本家族居于遥辇九可汗族人之后为第十帐。在部众日增的情况下,他组建了自己的侍卫军——腹心部,先后以心腹挚友耶律曷鲁和萧敌鲁、萧阿古只总领。为调整家族内部关系,908年设立了掌管皇族政教的宗正官——惕隐。为加强个人势力,他提高了在争权活动中支持他的妻族述律氏的地位,910年任命妻兄萧敌鲁为北府宰相。在取得对诸弟斗争的胜利后,为防范来自迭剌部的威胁,又任命耶律曷鲁总军国事,并担任迭剌部的夷离堇,剥夺了耶律氏旧贵族对强大难制的迭剌部的控制权。在比较牢固地控制了军政大权之后,他便置联盟传统的选汗制度于不顾,连续九年担任可汗而拒不受代,坚定地向建国称帝的政治目标迈进。但是,当契丹社会发展至文明的门槛时,觊觎帝位者并非只有阿保机一人。当他一步步逼近皇帝宝座之际,诸弟以剌葛为首便打起了传统的旗号,同他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平定诸弟之乱与建国称帝
按照契丹社会的世选制,当汗位转入耶律氏家族之后,凡耶律家族的成年男子都有被选举权。诸弟与诸叔又是最有优先权的人物。可汗权力的扩大,威权的提高,更增加了这一职务对契丹贵族的诱惑力。阿保机要完成划时代的社会变革,必须冲破世选制的束缚,成为旧制度的掘墓人。诸弟要夺回这一职务,则必须借助于传统。于是,从阿保机担任联盟可汗的第五年开始,争夺联盟领导权的斗争便在他与诸弟之间展开,并得到了族叔耶律辖底和堂兄耶律滑哥(又作化哥)的支持。
阿保机是一个有雄才大略同时也十分狡诈的政治家,他身边又聚集了一些有勇有谋的契丹社会精英人物和来自汉地的人才。在实现其远大政治目标的斗争中,阿保机既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又能随机应变,尽量化解矛盾以减少对抗,因而能在传统势力还十分强大时,取得斗争的胜利。
911年,诸弟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策划改选可汗,这是阿保机与诸弟开展的第一次争夺。由于安端妻事先将他们的计划报告了阿保机,使他有了准备,诸弟阴谋未能得逞。阿保机“与诸弟登山刑牲,告天地为誓而赦其罪”①。在传统和权力的较量中,双方各自作出了让步和妥协,矛盾得到了暂时的缓和。
次年十月,在于越辖底和惕隐滑哥的支持和鼓动下,诸弟再次向阿保机的权力宣战。他们乘阿保机亲征阻卜(术不姑)回军之际,以兵阻道拦截,迫使他参加选汗大会。阿保机避开兵锋,率领自己的拥护者,抢先举行了燔柴告天仪式,造成连选连任的既成事实,使他的权力又具有了合法性,迫使诸弟遣使谢罪,又一次战胜了传统势力的挑战。但不久,诸弟识破了他的阴谋,并认识到传统的约束已不能令阿保机就范,于是,双方的对抗终于发展为武装冲突。
913年,三月间诸弟私下拥立剌葛,自备旗鼓。使迭剌和安端诈称入觐,劫持阿保机赴会。阿保机依靠自己的武装力量,战胜了迭剌和安端的武装,①据《辽史》载,契丹人建立的第一个城镇是902年于潢水之南建立的龙代州,同时建有开教寺。908年,建明王楼。909年在龙化州又建大广寺以纪功德,同时建羊城通市易。①《辽史》卷1《太祖纪》上。此一史实记载十分简略,只称“诸弟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谋反”。
收编了他们的军队。于是剌葛率兵直犯老营,“焚其辎重、庐帐,纵兵大杀”①,并夺走了象征联盟最高权力的旗鼓。阿保机之妻述律氏组织留守兵力自卫,仅夺回了旗鼓。阿保机则在土河秣马厉兵,纵剌葛率败兵远遁,待其部属怀土心切,将士离心之际,再奋兵出击,终于在五月击败叛军,生擒剌葛,取得了对迭剌部旧贵族争权斗争的完全胜利,为建国称帝扫清了一大障碍。914年,他重新任命了迭剌部夷离堇和惕隐等官,判处参与叛乱的300余人死刑,对参加夺权活动的诸弟,首犯剌葛和迭剌处以杖刑,寅底石、安端等从者释罪不问。
镇压了迭剌部中的敌对势力后,阿保机又用阴谋手段迫使契丹八部首领再一次确认了他的权力①。916年,遂正式建国称帝,成为辽政权的创始人②。阿保机称天皇帝,以妻述律氏为地皇后,长子耶律倍为太子。天显元年(926)七月,阿保机在征渤海国回军途中,病死于扶余府(今吉林农安),享年55岁,谥号昇天皇帝,庙号辽太祖。圣宗统和二十六年(1008),加谥大圣大明天皇帝。兴宗重熙二十一年(1052),增谥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开拓境土,草创制度
辽朝建立时,分散游牧于漠北的草原诸部比较弱小,没有形成统一的势力。东邻渤海、高丽也已大大衰落。朱温虽然取代唐朝建立了后梁,但河东的李克用、李存勗父子一直与之对抗。于是,阿保机便加紧向周边用兵,以期征服漠北,占领辽东,臣服高丽,南下幽、蓟,将统治范围推进到黄河以北①。
割据中原的诸藩镇,常常将契丹作为一种借用的力量,帮助自己打击对手,扩充实力,这就给阿保机提供了向中原发展势力的契机,也刺激了他向南扩张境土的欲望。神册二年(917),李存勗率军进攻后梁,征兵新州,激起军民不满,部将卢文进兵变降辽,为契丹提供了一次绝好的南下机会,阿
