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传】
(1287—1367) 字仲思。号益斋,又号栎翁。高丽庆州(在今韩国)人。年十五登科,历仕本国,官至门下侍中,封鸡林府院君。卒,谥文忠。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曾为本国忠宣王召至大都(今北京),与姚燧、赵孟頫等周旋,学益进,诸公称叹不置。三年(1316),奉使西蜀,所至题咏,脍炙人口。后又数次来中国。其天资厚重,辅以学问,高明正大。人有片善,称誉惟恐不闻。平生未尝疾言遽色。对客置酒,商榷古今,亹亹不倦。为宰相,人无贵贱,皆称益斋,其见重于世如此。其词多赋行旅、山水。工于写景,笔姿灵活,颇得帆随湘转之妙。有《益斋乱稿》。词在集中。
菩 萨 蛮
太 常 引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