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远古科技
人类和其他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有能力主动改变周围的环境,这通常被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后者即便再凶悍,力量再大,每天活动所能获得的能量也仅够维持生命所需。人类活动所产生的能量大于自身生长和生存所需,因此,能够用剩余的能量改变世界。而人类在改变世界之后,又进一步提高了获取能量的效率,这便形成了正循环。当获取能量的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人类就得以从被动地适应环境进化到主动改善生存环境的发展轨道上。
人类让自己的活动产生多余的能量,从根本上讲只有两个办法:开源和节流。在开源方面,火的使用、工具的使用、武器的使用无疑是早期人类获取能量的关键;而在节流方面,修建居所和穿衣则让人类所消耗的能量远比其他动物要少。
人类的一支,即现代智人,在文明开始之前的十几万年里,由于进化出了语言能力,在与其他物种的生存竞争中突然显现出巨大的优势。语言让现代智人可以比其他人类和所有动物更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以及代与代之间进行信息传承。这让他们一方面可以组织起来做更大的事情,另一方面得以按照一个远远超过物种进化的速度发展壮大。这一支人类将是地球文明的创造者。
人们时常会混淆文明和文化的概念,其实在学术界,它们的界限非常清晰。“文明”(civilization,拉丁语为civilitatem)的词根是civil,即“城市”的意思。因此,城市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开始。而文明的另一个同源词civic,是不同于原始人、野蛮人的市民的意思。因此,没有阶级之分、生活在原始村落的部落谈不上文明。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出现一种文明需要三个佐证——城市、文字记载和金属工具。“文化”(culture,拉丁文为cultura)一词,本意为农耕和养殖,也就是说,人类定居下来,有了农业和畜牧业,就开始有了文化。我们常常见到介绍中国远古历史时,使用“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字眼,而没有用“文明”二字,这样的描述是科学而准确的。
从人类走出非洲到出现文明,经历了大约几万年的时间。在大部分时间里,人类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直到大约10000多年前,人类才定居下来,并且出现了农业。至于定居和农业哪一个是原因,哪一个是结果,至今学者们也没有一致的看法,但这两件事显然是相关的。是什么导致不断迁徙的现代智人停下了脚步?显然不是他们走累了,也不是像一些学者讲的小麦驯化了人类那么简单,这个变迁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并不是人类创造的,而是来自太阳给予的能量。
大约从20000年前开始,太阳的活动使得地球获得的能量增加,地球上最近一次冰期大约为20000年前到12000年前。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地球气温的明显升高是大约12000年前的事情。不过,在此之前,地球的气候已经开始变化。在大约17000年前,全世界大量的冰川开始融化,海平面上涨了12米,低洼的盆地变成湖泊,今天的黑海和美国五大湖就是这么形成的。12000年前,海水的上涨基本停止,而太阳提供的能量不再用于融化冰雪后,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变暖。
气候的骤变对很多物种来说是灭顶之灾。试想一下,在17000年前的一段时间里,海岸线每天要向陆地延伸1000米,很多植被和动物就此消失。然而,全球变暖对于生活在“幸运纬度带”(指北纬20°~35°的亚欧大陆和北纬15°~20°的美洲大陆)的生物却是福音。在南亚、西亚和中国中南部,野生的谷物迅速繁衍,并进化出大颗粒种子,这让定居农耕有了可能。
除了外部条件的改善,人类选择定居还有自身的动机,那就是有利于生存竞争。据统计,在18000年前气候变化开始之前,地球上有50万人,到了文明开始之前的10000年前,地球上的人口增长到600万。但这并不意味着50万人中的每一个人都有12个后代,而是只有少数人留下了很多的后代。那些大规模定居的人在文明的道路上走得更快,并且在竞争中胜出,而那些依然在为寻找食物而迁徙的部族被淘汰了,因此,今天很难找到后者的后代。
当然,在冰期结束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只是出现了文明的曙光。而那时的科技主要围绕着两个中心,一个是多获取能量以便生存,另一个是总结、记录并传授经验,以便更有效地改变生存环境。在这一篇,我们就围绕这两个线索,看看人类在进入文明之前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