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选后记

2004年底复旦大学出版社韩结根先生约请张斌先生把历年来发表的最有学术影响和对当前及今后汉语语法研究最有指导价值的论文编成《现代汉语语法十讲》一书,并且张先生和韩先生商定由我负责编选。张先生是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韩先生是我的老朋友,我不能推辞。但我接受任务后又非常担心做不好,虽然我是读张斌先生的语言学著作成长的,读大学时用的现代汉语教材就是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张斌先生是主要编写者,后来读硕士、博士,教授和研究现代汉语语法,张先生的论著是经常不断读的,1999年8月到2001年7月又在张先生指导下做博士后研究,出站后又留在张先生身边工作,应该说对张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先生的著作有所了解,但也仅限于了解,还谈不上完全掌握,所以我很担心选出的论文不能代表张先生语法思想的精髓。好在张先生非常善解人意,非常关心后辈。当我正在发愁选什么和不选什么时(因为我觉得先生的每篇论文都应该选,而出版社又要限定篇幅),2005年新年的一天早晨,张先生拎着满满两大包书和杂志到对外汉语学院,告诉我“十讲”的篇目和绝大多数原稿他都准备好了,接下去主要是按照出版社的要求进行筛选、复印、剪裁、统一体例就行了。望着八十五岁高龄的先生的满头大汗和满满的、沉沉的两大包书以及密密麻麻的工整的手稿,我真的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正是在先生的指导下,“十讲”的书稿很快就编选出来了。

按照丛书总体的体例,我又在页边栏给每篇论文加注了阅读提要和阅读提示,主要是帮助阅读者了解论文的核心精神。当然,我的理解未必符合先生的原著,不过,也算作我的一点读后感吧。在做这项工作的同时,我认真研读了张先生的论文,对先生的语法思想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同时又觉得对先生语法研究的核心思想、创新点及其理论来源不能很好把握,而且由于张先生长期同胡裕树先生合作,对哪些是张先生自己的思想,也不是十分清楚。我把自己的一些疑问提出来请先生略作说明,谁知先生非常认真地给予了解释和说明,使我多年的一些疑问得以涣然冰释。先生还提出来把这段对话(即“著者和编者的对话”)作为全书的代序,这给我们学习、理解和运用张斌先生的语法思想提供了最好的钥匙。

本书共收张斌先生语法研究论文44篇,按照丛书的要求编为十讲,即分为十个部分,每个部分另加标题。考虑到入选的论文有的是首次发表,每篇论文的后面不再标明出处。在编选过程中,只对各篇论文在体例上进行了统一,对少数明显属于校对上的错误给予了改正,其他未作改动。

编选这本书的时候正是张斌先生85岁华诞前后,看着先生硬朗的身体、慈祥的笑容、矍铄的精神、敏锐的思维、睿智的言谈,作为学生和后辈,我们感到无比的高兴。我们衷心地祝愿先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生命之树常青。

陈昌来

2005年1月31日


六、关于词典标明词性的问题这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