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 - 柳青
版权信息
(京)新登字083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创业史/柳青著.- 1版.一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ISBN 978-7-5006-8023-9
I.创... II.柳... III.长篇小说一中国一当代
IV. 1247.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192452号
本版责任编辑:张正 叶施水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发行
社址:北京东四12条21号 邮政编码:100708
编辑部电话:(010) 84049126
行销中心电话: (010) 81039659
北京地质印刷厂印刷 新华书店经销
平装: 740页 开本: 32
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500680239
条形码: 9787500680239
商品尺寸: 20 x 13.8 x 3 cm
商品重量: 621 g
850X1168 1/32 23.25印张 2插页 6OO千字
2009年1月北京第1版 2009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印数1—20000册
定价:36.00元
本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
请凭购书发票与质检部联系调换
联系电话:(010)84047104
【牛运清1978年的采访手稿 图略】
《创业史》主人公梁生宝原型谈柳青
为撰写《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柳青及其〈创业史〉》,我于1978年11月从济南乘火车到达西安,换乘汽车,抵达离西安南门四十余里的皇甫村。
皇甫村坐落在神禾原的崖底,滈河弯弯曲曲绕村前流过。河南是一片稻田,阡陌纵横,水渠交织,农舍点点。再往远处望去,便是黑压压的终南山,景色与《创业史》中描写的蛤蟆滩大体相似,只是散落在稻田里庄户人住的稻草棚不见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两个摄影师,为拍摄梁三老汉住过的稻草棚外景,不得不坐着吉普车到处找。我很想把这秀丽景色画下来,又一想,刚买的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创业史》封面,不就是这样画的吗?
互助组多打了粮食
在皇甫大队一小队,我见到了梁生宝的生活原型——现任皇甫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王家斌。
家斌戴着干部帽,披一件黑大衣,里边是对襟棉袄,方口鞋,瘦高个子,脸上布满皱纹,说话就带笑,六十多岁的人,身子骨还很硬朗。
我说明来意后,家斌热情地让我进屋。我见屋内外摆满木材、斧锯等,知道人家正请匠人做家具呢。我不好意思地说:“你很忙,是不是——”家斌说:“你远道来了,我还能忙别的吗?”接着就请上炕。他抽自制的纸烟,拉一床花被子把腿盖好,开始长谈。
家斌说:柳青1952年来到皇甫村,他是县委副书记,来帮助工作。听说是个作家,不知他写啥。那时我们正搞互助组。常常是工作组来了,互助组也有了;工作组撤了,互助组就散了。
柳青经常到农民家里拉家常,帮我们搞互助组。统购统销很不好搞。柳青说:要说服教育,又不要伤感情,动员农民把余粮卖给国家。那时到集市卖粮比卖给国家可以多得些钱。国家收购价小,集市上价大嘛。在柳青帮助下,我们互助组带头把余粮卖给国家,把钱存在银行里,国家还给奖励。王曲的黑板报上一登,全区都知道了。在我们带动下,全区掀起了卖余粮高潮。卖余粮后,互助组的好处显出来了。群众知道互助组多打粮食,眼红了,纷纷要求加入互助组。我们互助组由六户增加成十一户。
要吃亏让人才行
那时我们要求办社,县里没批准。说我们条件不够。我们有积极性,不批准也要搞。那时有十三户合起来要建初级社。柳青从县城里叫来一个工作组。组长是董武伯(现任长安县农业局副局长),支持我们办社。
在工作组帮助下,我们十三户不光建成了初级社,还办成了模范社,成了长安县南片王曲区的头一个社。县里批准的两个社,都没办成。
办社后,思想复杂了。入社自由出社自由嘛。资本主义势力很大,社员中有的自由散漫,有的认为入社吃亏。土地多的人觉得分粮食少了。岂不知牲口料、公粮都不用自己留了。初级社有剥削存在。因为土地在分红嘛。劳力多的认为给人家干活,受了剥削;土地多的不大干活或少干活,也可以分粮食。我是社主任,董炳汉(《创业史》中冯有万的生活原型)任生产组组长,董炳汉性格直爽、粗中有细。有个富农要求入社,因为贫雇农办起初级社,他雇人干活就困难了。富农地多,入社后可以不干活,凭土地分红生活。富农劳力缺,荒了地,产量低,农业社产量高。他觉得入社合算,要求入社。柳青不同意,说,现在土地还分红,不能接受他。以后叫他举着手入社。
1956年我们建高级社,取消土地分红,把地主富农都吸收进来了。他们觉得入社沾光得便宜,心实了。
《创业史》小说中郭振山的原型叫高Χ生,原来是村长,老党员,能说会道,爱捡便宜,骗人。办互助组要吃亏让人才行。他一点亏也不想吃,几次都没办成互助组。他要求加入的互助组,没有愿要他的。高Χ生曾经脱产当了一段时间干部。因自私自利严重,1962年下放回家,有些人和他交朋友,过一段时间,知道他的为人,就不交朋友了。
我们贫农办互助组,几家合买一头牛,工具都是凑起来的,谁也离不开谁,越办越牢固。中农办的互助组多半是应付。因为他们关起门来过日子,工具全,牲口壮,都会做庄稼。
柳青说:要钱干啥,钱是社会的
说起柳青,他说:柳青1952年来到皇甫村,住在中宫寺里。1963至1964年参加社教运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西安作协、文化局一帮人把他揪到西安,关进“牛棚”。
他说,柳青心硬,是个硬骨头、硬汉子。一是一,二是二,公公正正,朴朴实实,戴个瓜皮帽,穿对襟褂,留着两撇小胡子,脸黑瘦,大眼睛,一点不引人注意。政策原则一丝一毫不马虎,工作如下棋,能看几步远。善分析,是个好党员。我没见过像他这样的作家。哪个作家不存几万元?柳青说:要钱干啥,钱是社会的。他把《创业史》第一部的稿费全交给了王曲公社。有时,他老家陕北生产队要求他支援,他慷慨捐助。可是自己的弟弟来要钱,却一个不给,要他好好劳动。柳青住在公家的破庙,从中国青年出版社借了五千元修理。他家的被子还没有我的好。每天买东西、吃饭都记帐,说不能比贫下中农吃得好。我和他在一块,不搞吃吃喝喝,我借他一分钱要还,他借我一分钱也要还。
柳青的爱人马葳,也是个好同志,干乡文书,做妇女工作,下地和农民一块插秧。柳青承担看娃、做饭等家务,让她在外工作。柳青写作时,不见任何人,马葳在门口挡着不让人进。有次正写着,老母鸡下了蛋,“咯咯咯”直叫唤,柳青拿起鸟枪把母鸡打死了。马葳“文革”中不堪批斗折磨,给柳青买下饭票、留下手表,在长安一中门口,跳井自杀了。那时,王汶石、杜鹏程都解放了,柳青还是“特嫌待查”,是“死不改悔的走资派”。
梁生宝和徐改霞的恋爱与王家斌没关系
谈起王家斌自己的经历,他说:我十八岁时,父亲饿死了,随母亲讨饭来到皇甫村。母亲嫁给继父(梁三老汉原型)。继父有个闺女,比我大。继父对我很好,解放前后,我进过终南山。解放后买了牛,还有驴。我大伯来叫我回去,我不同意。那样太没良心了。
说起他的屋里人,他说,他这个对象对他感情可好了。对象家里比他富裕。岳母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对象很坚定。二十八岁时,他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对象等了他两年。三十岁结了婚。对象支持他办互助组,一句落后的话也没说过。她要是拖后腿,咱还能办成事业吗?
