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梦 - (清)李桂玉
前言
抄本《榴花梦》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长的弹词小说,共三百六十卷,四百八十三万八千四百余字,比著名的长篇小说《红楼梦》长四倍,比《战争与和平》长三倍。《榴花梦》是用韵文写作的,比世界上最长的印度史诗《摩珂波罗多》多四十多万行。
这部长篇巨著在福建民间的流传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但直至今日未能正式刊布问世。由于研究者很难看到这部长篇的全貌,因此国内学术界对《榴花梦》的研究,可以说十分冷清。
在我国文学史上,最早著录《榴花梦》的是郑振铎先生。郑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史家、藏书家、版本学家,他又是福建长乐人,普多次回福州访书,对福建地方文献的发掘、研究,都有过重要的贡献。他在193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俗文学史》中说:
·福州传唱最盛者为“评话”,也即弹词的别称,中多杂有
方言,但多为抄本,很少刊印出来。闽阁中人往往向专门出货这种“评话”的铺子去借阅。有《榴花梦》评话一种,最负盛名。闻有300余册,可谓最冗长的一种了,惜未得一读。
遗憾的是,当六十年代初,在福州发现郑先生“未得一读”的《榴花梦》完整抄本时,他已经因飞机失事去世两、三年了。
1962年3月29日,《光明日报》报导福州发现《榴花梦》抄本时,说道:
这部巨作是用韵文写成的,每句都是七字。文词畅美,情2
榴花梦
节动人。传说作者还没有脱稿时,就在当地官宦人家的闺阁中辗转抄录,但因篇幅太长,多至半途而废;能完整抄录的,传说只有三部,其中一部数十年前已毁于大火。1956年中国曲艺研究会普派人到福州搜罗,只购得第一卷至五十卷,有头无尾的抄本。······
现在这两部完整的抄本,其一存在福建文化局;另一部收购时已有残缺,现已抄补齐全,存于福建师院图书馆。
这则报导表明,当时在福州发现的完整抄本《榴花梦》,仅有两部。然而,阿英先生在《弹词小说论》中却说:
我曾见到一部抄本名《榴花梦》的,多至三百余册,可称为弹词小说中最大的作品。据西谛(郑振铎—引者)告诉我,这书福建有刊本,不知印成书究竟有若干册。
阿英先生在这里提到的两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第一,阿英先生见到的多至三百余册的抄本《榴花梦》,是否是福州发现的两部完整抄本《榴花梦》中的一部呢?阿英先生1977年去世,他生前对福州发现的两部完整抄本《榴花梦》,似乎不应不置一词。如果阿英先生所见抄本《榴花梦》,不是现存两部抄本中的任何一部,那便证明《榴花梦》的完整抄本不只是两部。第二,阿英先生说郑振铎先生曾告诉他“这书福州有刊本”。现存的《西谛书话》(上下)二册,系郑先生研究我国古籍版本、目录的权威性著作,他在出版《中国俗文学史》之后,如果发现了刊本《榴花梦》,不会不在新的著作中予以著录的。
《榴花梦》的作者李桂玉在《榴花梦》自序中说:
余故为梓行于世,子为可乎?其人笑不以为然。因援笔记予所言,以为之序云尔。作者自称的“梓行于世”,恐怕仅仅是作者的一种愿望而已。
前言
3 清朝末叶,像《榴花梦》这样的民间文学作品,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以“官刻”的名义镌刻这样的书,在那个时代几乎不可能,私刊长达360卷、洋洋四百余万言的长篇巨制,非有巨大的资本是难办到的。而在那个时代,有钱人恐怕也不会干刊布“国阁弹词”《榴花梦》这种无名无利的买卖的。
据浣梅女史《榴花梦题词》,我们可以得知《■花梦》尚未终篇,她说:
太息文长寿不全,却留遗憾未终篇。
旁人若个知心事,可把新词续旧篇。
“浣梅女史”何许人?研究《榴花梦》的前辈薛汕先生1962年7月著文(见《书曲散记》)说:
最近王铁藩、张传兴进行访书的结果,始知道从358卷至360卷,为另外两名女作家“浣梅女史”所续写。浣梅女史系别号,为翁起前和杨美君共同创作的署名。她们是1939年用8个月的功夫续写的。翁起前腹稿,杨美君执笔。