①《辽史》卷1《太祖纪》上。①《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一记载了一个传说故事,虽然颇具戏剧性,可能也并非完全是向壁虚构。以阿保机和述律氏的阴险狡诈,其事未必无凭。故事称:“诸部以其久不代,共责诮之。阿保机不得已,传其旗鼓,而谓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自为一部以治汉城,可乎?’诸部许之。汉城
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如幽州制度,汉
人安之,不复思归。阿保机知众可用,乃用其妻述律策,使人告诸部大人曰:‘我有盐池,诸部所食。然
诸部知食盐之利,而不知盐有主人,可乎?当来犒我。’诸部以为然,共以牛酒会盐池。阿保机伏兵其旁,酒酣伏发,尽杀诸部大人,遂立,不复代。”这可能是一次以武力威迫强行通过的选汗大会。
②阿保机916年建国,国号契丹。947年改为辽,983年改为大契丹,1066年又改称大辽,直至1125年灭亡。本书统称为辽。
①阿保机先后应卢文进、张文礼之约,参与中原割据势力间的争战,虽不曾取胜,却日益明确了向中原扩张势力的军政目标。李嗣源即位后,曾遣姚坤为使与契丹结好。《旧五代史》载,阿保机对姚坤说:“汉
国儿(指唐庄宗李存勗——引者注)与我虽父子,亦曾彼此雠敌,俱有恶心,与尔今天子(指后唐明宗李
嗣源——引者注)无恶,足以欢好。尔先复命,我续将马万骑至幽、镇以南,与尔家天子面为盟约,我要
幽州,令汉儿把捉,更不复侵入汉界。”《资治通鉴》记载阿保机与姚坤的谈话为:“若与我大河之北,吾不复南侵矣。”又说:“河北恐难得,得镇、定、幽州亦可也。”适足以说明黄河以北已经成为阿保机
既定的军政目标。
保机发动了对中原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新州、幽州之战。三月,卢文进与契丹兵进攻新州,击败晋将周德威,并乘胜围攻幽州达半年之久。后虽在晋援军的强大攻势下被迫撤军,但仍以卢文进为幽州留后、卢龙节度使,令其常居平州,打开了南下中原的一道门户。神册六年二月,镇州防城使张文礼使人杀成德节度使王镕,自请为成德军留后,与晋王李存勗有隙,遣使向契丹求援。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也遣子王郁求契丹出兵解镇州(今河北正定)之围,又给契丹提供了一次插手中原事务的机会。十二月,阿保机率军入关,下涿州(今河北涿州),围定州(今河北定县),与李存勗大战于沙河、望都,“会大雪弥旬,平地数尺,契丹人马无食,死者相属于道”①,遂撤军。但阿保机的指挥才能和契丹军队严明的纪律却令能征善战的李存勗赞叹不已②。
两次用兵失利后,阿保机改变了战略部署,将进攻方向转向西北和东北,计划先征服草原诸游牧部落和渤海,解除来自侧翼的威胁,再全力南下与割据势力争夺河北、河东。天赞三年(924)六月,他召开贵族大会,对军事征伐作出了新的部署③。他亲率大军,“大举征吐浑、党项、阻卜等部”。兵锋北至乌孤山(肯特山)、回鹘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右岸哈喇八喇哈孙),西抵浮图城(今新疆吉木萨尔破城子),扫荡了北至胪朐河,西达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为日后草原各游牧部落同辽朝政治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次年,他宣布“所谓二事,一事已毕,惟渤海世仇未雪,岂宜安驻!乃举兵亲征渤海”④。天显元年(926)七月,下渤海边城扶余(今吉林农安),围渤海首都忽汗城(今黑龙江宁安东京城),渤海国王被迫出降,于是招降渤海郡县,搜索军民兵器,改渤海故地为东丹国,册皇太子倍为东丹王,主渤海事务。将原渤海统治地区纳入了辽朝版图。
连年的对外征伐,俘虏了大量人口、牲畜和财富,辽朝的统治范围不断扩大,控制的人口急剧增加,契丹人的部落组织数目陆续增多。为了有效地统治新征服的游牧民,加强皇帝对契丹诸部落的控制,巩固新建的政权,阿保机对契丹部落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编,形成了“太祖二十部”①。
部落是辽朝治理游牧人口的基层政权组织,有时也译作“营”,相当于定居人口的州。这一政权形式是自匈奴以来就逐渐确立的。阿保机对契丹部落的整编,既是契丹社会人口急剧增加的结果,也是他巩固统治的客观需要。整编是在原遥辇部落的基础上进行的,“二十部”中,继续保留了原有的遥辇八部②。同时,又将在征伐战争中掠夺的人口相继编入契丹新部落,任命契
