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协商·争执·智慧
“假如各邦拒绝批准这一个宪法,最可能的是从此将不会再有一个在和平中销毁另一个宪法的机会了——下一个宪法势必将要用血来写成。”
以上是一七八七年九月十七日美国宪法草案经三十九个代表签了字之后,华盛顿先生所说的话。一个国家能用墨水来写成宪法原是上帝的恩典;可是墨水写成的宪法却要人的智慧和慈悲去赋予它生命,偏见和自私可以使它无过于黑字白纸。人还是要生活下去的,管理众人之事的政治还是要依着大家愿意遵守的轨道运行,宪法,不论是成文的,或是不成文的,还是要确立的;只是在那个时候,要有一部不是偏见和自私所销毁得了的宪法,这宪法却可能必须在一叠血案的方式中出现了。每个国家似乎都不会没有一个用墨水来写定宪法的机会,在美国这机会是在一七八三年到一七八八年的五年中,可是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美国的命运还徘徊在未定之中,艰苦争取独立的国父,不能不在这最严重的关头,向人民提醒这一个历史的原则了。
一百六十年后的今日,美国人民经历了多少次人类的厄劫,非但不衰,而且蒸蒸日上;享有普天之下最高的生活水准,担任着民主和平的卫士,以盟主的地位号召全球,——这些没有人能否认的事实做了当时制宪诸公智慧的见证。可是我们不应忘记的,那个成为美国人民幸福磐石的宪法,它的草案最后协议是在五对四的狭缝里完成的。一票之差可能在历史上造下的距离,真是难于想象。我们固不必在这狭缝上多作消遣性的推测,但是这却也说明了美国宪法的诞生并不是一件瓜熟蒂落的自然礼物,它是一件人类智慧的创造,它是在惊涛险浪中争得的成果,这段历史是值得一百六十年后,在地球另一面的大陆上,被一个新的宪法难产引起着烦躁,甚至颓丧的朋友们重温一遍。谁也不能保证上帝的恩典一定会降到我们的身上,但是要避免历史的残酷,道路也许也只有一条。
和平团结的道路
战争带到人间的,即使是胜利,果子总是酸苦的,不论它瞬息即逝的表皮是怎样鲜红夺目。美国的独立战争岂是例外?当北美的十三州宣布独立,向大英帝国挑战,八年的岁月里有的是艰苦。但是为了自由,为了胜利,团结的精神维系着生活日益下降的人民。他们“为了共同防御,安全的自由,和相互的幸福,缔结一个坚强的友谊同盟”。这个同盟为了战争的需要,在每州一票的会席上有权宣战、订约、铸钱、举债和统率军队。可是这是一个应付危局的各州政府联席会,不是一个各州人民共同的政府。独立一旦获得,共同的敌人一旦消灭,问题也跟着发生了。“坚强的友谊”并不够担负在共同作战中所引起的共同责任。在战争期间共同发行的公债,各州谁也不太认真地想清理了,于是债券的价值一落千丈,吃苦的自然就是各州持有债券的人民。更严重的是那些为独立而出生入死的士兵们,战争结束,各州各自为政,士兵的抚恤——复员的问题落到了没有实权的邦联机构肩上,无法解决。一七八三年六月里叛兵竟冲入了费城的邦联会议厅里,把代表们轰走;若不是华盛顿出来镇压,局面可能闹得不可收拾。又像麻省的乱事,散兵打家劫舍,四处滋事,很久才平复。这一类事情使每个人民都在恐惧不安的紧张里期待一切可能的事变,人心浮躁,秩序混乱。美国当时的社会贤达,感觉到这样下去,祸变叵测,可能把八年苦战的收获,全部丧失。在他们相互的通信里充分地表现了局面的危急和他们的责任,感觉最深的自然是华盛顿自己。他在疆场上看见多少忠勇的人民流血牺牲,他在村舍里目睹妇孺老幼的流离颠沛,他的良心上要能受得住这些印象,只有负责把自由和幸福实现在国土上,使这些代价得到报酬。
和平、统一是当时美国安定民生的唯一道路。各州必须要放弃一部分的主权,组成一个有实权的联邦政府;可是要使各州愿意放弃他们一部分的主权,必须要保证联邦政府决不会侵犯各州人民所必需的自由。这个平衡若是找不到,联邦政府不能建立,各州各自为政,必然会延长混乱的局面。
