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 汉·张仲景
中医经典必读丛书
汉·张仲景述 晋·王叔和撰次
杨金萍 罗 良 何 永 点校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伤寒论/(汉)张仲景述;杨金萍等点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0
(中医经典必读丛书)
ISBN 7-80231-099-7
Ⅰ.伤… Ⅱ.①张…②杨… Ⅲ.伤寒论 Ⅳ.R222.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118606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100013
传真:64405750
北京市泰锐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87×1092 1/32 印张8 字数112千字
2006年10月第1版 2006年10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7-80231-099-7 册数5000
定价:12.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读者服务部电话 010 64065415
010 84042153
书店网址:csln·net/qksd/
前 言
中医药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数千年来,在人民医疗卫生保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以及《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薛生白湿热病篇》《温病条辨》等温病学名著,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与临床经验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术的经典规范以及学术传承的基本教材,其中所论述的医学原理至今仍然是指导临床的准则。
近代以降,随着西学的东渐,中国的现代学科体制逐步形成。然而,从晚清到民国,中医学却始终难以以自身的完整体系进入这一学科体制。于是,中医学界开始对整个中医理论体系进行整理,以求适应近代学科体制和教学要求,中医理论亦因之发生了巨大嬗变。表现在中医教育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就是迅速抛弃传统的知识系统,按照西学的模式去建立新的学科范式。中国文化本身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知识、价值和思维方式,蜕化为归拢于单一模式的抽象知识,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思维训练、意义传递和生成功能。20世纪初以来的百年间,中医学研究一直处于“近代模式”的笼罩之下,中医理论对于诊疗实践的指导作用日渐淡化,学术界许多有识之士颇感忧虑。因此,近年来,中医药界的学者纷纷强调重新审视经典,审视传统,审视近百年来的研究方法,并以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为目标。运用现代语言和治学方法诠释经典,对中医理论进行“还原”、“归真”,是保持中医特色与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根本出路所在。
综观古往今来的贤哲名医,无不熟谙经典、勤于实践,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不断推动着中医学术的进步。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一宏伟目标,明确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确立为本领域的优先主题。
历史已经证明,熟读经典,溯本求源,是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的必由之路。加强经典著作的学习,对于训练中医临床思维方法,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培养优秀临床人才,实现中医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目前的现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提出了“读经典,做临床”的主张,以期在新世纪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医临床家,造就一批中医各科的领军人物。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于2004年组织编写了《中医经典必读》,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该书从《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温病条辨》《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薛生白湿热病篇》这7部中医学经典著作中,选取最重要的条文,集为一册,作为学习中医经典的一种简易读本。
由于《中医经典必读》节选本所选内容很少,难以反映这些著作的全貌,对于完整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医经典,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又策划出版这7种著作的全文本,作为《中医经典必读》的配套书,以满足广大读者的迫切需要。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委托,由我负责组织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有关专家,制定统一的校注体例,遴选精善底本,严谨校勘,分工合作,完成了这项重要工作。
本丛书所收书目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组织编写的《中医经典必读》所收书目相同。为方便阅读,前4种各自独立为一册,后3种温病学著作则合为一册,以《温病条辨》为主,其他两种因为篇幅较小,附之于《温病条辨》之后。
唐代医家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云:“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期望本丛书的出版,能够为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中医经典提供一个规范的版本,对“读经典,做临床”,进一步提高临床水平有所裨益。