①《资治通鉴》卷271,后梁均王龙德元年。②《资治通鉴》卷271,后梁均王龙德二年。③天赞三年六月,阿保机召皇后、皇太子、大元帅及二宰相、诸部头等总结了前此个人的征伐活动,最后说:“然未终两事,岂负亲诚?”所谓两事,即征服草原诸部和渤海。
④《辽史》卷2《太祖纪》下。①所谓“太祖二十部”,是契丹贵族对外征伐的结果,也是阿保机赖以建立政权的基础。随着辽朝统治形势的变化,此后也仍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改编。参见李桂芝《辽金简史》第二章第一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②遥辇八部为迭剌、乙室、品、楮特、乌隗、涅剌、突吕不、突举。
丹贵族为部落首领,管理新附的游牧民③。契丹社会中,与部落组织有着同样职能的还有“遥辇九帐”、“皇族三父房”、“二国舅帐”和诸宫卫。通过重新编部,阿保机一方面进一步笼络和控制了契丹旧贵族,一方面使诸强部互相制约,从而加强了皇帝对整个契丹社会的控制。他按照唐朝对周边民族上层赐姓加以笼络的方式,将以前曾作过部落联盟首领的家族——大贺和遥辇,也赐以国姓“耶律”,从而形成了辽朝契丹人中的所谓“三耶律”。而为了限制皇室贵族的权力和影响,则提高与皇族通婚的二国舅族的地位,将他们从契丹部落中析出,组成二国舅帐,使之对皇族的势力发挥一定的牵制作用。奚人与契丹关系密切,也是最早被征服或归附的部落,奚人上层在部落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和较重的权力,同时也是阿保机必须防范的对象;乙室部也是契丹大部,且与迭剌部关系密切。于是在编部时,辽太祖又借机提高乙室部贵族的权力,使之对奚贵族发挥一定的制衡作用。迭剌部是契丹强部,其首领为阿保机堂兄弟或族兄弟,也是皇权的一大威胁。天赞二年(922),阿保机将迭剌部一分为二,组成五院(北大王院)、六院(南大王院),同时,使二院与遥辇互相制约①。
阿保机在为联盟长时,就重视对辽东的经略,筑长城防御渤海、高丽。建国后,修辽阳故城,实以汉户、渤海户,进一步加强对辽东的控制与开发。在契丹人生活的草原地区,也早就有汉人流入,他们或因逃避中原战乱,或在契丹人的征伐掠夺战争中被俘,或因出使等种种原因留居草原,使得阿保机在建国前就已经接触了汉人和汉文化,摸索和采纳了一些治理农耕人口的方法和经验。汉人进入草原,带入了先进农业、手工业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对契丹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阿保机得以迅速战胜对手的重要因素之一。阿保机本人所领的属民,既有游牧人口,也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汉人,这些人口多为其征伐所得,也是他赖以壮大和建立政权的基础。因此,他对如何安置汉人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这一点为辽朝历任皇帝所继承,使辽朝社会受益非浅。
令大批被俘的汉人完全改变其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并非易事,处理不当,将引起汉人的大量逃亡。于是阿保机采纳汉族士人的建议,为其“树城郭,分市里”①,使之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不但使汉人得到了妥善安置,而且为游牧社会增添了新的经济、文化内容。对汉人的妥善安置,使阿保机受益良多。时值中原多故,尤其是幽州地区,在刘仁恭父子的残暴统治下,战事频仍,民不聊生,为了躲避中原战乱之苦,百姓甚至逃往草原,使阿保机的势力迅速壮大起来。
初期,汉人被安置在草原耕作,在牧区开出了部分农田。他们以原籍名称为新居地命名,于是,在草原上出现了汉人的州县。这些州县,初期多是以皇帝、皇后、贵族、外戚和诸功臣私城的形式出现的,即《辽史》中所记
③以新附民所编的部落是:以奚人为主的奚王府六部五帐分、迭剌迭达部、乙室奥隗部和楮特奥隗部,以室韦为主的突吕不室韦部、涅剌拏古部,以达鲁虢为主的品达鲁虢部和以于骨里(乌古)为主的乌古涅剌
部和图鲁部。
①《辽史》卷45《百官志》一称:辽太祖“有英雄之志者三:任国舅以耦皇族,崇乙室以抗奚王,列二院以制遥辇。”
①《辽史》卷74《韩延徽传》;《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一也载:“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汉人安之,不复思归。”
的投下州县,这是辽朝投下军州的滥觞。建国和灭渤海后,仍不断有汉人和渤海人进入草原,作为国家地方政权机构的州县也逐渐建立起来,成为治理定居农业人口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
