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二集(西湖文言) - (明)周楫

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又名《西湖文言》。三十四卷。题“武林济川子清原甫纂,武林抱膝老人訏谟甫评”。据序知编纂者为周楫,字清原,杭州人。成书于明崇祯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明崇祯原刊本,藏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明崇祯云林聚锦堂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清刊本,藏南京图书馆、大连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明崇祯刊本,1985年浙江文艺出版社排印本,198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小说史料丛书”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云林聚锦堂刊本,1994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国话本大系”排印明崇祯刊本,199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排印云林聚锦堂刊本。

简介

版本:明代短篇小说集。三十四卷。
作者:编纂者:周楫,字清源,别署济川子,杭州人。生于明万历年间。
内容:每卷一篇,各篇所叙故事均与杭州西湖有关。

《西湖二集》内容提要本书为明代小说集,周楫编纂。全书共三十四篇,各篇所叙,均与西湖有关。因作者曾著《西湖一集》(已佚),故以《西湖二集》称之。作者生当明末,书中不少篇表露了对社会政治的忧虑与不满,或借南宋史实,或赞洪武盛世,皆歌颂忠臣烈士,鞭挞奸佞贪酷,以劝谏君王无忘祖先创业之艰辛,儆诫臣属竭力尽忠,不可贪酷害民。作者对贪官悍吏深恶痛绝,指斥他们诈害地方邻里,夺人田产,倚势欺人。作品写读书人如甄龙友的狂放不羁,罗隐恃才狂傲而又不失其正直,赵雄的愚钝忠厚,宋濂的博学多才,戎显的不合时宜等,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命运,颇具特色。小说写作技巧高超,文字流利酣畅,讽刺辛辣得体。

天下山水之秀,宁复有胜于西湖者哉!自昔金牛献瑞以来,水有“明圣”之称,宋仁宗诗有“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之句,白乐天之‘余杭形胜四方无”,范希文之“西湖胜鉴湖”,苏东坡之“西湖比西子”,柳耆卿之“桂子荷花”,真令人艳心三竺、两峰间也。予揆其致,大约有八:夷犹澹宕,啸傲终日,直闺阁间物,室中单条耳,不闻其有风波之险也;可坐可卧,可舟可舆,水光盈眸,山色接牖,不闻其有车殆马烦之病也;亦有清音,亦有丝竹,绣辔香轮,朱帘画舫,曳冰执雾縠,而掩映于绿杨芳草之间,所谓“红蕖映隔水之妆,紫骝嘶落花之陌”者,触目媚人,不闻其有岑寂之虞也,水香苹洁,菱歌渔唱,莺鸟交啼,野凫戏水,龙井之茶可烹,虎跑之泉可啜,环堤之酒罏可醉,嫩草作裀,轻舟容与,富者适志,贫者慨心,不闻其有荣枯之异也;春则桃李呈芳,夏则芙蕖设色,秋则桂子施香,冬则白雪幻景,其雨既奇,其晴亦好,白日固可游览,夜月尤属幽奇,不闻其有不备之美也;梵宇名蓝,龙宫古刹,金碧辉煌,钟磬相闻,可停游屐,可搜隐迹,寻幽或以竟日,耽胜乃以忘年,不闻其一览即尽、索尔无余也;幽人胜士之场,古佛垂教之地,孤山怀其高踪,法相参其遗蜕,永明寿乃弥陀化身,事事可师,天竺东溟之道德隆重,高皇帝称之为白眉法师。亦有宗泐,称为泐翁,迫以官而不受,高僧哉!高僧哉!是以入道场则利名欲拼,缅高风则火宅晨凉,法身长在,历劫不灰,触处可以醒我之昏迷也;入三潭而噞喁不惊,游断桥、苏堤,而两公之明德如在,以是知鱼鳖咸若存圣世之风,高贤长者留千秋之泽,彼豪暴之吏,亦复何存。盖前人者,后事之师矣,流芳遗秽,其尚鉴之哉!况重以吴越王之雄霸百年,宋朝之南渡百五十载,流风遗韵,古迹奇闻,史不胜书,而独未有译为俚语,以劝化世人者。苏长公云:“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也。”而使眉目不修,张敞不画,亦如葑草之湮塞矣。西湖经长公开浚,而眉目始备;经周子清原之画,而眉目益妩。然则周清原其西湖之功臣也哉!即白、苏赖之矣。

