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之间 - 李谨伯
©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2015
数字版图书版权信息
呼吸之间/李谨伯著.北京: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5.
CAEBN:7-001-000-60526901-5
分类号:道家 —— 养生(中医) R212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45号
呼吸之间
李谨伯 著
出 品 人:童之磊
责任编辑:朱厚权
出版发行: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28号E座9层
邮政编码:100007
首次发布:2015.5.11
更新时间:2015.6.4
上架建议:医药 卫生
本书由孟庆霞授权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出版与发行,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本书电子版如有错讹,敬请读者指正,我们会及时更新版本。
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为作者和相关机构提供数字出版服务。
纸质版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出 版 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7275-3
出版时间:2013.1
有为,半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有界,有无界,无界
左脑功能,右脑功能,中脑功能
六根用事,五眼六通,般若智慧
无念,无相,无住
去妄念,不分辨,不执着
后天,半先天,先天
致读者 [1]
张震寰
(原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主任、中将,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超心理学现象,久已成为世界范围的热门话题。多少年来围绕着这些奇异现象,科学界和理论界进行了多次激烈的论战。这种论战不但发生在国内,也发生在国际上。人体特异功能现象的有无及对这类现象的解释,始终成为论战的焦点,其激烈程度或许只有中世纪科学黎明时期才可类比。正因为这种论战涉及范围之大、内容之深刻都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所以我们不难领悟,其结果必然关系整个人类的前途。
我们深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真理则越辩越明,我们坚持为真理而斗争。科学实验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实践活动,它必将深化我们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并不断增强我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回顾近千年来人类自然科学的发展,我们看到它每前进一步都要经历多么激烈的斗争。这里我们不妨举出创立“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天体运行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例子。哥白尼在创立日心地动说时,欧洲正处在黑暗的中世纪末期,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早已被基督教会改造为基督教义的支柱。但是由于观测技术的进步,在托勒密的地心体系里必须用八十个左右的均轮和本轮才能获得同观测比较相合的结果,而且这类小轮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当时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都对这个复杂的体系感到不满。哥白尼接受了这种进步思想,他赞成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治学精神,主张以简单的几何图形或数学关系来表达宇宙的规律。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遭到两类人的批判,一类人是抱残守缺的哲学家,他们坚持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说法,把地球当做宇宙的固定中心;另一类人是教士,他们认为日心地动说是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因为《圣经》上明白写着大地是静止不动的。哥白尼为了宣传新学说不得不采取了迂回的斗争手段,经过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工作,哥白尼的学说不断取得胜利和发展。恒星光行差、视差的发现,使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明。哥白尼的学说不仅改变了当时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在这场捍卫科学真理的斗争中,意大利杰出思想家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指为“异端”,在1600年2月17日被罗马宗教裁判所烧死在罗马百花广场。