《中医经典必读丛书》主编
王振国
2006年7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
内容提要
《伤寒论》,东汉张机撰。张机(约150~219年),字仲景,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一说为南阳棘阳(今湖北省枣县),或南阳蔡阳(湖北枣阳)人,官至长沙太守,受业于同郡张伯祖。东汉末年,战乱频起,疫病流行,以伤寒最为严重,其自序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于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本书共10卷,22篇,载方113首。采用条文形式,以三阴三阳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脉、证、治法、方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卷一为“辨脉法”、“平脉法”;卷二分别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四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下;卷五为辨阳明病、少阳病脉证并治;卷六为辨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为辨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汗吐下诸可与不可脉证并治。
该书首先创立了外感“六经”病辨证论治体系,其论治疾病的原则与方法,奠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方剂配伍精当,药简力宏,理法方药俱备,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奉为“经方”;许多经方至今切实有效,且其应用已不限于伤寒,扩展到中医内、外、妇、儿各个方面。此书对中医理论与临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中医重要的经典著作。
点校说明
《伤寒论》,东汉张机撰,约成书于建安十年之内(196~205年)。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即外感热病部分。张机(约150~219年),字仲景,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一说为南阳棘阳(今湖北省枣县),或南阳蔡阳(湖北枣阳)人,官至长沙太守,受业于同郡张伯祖,工于医术,“举以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后在京师为名医,于当时为上手,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之也”(《医说》引《汉书·何颙列传》),由此呼为“张长沙”。东汉末年,战乱频起,疫病流行,以伤寒最为严重,仲景自序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于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本书共10卷,22篇,载方113首。采用条文形式,以三阴三阳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脉、证、治法、方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卷一为“辨脉法”、“平脉法”;卷二分别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四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下;卷五为辨阳明病、少阳病脉证并治;卷六为辨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为辨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汗吐下诸可与不可脉证并治。该书首先创立了外感“六经”病辨证论治体系,其论治疾病的原则与方法,奠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方剂配伍精当,药简力宏,理法方药俱备,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奉为“经方”,许多经方至今切实有效,且其应用已不限于伤寒,扩展到中医内、外、妇、儿各个方面。此书对中医理论与临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中医重要的经典著作。
《伤寒杂病论》问世后不久即散佚,最早整理《伤寒论》的是西晋太医令王叔和,《伤寒论》定型本是北宋治平二年(1065)校正医书局成立以后,由孙奇、林亿等校定刊行。治平本为大字本,因“册数重大,纸墨价高,民间难以买置”,于元祐三年“令国子监别作小字雕印”(宋刻国子监牒文),故又有国子监小字本及浙路小字本。宋本流行一段时间后,被金·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所替代。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赵开美辑刻《仲景全书》时,因先前未见宋本《伤寒论》,不得已收入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后得宋版《伤寒论》,则并刻入,又收入《伤寒类证》而合刻为《仲景全书》。目前最佳的本子,是赵开美影刻宋本《伤寒论》,此本是以北宋元祐三年国子监小字本作底本摹刻而成,其字体、行款最得宋本之真。赵开美本刊行后,颇受欢迎,而日本安政年间影刻本及国内恽铁憔影印本等,皆为赵本系统。
本次整理,以北京图书馆藏赵开美《仲景全书·伤寒论》(原刻本之缩微胶片)为底本,以中医研究院所藏赵本为主校本,以恽铁樵本、日本文政本、刘渡舟《伤寒论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钱超尘白文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等为参校本,他校则引证《金匮玉函经》(简称《玉函》,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清康熙年间陈世杰起秀堂本影印)、《敦煌残卷·伤寒论》、《注解伤寒论》、《脉经》、《千金要方》(简称《千金》)、《千金翼方》(简称《千金翼》)、《外台秘要》等相关内容。
本次整理规范如下:
1.本次整理一律使用简体横排,全书文字原则上尽量使用简体规范汉字。对于书中出现的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避讳字一般不以今字正字律齐,以保持书籍原貌。避讳字有碍文理者,可回改后加脚注说明。