陈俦松《榴花梦》序,写于“道光辛丑梅月”,即道光21年(1841),早翁、杨续写《榴花梦》98年。在这近100年间,福建民间传抄的《榴花梦》,一直是一部“未完篇”的书稿,按旧时代的惯例而论,正式刊刻的可能性也是不大的。
在目前尚未发现《榴花梦》的刊本之前,福州现存在的两部完整的抄本《榴花梦》,无疑是一件大事,可以称之为稀世珍宝。
仔细推敲起来,《榴花梦》不仅不应属于广义范畴的评话,也不属于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评话。
评话是曲艺的一种,大致源于唐宋以来的“说话”和“讲史”,据考证,评话在明末清初,尚未形成明显的地方特色。乾隆以后,才以流行的地区方言不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评话、评书,如扬州评
樓花梦
话、苏州评话、四川评书、湖北评书等等。虽然各地的评话、评书均以形成地区方言说讲,具表现形式也各有千秋,但,各地评话、评书,却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说不唱。《榴花梦》长360卷,400万言,而且是用韵文写成的。郑搬铎先生说《榴花梦》是“评话的一种”,似乎是一种误会。
福州评话的确与其他地区的评话有重大差别,是以说为主兼有唱调的说书艺术。《榴花梦》全书用七言韵文,自然能唱、能诵,却不好“说”。若根据福州评话的表现模式来衡量《榴花梦》,那么不难看出,这部长篇并不具备福州评话表演的各种特有的条件,很难搬进福州评话的书场中。
可惜,我们对《榴花梦》的作者李桂玉的情况知道得很少。关于李桂玉的身世,我们只能从佩香文史陈俦松为《榴花梦》所作的序文中知道一个大概;
《榴花梦》一—书,系余盟姊桂玉所作。盟姊生于西陇,长适南湘,为舅氏所钟爱。性本幽娴,心能文墨,于翰章卷轴,尤为有缘,每于省问三暇,必搜罗全史,手不停被。问语吐辞,英华蕴藉。
从陈俦松简短的介绍中,我们仅能知道李桂玉出生于甘肃,成人后嫁于湖南,以及她的性格和爱好。至于后来她为什么到了福州,福州是否是她的原籍,我们知道的都很少。
陈俦松《榴花梦》序和李桂玉的自序,皆写于“道光辛丑梅月”,即道光21年(1841)。从陈序中说“盟姊”“长适南湘”的语气中推测,李桂玉写作《榴花梦》,可能已是婚后的事,她的年龄最小也不能低于20岁。对于这个问题,薛汕先生在《书曲散记》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线索,他说:
《榴花梦》一书,李桂玉只写了357卷。她是福州人,出
前言
5 生于甘肃,后来到湖南,可能是随着喜欢她的舅父,或因婚姻才回乡。字姮仙,······她是一个“闺秀”,身世坎坷,到读史有感而进行创作的时候,已是没落门庭了,致使她不能闭门不闯世事,为生活,或为了其他的原因。现已86岁的叶清芬圆忆说:李桂玉晚年,曾在福州李家书馆教学,大约有三个比较心得学生,其中姓部的认她为干妈。这三个学生年长,李桂玉亲手誉出三部《榴花梦》原稿,以自己心血的结晶,为她们陪嫁的妆奁。
1962年,年已86年岁的叶清芬老人回忆当年李桂玉的一些情况启示我们:
第一,清光绪年间李桂玉还在世。假设1841年她写《榴花梦·自序》时,年龄在30岁左右,再过40年,即1881年(清光绪7年),她70岁。叶清芬1962年86岁,出生于1876年(清光绪2年)。叶清芬回忆的李桂玉在福州的一些情况,不能早于1884年(清光绪10年)
第二,李桂玉晚年在福州书馆教学时,曾给自己得意门生手抄三部《榴花梦》原瑞,至今尚未发现。我们期望作者原稿的发现,那怕是吉光片羽,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榴花梦》及其作者李桂玉都会有重要的价值。
《榴花梦》虽然长期流传于福州的“闺阁”间,却不同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借刻意描写家庭生活的悲欢离合而劝世。《榴花梦》罢脱了旧的案白,堪称“讲史”警世之作。
《楼花梦》取材于“讲史”,表现却兼似“演义”。陈俦松《榴花梦序》说:
常对余偶评历代兴衰,于唐世大有感叹。盖自贞观之后,
法纪乖张;中晚以来,朝纲废驰。外藩侮主,阉无君臣。神6
榴花梦
暴动摇,柔弱不振。然当是时,虽干戈扰攘,仍不少豪杰英雄。所惜者,宰相不知举,天子不能用,卒使息贞并美之桓武王,退就楚藩;文武全才之罗静王,出封海国。贤才抱屈,英俊流离。致令妖妃逞志,奸相弄权,欺君侮母,嫉贤妒能。内而淫乱宫闹,外而怨声草野,国事几不可为。
