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以书中引证先后为序)
苏力:《法律社会学调查中的权力与资源——社会学调查过程的一个反思》,《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李猛:《如何触及社会的实践生活?》,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
赵树凯:《乡镇政府的应酬政治——10省(区)20乡镇调查》,《经济管理文摘》2006年第12期。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周庆智:《中国县级行政结构及其运行——对W县的社会学考察》,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陈永正、陈家泽:《论中国乡级财政》,《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5期。
李芝兰、吴理财:《“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陈锡文、韩俊:《五大因素导致县乡财政危机》,《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2月16日。
邱泽奇:《在政府与厂商之间:乡镇政府的经济活动分析》,载马戎、刘世定、邱泽奇主编《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Andrew G.Walder,Local Government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5),101,pp.263-301.
Susan H.Whiting,Market Discipline and Rural Enterprise in China.(manuscript)in Reforming Asian Socialism:The Growth of Market Institute,edited by John McMillan and Barry Naughton(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5).
刘世定:《占有制度的三个维度及占有认定机制》,载潘乃谷、马戎主编,邱泽奇、王铭铭执行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二十一世纪》8月号,香港中文大学,1997。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吴毅:《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11期。
吴毅:《农地征用中基层政府的角色》,《读书》2004年第7期。
William Hinton,Fanshen:A Documentary of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NewYork:Vintage,1966).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邓大才:《乡镇政府应该撤销》,《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3期。
徐勇:《变乡级政府为派出机构》,《决策咨询》2003年第5期。
于建嵘:《中国农村的政治危机:表现、根源和对策》,“北大在线”燕园评论,2002。
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潘维:《质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关于乡村中国的两种思路》,《开放时代》2004年第2期。
潘维:《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杨琳:《村级财务何时走出恶化深渊?——对湖北省村级财务状况的调查》,《调研世界》2001年第10期。
孙自铎:《乡村债务何时了?——对安徽省乡村债务的分析》,《调研世界》2001年第3期。
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J.Scott,Weapons of the Weak: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吴毅:《“诱民致富”与“政府致负”》,《读书》2005年第1期。
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吴毅、杨震林、王亚柯:《村民自治中“村委会自治”现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学海》2002年第1期。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苏力:《法律如何被信仰?》,载《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吴毅:《法的正义抑或情的入理》,《天涯》2004年第5期。
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R.Redfield,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克利福德·吉尔兹:《核心、王者和魅力:权力符号的反照》,王海龙译,载《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赵晓力:《关系/事件、行动策略和法律的叙事》,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米歇尔·福柯:《治理术》,赵晓力译,《社会理论论坛》第4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8。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下的思想》,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王旭:《乡村中国的基层民主:国家与社会的权力互强》,《二十一世纪》1997年4月号。
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赵晓力:《信访的制度逻辑》,《二十一世纪》2005年6月号。
朱元鸿:《背叛、泄密、出卖:论民族志的冥界》,《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7年第26期。
杨俊凯:《治理、摆平与抗争——湖北省陈村水事官司的故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又见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1辑所刊杨俊凯同名论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仝志辉:《村委会选举中的乡村关系和乡村民主的治理化》,载《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荆门,2001。
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刘金海:《集体产权变迁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经济学家》2004年第1期。
吴毅:《“双重角色”、“经纪模式”与“守夜人”和“撞钟者”》,《开放时代》2001年第12期。
王平等:《地根政治:全面解剖中国土地制度》,《中国改革》2005年第7期。
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佟德志、刘训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郑欣:《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华北农村村民上访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谭同学:《乡镇机构生长的逻辑——楚镇水利站、司法所政治生态学考察》,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又见谭同学:《楚镇的站所——乡镇机构生长的政治生态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朱冬亮:《当前农村土地纠纷及其解决方式》,《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王甲午、曹颖:《农村土地纠纷的成因及对策》,《农业经济》2005年第7期。
徐昕:《法律是否重要?——来自华南的一个民间收债案例》,《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2005年第2期。
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吴毅:《无政治村庄》,《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
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国光主编《九七效应》,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1997。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Prasenjit Duara,Culture,Power,and the State:Rural North China,1900-1942(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甘阳:《“民间社会”概念批判》,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李强:《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的悖论》(该文是对王绍光、胡鞍钢《中国政府汲取能力的下降及其后果》一文的评论),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吴毅:《催收与拖欠》,《天涯》2004年第5期。
刘健、林嵬:《县乡财政造假现象透视》,《瞭望》新闻周刊2001年第27期。
涂咏梅:《地方财政虚收问题及成因探析》,《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3期。
戴益民、张中彬:《财政收入“虚胖”问题透视》,《农村财政与财务》2000年第2期。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赵树凯:《乡镇改革如何走出迷途?》,《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18期。
秦俊波:《乡镇撤并后农村工作有八难》,《乡镇论坛》2002年第2期。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孙立平:《我们在开始面对一个断裂的社会?》,《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汪翔、钱南:《公共选择理论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智慧出版有限公司,1993。
吴毅:《最后的征收》,《读书》2005年第5期。
叶长贵:《论新时期人民群众上访的特点》,《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谭用发:《群体上访人员的几种异常心理》,《决策咨询》2002年第6期。
杨明连:《从特征入手预防处置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公安学刊》2002年第2期。
申静:《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四川省中部一个村庄的实证研究》,载郑也夫、沈原、潘绥铭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罗峰:《“追缴税费”与“确权确地”:土地二轮延包中的政策界线与民意冲突》,《调研世界》2005年第10期。
苏萍:《文化、经济与社会:多维度下的中国秘密社会》,《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郑卫东:《透视集体上访事件中的村民与乡村干部》,《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
林僧:《上访,碰着了谁的神经?》,《乡镇论坛》2004年第10期。
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载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仝志辉:《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应星:《评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以〈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宗成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史景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李璧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J.Van Maanen,The Moral Mix:On the Ethics of Fieldwork,in R.Emerson(ed),Contemporary Field Research(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3).
J.Van Maanen,Tales of the Field:On Writing Ethnography(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陈新:《叙述主义历史哲学》,智识学术网,2005。
卢晖临:《迈向叙述的社会学》,《开放时代》2004年第1期。
卢晖临:《社会学的历史转向》,《开放时代》2004年第1期。
Maurice Freedman,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1963),14:1,pp.1-19.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吴毅:《农村政治研究:缘自何方,前路何在?》,《开放时代》2005年第2期。
董建辉:《政治人类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克利福德·格尔兹:《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李康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张厚安、徐勇等:《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社会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载黄宗智著《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
马明洁:《权力经营与经营式动员——一个“逼民致富”的案例分析》,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流心:《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附录2 小镇文献资料引用目录这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