王家斌的老婆也是快六十岁的人,细高个,脸黑糊糊的,倒是挺能干。年轻时大概像小说中写的刘淑良(《创业史》第二部里的人物)。
那么,改霞是谁呢?后来我在路上听冯继先(现在五台粮站工作、当过乡长)说:徐改霞的原型是郑宝珍,现在皇甫村当妇女队长,四十多岁了,还没结婚。她和王家斌没有谈过恋爱。柳青可能取材于她和别人的一段恋爱故事吧。
人民作家 永驻民间
我告别王家斌,去看柳青住过的古庙中宫寺,那庙因破旧失修,只剩下一片土场。
爬上神禾原,面前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作家柳青之墓 一九七八年六月立。背面碑文:柳青同志,陕西吴堡县人,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文艺创作活动。一九五二年到长安县皇甫村落户,深入生活十四年。历任长安县委副书记、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省政协常委、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西安分会副主席等职。一九七八年六月二十三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二岁。
我在柳青墓前深深鞠躬致敬。柳青虽死,英灵永存。他安葬于此,遥望终南山,俯瞰蟆河滩。他不愿离开人民,将和人民永远在一起。当地百姓称赞他:扎根皇甫,千钧莫弯;方寸未死,永在长安。
写于1978年11月25日
序言
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新事物,它的出生,是要经过同旧事物的严重斗争才能实现的。社会上一部分人,在一个时期内,是那样顽固地要走他们的老路。在另一个时期内,这些同样的人又可以改变态度表示赞成新事物。……
——毛泽东
家业使弟兄们分裂,劳动把一村人团结起来。——中国农村格言
到了长安县,坐上去王曲的汽车,中途经过皇甫村。汽车爬上一个大塬(就是柳青提到的神禾塬),快下坡时,皇甫村就到了。下了车,顺坡全是村舍,一直延伸到河滩。路边麦地里,可看见一块石碑赫然而立,上面刻着“柳青同志之墓”,此外别无他物。
柳青笔下的汤河(实际名字叫镐河)在皇甫村绕了个大弯,这就是汤河怀抱的蛤蟆滩。多少感人肺腑的人物和他们20世纪50年代初,风风火火的经历,梁生宝、徐改霞、冯有万而今又在哪里?
皇甫村果真是个令人着迷的地方,作家用了全部的感情给我们提炼、创作了一个典型的艺术环境,完成了一部农民的血泪悲欢史。当地两个正在装厩肥的农民诚挚地说:“柳青是个好老汉!听人说老汉的书写得好,有些外国人也来问老汉的事。这镐河南胜利一村的王家斌就是书里的梁生宝,不过听说他犯心脏病住了院,日子过得艰难。……”
王家斌老人现在和女婿过,“开始在县上开合作化汇报会,我汇报完了,有个老汉听了很感兴趣,不久他就把家搬来了,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柳青。有一次我去外县买稻种,回来后无意中向他谈起,他就写了买稻种的第一章。书里写的大都是实事,不过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人名和地名都做了改动。”
现在,柳青笔下的稻草房大都换成了红砖瓦房,小学校也宽敞明亮。皇甫村对面有个供销社,必须在这里等返回西安的班车,一股熟皮子臭味的水从这里流向镐河——村办企业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但也破坏了农村的恬静与自然美。
题叙
一九二九年,就是陕西饥饿史上有名的民国十八年。阴历十月间,下了第一场雪。这时,从渭北高原漫下来拖儿带女的饥民,已经充满了下堡村的街道。村里的庙宇、祠堂、碾房、磨棚,全被那些操着外乡口音的逃难者,不分男女塞满了。雪后的几天,下堡村的人,每天早晨都带着撅头和铁锹,去掩埋夜间倒毙在路上的无名尸首。
庄稼人啊!在那个年头遇到灾荒,就如同百草遇到黑霜一样,哪里有一点抵抗的能力呢?
这下堡村倒好!在渭河以南,是沿着秦岭山脚几百里产稻区的一个村庄。面对着黑压压的终南山,下堡村坐落在黄土高原的崖底下。大约八百户人家的草棚和瓦房,节节排排地摆在四季绿水的汤河北岸上。住在那些草棚和瓦房里的庄稼人,从北原上的旱地里,也没捞到什么收获。不过,他们夏天在汤河南岸的稻地里,收割过青稞;秋天,他们又从汤河上上下下的许多独木桥上,一担一担挑过来沉甸甸的稻捆子。人们说:就是这点收成,吸引来无数的受难者。
每天从早到晚,衣衫褴褛的饥民们,冻得缩着肩膀,守候在庄稼院的街门口。他们不知在什么地方路旁折下来树枝,挟在胳膊底下,防着恶狗。他们诉述着大体上类似的不幸,哀告救命。有的说着说着,大滴大滴的热泪,就从那枯黄的瘦脸上滚下来了,询问:有愿意收养小孩的人吗?这情景,看了令人心酸。多少人,一见他们就躲开走了。听了那些话,庄稼人难受地回到家里,怎么能吃得下去饭呢?