就美国当时一般人民说,他们虽则已身受社会秩序混乱的痛苦,但是他们刚从大英帝国统治中解放出来,对于一切权力都深恶痛绝。华盛顿那些领袖们所认为必需的中央权力正是一般人民所不愿接受的方案。两年很快地过去了,混乱的情形只在加深中。在一七八五年的春天,华盛顿才得到了一个机会,那时Virginia和Maryland两州因为航运发生了争执。这争执表明了各州各自为政会限制经济事业的顺利发展。在实际利益上人们容易使用理智来面对事实,所以华盛顿就请两州代表协商合作办法。他在协商会里提出了统一税额、币制的基本建议。这些具体的建议引起了代表们的兴趣。可是要实行这些大家有利的方案,两州是不够的,于是又把附近两州请了来参加。结果四州代表决定了在翌年九月里召集一个十三州的商业会议。一年又这样过去了。到那时候,到会的只有五州。可是这会议却没有流产。哈密尔顿在会里提出一个建议。到翌年五月里再开会,同时把会议的范围扩大了一些,将讨论一切有关十三州联合的问题。到会的代表经过多次的恳谈,已逐渐了解联邦政府的重要;他们不但赞成这建议,而且各自把这点认识带回了家乡。这样又是半年多。耐心,耐心,时间是不能吝啬的,只要是向着一个目标在移动,速率自会在时间里增加。
可怕的争执和伟大的折衷
独立宣言发表后十一年,一七八七年五月二十五日的费城会议终于开幕了。这一次会议中,十三州里只有一州没有代表。五十五个代表包括着美国当时各地的领袖人物:律师、法官、州长、医生、地主、商人;有八十一岁的老翁富兰克林,有二十九岁的小伙子Charles Pinckney,真是济济一堂。华盛顿所盼望已久的集会终于实现了。他在开会前夕发表了一段话:“很可能我们所提议的计划不会被接受,也许还得经过另一个可怕的争执。假如为了要讨好人民,我们提供一个自己所不赞同的方案,此后我们怎样能够为我们的工作而辩护?还是让我们提高我们的标准,使智慧和平得以实现,至于成就与否,原是上帝的意志。”
的确是这样,每一个代表都明白这个会议将决定多少人民的灾难和幸福,将决定美国的命运;每一个代表都有他的见解和希望。他们之间可以相差极远:崇拜英国贵族精神的哈密尔顿主张一个终身职的上议院来阻挡任何过激的变动;他甚至想立一个类似英皇的总统,不同的只在世袭和选举上。小州的代表们像Paterson,却要保持旧状,联邦政府不能超过于一个各州政府的联席会议,至多加一个有限的联邦法庭。极端的“无能政府”的主张者杰裴逊自己虽没有出席,但是他的影响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发生作用。各人有着不同的意见,各人又认真地觉得自己的是最好的意见,“可怕的争执”自然是免不了的。他们知道这些争执若是泄露到会外去可能增加协议的困难,所以规定了绝对秘密的规则,非但当时不给会外的人知道,而且相约与会的人一生不得泄露会内的争执。宪法之父的梅迭生在生前发表他的政治文件时,宪法会议的一部分纪录却特别除外,到他死了之后才公布。
会议的秘密并没有掩饰当时“可怕的争执”,连华盛顿自己都用了尖锐的语调来批评对方了。这时若没有那位八十一岁的老翁富兰克林在场,这会议可能就决裂了。老先生看见会场的空气已经太热,理智已被感情所掩盖,不能不站起来要求停会三天,“让这一阵激动过一过,大家才能没有意气的、自由的、充分的对这些问题细细考虑”。同时,他提议会中请一位牧师祈祷“宇宙的创造者,恳求他主持我们的会议,用他的智慧启迪我们的心灵,把真理和公平的爱好注入我们的心中,使我们的辛苦得到完全和丰富的成功”。
富兰克林的诚意,通过牧师的祷告,感动了与会的代表,这三天里,真像是上帝答允了他们的祈求,产生了奇迹。在七月二日会议重开时,空气突然改变,协议的基础,“伟大的折衷”,就在那天提出,十六日以五对四通过了这折衷方案,那就是现在美国宪法的最初草案。
