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辍耕录
校点说明
《南村辍耕录》三十卷,元陶宗仪著。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一号泗滨老人,黄岩(今属浙江)人。约生于延祐末、至元初,卒于明建文中。又据近人昌彼得考证,谓生于延祐三年(1316)。二十岁左右曾举进士不第,后弃去,以撰述为事,洪武间曾任教官。因妻费氏为松江(今属上海)人,中年时即隐松江南,因以南村为号。著有《四书备遗》、《南村诗集》等,纂有《书史会要》等。尤注重于稗官野史,除著有《辍耕录》外,还汇辑历代文献成丛书《说郛》一百卷。
《南村辍耕录》书前有元至正丙午(1366)孙作序,结合书中未提及明一统后事,知作于元末。序云作者时隐松江,劳作之余,辍耕树荫,遇事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前后十载,积十数盎,因编录成书,名“辍耕”。然书中征引广泛,常整篇抄录他人作品,绝非“辍耕树荫”而摘叶书者,如全录杨维桢《正统辨》、燕南芝庵《唱论》等,即为明证。
全书涉及广泛,大凡朝廷典章、法令制度,文人轶事、风俗趣闻,均有涉及。尤其是元末东南一带史事,尤为详赡,足补史传阙失。于里巷丛谈、奇闻怪事,亦津津录之,多为后世小说所采擿;涉及法书伎艺、戏曲演唱的一些条目,极为后世研究者所重。
本书版本,存世有元刊本(1923年武进陶湘、《四部丛刊》三编曾据以影印)、明成化十年刊本、明玉兰草堂刊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光绪十一年刊本等。这次标点,以陶湘影元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二本编排次序及收目略有不同,以卷六为例,《四库》本“亲家”条列“宝晋斋研山图”后,“廉使长厚”、“私第延宾”、“句曲山房熟水”三条列“法帖谱系”之后;《四库》本“梵嫂”、“房老”、“官奴”三条,见元本卷七;《四库》本比元本少“卫夫人”一条。元本每条原无标目,今据《四库》本补上,凡底本误字,径行参校补正,不出校记。
南村辍耕录叙
余友天台陶君九成,避兵三吴间,有田一 ,家于松南。作劳之暇,每以笔墨自随。时时辍耕,休于树阴,抱膝而叹,鼓腹而歌,遇事肯綮,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去则埋于树根,人莫测焉。如是者十载,遂累盎至十数。一日,尽发其藏,俾门人小子,萃而录之,得凡若干条,合三十卷,题曰《南村辍耕录》。上兼六经百氏之旨,下极稗官小史之谈,昔之所未考,今之所未闻。其采摭之博,侈于《白帖》;研核之精,拟于洪笔。论议抑扬,有伤今慨古之思;铺张盛美,为忠臣孝子之劝。文章制度,不辨而明;疑似根据,可览而悉。盖唐宋以来,专门史学之所未让;虽周室之藏,郯子之对,有不待环辙而后知,又岂抵掌谈笑以求贤于优孟者哉!九成,名宗仪,少工举子业,晚乃弃去,阖户著书,此其一云。至正丙午夏六月,江阴孙作大雅序。
南村辍耕录疏
南村田叟陶君九成,著书三十卷。凡六合之内,朝野之间,天理人事,有关于风化者,皆采而录之,非徒作也。然又能不忘稼穑艰难,盖有取于圣门“馁在其中、禄在其中”之旨,乃名之曰南村辍耕录。朋游间咸欲为之版行,以备太史氏采择,而未有倡首之者。于是僭为疏引,以伸其意。同志之士有观其书者,必皆乐闻而兴起焉。
伏以儿宽带经而鉏,名高前史;陶亮既耕还读,教及后昆。顾服田力穑,乃士之常;然著书立言,于世为重。比睹《辍耕》之录,实为载道之文。凡例既明,书法尤备。钩玄提要,匪按图索骥之空言;考古验今,得闭户斫轮之大意。盍亦写诸琬琰,庶可缉于简编。惟镂板乃见全书,在司帑当无难色。同门曰朋,合志曰友,幸怂恿以相成;副墨之子,洛诵之孙,共流传于不朽。学海之波澜无障,研田之稼穑有秋。谨疏。
今月 日疏 青溪野史邵亨贞。
这是第一篇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