但是前佃户、汤河南岸稻地里的梁三,为人特别心硬。他见天从早到晚,手里捏着只有一巴掌长、买不起嘴子的烟锅,在饥民里找人似的满村奔跑。这梁三,四十岁上下,高大汉子,穿着多年没拆洗过的棉袄,袖口上,吊着破布条和烂棉花絮子。他头上包的一块头巾,那个肮脏,也像从煤灰里拣出来的。外表虽然这样,人们从他走步的带劲和行动的敏捷上,一眼就可看出:那强壮的体魄里,蕴藏着充沛的精力。下堡村的人对梁三在饥民群里钻来钻去,越来越发生了怀疑。
几天以后,人们终于看出梁三活动的规律了:他总是紧追着饥民里头带小孩的或不带小孩的中年妇女跑。有人推测:熬光棍熬急了的梁三,恐怕要做出缺德的事情吧?但是,梁三不管旁人怎样着,他只管他一本正经地听着逃荒女人们在庄稼院门口诉述不幸,并且在脑子里思量着那些话,独自点着头显得异常认真、严肃。
有一天,梁三从汤河南岸过来时,竞变成了另一个人:剃了头,刮了有胡楂的脸;在他的头上,他哥梁大借给他走亲戚时戴的瓜皮帽,代替了烂脏头巾。他的旧棉袄也似乎补缀过了。啊!原来梁三竟在人不知鬼不觉中重新成家了——看吧!他喜得闭不上嘴,伸开两只又长又壮的胳膊,轻轻地抱起一个穿着亡父丢下的破棉袄、站在雪地上的四岁孤儿。一个浑身上下满是补丁和烂棉絮的中年寡妇,竟跟他到汤河南岸的草棚屋里过日子去了。
梁三的草棚屋,坐落在下堡村对岸靠河沿那几家草棚户的东头。稻地里没有村庄,这边三家那边五家,住着一些在邻近各村丧失尽生存条件以后搬来租种稻地的人。也有一些幸运儿,后来发达起来,创立起家业,盖起了庄稼院。整个稻地——从汤河出终南山到它和北原那边的漉河合流处,这约莫三十里长、二三里宽的沿河地带——统统被人叫做“蛤蟆滩”,因为暖季的夜间,稻地里蛤蟆的叫声,震天价响,响声达到平原上十几里远的地方。梁三小时侯,他爷从西梁村用担笼把他挑到这个蛤蟆世界来。他爹是下堡村地主杨大财东的最讲“信用”的佃户,一个和现在的梁三一样有力气的庄稼汉。老汉居然在他们落脚的草棚屋旁边,盖起了三间正房,给梁三娶过了媳妇。老汉使尽了最后的一点点力气以后,抱着儿子梁三可以创立家业的希望,心满意足地辞别了人间。但是梁三的命运不济,接连着死了两回牛,后来连媳妇也死于产后风。他不仅再租不到地了,就连他爹和他千辛万苦盖起的那三间房,也拆得卖了木料和砖瓦了,自己仍然独独地住在他爷留下的草棚屋里。这时,在那三间房的地基上,拆房的第二年出生的榆树,长得比那残缺的土围墙还高了,已经有梁三的大拇指头那么粗了。
自从死了前妻,草棚院变得多么荒凉啊!多么冷落啊!那个向西的稻草棚屋,好像一个东歪西倒的老人,蹲在那里。土围墙有的地方在秋天的霪雨中垮了,光棍主人没心思去修补它;反正院里既没有猪羊,又没有鸡鸭,哪怕山狼和黄鼠狼子夜里来访问呢?!院里茂草一直长到和窗台一般高低,梁三也懒得铲锄它;锄它做什么呢?除了他自己,谁又进他的街门呢?好!现在,梁三领了个女人回来了,他的草棚院就有了生气。几家姓任的邻居,男人们早帮他铲净院里的枯草,女人们也帮他打扫了那低矮而狭窄的草棚屋。大伙笑说:嘿嘿!从今往后,梁三的案板上和小柜上,再也不会总是盖着一层灰尘了。
四十岁的梁三竟像小孩一样,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他热情地给外乡女人找出一些前妻遗留下的旧衣服,要她换上。他还要她马上给可怜的孤儿,改修一条棉裤呢!看娃那麻秆儿一样瘦的光腿,在那件不合身的破棉袄下边,冷得颤抖呀!梁三甚至当着邻居男女们的面,对外乡女人夸起海口来了:说他是有力气的人,他将要尽他的力气跑终南山扛椽、背板、担炭、砍柴;说他将要重新买牛、租地、立庄稼;说他将要把孤儿当做自已的亲生儿子一模一样抚养成人,创立家业哩……
“我不会撒谎!宝娃他妈,你信我的话吧?”
“我,信……”外乡女人用眼睛打量了一眼新夫强壮的体魄和热忱的面孔,在生人面前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大约是由于饥饿和痛苦的摧残吧,那优郁的、蜡黄的瘦长脸上,暂时还不能反映出快活来。
“唔,”梁三略微有点失望,说,“你,日久见人心……”
梁三捉摸女人这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不好和她多说什么。他转向宝娃表示他对新人的热情。这孩子乍到这陌生的草棚屋里,一直拘束地端端正正坐在炕边,怯生生地望望这边,又望望那边,一时还弄不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哩,眼睛竭力躲开站在脚地来看喜事的小孩们。
“宝娃,”梁三热心地走到炕边说,“等你妈给你改好裤子,你就能出去和他们一块耍,噢!”他指着脚地站着的小孩们。
“我不去。”宝娃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指,低低说。
“为啥?这稻地水渠里有白鹤、青鹤、鹭鸳和黄鸭,还有雁哩。你们渭北老家那里有吗?”梁三笑嘻嘻地说着,竭力把这个地方说得好些,使母子俩把心安下来。
“我不去。”宝娃固执地说,“我骇怕。……”
“怕啥?水鸟不伤人的,傻瓜!”
“我怕狗……”
“啊啊,”粱三忍不住笑了,“衣裳新了,狗还咬你吗?……”
梁三的一个树根一般粗糙的大巴掌,亲昵地抚摸着宝娃细长的脖子上的小脑袋。他亲爹似的喜欢宝娃。这娃子因面黄肌瘦,眉毛显得更黑,眼睛显得更大,那双眼里闪烁着儿童机灵的光芒。俗话说:“三岁就可以看出成年是啥样!”梁三挺满意他。
在最初的几天,总有男人们和女人们,跑到梁三的草棚屋来看望。他哥——卖豆腐的梁大、邻居老任家的人们,是不要说的了,就是上河沿的老孙家、老郭家,皂龙渠老冯家、老李家,最后连官渠岸南边旱地边沿那些自耕户和半佃户,也来看过了。这个进去,那个出来,末了都聚集在街门外边的土场上说笑。男人们带着抑制不住的兴趣,要和梁三开几句玩笑。这当然显得很不尊重,但是梁三新刮过的脸上,仍然露出一种自负的笑容,那神气等于明明白白向庄稼人宣布:
“唔,当成我梁三这一辈子就算完了吗?我还要创家立业哩!”