这段往事至今仍激励着我们为科学进步而斗争,它也告诉我们,愚昧和专横对科学发展是多么有害;它也启发我们,对于学术上的不同见解只有通过讨论或争论来解决。发明牛痘使人类永远摆脱天花困扰的琴纳,发现人类血液循环规律的哈维等(不胜枚举),都曾在他们为人类做出不朽贡献的时候遭到“正统派”的嘲弄和挖苦,在“正统派”人士中有的还是曾有过创见的杰出科学家。这个事实也告诉我们,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结果就有可能堕入阻碍人类进步的泥坑。敞开心扉,接受新鲜事物,着眼于人类更远大的目标对一名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该是多么重要。自认人类已穷尽真理,或只须沿着前人开拓的路径走下去,其结果也只能使人类自己走投无路。千百年来,人类的新认识、新发现、新思想往往被当时一些人视为“邪说异端”,但是历史将超越他们,这是无可回避的大趋势。
今天距英国成立世界上第一个超心理学研究会(1882年2月20日)已逾百年;苏联有20多个研究机构在从事人体潜能研究;1957年,“美国特异心理学联合会”成立,1969年该学会成为美国科学促进学会的附属学会。到20世纪70年代初,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成立了240多个人体潜能研究机构。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又一竞争格局。钱学森同志曾在几年前提醒我们:“一个人体科学的幽灵正在我们当中徘徊。”人体潜能研究“搞下去一定会导致一场科学革命,就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次飞跃。如果搞得好,这场革命可能在21世纪就会到来”。
时代毕竟不同了,中国的情况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人体科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一批科学工作者正在开展严肃的探索研究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我国中央政府于1986年曾正式发过文件,内容摘要如下:
“近年来,特异功能研究和气功活动日益受到国内外重视,鉴于这些事情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一九八六年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成立‘三人小组’,负责协调工作;一九八七年扩充为‘四人小组’(由四位部长组成的);一九九〇年八月,原‘四人小组’写报告给中央,为继续加强对特异功能研究和气功活动的领导,根据总理的批示,于一九九〇年十二月二十日召集会议,确定重新组建人体科学工作‘六人小组’(由六位部长组成);一九九一年二月十二日上午,‘六人小组’召开会议,会议认为:‘人体科学是一个潜在的、有重大意义的新学科,需要认真对待,它的发展可能对经济、国防、安全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影响未来的科学革命。’”
[作者注:一九九五年中央领导又决定扩充“六人小组”为“九人小组”,加强对人体科学的研究。“九人小组”是由中央政府九位部长组成的,负责领导和协调人体科学的研究,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由中国科协正式批准成立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和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两会的理事长是张震寰,顾问是钱学森。张震寰时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中将,钱学森是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中将。“人体科学”这个名字是钱学森提出的,钱学森认为:人体科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特异功能;2.气功(内丹);3.传统的中医理论。钱学森认为“人体科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大部类,它和自然科学(大部类)、社会科学(大部类)是平行的、平等的。自然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物质界的研究;社会科学是人对人类关系的研究;还缺一门就是人对自己本来面目的研究。人研究精神的自我就叫“人体科学”,国外也有人叫超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古代中医学离不开“气血论”,不论针灸、按摩、药饵,都要发气:布气、运气,有专门的“气医”,中国科协还根据钱学森的意见,批准成立过“第四医学研究会”,第一医学叫治疗医学,第二医学叫预防医学,第三医学叫自然疗法医学,第四医学就是特异功能医学。]
[1] 本文是张震寰同志为人体科学、气功、内丹系列丛书出版前做的序言。
前言
李谨伯
我真笨!我总想用现代明白的语文,说清楚修炼内丹的目的、方法和秘诀,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结果啰嗦话说的越多,让读者越看越糊涂,倒不如学古人,名词、术语多变,但言简意赅,留有涵蓄的空间,让人深思回味!久久实践,终于彻悟,这一点是我深表遗憾的,因为我的浅薄,做了一件蠢事,不该写这本书,言多必失,此书错误多多,容读者批评指正。“大道开口便错”,说和写书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看书是证法用的,书文只是比喻,因为“法无定法,因人而异”。
想来想去,我还是想把憋在心里的话简单地告诉大家。修炼是为什么?怎么修炼?其实,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早就告诉我们:“宇宙是无数个的”(《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其大无外,不可想象地大,可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生长在三个不同时空区的不同宇宙套叠之中的。一个叫“有界”;一个叫“有无界”;一个叫“无界”。它们的区别就是时空概念不同,因为不同的宇宙,就是时空区的不同,佛经上不用“宇宙”两字,而用“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其实东汉刘安编写的《淮南子》一书说:“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宇宙者时空也,世界者也是时空也。释迦牟尼说:“时空不二”,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的,古人早早就知道,不同的宇宙就是不同的时、空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来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开的,爱因斯坦称时间为第四维,不过时间不是“维”。不同的宇宙,不仅是不同的时空区还要加上能量速度的不同。)
