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并非个个有福
高宗皇帝始终有些纠缠不清的烦恼。在上元二年,皇室又遭遇危机,高宗的痛苦更不堪言。从现在起,政治上的把戏就是皇子继承大位的问题了。高宗皇帝共有八子,但都是武后脚上踢来踢去的玩具。因为高宗皇帝显然是活不长了,选择一个年岁轻性情柔顺的皇子继承大统,对武后的独揽大权,极其重要。不幸的是,皇子弘及先父贤都不是性格柔顺,都已成年,都各有见解。先是武后自感业寺回宫以前,高宗已有四子:燕王忠,原悼王孝,泽王上金,许王素节。燕王忠已受迫害而死。原悼王孝二十岁时因病逝世。武后把另外两个皇子打发在外,恶意排斥,严禁再入皇宫,即使在封泰山时也不让他俩参加。许王素节乃萧淑妃所生,年最幼,人亦最好。乾封初年,高宗诏素节入朝,武后诬称素节有病在身,不能入朝,其实素节并非生病。大约即在此时,武后削去素节的王爵,停了他的年俸,贬谪在江西一个小县,离京都约七百里,禁锢终身。素节遭受贬谪和惩处的原因是这样:素节已经十年没有见父亲,渴望回朝一行。封山大典未得参与之后,著《忠孝论》一文,文字悲伤戚恻,打算借此感动父皇的心。当时大臣张柬之,为人良善,把《忠孝论》暗中转呈高宗。事被武后发觉,以为素节“怨言诽谤”,使人弹劾素节,诬控他受人贿赂,于是予以降级贬谪。上金、素节两皇子遭受迫害的大悲剧,尚须待数年之后。武后的复仇进行缓慢,但是万无一失。
武后的亲子命运应当好些,却也不然。武后的四子是太子弘,先父贤,三子显,后继武后为中宗,四子旦,继位中宗为睿宗。
太子弘为人类似学者,富有理想,不切实际,像武后一样,感情敏锐。老臣们常谈论太子弘童年时的一件逸事。当时他读《春秋左氏传》,读到楚世子商臣弑其君,他大为吃惊,要求改读他书。率更令郭瑜详细讲解说,孔子作《春秋》,善恶必书,为的是褒扬善行,劝人效法,贬斥恶行,予人警戒。太子弘仍然固执,他说:“纵然如此,这种事我总是不乐意听,换一本书读吧。”
自从弘幼年起,就受特别的培养教育,以备将来立为太子,请国内名儒硕彦为师,教育之中包括坐朝临政,以娴习朝廷上的例行公务。他现在已经二十三岁,被赋予的职责也越来越多。在咸亨一年至二年,高宗卧病在洛阳,令他留在长安,在遴选的大臣辅佐之下,监理国政。当时弘已经娶妇。岳父裴居道为一代大儒,自不必说,弘自己左右也有不少名儒。太子弘和他年轻的妻子的前途,从各方面看,都是光辉灿烂。他酷爱文学历史,在博学的朋友协助之下,他从文学与经典里撷英采华,编成一部书,名叫《瑶山玉彩》,内凡文五百篇,书奏与高宗,高宗赐锦三万段。高宗极其宠爱他,一次向侍臣说:“弘真是彬彬君子,仁孝有德,宾礼大臣,未尝有过。”
太子弘研求治国之道的时候,祖父太宗的令德如仁厚爱民等特性,早就在他身上显露出来。当时士卒生活很苦,他心里非常难过。他为太子之时最大的善政,就是奏请高宗废除将逃兵的妻子没官为奴的条例。当然,这条严酷的法条应用,也可以说明太宗军纪严明的一个原因。无论如何,在他上高宗皇帝的一个奏折里,他是知道很多士兵并非逃兵,却遭受妻子没官为奴的待遇。因为有些不得已的原因,使一些士兵无法在战场上立功。比如说,有些士兵想努力游过一条河,但是终于被水淹死;有的因为患有疾病,未能及时担负勤务。总之,一场战役之后,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并且有的是被敌人俘虏去的。依军法士卒死于战场的受抚恤,失踪的士兵家属则受惩罚。于是很多情形不明的士卒家属,也与逃亡的士卒的家属同样没官为奴。太子弘引证《左传》说,“与杀不辜,宁失不经”。意思是说宁可放宽法律,不可杀无罪的人。他请求将有关失踪士兵的条文详予解释,把不同的条文要区别清楚。因此,由于太子弘的仁爱,很多士兵的妻子得以免除耻辱、劳苦和奴役,甚至进一步把奴役予以期限的规定,并可以赎回。