几天以后,无论在下堡村还是在蛤蟆滩,人们白天再也见不着梁三了。而在蛤蟆滩随便哪个草棚院外边向太阳的墙脚下,在下堡村的大十字、郭家河、王家桥头几处人稠的街口上,庄稼人们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梁三的外乡女人。
“啊,是个好屋里家哩!”有人赞赏地说,“手快嘴慢,听口气是个有主心骨的。娘家爹妈都是这回灾荒里饿翻的,哥嫂子都各顾逃生了。婆家这头,男人一死,贴近的人再没了,自己带着娃子,从渭北爬蜒到这南山根儿来。不容易哩!”
“大约是和梁三有夫妻的缘分,老天爷才把她赶到这汤河边来的。光这一个小娃吗?”
“说是还有一个闺女来,路上又饿又冻,得了病撂了。”
“呀呀!可怜的人呀!心疼死了!有多大年纪呢?”
“嘴说三十二,看起来四十开外。……”
“瞎拍嘴!瘦得皮包骨头,又在逃难的路上,风吹日晒,从相貌能多看十岁!等吃起来精神再看吧!”
“听说穿着梁三的宽大裤子,是吗?”
“可不是呢!裤子宽大是宽大,倒也罢了。光是烂棉袄换不过,实在叫人看了难为情。要不着梁三紧着往终南山里头钻呢!那母子俩,不是画片上的人哪!不能贴在墙上呀!他们要吃要穿呀……”
全村都卷入了关于稻地里梁三“拾”婆娘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曾经被命运打倒了的梁三,总算站起来了。他也许会创立起家业来,那孩子过些年就成他的帮手了;要是外乡女人在他的草棚屋里生养下一个两个,那光景就更有了奔头。但是另一派人却不相信世上会有那么便宜的事。哼!不花一个小钱就把婆娘领到屋里去了。他们拿自己的脑袋打赌:说在换过年头的时候,不定那女人的娘家弟兄来寻她,不定她前夫的门中人来寻宝娃,也不定女人不遂心的时候,闹着要回渭北老家去……总之,梁三的草棚屋断然不会平静的。
“咱们等着瞧吧!”这是两派人共同的话。
见天挑着豆腐担子,满下堡村转来转去的豆腐客梁大,很关心人们对他兄弟的这样看法。他的大耳轮逮住了这类言论的每一句话。一天深夜,梁三从终南山里担木炭回来了。他进山担木炭和进城卖木炭,都是鸡叫起身,深夜才回来。梁大鬼鬼祟祟站在街门外,把兄弟从草棚屋叫了出来,弟兄俩在黑暗中朝稻地中间绣着枯草根的小路上走去了。……
第二天,梁三就没进城卖木炭去。他一早上了汤河上游离下堡村五里的黄堡镇。庄稼人吃早饭的时候,有人见梁三提了一筐子豆芽、白菜和粉条,另一只手提了约莫一斤的一瓶酒,回到家里。整个上午,梁三在下堡村街道上跑来跑去。你这一刻见他在大十字,过一刻,他那高大敏捷的身躯,就像能飞一样,从王家桥的街口闪过去了。他的样子十分繁忙,十分紧张,又十分神秘。有人叫住他,想问问他和外乡女人过得怎样。他一边走,一边掉头匆忙地说:
“我忙着哩,改天……喀嘻……”
天黑定了。汤河丸石和沙子混合着的河滩上,挺神秘地出现了一粒豆大的灯火光。五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冷得簌簌发抖,在那里聚齐了。
梁三树根一般粗糙的大手,小心翼翼地捧着早晨从镇上买来的一尺红标布。他感激地说:
“众位乡党,为俺们的事,受冷受冻……”
“甭说了,甭说了。俺们冷一刻有啥呢?”
“但愿你两口,白头到老,俺乡党们也顺心……”
“就是这话。对!说得对!”
“天星全了,快动手吧!”
于是,下堡村那位整个冬天忙于给人们写卖地契约的穷学究,戴起他的老花眼镜了。他俯身在一块磨盘大的石头上(按照迷信的说法,写过寡妇改嫁契约的地方,连草也不再长,所以在河滩),把那块红标布铺展开来了。梁三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端着灯笼,其余的男人蹲在周围。大伙眼盯着毛笔尖在红标布上移动。
把毛笔插进了铜笔帽里,戴眼镜的穷学究,严肃地用双手捧起写满了字的红标布,从头至尾,一句一顿地念了起来:
立婚书人王氏,原籍富平南刘村人氏。皆因本夫夭亡,兼遭灾荒,母子流落在外,无人抚养,兹值饥寒交迫,性命难保之际,情愿改嫁于恩人梁永清名下为妻,自嫁本身,与他人无干。本人日后亦永无反悔。随带男孩乳名宝娃,为逃活命,长大成人后,随继父姓。空口无凭,立婚书为证。
当念毕“空口无凭,立婚书为证”的时候,人们的眼光,不约而同地都集中到宝娃他妈沉思细听的瘦长脸上了。
“行吧?”代笔人问。
“行。”王氏用外乡口音低低答应。
两只瘦骨嶙峋的长手,亲昵地抚摸着站在她身前寸步不离娘的宝娃的头,王氏妇人的眼光,带着善良、贤惠和坚定的神情,落在粱三刮过不久的有了皱痕的脸上。
“我说,宝娃他叔!这是饿死人的年头嘛,你何必这么破费呢?只要你日后待我娃好,有这婚书,没这婚书,都一样嘛。千苦万苦,只为我娃……长大……成人……”
她哽咽了,说不成声了。她用干瘪的手扯住袖口揩眼泪了。所有的人都凄然低下了头,不忍心看她悲惨的样子。
一股男性的豪壮气概,这时从梁三心中涌了上来。在这两个寡母幼子面前,他突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一个强有力的人物。
“咱娃!”梁三斩钉截铁的大声改正,“往后再甭‘你娃’‘我娃’的了!他要叫我爹,不能叫我叔!就是这话!……”
在说合人、婚证人和代笔人,一一在红标布上自己的名字底下,画了十字以后,人们到梁三的草棚院里,吃了豆腐客梁大忙了一整天准备下的一顿素饭,说了许多吉利话,散了。……
……一九三0年春天,撒布在汤河沿岸产稻区的饥民,好像季候鸟一样,在几天里都走了。人们注视着稻地里梁三的女人,看她是不是经常向北原那边的远处遥望。女人们带着针线活,到梁三的草棚屋去,用话语试探她,看她是不是怀念着渭北的老家。
不!这女人的一双小脚无事不出街门。她整天在屋里给跑山的男人收拾破鞋、烂袜子和毛裹脚带。梁三的光景是艰难的,连脚地和街门外从前种地时做场面现在种菜的地皮算在一块,统共一亩二分。他全指望苦力过日子。春天,城里不烧木炭火盆了。到深山里运木料的路还没有消冻以前,梁三只好在山边上割茅柴,到城里或黄堡镇上去卖。常常要等梁三带回来粮食,女人才能做饭;但是她不嫌他穷,她喜欢他心眼好,怜爱孩子,并且倔强得脖子铁硬,不肯在艰难中服软。这对后婚的夫妻既不吵嘴,也不憋气。他们操劳着,忍耐着,把希望寄托在将来。邻居老任家有人曾经在晚饭后,溜到那草棚屋的土墙外边,从那小小的挡着枯树枝的后窗口偷听过:除了梁三疲劳的叹息,就是两口子谈论为了他们的老年和为了宝娃,说什么他们也得创立家业。……
十年过去了。
拆掉三间房的地上长起来的那棵愉树,现在已经有碗口粗了。它的枝叶已经同梁三他爷和他爹在土围墙外面栽起来的那些榆树和椿树的枝叶,在几丈高处连接起来了。它们像所有庄稼院周围的庭树一样,早已开始给院子很大的荫凉;但人事的发展,却远远的落在大自然后头——院里依然空荡荡的,在街门里的东首一角,灰溜溜的蹲着那个破草棚屋。
家业没创起来!