但可惜我们人类不幸生在了一个“一切感知都是物质的世界(连空气、电都是物质)”,叫“有”的世界,我们就必须适应,这一以物质为主的世界逐渐学会和发展我们的感知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实在可怜。我们只能感知三维空间,只能感知到一条线,或一个平面,或至多一个三面的立体。至于太远的地方或隔墙、桌后,我们就看不见了!而这个世界时间的概念是60秒1分钟,60分钟是1个小时……其实另外别的世界,时间概念是“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的,而我们认识的精神是个什么东西?认为精神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叫“空”。虽然有,但留不住它,甚至有人说精神不过也是物质的反映,叫第二性。此外,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也叫宇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待的;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有好必有坏,有生必有死,有长必有短,有男必有女,没有绝对的真实和真理,只有相对比较中的真实和真理,因为,时间地点条件一变,真理和规律也得变。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化学、物理学、医学,科学正确的名字,应该叫“地球条件下的化学,地球条件下的物理学、医学”,如果时空条件一变,这些科学的规律也就不起作用了,“道是可变之道,而非常住恒定不变之道”,这是老子的空间观。我已经是三十年后的名字叫李谨伯了,但你现在不得矣,又不能叫我为“三十年后的李谨伯”,还只能叫我为李谨伯。《金刚经》说:“所谓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道德经》中说:“名可名,非常名(意指名非不变之名)”;这两句话都是老子和佛祖的“时间观”,我们看任何事物,都不应该死守一点固定不变,要从发展、长远看问题,苦恼就会少些,觉悟就会多些!在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上写的是“道可道,非恒定之道也;名可名,非恒定之名也”。道不是恒定不变之道,道是可变的,古人为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字,所以,把“非恒定之道”改为“非常道”。在春秋时代,道不是用“可以说的”,而用“子曰”,所以把“道可道”解释为:“道是可以说的”,恐怕不是老子的意思。
如果按照马克思的辩证法来理解,既然有一个物质的世界(宇宙),那么必有一个反物质的世界,也叫一切以精神为主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六维空间,加上时间和我们世界不同的,因为我们只有三维空间的感知能力(叫阴六根)当然无法感知这六维空间区。但这个六维区在哪里呢?其实就在我们脑中、眼前,我们原有的智慧本能是完全能感知这六维空间的,是我们右脑的功能,是我们生前就有的智慧功能,就叫人体潜能,但是这种潜能不是用于物质世界,应该只能用于六维的反物质世界的,佛家称为“彼岸世界”(《心经》上叫“般若”,渡筏到彼岸世界叫“密多”,佛教称之为“空界”、“法界”,道家称之为“虚界”,又称之为“有无界”)。我们如何能恢复我们这种本能,而可以感知这六维时空的世界呢(右脑的功能)?就是把诞生以后我们所知所学的一切后天知识暂时不想、不用,阴六根不用,就叫“六根清净”,有眼不看,有耳不听,有鼻不闻,有舌不尝,有手不拿,尤其是意根不用,其他五根也无法用。如果想恢复先天阳六根的功能,就叫意静,不妄想,不分辨,不执着,就能靠先天的本能元神用事,可以达到无为境界了。无为境界修炼的方法,不是别人教的,完全是本能的,法法自生,法法自灭,万法归一,出现不同景象,一个阶段一样,但还需要老师证法。刚生下来的婴儿,他带有先天本能,是元神用事的,慢慢长到五六岁的幼儿都保留有不同程度的先天潜在功能。像有一个小孩叫周周,在生活上,他好像是弱智,但音乐指挥方面,他一看就会,能指挥一个乐队演奏。许多有超人天赋的大科学家、大学者,都属于这种保留先天智慧功能的,但可惜父母不懂,总想用后天知识灌输给孩子,渐渐他的先天功能就退化了,练功、修道、修内丹,其实就是让我们把后天在物质世界中所学的一切知识、见闻都暂时不用,以渐渐恢复我们先天的功能,以元神用事。所以道家说:“识神(后天思想意识)退位,元神(本能意识就位)就位。”佛家说:“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做学问,知识懂得越多越好,修炼要舍得的东西越多越好。修炼,是舍去自己的小聪明,才能得到大聪明、大智慧。“舍”也叫返先天,返本还原,返璞归真(真我)。我“能婴儿乎!”一切方法都是“夺天地之造化”,把由生到死逆取,变成由死还生,所以我们用“返观、返呼吸、返听、返思”等,用“抱元守一”、“返观内照”以达到无为之境。返本还原,返先天,返璞归真,是道学规律的根本之一。
这时候我们已经能够感知彼岸世界、空界、虚界,以精神为主的世界,因为我们已经有了阳六根,我们会感知到精神才是实在的,而物质才是“空”的,真空实有。我们常常不理解,为什么佛经上总是说“诸法空相”、“万法皆空”、“法是法尘”,思想意识上的对象叫“法”,万事万物在物质世界中也叫“法”、叫“空”,当然从时间上、从功能上看,物质也是空的,时过境迁,物质能转化为功能,功能看不见,也是空的,人世间的一切悲欢离合、荣华富贵、吉凶祸福、痛苦烦恼不也是空的吗?想开一点吧!