陈俦松对《榴花梦》的简要介绍,对我们研究《榴花梦》的思想内容,有相当的帮助。李桂玉的创作意图,在于“寓意寄情,■新述旧”。作者生活于清道光间,却偏偏取材于唐朝故事,而且以“梦”为衬托,用“述旧”的手段,兴谈唐代的兴衰。实质上是在指贵清朝的腐败,她不仅指控了弄权的奸相,而且勇敢地指斥了“主神器”内道光皇帝。李桂玉正是运用这种“寓意寄情”的巧妙安排,逐步地达到她“翻新述旧”的目的。
李桂玉草创《榴花梦》的时候,抗英的鸦片战争正在进行着,像
李桂玉那样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不可能置身于世外桃源,置战争风云、国家命运于不顾,于是借助于手中的笔“述旧翻新”,无情地抨击“废驰”的“朝政”,痛惜那些由于妒贤展能而“宰相不举”,“天子不用”的英雄。同时,严正指出“贤才抱屈”、“英雄流离”的后果,必将是“外藩侮主”、“宫闱淫乱”、“草野怨声”!所以地要塑造一个理想的女英雄,来匡扶这大厦将倾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看,《榴花梦》和《红楼梦》一样,都有补天的理想。
李桂玉为了表达匡扶天下的抱负,为我们塑了一个文武双全,胸,怀壮志,治国为贤相良将,齐家是贤妻良母的“天下奇才”的女英雄桂恒魁。作者把人间的一切美德,天下所有的功勋,都集中在这位女英雄身上。作者在自序中说道:
是书也,独生色桂恒魁一人耳。夫桂恒魁一女子也。生居绮阁,长出名门,仕女班头,文章魁首,抱经天纬地之才,
前言
7 旋乾转坤之力,······可谓女中豪杰,绝代枭雄,千古奇人,仅闻仅见。当其深闺雌伏,不飞不鸣,一经骇浪惊涛,兴起百年事业。
作者倾注全力来塑造这位女英雄,其目的,无疑是为千百年来被封建桎梏压迫的广大妇女鸣不平。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榴花梦》的恩想,可以说不亚于《再生缘》。
贯串《榴花梦》全部故事情节的一条纵线,是围绕女人公桂恒魁的成长壮大的过程展开的,然而,《榴花梦》全书的横向“经络”也是十分重要的,不然,全书的纵线很难发展,故事也不可能延长到480万吉,虽然这种结构在我国古代小说中是不乏其例的,但,组合得像《榴花梦》似的合乎情理,却是不多见的。陈俦松在《榴花梦序》中说得好:
余三复全铁,深羡其提纲布伏,其不一新。如海市的腰楼,隐约幻化;如天孙之织绵,绮丽惊奇。而其言忠言孝,莫不入情入理。虽分桓、罗、梅、桂四大家,其意则首在南楚,次在南蛮也。以桓状玉、桂恒魁、梅媚仙为提纲,以罗锦魁、桓珠卿为压局。故斌玉有梦榴之样,锦魁有购刀之兆,恒魁有登坛之命,珠卿有绣旗之荣,媚仙有金牌之宠。······他如中间穿插陪伴,无非忠臣孝子,侠士奇英,名将谋臣,娇妃静女。意则层出叠深,事则千奇万变。······非细心领悟,不能穷其妙也。
尽管为他人作序难免溢美之辞,而陈俦松在介绍《榴花梦》的谋篇布局的技巧时,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是“斯言不谬”的。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韵文)第一长篇的弹词小说《榴花梦》,因其写得太长,很难避免一般弹词的繁复、琐碎的缺欠,然而,从全书语言看,作者的文笔还算通俗秀丽,记叙与描写,都带有我国古代女姓
8
榴花梦
作者特有的细腻特色。全文都是“语体入诗”,比较流畅、朴实,运用典故也比较贴切、准确。读起来令人产生一种平凡的美感。
《榴花梦》是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文学作品,由于作者的种种局限,作品中也难免反映出许多封建、迷信的思想。相信广大的读者一定能够鉴别其精华和糟粕的。
我们在整理时,以福建省图书馆珍藏的抄本为工作底本,参证了福州古籍书店印行的《榴花梦》作了一些必要的校勘。
在本书即将出版的时候,我们应该向为整理工作提供底本的福建省图书馆以及为我们提出参证本的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书稿做最后校勘的李裕康编审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当前出书难,出古书更难的情况下,中国文联出版公司能然决定出版此书,不能不说是独具慧眼的,历史将证实,这事业是不朽的!