五十多岁的梁三老汉累弯了腰,颈项后面肩背上,被压起拳头大一块死肉疙瘩。他得了冬天和春天很厉害的咳嗽气喘病,再也没有力气进那终南山了。终南山养活了他几十年。别了!心爱的终南山啊!
宝娃长成十三岁的人了。红脸、浓眉、大眼睛、身派不低,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能出息一个结实的庄稼汉。接受了继父和他妈给他的足够教导以后,十三岁的少年人,有信心地投入了生活,开始给下堡村吕二财东家,熬半拉子长工。
那年正月十二上工。正月十五黄昏,宝娃从财东家回到稻地里的草棚屋过灯节。娃一句话没说,趴在小炕沿上,抱住小脑袋呜呜直哭。
妈,巳经四十几岁,温良贤惠地走到跟前,搬搬儿子的肩膀:
“宝娃,你怎哩?”
“呜呜呜……”宝娃只哭不回答。
“好娃哩,甭哭。”妈摸摸他包头巾的小脑袋。“你给妈说,你是不情愿熬长工吗?要是不情愿,叫你爹退工去,等你大上二年再……”
“呜呜呜……”宝娃边哭边摇头。
“那么是怎哩?东家对你不好吗?”
宝娃哭得更厉害了,一声比一声更凄惨。
“好娃嗯!你甭尽哭嘛!到底是怎回事,你给妈说!”
宝娃站直起来,拧过身,满脸眼泪和鼻梯,断断续续开始说:
“我……蹲在……房檐底下……吃饭,呜呜呜……”
“说,说下去,甭哭哩!”
“财东娃……从地下抓起……一把脏土,呜呜呜……”
“抓起一把脏土怎哩?”
“撒在……我碗里头,呜呜呜……”
“为啥哩?你惹他来吗?”
“我没……财东娃……欺负人……人哩!”
一直关切地站在旁边的梁三老汉,脸色气得铁青,现在接上嘴,愤怒地问:
“那么,那碗饭怎弄来?”
“财东叫……倒在……猪槽……槽哩……”
“财东没管教娃吗?”
“光……说了……两句,呜呜呜……”
于是原来十分愤怒的老两口,气平了下来。老两口商量:既然饭倒给猪吃了,财东又说了自家的娃几句,也就拉倒算啦。给人家干活,端着人家的碗,只要能过去就过去了。
“娃呀!”妈抚摸着宝娃的头,教育刚入世的少年说,“你不懂事哎!咱穷人家,低人一等着哩。要得不受人家气,就得创家立业,自家喂牛,种自家地……”
“着!”梁三老汉在旁边肯定说,“就是这话!先喂牛,种财东家的地,后……就是你妈的那话。明白了吗?”
就这样,可怜的宝娃上了庄稼人生活哲学的第一课。到十八岁的时候,他已经对庄稼活路样样精通了。在下堡村,他的工资达到成年人的最高数目。他暗自把长工头当做老师傅,向他学会了所有的农活,包括最讲技术的撒种……
光阴似箭!到了给吕二财东干活的第三年夏天了。一天晚上,晚饭以后,夜色苍茫中,宝娃竟用腰带牵了一头小黄牛犊,过了汤河,回到草棚院里来了。
“这是怎回事?,罗锅腰的梁三老汉迎上去,预感不祥地问。
“吕老二的大黄牛死哩。”宝娃满意地笑着,把小牛犊拴在那棵碗口粗的愉树上,又说,“这牛犊太小,他家怕没奶吃饿死哩……”
“给了咱了?”脸上已经有了皱痕的妈,高兴地问。
“给了咱了?你也不思量思量!吕老二的东西嘛,就是一根折针吧,还有白给人的吗?人家叫他吕二细鬼哩。”
继父和妈都惊呆了。他们同声问:
“那么是怎么回事呢?”
“我掏五块硬洋买的。他在咱工钱里扣。”
“啊呀呀呀!我的傻娃呀!你就给咱往下办这号事啦?”梁三老汉经受不起这个打击,脸也变灰白了,弯弓似的脊背靠着土墙蹲下去,已经有了几根白头发的脑袋,也耷拉下去了。
宝娃妈见老汉那样子,难受得简直要哭起来。
“你呀!”她痛心地训斥儿子,“你也不小了,做事怎这么没底儿哩,你不思量,人家吕老二还怕饿死,到咱家里就不怕饿死了吗?再说,你一定要买,也该回来和你爹商酌商酌嘛。你心胆太大了!呸!该死的吕二细鬼,你欺骗俺娃年轻!”
