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白寿彝 >
- 中国通史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
- 丁编传记 >
- 第八十二章金世宗
第一节统治初期
完颜亮(海陵王)因弑熙宗夺得帝位,故深忌宗室,不委以宰执,并严加监视。完颜雍为保全自己,多献珍异以消除海陵王疑忌。尽管如此,海陵王仍派心腹高存福任东京副留守,以伺动静。正隆六年(1161)海陵王兴师南下攻宋,境内反战情绪高涨,西北爆发了撒八领导的契丹农牧民大起义,东北各地契丹、奚人纷纷起兵响应。咸平府(今辽宁开原)谋克括里领兵攻陷韩州(今吉林四平西北),据咸平,将攻东京。完颜雍命人打造兵甲,以备抵抗,时海陵王命婆速路(今丹东附近)总管完颜谋衍以兵属完颜雍镇压起义。括里见东京城旌旗蔽野,不战自退。高存福则以完颜雍筹军备密报海陵王,言完颜雍图不轨。完颜雍得知,甚感危急。加上海陵王杀徒单太后等女真贵族,完颜雍得知后更加紧张。完颜雍母舅兴中府(今朝阳)少尹李石以病还居乡里多年,是完颜雍心腹谋士和得力助手,他建议“先除高存福,然后举事”①。十月,南征万户、曷苏馆女真猛安完颜福寿等人所率女真兵不愿南下攻宋,自辽东南进至山东时率兵2万逃回哗变,杀高存福等人,拥戴完颜雍为帝,改元大定,是为金世宗。十二月,进据中都。
金世宗即位之初,时局极不稳定。当务之急有三,一是建立一个稳固的统治集团;二是镇压西北契丹人民大起义;三是结束与南宋战争。世宗以海陵王为鉴,调整、纠正海陵王之失,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在用人上采取兼容并举的政策。不管过去受海陵王重用,还是受排挤;对世宗是拥护,还是曾经反对又降附的人;也不论是女真宗室贵族,还是汉人、渤海人等,只要有才能,一视同仁,予以任用。海陵王时太傅、尚书令张浩,大定二年(1162)入朝,仍封为太师、尚书令。金世宗对他说:“卿在省十余年,练达政务,故复用卿为相,当自勉,毋负朕意”①。北面都统纥石烈志宁、白彦敬等率重兵于西北镇压契丹起义,又曾谋议进攻完颜雍部,连杀完颜雍派去的使者九人。海陵王被杀后,他才降服。世宗以其为将才,不计前嫌,仍令其统兵,委以重任。纥石烈志宁屡立战功,官至枢密使、右丞相。由于用人政策深得人心,很快理顺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结束了混
①《金史》卷6《世宗纪》上。①《金史》卷86《李石传》。①《金史》卷83《张浩传》。
乱的局面。世宗在位三十年,宰执官中宗室完颜贵族有7人,非宗室女真人15人,汉族14人,契丹、渤海2人。基本上纠正了前朝帝王人为地排斥某一集团的弊政,做到唯才是举,人尽其用。
其次,调集重兵围剿西北地区的契丹农牧民起义军。大定元年(1161)十二月,窝斡称帝,建年号天正,并领导契丹起义军转战临潢府与泰州(今吉林洮安一带)之间,声势浩大,屡败金军。大定二年(1162)世宗任仆散忠义为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帅、纥石烈志宁为元帅右监军统率诸军,倾精锐部队全力镇压窝斡军。六月,于花道、袅岭一带决战,起义军损失惨重。八月,于山后奚地再败起义军,所破之处,尽杀其男子,以其妇女童孺分给诸军。窝斡残部北走沙陀。世宗在派兵镇压的同时,不断遣使招抚诱降,许诺降者不问首从,奴婢、良人罪无轻重并行免放。有官品者和率众归降者,仍与官赏,依本品量材叙用。奴隶并放为良。捕获窝斡者,猛安加三品官授节度使,谋克加四品官授防御使;庶人加五品官授刺史。并晓谕金军将士,能捕杀窝斡者加特进,授真总管(正三品)。这些措施分化瓦解了起义军中意志薄弱者,安远大将军斡里袅、猛安七斤、蒲速越等人先后降金。九月,窝斡为部下稍合住和神独斡所擒,送往金营,被杀。镇压契丹起义后,金世宗下诏罢契丹猛安谋克,其户分隶女真猛安谋克。并将参加起义的契丹人户尽徙女真内地,与女真人杂处,接受女真官员的直接统治。在此前后,金世宗平定了河北、山东、河东等路北方各族人民起义,很快恢复了封建统治秩序。
第三,尽快结束与南宋的战争。海陵王被杀,金军北还,金世宗吸取海陵王穷兵黩武的教训,将被征南侵的军士放免还家,于金宋边界屯兵10万,由都元帅完颜昂经略边事。又派使臣与宋和谈。时南宋孝宗即位,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拒绝和谈。大定三年(宋隆兴元年,1163),南宋以张浚为统帅兴兵北伐,欲收复失地。此时金世宗已镇压了契丹起义,调左丞相仆散忠义、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统率重兵反击北进的宋军,宋军连败。五月,两军大战于符离(今安徽宿州),宋军惨败。宋孝宗遣使求和。四年十月,金世宗命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再次出兵,连取濠(今凤阳东北)、庐(今合肥)、和(今和县)、滁(今属安徽)等州。宋再次遣使求和,闰十一月,和议基本达成。五年(宋乾道元年,1165)正月,双方正式议和,史称“隆兴和议”。议定边界仍依“绍兴和议”所定,宋割让战争初期所占海(今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泗(今盱眙西北)、唐(今河南唐河)、邓(今属河南)、商(今属陕西)、秦(今甘肃天水市)等州给金,宋向金称侄皇帝,不称臣,岁币减为20万两,绢减为20万匹。媾和以后,三十余年双方无大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