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唐会要 - (宋)王溥 >
- 唐会要卷七十二
马
贞观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骨利干遣使朝贡。献良马百匹。其中十匹尤骏。太宗奇之。各为制名。号曰十骥。其一曰腾云白。二曰皎雪骢。三曰凝露白。四曰元光骢。五曰决波。六曰飞霞骠。七曰发电赤。八曰流金。九曰翔麟紫。十曰奔虹赤。上乃叙其事曰。骨利干献马十匹。特异常伦。观其骨大丛粗。鬣高意阔。眼如悬镜。头若侧砖。腿像鹿而差圆。颈比凤而增细。后桥之下。促骨起而成峰。侧鞯之间。长筋密而如瓣。耳根铁勒。杉材难方。尾本高丽。掘砖非拟。腹平小。自劲驱驰之方。鼻大喘疏。不乏往来之气。殊毛共枥。状花 之交林。异色同群。似云霞之闲彩。仰轮乌而竞逐。顺绪气而争追。喷沫则千里飞红。流汗则三条振血。尘不及起。影不暇生。顾见弯弓。逾劲羽而先及。遥瞻伏兽。占人目而前知。骨法异而应图。工艺奇而绝象。方驰大宛。固其驽蹇者欤。
永隆二年七月十六日。夏州群牧使安元寿奏言。从调露九年九月已后。至二月五日前。死失马一十八万四千九百匹。牛一万一千六百头。
开元二年九月。太常少卿姜晦上疏。请以空名告身。于六胡州市马。率三十匹马酬一游击将军。时厩中马阙。乃从之。
十三年。张说为陇右群牧使颂云。大唐承周隋离乱之后。贞观初。仅得牝牡三千。从赤岸泽徙之陇右。仍命太仆卿张万岁葺其政焉。至麟德中。四十年至七十万六千匹。置八使以董之。设四十八监以掌之。跨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四郡之地。幅员千里。犹为隘狭。更析八监。布于河曲。丰旷之野。乃能容之。于斯之时。天下以一缣易一马。及张氏中废二十年间。所残盖寡。张氏三代典群牧。恩信行于陇右。人以马岁为四齿两齿。亦谓之背二向三者。为张氏家讳岁字者也。
天宝六载十二月。九姓坚昆及室韦。献马六十匹。令于西受降城使纳之。
十三载六月一日。陇右群牧都使奏。臣差判官殿中侍御史张通儒。群牧副使平原太守郑遵意等。就群牧交点。总六十万五千六百三头匹。口马三十二万五千七百九十二匹。内二十万八十匹驹。牛七万五千一百一十五头。内一百四十三头牦牛。驼五百六十三头。羊二十万四千一百三十四口。骡一头。
十五载六月。上幸蜀。发扶风郡。闲厩使任沙门。盗厩马十余匹以叛。太子至平凉郡。致搜阅官监。及私群牧马数万匹。军威始振。
大历七年八月。回纥使还蕃。以国信物一千余乘遣之。回纥恃功。自干元后。仍岁来市。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动至数万马。其使候遣。继留于鸿胪寺者非一番。人欲帛无厌。我得马无用。朝廷甚苦之。时特盈数遣之。以广恩惠。使其知愧。
建中元年五月。诏市关辅牝马三万匹。以实内厩。
贞元元年八月。吐蕃率羌浑之众犯塞。分遣中官于潼关蒲关武关。禁大马出界。
十四年四月。敕铸左右军征马使印各一纽。
二十一年四月。罢闽中万安监。先是。福建观察使柳冕。久不迁。欲因事以求恩宠。奏云。闽中南朝放牧之地。可致牛马蕃息。请置监牧。许之。大收境内畜产。牧放其中。羊之大者不过十觔。马之良者直钱数千。不经时辄死。又却敛以充之。百姓怨苦之。由是监观察使阎济美奏罢之。
元和四年三月诏。内厩之马。其数尚多。委飞龙使具条流减省闻奏。
十一年正月。以讨吴元济。命中使以绢万匹。市马于河曲。其月。回纥使献橐驼及马。以内库缯绢六万匹。偿回纥马直。
十三年十一月。闲厩使理岐阳旧马坊地三百四十七顷。尽归之国家。自贞观至麟德中。国马四十万匹。皆牧河陇。开元中。尚有二十七万。杂以牛羊等。不啻百万。置八使四十八监。占陇西金城平凉天水四郡。幅员千里。自长安至陇西。置七马坊。为会计所都领。岐陇间善水草及膏腴田。皆属七马坊。名额尽废。其地利归于节度使。长庆元年正月。灵武节度使李听奏。请于淮南忠武武宁等道防秋兵中。取三千人衣赐月粮。赐当道自召募一千五百人马骁勇。以备边。仍令五十人为一社。每一马死。社人共补之。马永无阙。从之。其年三月。范阳节度使刘总。请进马一万五千匹。
大中六年六月。河东节度使兼太原尹李业奏。当管诸军州草马。准贞元三年十二月十三日敕文。不许出界。又准去年五月十五日。司门转牒。诸道应有草马。准敕并不命出界。今缘近日诸道差人。于当管市马。不依敕文。并收草马。伏乞天恩。诏下诸道。准元敕约勒。旨。宜令本道准元敕处分。如有违者。即与区处闻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