梁三老汉重新站了起来,向前跑了两步,向儿子伸出两手,以按捺不住的激动,计算着五块银洋的价值:买成玉米能吃多少日子,买成布能做多少衣裳,买成柴能烧多少个月……而现在,他指着在生疏地方惊慌不安的小牛犊,焦急万状地说:
“咱要这个软囊囊的东西,做啥哩嘛?”他抖擞着两只瘦长的手。可怜的穷老汉简直活不下去了。
宝娃妈,坐在拆过三间房但是依然保留着丸石的台阶上,哭起来了。她拿起衣襟揩着眼泪,想到家境的穷困,想到自己带来的儿子惹继父难受,想到儿子刚出世面就不稳当,她忍不住为自己的不幸的命运落泪……
但是,宝娃不慌。他甚至很自信,嘲笑地看着娘老子庸人自扰的样子。梁三老汉冲到榆树跟前解牛犊,要去找吕老二悔退。宝娃挡住他。充满自信心的小伙子,这才把自己和继父不同的算账方法,告诉了老汉。
“爹!你那是个没出息的过法,”小伙子口气很大的笑着,一只手握住疆绳疙瘩不让老汉解。“照你的样子,今辈子也创不起业来。熬长工的人嘛,要攒多少年,才有买一条大牛的钱呢?这牛犊几块钱,叫俺妈用稀米汤喂上。大了点,你就从渠岸上割草喂它。几年以后,咱就有大牛了。”
几句话说得老汉松了手。小家伙原来是打着种庄稼的主意啊!
“活得了吗?”老汉惶恐地问。
“死了拉倒。这才几个钱。你年轻时,不是说大牛也死过两条吗?”
老汉低了头,羞愧难当地走开了。他一时窘得不知道到哪里去,做什么。他心里惭愧自己光是体力强壮,一辈子牲口一般掂重东西,心眼却远不如这个刚出世面的小伙子灵巧哩。
宝娃妈见老伴不再抱怨了,揩了眼泪,换了笑脸。……
又过了三年。雄心勃勃的宝娃果然做好了种庄稼的一切准备——陆陆续续从下堡村破产的农户手里,拾便宜置买下几样必要的农具。小伙子又在土围墙里老草棚屋对面,搭起两间稻草棚棚。里间盘了炕,他自己睡,外间盘了槽,挂着那头已经长大、引起许多人羡慕和嫉妒的大黄牛。梁三老汉喜欢不尽。宝娃妈到蛤蟆滩的第五个年头生了一个闺女,这时已十多岁。老汉实践诺言,把小闺女定亲出去,拿她的财礼给宝娃买下个童养媳妇——一个穷佃户的十一岁闺女。从那时起,宝娃就随继父姓,按豆腐客梁大的两个儿子是“生”字辈,起了官名叫梁生宝。他成了大人了。……
粱生宝创家立业的锐气比他继父大百倍!他头一年就租下吕老二的十八亩稻地,并且每亩又借下二斗大米来买肥料——油渣或者皮渣。小伙子和老汉破命干了一年,在最紧忙的夏天,生宝从地里回来,要蹲在铺着被儿的炕上吃饭,要不然吃饭中间一瞌睡,碗就掉在地上打碎了。梁三老汉从稻地里泥脚泥手爬出来,躺在渠岸的青草上,没力气回家,生宝回到家里叫他妈提饭去给老汉吃。可怜的梁三老汉啊,他担心有人夜里扒开水口,偷放走他稻地里的水,通夜就在渠岸的青草上睡觉哩。无情的蚊子把老汉的脸、胳膊和腿都叮肿了。但是老汉经常是一声不吭地干活,有时候脸上还露出幸福的快乐的笑容,在人们中间以自己重新变成一个庄稼人为无上光荣,为了少拉些账债,这家人狠住心一年没吃盐、没点灯……秋天,在拆掉三间房的地方,在榆树东边靠老草棚屋的一角,稻草垛堆得比草棚屋还高;但是可惜得很,他们从黄堡镇买了席片,却没有扎装稻谷的席囤子。交过地租,还过肥料欠债(一斗大米还一斗四升),剩下的被下堡村大庙里头的保公所打发保丁来装走了。生宝他妈趴在街门外土场上的碌碡上,放声大哭。生宝的妹子和童养媳妇见她哭,也跟着大声号叫,好像送葬一样,送走了剩余的稻谷。生宝拧着浓黑眉,撅着嘴,多少日子一句话也没有。任谁也问不响他一句。他变成哑巴了。
梁三老汉弯着腰,跟在生宝屁股后头喃喃着。
“宝娃,甭难受哩!头一年,这是头一年。咱家没底底。忍耐些吧,种几年庄稼以后就好了。”
“种几年?这么多人,吃啥哩嘛?”生宝凶极了。
“吃啥哩?俗话说得好:借得吃,打得还,跟上碌碡吃几天。要不,怎么办呢?该比熬长工强吧?多得些柴禾。”
好吧!有什么办法呢?总比睡在财东马房里强!生宝渐渐松开了浓眉,重新干起活来。
又过了两年,梁生宝被拉了壮丁。梁三老汉坚定地卖了大黄牛,赎他回来。为了避免再一次被拉走,打发生宝钻了终南山。十八亩稻地退还了吕老二,改租给旁人了。这是命运的安排,梁三老汉既不气愤,也不怎么伤心,好像境况的这一发展是必然的一般,平静而且心服。看破红尘的老汉,要求全家人都不必难受。他认为和命运对抗是徒然的。
再也听不见牛叫的草棚院里,老汉、老婆、闺女和童养媳妇,靠着梁生宝不定期地从终南山里捎回来的钱,过着饥寒光景。老两口头上都增添了些白头发,他们显得更加和善、更加亲密了。他们没有什么指望,也没有什么争执,好像土拨鼠一样静俏悄地活着。生宝他妈领着闺女和童养媳妇两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儿,春天在稻地南边的旱地里去挖野菜,夏天到北原上拣麦穗,秋天在庄稼路上扫落下的稻谷,冬天在复种了青棵的稻地里拾稻茬。人们赞美这对老夫妻,灾难把他们撮合起来,灾难使他们更和美。梁三老汉忌了旱烟,拄了棍,咳嗽着,哼哼唧唧,喉咙里呼噜噜地响着永远咳不完的痰,喘息着。生宝他妈给老汉轻轻地捶着鼓起来的干瘦脊背。她常常用她那当年曾经漂亮的而现在满被密密的皱纹包围起来的眼睛,优愁地盯着老伴问:
“生宝他爹,你觉着怎么样呢?”
