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二首)
张 泌
碧栏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晓莺声。飞絮落花,时节近清明。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秋水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蜓。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
唐末五代词人中,有三个张泌。一为常州人,名一作“佖”,先仕南唐后仕北宋;一为淮南人,为句容县尉,曾向李后主上书极谏;另一个字里无考。这里的两首《江城子》,见《花间集》卷五。由于《花间集》不收南唐词,所以可以判定其作者是那位字里无考而曾在西蜀居住的张泌,《花间集》称为张舍人。《江城子》词调是晚唐人的创制,有单调、双调之不同,且单调中又有三十五字、三十六字、三十七字诸体。这里的两首就分属三十五字和三十七字两体。
这两首词所表现的内容很可能与作者青年时代的一段恋爱生活有关。第一首写早春自然景色和女子闲得无聊的心情,第二首写作者与这位女子的相遇和对此的美好回忆。
这两首词语言明白晓畅,富于民歌风味,笔调轻倩灵动、活泼流丽,人物刻画非常成功,使人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
分别来看,第一首的表现特点是先渲染环境,后写人物动态,以自然界盎然的生机与人物的抑郁寡欢作对照。她居住的环境虽然相当不错,但“碧栏干外小中庭”实际上成了拘禁她年轻身体和热烈感情的牢笼。在这夜雨初晴、晓莺啼唱的早晨,在杨柳飞绵、落花狼藉、清明将近的大好春光里,她多么想走出这狭小的庭院,去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可是,她办不到。她睡够了,起床来几乎无事可做——实际上,有的事,如老一套的针黹女红之类,她不愿再做;而那些她感兴趣、渴盼着的事,却又不允许她做。因此,尽管她照常梳妆傅粉,可是内心深处却感到生活毫无意趣,苦闷得很。“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三句,以女子的口吻直接吐露她的心事,语调明快,颇具民歌情味。
第二首所写的时间比前首稍迟,地点也移到蜀人在春天常爱游玩的浣花溪畔,但重点并不放在写景而是集中力量塑造人物形象。先以充满柔情的笔调描写她的形貌:“脸波”,指脸上的表情神韵,主要指眼神而言。“脸波秋水明”是说这女子目光清朗,神气俊秀,犹如明净澄澈的秋水一般。“黛眉轻”,淡淡涂抹过黛色的细眉。“绿云高绾”,形容这女孩子梳着高高的发髻。“金簇小蜻蜓”,指她头上戴着打成蜻蜓模样的首饰。这一切综合起来,便成为作者心目中最美、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下边写作者与女子的对话。“好是”,是短句“最好的是”的省略。“好是问他来得么?”意思是,最好最值得怀念的是,我曾经有机会和她约会,问她下回还来不来。“和笑道:莫多情”是那女子的回答。这是亲昵的嗔语,“和笑”道出。虽然语言的表面带有拒绝的味道,可是这样的拒绝当然不会令作者生气和绝望。词写到这里也就戛然而止,以后如何,不得而知,但不管如何,留给作者的印象却是难忘的。这两首词并不是在给人们讲故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代女子的生活并刻画出一个可爱少女的形象,富有情味。
(董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