予揽胜西湖而得交周子。其人旷世逸才,胸怀慷慨,朗朗如百间屋;至抵掌而谈古今也,波涛汹涌,雷震霆发,大似项羽破章邯,又如曹植之谈,而我则自愧邯郸生也。快矣乎!余何幸而得此?础础清原,西湖之秀气将尽于公矣。乃谓余曰:“予贫不能供客,客至恐斫柱锉荐之不免,用是匿影寒庐,不敢与长者交游。败壁颓垣,星月穿漏,雪霰纷飞,几案为湿,盖原宪之桑枢、范丹之尘釜交集于一身,予亦甘之。而所最不甘者,则司命之厄我过甚,而狐鼠之侮我无端。予是以望苍天而兴叹,抚龙泉而狂叫者也。”余曰:“子毋然。司命会有转局,狐鼠亦有败时;且天不可与问,道不可与谋,子听之而已矣。”清原唯唯而去,逾时而以《西湖说》见示,予读其序而悲之。士怀才不遇,蹭蹬厄穷,而至愿为优伶,手琵琶以求知于世,且愿生生世世为一目不识丁之人,真令人慷慨悲歇、泣数行下也。岂非郡有司之罪乎?夫良玉而题碔砆,则泣卞和之血;骏马而驾盐车,则垂伯乐之泪:此亦有心者之所共悲,而有目者之所共悼矣。昔阮嗣宗好游山,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陈子昂诗文不为人知,时有卖胡琴者,索价百万,豪贵无售,子昂突出以千缗市。次日,集宣阳里第,具酒肴群饮,置胡琴抚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师,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足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遍赠座上诸客,声溢都下。唐球好苦吟,拈稿为丸,纳之大瓢中,投于江,曰:“斯文苟不沉没,得者方知我苦心尔。”有识者接得之,曰:“此唐山人诗瓢也。”周子间气所钟,才情浩瀚,博物洽闻,举世无两,不得已而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磊磈,以小说见,其亦嗣宗之恸、子昂之琴、唐山人之诗瓢也哉!观者幸于牝牡骊黄之外索之。

湖海士题于玩世居

第一卷 吴越王再世索江山

第二卷 宋高宗偏安耽逸豫

第三卷 巧书生金銮失对

第四卷 愚郡守玉殿生春

第五卷 李凤娘酷妒遭天谴

第六卷 姚伯子至孝受显荣

第七卷 觉阇黎一念错投胎

第八卷 寿禅师两生符宿愿

第九卷 韩晋公人奁两赠

第十卷 徐君宝节义双圆

第十一卷 寄梅花鬼闹西阁

第十二卷 吹凤箫女诱东墙

第十三卷 张彩莲隔年冤报

第十四卷 邢君瑞五载幽期

第十五卷 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

第十六卷 月下老错配本属前缘

第十七卷 刘伯温荐贤平浙中

第十八卷 商文毅决胜擒满四

第十九卷 侠女散财殉节

第二十卷 巧妓佐夫成名

第二十一卷 假邻女诞生真子

第二十二卷 宿宫嫔情殢新人

第二十三卷 救金鲤海龙王报德

第二十四卷 认回禄东岳帝种须

第二十五卷 吴山顶上神仙

第二十六卷 会稽道中义士

第二十七卷 洒雪堂巧结良缘

第二十八卷 天台匠误招乐趣

第二十九卷 祖统制显灵救驾

第三十卷 马神仙骑龙升天

第三十一卷 忠孝萃一门

第三十二卷 薰莸不同器

第三十三卷 周城隍辨冤断案

第三十四卷 胡少保平倭战功


这是第一篇第一卷 吴越王再世索江山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