“我,死不下的。我,哼哼,吭!吭吭!”一阵难以遏止的咳嗽……
他们再也不提创家立业的事了。
二十年过去了。
一九四九年的夏天,汤河上出现了一九二六年军阀刘镇华围西安以来最大的兵荒马乱。下堡村的人,纷纷收拾北原崖上的暗窑。蛤蟆滩的人,家家户户在院里外人不容易察觉的地方挖地洞。让小伙子和年轻妇女在里头躲藏起来吧!不得了,风声险恶极了。说渭河以北馈退下来的国民党军,见东西就拿,见小伙子就拉,见年轻女人就要糟踏。阿弥陀佛!他们的末日终于到了!在北原那边,沿陇海铁路和县城的方向,大炮响了几天了。有一天夜间,下堡村、黄慢镇和蛤蟆滩,所有的狗直叫了一夜。梁三和他老婆把闺女和童养媳妇藏起来,老两口蜷曲在草棚屋里,通夜也没合过眼皮,他们听见汤河北岸的马路上,人声、牲口声和车辆声不断,却不敢出街门外去看一看。第二天早晨,汤河两岸死一般地沉寂,没有一个人影。到吃早饭的时候,有人来敲街门,吓得全家人哆嗦,出去到院里一听,原来是梁生宝不知从什么地方跑回家来了。他眉飞眼笑,高兴地跳着,大声喊道:
“解放啦!——”
“啥?”
“世事成咱们的啦!——”
“啊?”
梁三老汉迷迷瞪瞪,无论如何不能理解生宝的话。后来,他看见生宝在蛤蟆滩和下堡村,满世间跑来跑去,大喊大叫,说一些在他看来是过分大胆的话,他心下很是不安。过了些日子,有一天,生宝从下堡村过汤河来回家吃饭的时候,竞然背一杆亮堂堂的长枪——不是人们在终南山里打野猪、狗熊和豹子的土枪,而是从前拉生宝壮丁的那些人背的那种快枪。梁三老汉看见这东西,心突突地直跳,不让生宝拿进草棚屋里去。
“你背它做啥?”
“我是民兵队长!”生宝宣布,给老两口解释了一阵组织民兵的必要性,同时用权威人士的口气,告诉他们将要发生一连串重大的变化,一直到把下堡村杨大剥皮和吕二细鬼的土地分掉。……
“呵!共产党这么厉害?还敢惹他两个……”
果然,第二年冬天,给梁三老汉分下十来亩稻地。老汉如同在梦里一般,晃晃悠悠多少日子。他的老脑筋怎么也转不过这个弯儿来。他曾经日谋夜算过:种租地,破命劳动,半饱地节省,几分几分的置地,渐渐地、渐渐地创立起自己的家业来。但是,他没有办到;生宝比他精明些,也没有办到。而现在,人们只要告诉他一声,十来亩稻地就姓梁了。
在土地改革的那年冬里,梁三老汉在他的草棚院里再也蹲不住了。他每天东跑西颠,用手掌帮助耳轮,这里听听,那里听听。他拄着棍子,在到处插了写着字的木撅子的稻地里,这里看看,那里看看。他那灰暗而皱摺的脸皮上,总是一种不稳定的表情:时而惊喜,时而怀疑。老婆嫌他冒着冬天的冷风在外头乱跑,晚上尽咳嗽一夜;但她稍不留意,草棚院就找不见老汉的影子了。她跑出街门,朝四外嘹望,果然,那罗锅腰的高大身躯,孤零零地站在空旷的稻地中间。
老婆追到他跟前,拉他回家。
“不!”他坚决地说,挣扎脱袖肘。“我在屋里蹲不住嘛。”
“你站在这里做啥呢?”
“我,看一看……”他的一只长胳膊朝周围的稻地一晃,神神气气。
“这里有啥看头呢?都分给大伙了。”
“分给大伙了,我看一看嘛……”
“你这是怎哩?身上哪里不舒帖吗?”
“身上不怎。”
“那么是为啥?看你这些日子呆得很……”
“没啥。”
“没啥你也甭乱跑了。”
生宝他妈死赖也把老汉拉不回草棚屋去。常常天黑严了,老汉还在分给他的地边上蹲着,好像骇怕地里的土块被人偷走似的。
过了些日子,老汉从外头回到草棚屋,感慨地叹息着,才对老婆说了真心实话。
“生宝他妈,我心里麻乱得慌。”
“为啥?这不好过日子了吗?”
“我老是觉着不是真的,好像在梦里头哩。我跑出去一看,那些木撅还在稻地里插着哩。”
生宝他妈忍不住笑。
“你真老傻了!这些东西,”她指着从下堡村分回来的蓝瓷瓮、独铧犁和小木柜,说,“这些东西不是在这里吗?你甭下炕,仰头就能看见,何用你拄上棍东跑西颠呢?”
“能看见。是能看见。可是地,我怕地,地当紧哪!”
有一天,生宝回家吃毕饭,忙着要过汤河,到下堡村大庙的乡政府去开会。老汉却叫住他。
“宝娃,我问你一句话,你说那十来亩稻地……”
“说啥快说!”生宝一只脚在门里头,另一只脚已经跷在门外,“我忙着呢。”
“我是说:那十来亩稻地,一粒租子都不用拿吗?”
“给谁拿呢?地主的契约都架起火烧了!”
“乡政府也不问咱要吗?”
“你老糊涂了!要告诉你多少遍才信呢?”
“那么,照你说,那些地就完完全全成咱的了吗?”
“嗯啊……”
“你甭走,生宝,你甭走,说清楚。”老汉追出门,拉住已经走到街门口的生宝,“有啥凭据吗?俗话说得好:‘地没契甭种’……”
“你急啥?过年就要发土地证。”
“明白啦!宝娃,好哇!干哪!”老汉隔着街门,朝着在草路上向汤何边走去的生宝,大声吼叫着。
仿佛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精力,注入了梁三老汉早已干瘪了的身体。他竟竭力地把弯了多年的腰杆,挺直起来了。到了春天,好像气喘咳嗽的病也见轻了些。他丢了棍子,满草棚院忙乱着。他从黄堡镇上买了人们从终南山里割的灌木条子,自己编了一个长系子的笼子。见天清早,天不亮他就出去,在从城里到黄堡的公路上拾粪。他脑子里转动着下堡村那些富裕庄稼院给他的自足的印象。
有一天,梁三老汉在睡梦中忽然间恍恍惚惚觉得:他似乎不住在草棚院里,而住在瓦房院里了。过了一刻,他的这种模糊的感觉,才更加明确起来:不是别的地方,就是他早年拆掉的那三间房,现在重新盖起来了。那一东一西的稻草棚棚,现在也换成瓦顶的东西厢房了。啊啊!这是一座三合院嘛!
