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目标激励行动

  下载全书

只要不丧失目标,走得最慢的人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莱辛

目标是一个人成功路上的里程碑。目标能给你一个看得见的靶子,当你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这些目标时,就会有成就感,就会更加信心百倍,向高峰挺进。

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说过,不甘做平庸之辈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这样才能调动起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全力以赴为自己的目标而行动。

目标是一种持久的热望,是一种深藏于心底的潜意识。它能长时间调动你的创造激情,调动你的心力。你一旦具有强烈的愿望,就会产生一种原子能般的动力,就会有一种钢铸般的精神支柱;一想到你的目标,你就会为之奋力拼搏,就会忘我地投入行动。

目标是一个人行动的动力,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那些最终获得成功的人始终会将目光集中在他们的目标上,他们常常在向目标奋进的过程中运用想象提醒自己的目标所在。

奥林匹克运动会十项全能金牌获得者詹姆斯·卡特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用运动器械装备了整个寓所,以便每天提醒他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将十项全能每个项目的器械放在他不训练时也不得不看到的地方,跨高栏是他最差的一项,他就将一个栏放在起居室的正中央,每天必须跨越30次;他的门把手是个铅球;杠铃就放在室外廊檐下;撑竿跳高用的竿子和标枪在沙发后竖立着;壁橱里放着他的运动制服、棉织套服和跑鞋。詹姆斯说这种不寻常的陈设在他准备奥运会夺冠的过程中,帮助他改善了他的竞技状态。

已故网球名将阿瑟·艾虎早年也有类似的经验。

艾虎是打破网球界人种限制的唯一特例,在他之前,网球界一直是白人的天下。他的一生可说是一连串设定并达到目标的过程。

艾虎一生都坚持这样的信念:“每次你订立一个目标,然后完成那个目标,这样你就可以在目标的激励下不断前进。”

他订立一个目标,一旦达到那个目标,他就再订立一个新的目标。为什么呢?他解释道:“我相信,自信能改变一个人。自信也能扩散到生活中很多不同的层面,使你不但对自己的专长更有自信,而且还会对很多其他的事提高信心。相信自己也能做到,大可运用在其他工作或另外一组目标上。”

艾虎就是运用这种订立目标的方法,登上了网球王座的。他说:“我早年的几位教练常订立清楚明确的目标,这正是我愿意遵循的。这些目标不见得一定要像赢得巡回赛这么重大,而是将一些有待克服的困难、需要努力与计划的事订立为目标。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一定会有某种收获。不过我要再强调,不是只有赢得巡回赛才可以作为目标,往往一些小目标渐渐一个个地达到后,我自己都会意外地发现:‘嘿!我距离得大奖已经越来越接近了。’”

艾虎一直以这种方式参加高难度的比赛。他说:“参加巡回赛,总想能进入复赛。比赛时,总希望漏接的反手球不超过某个数字。或者是必须锻炼体力到一定的程度,天气太热时,才不至于很快就感到疲倦。这一类的小目标,可以帮助你将成为世界第一或赢得巡回赛这类的远大目标分解开来,变得更容易。”

因发现DNA结构而荣获诺贝尔奖的美国科学家莫里斯·威尔金斯说道:“癌症的种类实在太多了。我正设法治愈某些癌症。当然我们希望能治愈的越多越好。但是,你一定要把治疗某类癌症这一目标分解成很多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中程目标。明天就治愈结肠癌不能算是中程目标,我们目前的目标只是先认识这个病症。这个过程还牵涉很多不同的步骤。没有人愿意身陷挫折之中。每次实现一个小目标,将会是你快乐的源泉。”

用目标激励行动,你会发现自己在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之后,正一步步地走向成功,而不是总耽于空想或者疏于行动。


不要只生活在梦想里做好行动前的准备

用目标激励行动|第八章 注重行动|第二篇 百年哈佛教给学生的优秀品质|哈佛家训大全集 - 博文编|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