在咸亨三年到四年的冬天,于前年夏季大旱之后,接着冬季大饥,西北各省最苦,人民不断死于饥馑。太子弘看见兵卒的粮食里有榆皮和草子儿,他立刻吩咐人把自己仓库里的米分发给兵卒。他又奏请皇上把同州沙苑的闲地给贫民耕种。
他这种性格与母后武氏的性格相冲突,乃是必然的事。维持纲纪,施行仁政,他知道;卑劣下贱,细小谄媚,以及刻薄寡恩,他却嫉恨若仇。后来他到洛阳时,发现萧淑妃的二女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因为母亲的缘故,一向幽禁在后官,无人照顾,早已被人遗忘。年纪已经将近四十,没人为主婚嫁,真是皇家丑闻。他去向母后武氏说情。他说:“依照圣人的教训,女大当嫁。为什么两位姐姐不出嫁呢?把她俩嫁出去也没什么妨害呀。请母后费心把姐姐嫁出去吧。”
武后没法拒绝这种正当的请求。但是她心里本来就嫌对这两个后女儿过于宽大呢!萧妃的族人在奉命改萧姓为“枭”之后,已然流放在外,却容她的两个孩子住在宫里。这次自己的过错被儿子指出来,自然衔恨在心。她回答说是忘记了,就要把她俩嫁出去。可是她竟把两个公主嫁给了殿上的卫士。这当然不妥当,因为两位公主毕竟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可是武后觉得自己是条龙,别人竟敢倒着抚摸了她的鳞。她不愿自己的行为受儿子批评。
可是,一个月以后,那是咸亨三年四月,皇宫里发生情形更严重的谋杀案,一个无依无靠的妇人被谋杀了。太子弘大怒,他的妻子裴氏也很难过。裴氏生于书香门第,可谓贤德之妇,雅静端庄,规矩有礼。不过,做武后的儿媳妇绝非易事。武后不喜爱她,她也知道。武后还另有一个儿媳妇,是周王显之妃赵氏,更为武后所痛恨。这个儿媳的母亲就是太宗之女长乐公主。长乐公主出嫁后,新近常到宫里去,不幸常和高宗在一起,并且似乎与高宗相处很好。武后决不肯冒险。她把长乐公主和她的丈夫派遣到外省去为官,禁止再入宫廷。长乐公主个人的事情当然与女儿无关,可是赵妃却被监禁到一所房子里。饮食据说是要送进去的;究竟送了没有,没有人知道。过了几天,打开门一看,她已经饿死。
太子弘怒不可遏。他容不了这种阴谋诡诈,这种施与无辜者的残忍。为什么他们要破门而入呢?可以说因为门锁了。为什么他们会想到赵妃死在里面了呢?因为他们看不见房上烟囱里冒出烟来,并且他们要往房里送生肉和蔬菜。为什么不把做好的饭菜送进去呢?为什么要教一个王妃自己炊爨,像对待犯人一样呢?她没有可控告的罪名。因为母亲而虐待并谋杀女儿,并无必要。太子弘当然知道赵妃饿死是武后的命令。在幽禁的日子,周王显根本连走近他的妻子看一看都不敢。太子弘与先父章怀太子贤性格不同,最幼的兄弟俩显和旦与先父也不同。显和旦性情柔顺,因此颇得武后欢心。
即使周王显不反抗,太子弘也不服。太子弘找了个机会向武后去说。武后很了解她这个儿子。太子弘一走进去,武后一脸怒气。在皇家的家庭里,仪礼一点也不可松懈的。太子弘觉得自己说起话来,要像个太子的气度,年虽轻而尊严端肃,有定见,不动摇。他心里以为嫂嫂是个贤孝的媳妇,从未有失妇道。可是武后蹙眉含怒。嫂嫂已经死了,还提她干什么?