噢噢!梁三老汉现在是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了。穿着很厚实的棉衣裳,腰里结着很粗壮的蓝布腰带。暖和倒暖和,行动起来却有些苯手笨脚,怪不灵便的。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儿子和媳妇给自己做下了嘛!为了不辜负他们的一片孝心,只好穿得像一个客人一样,在院子里走出来走进去。
“你们有孝心,我有疼心!”梁三老汉忠厚的想着,更带劲地干着庄稼院永远干不完的杂活。
后院里是猪、鸡和鸭的世界。前院,马和牛吃草的声音很响。管理着所有的家畜和家禽,对梁三老汉来说,活儿已经不轻了。但他不把这当做劳动,而把这当做享受,越干越舒服。猪、鸡、鸭、马、牛,加上孩子们的吵闹声,这是庄稼院最令人陶醉的音乐。梁三老汉熟悉这音乐,迷恋这音乐。
但是当他醒来的时候,他依然睡在破草棚屋的炕上。……
“生宝他妈,”在闺女和童养媳都不在场的时候,他笑眯眯地附耳告诉老婆,“我给你说句话,你可别给外人狂言乱语啊!”
“啥话?看你偷声细气的样子!”
“我说,拿咱宝娃种吕老二那十八亩稻地的那股劲头,你看吧,有咱老两口的好日子过呀!光咱两口子说话,你信不信?”
生宝妈亲热地笑着,望望老汉,用她有皱痕的脸上幸福的表情,回答了他。
“告诉你吧!用不了多少年我年轻时拆了的那三间房就新盖起了。稍有办法,就不盖草房了。要盖瓦房!咱老两口住不到新瓦房里去,我就是死下也闭不上眼睛。”老汉非常动感情地说,在胡子丛丛的嘴唇上,使着很大的劲儿。
“也甭说得那么硬,做着看吧!”老婆笑说。
“不!办得到的,必定!咱宝娃必定办到……”
……但是,又过了一年,梁三老汉失望地得出了新的结论:生宝创立家业的劲头,没有他忙着办工作的劲头大。发了土地证,庄稼人都埋头生产,分地户都专住心发家的时候,有些村干部退了坡;而生宝特别,他比初解放的时候更积极,只要一听说乡政府叫他,掼下手里正干的活儿,就跑过汤河去了。
梁三老汉独独地站在那里,奇怪起来:为什么那样机灵的小伙子,会迷失了庄稼人过光景的正路?小伙子红腾腾的脸盘,那浓眉大眼,那下嘴唇略微肥厚一点显着很忠厚的模样,和从前是一模一样的,只是他的心变了。种租地立庄稼时的那个心,好像被什么人挖去了,给他换上一个热衷于工作的心。他的行动渐渐地惹梁三老汉生气。有时候,梁三老汉也疑心,大约是对那又瘦又小、多病的童养媳妇不满意吧?老汉在生宝晚上出去的时候,偷偷地跟在远远的后边,注意他是不是往名声不好的女人翠娥草棚屋钻。不是的,小伙子直端向开会的地方走去了。坏了!梁三老汉没防备儿子这几年在外头接受了另外的教导,他已经对发家淡漠了,而对公家的号召着了迷。
当听说生宝入了党的时候,老汉受了最大的震动,在炕上躺了三天。
“哎,宝娃,咱入它那个做啥?咱种庄稼的人,入它那个做啥嘛?咱又不谋着吃官饭?拿开会当营生哩?有空儿把自家的牲口饲弄肥壮,把农具拾掇齐备,才是正事啊。赶紧退党去吧,傻瓜!”
他得到的回答,却是满脸从心里往外乐的笑容。
“你那是个没出息的过法!”小伙子用十几年前买吕老二的牛犊时同样的话回答他,口气比那时更大、更傲。
“不是亲骨肉,就是这!”老汉难受地使劲咽了口唾沫水。
后来,那个可怜的童养媳妇终于死了。一大串一大串的眼泪从梁三老汉灰暗而皱褶的老脸上滚了下来,用树根般粗糙的手揩也楷不及。这不是童养媳妇,这是他的闺女。在梁生宝钻终南山的那几年,在严寒的冬天,在汤河边上的烂浆稻地结冰的那些日子里,梁三老汉和老婆、闺女、童养媳妇,四个人盖一块破被儿。是他衰老的身上的体温,暖和着那个孱弱的小女孩的。她不把他当阿公,而当做亲爹。一块石头在怀里揣三年还热哩!在死者入殓的时候,老汉趴在炕边号陶大哭,哭得连旁人都伤了心,背过脸用指头抹眼泪;心肠铁硬的生宝,只是怜悯地看看死者,悲怆地叹口气。他和她没有多深的关系,他们在一块的时间很少。他觉得,和那个可怜人在一块胡来,简直是犯罪。
埋葬了媳妇以后,梁三老汉掏出心来劝过生宝一回。
“宝娃,爹对不住你。爹没能耐,过不好光景,没给你占下好媳妇。这陈旧话休提了,你赶紧瞅你的对象结亲吧。你这时活到人面前了,有人跟你啦。结亲吧,结亲吧,结了亲,好好过咱的光景吧!……”
但是,他这一番热切的话,好像给汤河滩的石头说了一样。一九五三年的春天,梁生宝的劲头比从前更大,把自己完全沉湎在互助组的事务里去了,做出一些在旁人看来是荒唐的、可笑的、几乎是傻瓜做的事情。生宝他妈有时也疑惑儿子是不是有些冒失,但她却不和老汉一同阻止儿子,有时甚至护着儿子。老汉看见她那早已灰暗了而现在重新容光焕发起来的脸上,带着喜欢生宝的笑容,心里就憋了气。起名叫梁秀兰的闺女,已经十九岁了,在下堡小学念四年级,也站在她哥的一边说话,这更伤了老汉的心。
于是梁三老汉草棚院里的矛盾和统一,与下堡乡第五村(即蛤蟆滩)的矛盾和统一,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头几年里纠缠在一起,就构成了这部生活故事”的内容。……
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题叙
目录
这是第一篇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