编者
1993年4月 《榴花梦》序
《榴花梦》序
文人立说著书,成有以寓意寄情,翻新述旧,皆未尝谓可以信今而传后也。今夫《榴花梦》》一书,系余盟姊桂玉所著。盟姊生于西陇,长适南湘,为舅氏所钟爱。性本幽娴,心耽文墨,于翰章卷轴,尤为有缘。每于省问之取,必搜罗全史,手不停年披,出语吐辞,英华蕴藉。常对余偶评历代兴衰,于唐室大有感叹。盖自贞观之后,法纪乖张。中晚以来,朝纲废驰。外藩侮主,逆阉无君。神器动摇,柔懦不振。然当是时,虽千戈扰攘,仍不少豪杰英雄。所惜者,宰相不知举,天子不能用,卒使忠贞并美之桓武王,退就藩楚;文武全才之罗静王,出封海国,贤才抱屈,英俊流离。致令妖妃退忠,奸相弄权。欺君侮母,嫉贤妒能。内而淫乱宫闱,外而怨声单野,国事几不可为。倘非南楚首兴,观政之谋,搜奸之举,匡扶莫及,迫噬无由。阅史至此,能无掩卷三叹乎!因出所著《榴花梦》,给予披阅。余三复多帙,深羡其提纲布伏,莫不一新。如海市之蜃楼,隐约幻化;如天孙之织锦,绮丽惊奇。言孝言忠,入情入理。虽分桓、罗、梅、桂四大家,其意则首在南楚,次则南蛮也。以桓斌玉、桂恒魁、梅媚仙为提纲,以罗锦魁、桓珠卿为压局。故法玉有梦榴之祥,锦魁有购刀之兆,恒魁有登坛之命,珠卿有绣旗之荣,媚仙有金牌之宠。若夫梦蛟之纯孝,琦徽之坚刚,敏钗之清贞,毓奇之萧酒,是为衬托之笔也。他如中间插陪伴,无非忠臣孝子,侠士奇英,名将谋臣,矫妃静女。意则层出叠深,事则千奇万变,望之如危峰叠嶂,屹立参差。或形舞风飞鸾,或现龙
10
榴花梦
蹲虎踞,非细心领悟,不能穷其妙也。予谓全书命意,首如神龙出海,极夭矫而盘旋;中如天女散花,布缤纷而华彩;结如奔流三峡,争万顷而朝宗。奇想天开,观者莫能猜测。赏心娱目,信乎笔下有神。补天有石,炼成五色明霞;记事有珠,串就百琲错落。涵今茹古,知从蕙质兰言;泻玉倾珠,必自锦心绣口。是宜纱笼锦幛,煮茗瓣香,欲泯之而不传,其可得乎?用叙数语,爰书卷首,以待证诸田阁中有同志者,方识斯言为不缪也。是为序。
道光辛丑梅月,佩香女史陈俦松谨题
《榴花梦》自序
11 《榴花梦》自序
或人云:“天地生才,山川毓秀。有是任者,必有是人;具其才者,必合其用。天之育人,未尝事其一材一艺,其为人者,可不勉哉!”余曰:“不然,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古之圣帝明王,贤臣名将,当其时也,莫不励精图治,辅政开疆。他如俊杰英雄,
骚人墨士,当其时也,莫不啸傲风云,纵横朝野,为一时之杰,当世
之雄,及其殁也,暝然无知,奄然何识。是浮生皆梦,劳扰奚为。”或问余曰:“子具是见,而《榴花梦》一书,又胡为作也?”余曰:“是书也,独生色桂恒魁一人耳。夫桂恒魁者,一女子也。生居绮阁,长出名门,仕女班头,文章魁首。抱经天纬地之才,旋乾转坤之力,负救时之略,济世之谋,机筹权术,萃于一身,可谓女中英杰,绝代枭雄,千古奇人,仅闻仅见。当其深闺雌伏,不飞不鸣。一经骇浪惊涛,兴起百年事业。是时也,唐室颠连,干戈扰攘。外而藩镇拥兵虎视,内而宰臣擅政策枭图。妇寺专权,后妃生乱。