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下载全书

赵师侠

耽冈迓陆尉

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蔼蔼① 疏烟迷远树,野航② 横不渡。

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鸥鹭。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

〔注 〕 ① 蔼蔼:霭霭,云雾密集之貌。 ② 野航:停泊于荒野之舟船。

“耽冈”,恐是地名;有人说,地在江西吉安城南,下临赣江。全词写得极清淡,而清淡之下却藏着浓挚的离愁别情。

起首从山冈上的沙路写起。“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已伏有“怀旧”心理,可能作者与友人当年即曾同行此路。以下四句拓开写景,清新可喜,淡雅如画。放眼而望,但见疏烟密雾,笼罩远树,却看不到友人的来影;而沙外水边,只有一二小舟,落寞地横卧在冷寂的水面之上。唐人韦应物的名篇《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本词中某些意境,恐即来源于韦诗,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盼友不至的寂寥心境。“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鸥鹭”则另换了两个“镜头”。前句脱胎于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竹外一枝斜更好”。写时令已至早春,梅花吐蕾,风物可喜;后句言河中的鸥鹭,在春光下闪耀着令人眼目为之一亮的白色,亦令人感到“春江水暖”。但是这两个“镜头”所引起的心理快感只是暂时和一瞬而过的:因为自然界既永是这般冬去春来、节序转换,而人生呢,却又在这悄悄的“量变”中流驰过去了一截。因此前已怀藏的“怀旧”心理,便和现今由春日景物所引起的淡淡的人生枨触,一时交集为一种复杂难言的愁绪。“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两句,便轻轻一转,折到本词的主题——离愁上去。原来,作者家居清江(其《浣溪沙》词有云:“清江江上是吾家。”),因而面对赣江之水,便触发了思乡的满怀离愁,引出了“水流愁不去”的浩叹。行文至此,前文“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中所含之愁闷心绪,由竹里疏梅、水边鸥鹭所“对照”而生的人生寂寥感,都一齐交集成为“一江春水向东流”式的“感情形象”而凸显在读者眼前。“记得旧时行处”与“水流愁不去”,终于前后呼应地点明了词中那幅看似清淡雅丽的“山水画”后所怀藏的浓挚愁情。

作者赵师侠,号坦庵,是南宋孝宗时期的一位词人。人称其“模写风景,体状物态,俱极精巧”(尹觉《坦庵词序》),又称他的词“能作浅淡语”(见毛晋《坦庵词跋》)。从上面这首词看,他的写景本领确是高超的,而尤妙的是他能在“淡语”之中,寓有深情。

(杨海明)


赵师侠陈亮

谒金门|赵师侠|南宋·辽·金|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