当我们有了阳六根,也不能用,用了功夫上不去,违反宇宙法则,会提早灭度的,应该第二次否定阳六根不用,我们就能恢复大智慧“般若”功能,更高级的潜在功能,它只能用在第三个宇宙时空中,叫“合”的世界(其实能感知合界的就是靠我们的中脑)、正界、反界、合界,佛教称之为“无”界,也叫“真如一界”;道教也称之为“无界”,也叫“大罗天”,能做到这两次的否定,就能得到般若智慧,得三身四智(法身、报身、化身,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能感知这“合”的世界,就叫“圆觉”又叫“圆满”,这个境界一切都是绝对的,没有生,没有死,叫“涅槃”,没男没女,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好像来了,又好像去了,如如来去,所以能感悟这一世界的(九维空间,加时间)都叫如来,叫佛,叫天仙,因为只有佛和天仙是能否定阴六根和阳六根的,佛界就在人间、眼前。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觉悟者为佛,尚未觉者为凡人。
至于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所说:“道可道,非常道”是他对“道”的解说是总纲,在不同的时间、条件、地点上,一切自然规律都是可变的,道是可变之道,而非固定长住不变之道,不同的时空区,当然规律是不同的,这是老子的空间观。“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的时间观,前面已经说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老子提出的先天和后天的观念,“有欲观其窍(徼),无欲观其妙”,有欲就是有为、有作,无为就是无欲。有为守窍,无为观妙,“妙”是一种什么都没有想、又能对宇宙的事什么都清楚的境界,没有文字可以形容,只好叫“妙”,“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此两者其实都同出于一个人的大脑,有为和无为,“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是什么?是不是就是“元”,元是“一元复始”,从头再来,扬弃过去,重新开始,是不是就是否定之否定?两次否定,第一次先否定我们的阴六根功能,就能恢复我们先天元神;阳六根功能再不用,第二次再否定我们的阳六根,潜在功能不用,就能恢复我们人人皆有的佛性“般若”、大智慧功能。两次否定就是修内丹、修佛、修道之路。也许我说的不对,请善知识批评,不过根据古今很多人都曾终身付出修炼的艰辛而不悔而得到的成就,至少是炼内丹的副产品,可以让我们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延年益智,去除烦恼痛苦,这是很容易修得成效的,至少我也算是过来人,不愿藏私,供大家品评。不过,即使修成了仙佛,也不是离我们而去,仍在三界。其实三界也是一种比喻,并不是真的有三个实实在在的有不同生命、不同物质的世界,三界是我们大脑内三种不同的功能:一个是六根用事;一个是五眼六通;一个是般若智慧。可以比喻为三界,三界也是一界,三界是分不开的,都在我们的大脑里。
大道静中求(代序)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科大读研究生期间曾听过钱学森先生的讲座,第一次听到重视人体科学研究的提法。当时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东方的宗教哲学的了解,囿于当年书本上的知识,所知甚少。后来到了美国,环境的关系,接触更多的是西方文化艺术、宗教与哲学。1999年回国后,我陆续读了一些深入浅出的国学著作,亦曾有缘在太湖大学堂拜会参访南怀瑾先生……类似的因缘际会,让我与中华文化的精神更趋接近。2009年我被李谨伯先生的著作《呼吸之间》吸引,后经林翔先生引见,获李老亲自指导,开始练习打坐静修。静思冥想,物我两忘,我真切地感觉到心灵和体力都得到提升。
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氛围不同,今天的社会环境对于“人体科学”、“禅修”都有了更为客观和包容的价值判断,虽也有秉持理性与实证态度的专家对“玄之又玄”的东方式修炼持排斥的态度,不过,我觉得若是执念于既有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怀疑和反对一切与“既有”相游离、有矛盾的事物,这种态度恐怕也谈不上“科学”——我们必须能宽容异见,包容坚执、有勇气探索盲区和未知,这是我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一点心得。牛顿、爱因斯坦这样令人仰之弥高的科学家发明家,也充分肯定哲学与宗教对其人生与事业的影响。
西方的智慧,抽象思辨,求实求证,诉诸有形。东方的智慧,感性、神秘、中庸,诉诸无形。西方哲人高度看重实证,要求既明其“用”又能穷举其“理”——而且这种“理”一定要构筑在坚实不可动摇、能被反复验证的事实的基础上;而东方的典籍、理论玄奥而神秘,通常只讲其“用”而不释其“理”。一个更着重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一个更倾向心性的陶冶与修持。总体而言,西方的智慧,常依据严密的逻辑科学体系,有系统的阐释;而东方的智慧相对神秘费解,需持久的求索参悟,可意会不可言传。
东西方文明和智慧,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哲学宗教伦理逻辑价值体系,代代相传得以存续发扬,是人类文化精神的宝藏;而东西方文化汇流的例证更是不胜枚举。我们当以开放宽容的心态、科学的方式去拥抱它们,这不正是我们求索智慧的途径吗?
今天,能够有一本以明白晓畅的语言阐释健体、养生、修心等中国文化传统的书籍问世——而且作者还是以深入浅出的理论与数十年坚执的历练来现身说法,这是何其宝贵。李老先生关于静坐与修道的理念中,包含了很多人生和修为的准则和思想,需要我们这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旋转着的人们,静下心来体会,拥抱智慧。
“人能常清静,天地皆悉归”。真诚推荐李老先生的著作,希望它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寻得内心的宁静和力量。
这是第一篇第一编 从身体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