正国家凌替之秋,草野分崩之际。彼独弃脂粉于妆台,拾衣冠于廊庙。献策金门,才魁多士;立功沙漠,武冠一军。金台授印,力图匡复之功;虎帐运筹,果遂勤王之愿,金瓯重尊,社稷复安,是古之名将,无以加也。宜其恩加九锡,土裂一方。而治水、筑城、省刑、薄税,搜贤才于山野。退邪佞于朝堂。是古之英主无以加也。况夫治国兼可齐家,相夫并能教子,拦车进谏,罢歌舞于通宵,避位上章,化恩波之普庆。使《螽斯》成诵,《荇菜》重歌。是古之哲后无以加也。俄而干戈群逼,谗愿交加。骨肉
12
榴花梦
散而怨除生,国家危而猜疑起。卒能匡君救母,开天王感格之心;剪佞安良,动黎庶升平之乐。是古之贤臣无以加也。尤难者,处千军万马之中,笑谈自若;际恶怪奇妖之队,锋刃莫撄。情钟姐妹,何辞割股伤身;义重弟兄,不惮开疆拓土。驭兵科散,别具心裁;履险临危,不形声色。为千百代红裙巾帽,增色生新。欲求其匹者,岂可得乎!然而救灾恤邻,宣威布德,是又在其次也。二十余年繁华绵绣之丛,田一旦启清净洁身之见。明心悟性,入圣超凡。弃家邦于一瞬,留遗响于千秋,生前规夫婿,宜惜声名;身后遗子孙,惟持忠孝。神游三岛,名震九京,释疑忌于一朝,留藩基于万载。是众人皆醉,而彼独醒。盖勋业一生,尽成于榴花三梦。倘随三梦金消,能无惋惜!余故为梓行于世,子为可乎?”其人笑以为然。因援笔记余所言,以为之序云尔。道光帝丑梅月,姮仙李桂玉自述。
《榴花梦>题河
13 《榴花梦》题词
梅桂丛中退出群,居然闲阁擅能文。——书脍炙播人口,恨我迟生未见君。
立林
襟怀抱负恨终天,聊把闲情笔底传。寄语深阄诸女伴,莫将俗眼看斯篇。
其三
无端屈作女儿身,生未逢时忘莫伸。满纸云烟随笔起,不知谁是个中人。其
四
大息文长寿不全,却留遗憾未终端。穷人若个知心事,可把新词续旧篇。
间候浣梅女史谨题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一月
第一卷 唐天子建储安国本 贤小姐园中争宝剑 桓总戎遣子探内亲 桂舍人月下遇妖魔
第二卷 重友谊罗锦魁求仙 桂碧芳月夜退妖邪 感神灵桓斌玉祈梦 桓斌玉宪衙得佳偶
第三卷 泄仙机预赠紫金刀 触暗忌出封山东省 遵国制密上弹劾表 抱不平大闹积翠园
第四卷 五公子泛棹虎丘山 诸才女宫苑夺魁 两大臣选妃金銮殿 众娇娥罗衙结义
第五卷 喜承恩皇宫重领宴 桓琼卿奉诏上皇京 骇恶梦绮阁预担忧 秦得美贪财求龙府
第六卷 步月宫乞恩归省 弄机关假箭璧妹儿 青宫府奉旨完姻 挑边衅真刀杀番使
第七卷 破奸计龙小姐扯书 闹金阶国丈失便宜 结权仇桓状元奋勇 挟圣旨参谋中暗计
第八卷 梅兆辉奉敕退南蛮 逞妖法粉迷雾障 桂凌云荣升滞荆楚 尽贞心钗折瓶沉
第九卷 张世杰投书陷淑女 桓斌玉再续鸾胶 史德和求计娶娇妃 罗锦魁初悬金印
第十卷 杰士重君恩驰驱远赈 龙雅玉智可通神 佳人全侠谊出力御奸 史德和财能役鬼
第十一卷 避祸全身先机何速 桓斌玉陌路合鸳鸯 围门放火暗计偏迟 梅世忠官衙成鸾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