在安置汉人的同时,草原上的城镇也逐渐建立起来,出现了一些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如果说早期的投下军州是安置汉人的一种措施,那么建国以后,阿保机则是更自觉更有意识地使其统治方式兼顾契丹等游牧人口与汉、渤海等农业人口,使辽朝成为兼治蕃汉的政权了。这一转变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兴建皇都。神册三年(918),阿保机以汉人康默记为版筑使,在西楼之地修建都城,即后来的上京。上京虽坐落在契丹人活动的中心,却是一座兼具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特色的城市。皇都虽在太宗时有所扩建,但其基本形制在阿保机时已经奠定。全城分南北两部分,北面为皇城,建有宫殿、衙署、寺庙,西北部除寺庙和窑址外,其空旷地当是契丹贵族安扎帐篷的所在。南城为汉人、渤海人和回鹘人居住之地,除少量官署和寺庙外,主要是民居和作坊,并建有留居使臣的馆驿和停住回鹘商人的回鹘营。皇都这一设计特色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阿保机对汉、渤海、回鹘等文化兼收并蓄的态度。政权的建立和大批汉人、渤海人进入草原中心地区,使辽朝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契丹固有的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阿保机在建国的过程中及建国后,不断制定一些新制度、新措施以完善其统治机构。他除了按传统方式任命效忠于己的本族和妻族子弟为南北府宰相和惕隐以控制契丹诸部外,又积极网罗汉族将领和士人,协助他治理所俘汉人。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等在制定礼仪、法令和外交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平定诸弟之乱后,阿保机开始制定一系列制度和礼仪。913年,定吉凶仪。918年,建孔子庙。921年,诏定法律,正班爵。同时,不断调整契丹部落组织和任命必要的官员以完善其统治机构。
对于逃入和俘获的汉人、渤海人,阿保机并没有强令他们改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设立州县的同时,在朝廷也设置了管理汉人事务的汉儿司,任命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兼掌诸国礼仪。辽政权自建立之日起,就使汉制与草原行国体制并存,为日后胡汉分治的南北面官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创制文字,发展草原文化
阿保机与一些契丹贵族人士多通晓汉语文,对中原政治、军事形势有一定了解,重视吸收中原统治阶级的治国经验、教训,学习汉文化。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游牧经济和草原文化的重视,特别是对契丹人固有的勇武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因此,他虽通晓汉语,却“历口不敢言,惧部人效我,令士兵怯弱故也”①。他以后唐庄宗李存勗失败的教训为戒,激励自己,“举家断酒,解放鹰犬,休罢乐官”②。
为了便于草原牧业文化的传播和政令的推行,也为了提高契丹人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修养,他命耶律突吕不和耶律鲁不古等,参照汉字制定了契丹大字,于神册五年(920)颁布推行。此后,因用大字记录契丹语有种种不便,又令皇弟迭剌参照回鹘字创制了契丹小字,小字为拼音文字,“数少而该贯”
①《旧五代史》卷137《契丹传》。②《旧五代史》卷137《契丹传》。
③,成为与汉字和契丹大字并行的辽朝官私通用文字,并一直使用到金章宗时,对契丹和辽朝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今天,虽然用契丹字书写的文献已不复存在,但用契丹大、小字镌刻的碑铭却不断被发现,是契丹民族文化和辽朝文化的历史见证。
阿保机以其卓越的军事、政治才干,在部落联盟的废墟上建立了国家政权,统一了中国北疆的大片领土和处于分散状态下的草原各游牧民族,促进了契丹民族和北方各游牧、渔猎民族的发展,加速了北方诸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