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宇通:格致草、地緯 - (明)熊明遇

元冊
格致草

函宇通帙次

格致草上

亨册

格致草下

利册

地緯上

貞册

地緯下

書林友于堂合併重刻行

函宇通叙

夫儒者通天地而叅於其中,則必知天之所以天,地之所以地,推本乾元順承生生之意,而後於三才稱焚忝也。

大易之論天地,厥理至矣。虞書之贊欽,若禹貢之表山川法象,規萬千古莫能外焉。孔子之知天地,見於刪詩,日居月諸,東方自出,七月流火,定之方中,嘒彼小星三五在東,是則定朔,望分至昬,旦之徵也。殷其雷在南山之陽,英英白雲露彼菅茅,有渰凄凄興雨祁祁,是則風雨露雷其本在地,上其功於天之徵也。

帝命式于九圍,是卽地爲圆體,同天之徵也。至若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帝度其心,天命降鑒,是不書。

大易資始資生,尚書降衷受中之論合矣,漆園稷下亦不安於蛙井,是窺求其故而不得遂,姑寓言焉!臆言焉!

乃楚左徒氏曰:圓則九重,孰營度之?

韓諸公子曰:地在天中,大氣舉之。

誰謂秦燔以前,遂無明兩儀眞體者乎?

漢宋名儒惟董子道之大,原出於天程子,儒者本天之語足爲,盡性至命根蒂。若性理書所載,形氣之說,猶之臆焉,耳可遂謂窮至事物之無遺哉
吾宗壇石大司馬伯甘小宰
橋梓隱居吾考亭之里也性
理之言旣皆大有功干考亭
面字通
矣而大司馬格致草之言天
也賅崇禎曆書而約之更有
富于曆書所未備者小宰地
綿之言地也賅職方外紀而
愽之更有精于外紀所未核
者其學問崇宏思慮淵奥窮
理盡性以至於命豈特功于
考亭哉蓋上之而功干孔子
矣格致草初名則草成於萬
曆時後廣之爲今書刻千華
言乎

百字通
日樓海內宗之而分至金水
諸論則今戊子考測乃定地
緯刻於浙中柱史蘭陵梁公
入告干薦剡矣今頗刪削取
愼餘闕文之意且原版多佚
合小子志學是以合而重刻
之僭為之大共名曰函宇通
以徧贊乎爲儒之有志乎叅
兩者夫重黎世司南北正天
明地察我熊有初焉兹書實
到字通
焜曜惇大之豈僅僅成一家
順治五年夏五閩潭陽書林
熊志學魯子氏頓首序
格致草自敘
儒者志大學則言必首格物致知矣
是誠正治平之關籥也然屬乎象者
皆物物莫大於天地有物必有則中
庸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
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孟子曰天之
凾宇通
定本
髙也星辰之遠也苟求其故千歲之
日至可坐而得也是思孟之所以受
於孔子有味乎其言之歷千古之諸
說同異得失而無敝也物以則而呈
篆聖人則其則如虑義氏則河圖以
畫八卦禹則洛書而陳之洪範其義
精微矣上古之時六府不失其官重
黎氏世敘天地而别其分主其後三
苗復九黎之亂德重黎子孫竄於西
域故今天官之學裔土有顓門堯復
育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復典之舜
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於是爲盛三
際我

13
定本
代迭建夏正稱善今之所從也寢尋
至春秋戰國騶衍楊朱莊周列禦寇
之徒荒唐曼衍任臆鑿空其則安在
秦火之後漢時若董仲舒第以推隂
陽爲儒者宗劉向數禍福傳以洪範
而司馬遷之書班固之志張衡蔡邕
鄭玄王充諸名儒論著具在文辭非
不斐然其於中庸不貳之道孟子所
以然之故有一之脗合哉唐溺於攻
詞疎於研理僅僅李淳風以方士治
曆但知測數立差其於差之故亦茫
乎未之曉也宋儒稱斌斌理解矣而
三 凾字通
落文草

定本
朱子語錄邵子皇極經世書其中悠
謬白著耳食者輒羣然是訓是式而
不折衷於孔子可思孟子其可乎恭
朝天明普照萬國圖書牣於秘府士
多胥臣之聞家讀射父之典人集剡
子之官而
睿慮廣延考課疏密以資欽若臺史
業有充棟之奏竊不自量以區區固
陋平日所渉記而衡以顯易之則大
而天地之定位星辰之彪列氣化之
蕃變以及細而草物蟲象一一因當
四凾字通
恪改草
定本
然之象而求其所以然之故以明其
不得不然之理雖未敢曰於大人格
物致知之義賛萬分之一但令昭代
學士不頫首服膺於漢唐宋諸子無
稽之談俾兩間物生而有象象而有
滋滋而有數者各歸於中庸不貳之
道庶幾不虚負覆載可列於冠圜履
句之儒乎



地震

明變化
函宇通
格致草
進賢熊明遇良孺著

元册 格致草上

享册 格致草下

利册 地緯上

貞册 地緯下


这是第一篇元册 格致草上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