“儿臣记得母后写过一部《列女传》。现在一个贤德的儿媳在您的家里饿死,会惹人说话的。”
这话说得真像投了一枚炸弹。武后的恼怒令人看来恐怖。太子弘是什么意思呢?言外之意是什么呢?也许在周妃的母亲被派出京之后,她暴躁发脾气,郁闷恼怒了几天。这不是不敬吗?这不是不贤不孝的儿媳妇吗?她若傲慢无礼,武后处罚她算错吗?那个苦命儿媳若自己执意要饿死,为什么要责备武后呢?后来武后说:“不要忘记你的礼貌。不要大胆越礼来教训我!”
太子弘回驳说:“儿臣并非越礼。我还想到,母后一定愿意让百姓坦白地陈述意见。我记得让百姓自由陈述意见是母后政治改革的一项目标,这样,一切错的事情才可以改正,不公不义的才可以补救。我只是想有补益于朝政而已。有时候我的话说了也有点益处。前些日子我若不大胆向母后说起义阳宣城两位公主,她俩不就一直老在家里吗?可是,母后把她俩嫁给世代书香之家不好吗?干什么嫁给仆役们呢?她们究竟是皇上的亲生女儿呀。”武后说:“你退下去吧!”声音冷酷得可怖,脸绷得狰狞凶险,两眼眯成了一道线。
不多不少,正好在十八天以后太子弘在陪同父母驾临合璧宫的时候中毒而死。又是“吃错了什么东西”。武后不喜爱的人都会吃错东西的。谁都知道“虎毒不食子”,若说武后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毒死,不是荒谬绝伦吗?可是从另一方面说,若拿测量普通人的尺度来测量武后,可也是荒唐无稽。在那时候,皇子们就是武后的资本,供她赌博的政治资本。她有那么多的皇子,损失一两个也没有什么关系。总而言之,最好的解释就是武后是一个天下难寻古今无二的怪人。最后的记载是这样:武后共有八个儿子,一个早死,她自己害死了五个,另外两个幽禁了十二年,她亲手掐死的那个幼小女儿还不在内。
太子弘之死引起了另一桩重要大事。当天晚上,高宗和武后回到皇宫。高宗原是最喜爱太子弘。他对武后已经忍耐够了。在他的家庭里他已经看见了六七件谋杀案——王皇后、萧淑妃,还有姐姐、甥女、儿媳妇、长子燕王忠,现在又害死了这一个!他没法看见儿子许王素节和泽王上金——二人现在流谪远方,终生禁锢。一个月以前,高宗皇帝刚刚与长乐公主处得很投机,武后就把她派遣出京,永远不许再入皇宫,高宗已经够生气的了。现在他烦恼得厉害,也不再想废却武后。他若是个男子汉,为什么不废却武后呢?并且他还依旧“是”皇帝呀。可是他想,若再把武后处死,不又多了一条人命吗?
第二天早晨,他向群臣宣称要退位,用以表示反抗,让大唐帝国亡了吧!他又病又疲乏。他向群臣宣布,真使群臣一惊,他说他要退位,要把帝位让给武后,横竖她一向就统治着大唐的天下呢。武后是“发扬道德以致太平”的;高宗只要太平,道德能发扬与否倒不要紧。大臣郝处俊等坚持异议,期期以为不可。因为太子弘之死,高宗陛下受刺激太大了。
高宗又仔细思量了一番,第二天改变了主意。在痛失爱子之下,他想起了空前的办法。他封已故的太子弘为孝敬皇帝,以帝王之礼埋葬,只是国丧缩短为三十七天,灵位前祭礼也依祭帝王之礼,这种祭礼保持了好几年。他下诏修建皇陵,名叫恭陵,完全用天子制度。工程浩大,工人厌苦,竟有些工人反抗,投石打伤管理人员,然后逃去无踪。
太子弘的妻子裴妃卧病在床。她不想活下去了。一年之后,忧愤而死。就在手著《列女传》与《阃范》的这位女作家的手下,两个儿媳短命死了。还有两个,要在两年之后。再以后,还有一个皇孙、一个孙女被鞭打而死。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后,世界上也没有一个母亲,把自己一家骨肉害得这么多。谋杀成了习惯,凶手对谋杀就失去了恐怖,而武后之害人性命,一定有一种独揽生杀大权的快乐。我们现在所说的是一个超群出众的非常凶手,在她心里,屠杀就是伟大,就是权威。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来,暴虐之主共有一个特点,就是自我陶醉,进一步而成为自我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