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白寿彝 >
- 中国通史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
- 丁编传记 >
- 第九十三章生物学
第一节动植物专著
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生物知识进一步积累和蓬勃发展的时期。其主要标志就是出现了大量有相当水平的动植物学者,其中尤以植物类居多,如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陆游《天彭牡丹记》、王观《扬州芍药谱》、范成大《梅谱》、刘蒙《菊谱》、蔡襄《荔枝谱》、韩彦直《橘录》、陈翥《桐谱》等。这些著作分别记述各种园艺植物的品种、历史沿革、性状特征和栽培方法等,在生物学史上都具有重要价值。例如,蔡襄《荔枝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有关荔枝的专著,全书7篇,书中所记32个品种,对其性状特征作了清楚的描述,对于考证现代荔枝品种源流有特别重要的参考价值。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是很仔细的,如正确地指出荔枝有“间岁生”、“仍岁生”和“半生半歇”的结果习性。此书还记载了由于显著变异而产生的某些荔枝品种,并指出岭南、四川、福建都产荔枝,但以福建所产荔枝品质最好。据此书记载,当时荔枝产量很高,除供国内食用外,还远销东南亚和日本等国。此外,如宋僧赞宁《笋谱》,可说是晋戴凯之《竹谱》的姐妹篇,记述了94种笋;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27卷,后集31卷等,也都有丰富的植物学史料。在动物方面,如专门研究鸟类的《禽经》,相传为春秋时代师旷所撰,晋张华注,宋陆佃始见引用。但从书中内容分析,此书可能是唐宋时代的托名之作。书中载有鹞、鹡鸰、锦鸡等70多种鸟,分别记述各种鸟的名称、形态、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乃至迁徙及换羽的习性等,但以描述鸟类的生态为重点。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鸟类生态学著作。此外,这一时期的一些地区性动植物著作,如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动植物100多种,宋祁《益部方物略》记载了四川地区的动植物等,都有助于了解这些地区的动植物资源的情况。
南宋郑樵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动植物志及图谱的编写原则和方法,其中包括:(1)重视动植物名称的研究,要“深究鸟兽草木之名”,“得鸟兽草木之真”,并以实物为准,做到名副其实;(2)主张深入实地观察和采访。“不问飞潜动植”,都要“明其品汇”,“通鸟兽之性状,察草木之精神”;(3)明确“图”与“说”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图,经也;书,纬也”,并指出“虫鱼之形,草木之状,非图无以别”,特别强调图例对研究动植物的重要性;(4)凡著书虽采前人之书,但不囿于汉唐诸儒议论,必须“本乎心识”,“自有所得”,等等。①这些原则和方法,显示出他反对因循,要求创新的思想,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