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历代辞赋鉴赏辞典 - 霍旭东 >
- 朱鹤龄
枯橘赋
朱鹤龄
猗嘉树之葳蕤兮¹ ,实挺生于南国。维骚人之颂厥美兮² ,秉不迁之贞德³ 。奄枝干之离披兮⁴ ,抗园林而无色⁵ 。哀灵木之变衰兮,抚枯株而太息⁶ 。
尔其始也,连彩璇星⁷ ,根植瑶圃⁸ ,本自潇湘⁹ ;阴成绿叶,萼吐素华。含耿介以凌霜¹⁰ ,散芬芳而入户。佳人以是盘桓¹¹ ,翠羽于焉翔舞¹² 。追夫清霜变律¹³ ,白露零庭¹⁴ ,实垂金而攒布¹⁵ ,蒂连理以宗生¹⁶ 。荐彤廷而仓随¹⁷ ,锡贡非因羽翼¹⁸ ,登玉案而以珍名;紫梨方其津润¹⁹ ,柘浆失其甘馨²⁰ ,所以树重江陵²¹ 。每置官而呈瑞²² ,功标本草²³ ,恒蠲疾以析酲者也²⁴ 。无何气改穷阴,衰催急节²⁵ ,干背日而凋伤,条随风而骚屑²⁵ 。汉上苑之玉树既失青葱²⁷ ,楚三闾之木兰俄成萎绝²⁸ 。晨曦照耀,欲雕饰以无能;暮雨低垂,讶芳菲之顿辍²⁹ 。
呜呼!半死嗟桐,先伐叹桂。昔日婆娑³⁰ ,今朝憔悴。芗林改色³¹ ,谁看密叶之垂阴;嘉阴无存,共惜修柯之萎地³² 。曾不若摣梨涩口³³ ,犹自遂其敷荣³⁴ ;椒 含辛³⁵ ,反得矜其生意。观物理之凋换兮,固有盛而必衰。虽芳根之久植兮,谁 露之长滋³⁶ ?惧徙北而化枳兮,宁就槁而不辞。彼人事之迁流兮,纷荣枯其若斯。任大钧之回互兮³⁷ ,何必泫然于攀枝³⁸ !
注 释
¹猗(yī):叹美之词。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²骚人:指屈原。厥(jué):其。
³不迁之贞德:不能迁移的贞操。屈原《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⁴奄:忽。离披:分散的样子。
⁵抗:收藏。
⁶太息:叹息。
⁷连彩璇星:光彩相连犹如美玉般的星星。
⁸瑶圃:古人想象中的神仙居处。
⁹潇湘:清深的湘水。又可解为潇水、湘水。
¹⁰耿介:正直,光大。凌霜:被霜雪侵凌。
¹¹盘桓:徘徊,逗留。这里是游赏的意思。
¹²翠羽:翠色的鸟羽,代指鸟。于焉:于是。
¹³迨夫清霜变律:等到那清爽改变了节令。
¹⁴零庭:降落到庭院。零,白露如雨一般落下。
¹⁵实垂金而攒(cuán)布:金色的果实密集地垂挂在树上。
¹⁶蒂连理:并蒂。宗生:同类繁生。
¹⁷荐:献,进。彤庭:皇宫。仓:同“舱”。
¹⁸锡贡:进贡。羽翼:辅佐帝王的大臣。
¹⁹紫梨方其津润:紫梨可以比拟其润泽。紫梨,当指山楂。
²⁰柘浆:甘蔗汁。
²¹江陵:今湖北偏南长江沿岸一带。
²²呈瑞:呈现吉祥。
²³功标本草:橘的功绩标写在本草(记载中药之书)上。
²⁴蠲(juān)疾:去除疾病。析酲(chéng):解醉。
²⁵急节:急速的节令。
²⁶骚屑:风声。
²⁷上苑:皇家园林。
²⁸三闾:官名,“三闾大夫”的简称。俄成萎绝:很快就枯萎了。
²⁹顿辍(chuò):顿时消失。
³⁰婆娑(suō):扶疏。
³¹芗林:宋代园林名,即向子 宅。
³²修柯之委地:长长的枝柯堆积在地上。
³³樝(zhā)梨:山楂、酸梨之类。
³⁴敷荣:开花结实。
³⁵椒 :花椒、茱萸。《尔雅·释木》:“椒, 。”郭璞注:“ 似茱萸而小,赤色。”
³⁶ (tuán)露:同义复词,即露。
³⁷大钧:大自然。回互:回环交错。
³⁸泫然:伤心流泪的样子。
鉴 赏
朱鹤龄(1606—1683),字长孺,号愚庵,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明亡后绝意仕进,隐居著述。曾与顾炎武等参加明遗民组织的惊隐诗社。长于笺疏之学,有《杜工部集辑注》、《李义山诗笺注》行世。后听从顾炎武劝勉,致力于经学。所著《毛诗通义》等,能发明宋儒之传注所未及。他亦善诗文,其诗多眷怀故明、伤时感事,诗格略近香山,而时或参以幽忧之思,沉郁之致;文章多愤世嫉俗之作,且颇具见解。《愚庵小集》为其诗文汇集。
《枯橘赋》本屈原《橘颂》之意,抒写其兴衰荣枯之感。《橘颂》以对橘的歌颂,自况坚贞,是一篇托物寄兴之作。《枯橘赋》哀叹橘因“秉不迁之贞德”,遂在北迁之后,遭受到风寒霜露的侵凌,由荣而枯,同样有其深沉的寄托。作品以主要篇幅描述了橘的荣枯过程:把本来生长在南国潇湘的橘迁移到北方江陵之后,在温暖的季节里,同样是“阴成绿叶,萼吐素花”,引得佳人盘桓,翠羽翔舞;青霜白露,也结下累累的金色硕果。但未久,橘树“既失青葱”,“俄成萎绝”。即使“晨曦照耀”为之“雕饰”也不可能恢复它的生机。作者看到橘树“昔日婆娑,今朝憔悴”的严峻现实,感到无限惋惜。不仅自然界如此,“彼人事之迁流兮,纷荣枯其若斯!”这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本篇的主旨所在。朱氏的结论和宗旨是从橘的今昔对比,以及橘的坚贞自守与樝梨、椒 之类的随分从时,相互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同时,也来自他对“人事”的观察。朱鹤龄生活的时代,龙争虎斗,王朝兴替,大批朱明王朝的官僚政客和无行文人归降了清政权,变成“新贵”。那些富有民族气节的遗民旧臣、学者文人,或坚持抗清斗争,或遁迹归隐以示不与清廷合作。赋中“樝梨涩口,犹自遂其敷荣;椒 含辛,反得矜其生意”,而柑橘“惧徙北而化枳兮,宁就槁而不辞”正是这种社会现状的写照。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他只能徒唤奈何,也只以“任大钧之回互兮,何必泫然于攀枝”来安慰自己。
(韩进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