政治家的风度
经了三个月的会议,九月十七日三十九个代表(十三个代表已经离会,三个代表拒绝签字),在草案上签了字。字是签了,这并不是说每个代表都满意了;相反的,我们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觉得这草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哈密尔顿在签字下注明:“没有一个人的意见比得了我自己的距离这草案更远,但是我们继续在混乱和痉挛中犹豫呢,还是不如在这草案上寄托我们好意的希望?”和平老人富兰克林签字时说,这宪法中有几部分他是不赞成的,但是他愿意信托别人的判断。华盛顿就在这时候说出我在本文开始时所抄下的警句。这时谁也没有把握敢说这草案会得到各州的批准;可是除非有九个州批准,这草案就会失败。于是又展开了一幕更广大的争执。
因为这宪法规定了上院是以州为单位所组成,所以人口稀少的州觉得很合算,很快地批准了,可是只有四州,其他九州却迟迟不肯批准。那时,各个在草案上签字的代表,不论他个人的见解怎样,都觉得有要求人民批准的责任。他们回到本州,尽力地为宪法草案努力。譬如说自认和这草案距离最远的哈密尔顿,却成了最努力敦促人民批准这草案的著名人物。他是纽约州的代表,纽约州的州议会里大多数的议员反对这草案。他要说服人民使他们加压力于议员们的身上,所以他发动了广大而有力的宣传。他写了很多的文章,这些文章后来集在著名的《联邦论者》一书里,成为美国政治理论的经典,一直支配着美国早年的政治。哈密尔顿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赞扬的,他之成为美国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和开国的功臣,就因为他具有这种精神。他并不因为这宪法草案和自己的理想相差的距离很大而在会外设法阻碍这草案的被批准,而是因为这草案既经自己参加的会议中通过,放弃了自己的私见,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中,为这草案奋斗,尽他最大的能力。经他的奋斗,这草案居然最后能以相差三票的数目获得纽约州的批准。
在其他地方,我们见到类似的情形,在Pennsylvania州有若干议员反对这草案,拒绝赴会,使会议开不成。可是这地方人民却因代表们的解释,赞成批准这草案。他们群起到这些拒绝赴会的议员家中把他们拖到议会里,结果也通过了批准案。
在Virginia州的议会里发生了很激烈的辩论,因为这州里有着最雄辩的对手。著名的群众领袖Patrick Henry领导着反对派,主张批准的领袖却是拒绝在宪草上签字的Randolph(后来是美国第一任的联邦检察官)。他像哈密尔顿一样放弃了私见,为宪法的批准而奋斗了。结果以八十九票对七十九票获得批准。
经过了这场争执,美国的宪法才正式确立。美国人民,尤其是当时领袖们的智慧和慈悲,邀得到了上帝的恩典。他们不必经过流血就走上政治的常轨,立下了一百六十年来生活安定,经济繁荣的基础。在今天,我们重读这段历史,像是一节可羡的故事。当我们读到紧急的关头,也不免替他们担心:假如失败了怎么办呢?会有什么后果呢?今天的世界会怎么样呢?我们私心庆幸这些难关都一一渡过,我们感激这些功臣们的劳迹,因为世界上有今天的一日怎样能缺少这一段历史?若觉得今天的世界有着光明,我们又怎样不归功这辈先哲呢?
每一个人有他为人类服务的机会,历史的功罪会历久更新。当我们提到华盛顿、富兰克林、哈密尔顿的名字时,不必妒忌,有为者亦若是!在我们眼前不就有着和他们同样的机会,同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