2.全书标点使用通行标点符号。对于书中出现的引文,一般不加引号;引文出处需加书名号。校注中所引用文献,原则上应当用其全称,如书名过长或需反复引用者,可使用简称,并在点校说明中述明。
3.校勘记和注释中的引文需加引号,出处需加书名号。
4.原书中“右”字用以代表前文者,一律改为“上”字。
5.本次整理以对校法为主,并结合理校、他校、本校等方法,四校合参:
①底本中确系明显错字、别字,可迳改,不出校。②底本与校本不一致,显系底本错讹、脱漏、衍文、倒错者,应于原文中改正或增删,于原文末字处加脚注说明。③如底本与校本互异,难以判定何者为是,或校本有一定参考价值时,不改动原文,可在原文末字处加脚注说明,或列举各种异文供读者参考。④如底本与校本均一致,但显系误、脱、衍、倒之处,亦保留原文,不作改动,加校注说明。⑤如底本中同一内容前后不一,可根据文义从正确之说,对错讹之处予以改正,并加脚注说明。⑥底本与校本互异,显系校本错误者,原书不动,不作校勘说明。
6.引文与出处不一致者,当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①文义无出入,文义可通,可置之不论,以保持原貌。②引文显系有误,有损文义,或同一条引文在书中数次出现而前后不一致者,如属著者原误,原文不改,出校指正;如属后来致误者,应据出处改正,并加脚注说明。
7.具体史实,或人、地、年代之记述有明显错误,原文不动,加脚注说明。
8.原书的序、跋、后记等,亦进行校勘,加校注。
9.原目录与正文不一致时,一般可据正文改正目录。不作校注,于点校说明中说明。
10.原目录各篇末无“第一”、“第二”至“第二十二”的序号,今按正文目录及刘渡舟本补。
由于整理者水平有限,疏谬之处,祈请斧正。
杨金萍
2006年7月于济南
刻仲景全书序
岁乙未,吾邑疫疠大作,予家臧获率六七就枕席。吾吴和缓明卿沈君南昉在海虞,藉其力而起死亡殆徧,予家得大造于沈君矣。不知沈君操何术而若斯之神,因询之。君曰:“予岂探龙藏秘典,剖青囊奥旨而神斯也哉?特于仲景之《伤寒论》窥一斑两斑耳!”予曰:“吾闻是书于家大夫之日久矣,而书肆间绝不可得。”君曰:“予诚有之。”予读而知其为成无己所解之书也。然而鱼亥不可正,句读不可离矣。已而购得数本,字为之正,句为之离,补其脱略,订其舛错。沈君曰:“是可谓完书,仲景之忠臣也。”予谢不敏。先大夫命之:“尔其板行,斯以惠厥同胞。”不肖孤曰:“唯唯。”沈君曰:“《金匮要略》,仲景治杂证之秘也,盍并刻之,以见古人攻击补泻、缓急调停之心法。”先大夫曰:“小子识之!”不肖孤曰:“敬哉。既合刻,则名何从?”先大夫曰:“可哉,命之名《仲景全书》。”既刻已,复得宋版《伤寒论》焉。予曩固知成注非全文,及得是书,不啻拱璧,转卷间而后知成之荒也,因复并刻之,所以承先大夫之志欤。又故纸中检得《伤寒类证》三卷,所以櫽括仲景之书,去其烦而归之简,聚其散而彙之一。其于病证脉方,若标月指之明且尽,仲景之法,于是粲然无遗矣,乃并附于后。予因是哀夫世之人,向故不得尽命而死也。夫仲景殚心思于轩岐,辨证候于丝发,著为百十二方,以全民命,斯何其仁且爱,而跻一世于仁寿之域也!乃今之业医者,舍本逐末,超者曰东垣,局者曰丹溪已矣。而最称高识者,则《玉机微义》是宗,若《素问》,若《灵枢》,若《玄珠密语》,则嗒焉茫乎而不知旨归。而语之以张仲景、刘河间,几不能知其人与世代,犹靦然曰:“吾能已病足矣,奚高远之是务?”且于今之读轩岐书者,必加诮曰:“是夫也,徒读父书耳,不知兵变已。”夫不知变者,世诚有之,以其变之难通而遂弃之者,是犹食而咽也,去食以求养生者哉,必且不然矣。则今日是书之刻,乌知不为肉食者大嗤乎!说者谓:“陆宣公达而以奏疏医天下,穷而聚方书以医万民,吾子固悠然有世思哉!”予曰:“不,不!是先大夫之志也!先大夫固尝以奏疏医父子之伦,医朋党之渐,医东南之民瘼,以直言敢谏,医谄谀者之膏肓,故踬之日多,达之日少。而是书之刻也,其先大夫宣公之志欤!今先大夫殁,垂四年而书成,先大夫处江湖退忧之心,盖与居庙堂进忧之心同一无穷矣。”客曰:“子实为之,而以为先公之志,殆所谓善则称亲欤!”不肖孤曰:“不,不!是先大夫之志也!”
万历己亥三月谷旦海虞清常道人赵开美序
伤寒论序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 (1) 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阙于雠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祕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
【注释】
(1) 陶景:即陶弘景。
伤寒卒病论集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慄,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斃,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宋刻国子监牒文
(1) 国子监准尚书礼部元祐三年八月八日符元祐三年八月七日酉时,准都省送下,当月六日勑中书省勘会下项医书,册数重大,纸墨价高,民间难以买置,八月一日奉圣旨,令国子监别作小字雕印。内有浙路小字本者,令所属官司校对,别无差错,即摹印雕板,并候了日,广行印造,只收官纸工墨本价,许民间请买,仍送诸路出卖。
奉勑如上,牒到奉行,前批八月七日未时,付礼部施行。续准礼部符元祐三年九月二十日准都省送下,当月十七日勑中书省尚书省送到国子监状,据书库状,准朝旨雕印小字《伤寒论》等医书出卖,契勘工钱,约支用五千余贯,未委于是何官钱支给,应副使用,本监比欲依雕四子等体例,于书库卖书钱内借支,又缘所降朝旨,候雕造了日,令只收官纸工墨本价,即别不收息,虑日后难以拨还,欲乞朝廷特赐应副上件钱数,支使候指挥尚书省勘当,欲用本监见在卖书钱,候将来成书出卖。每部只收息壹分,余依元降指挥,奉圣旨,依国子监主者,一依勑命指挥施行。
治平二年二月四日进呈,奉圣旨镂版施行。
朝奉郎守太子右赞善大夫同校正医书飞骑尉赐绯鱼袋臣高保衡
宣德郎守尚书都官员外郎同校正医书骑都尉臣孙奇
朝奉郎守尚书司封郎中充祕阁校理判登闻检院护军赐绯鱼袋臣林亿
翰林学士朝散大夫给事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宗正寺修玉牒官兼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兼判祕阁祕书省同提举集禧观公事兼提举校正医书所轻车都尉汝南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臣范镇
推忠协谋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八百户臣赵概
推忠协谋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八百户食实封八百户臣欧阳修
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特进行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庐陵郡开国公食邑七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二百户臣曾公亮
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上柱国卫国公食邑一万七百户食实封三千八百户臣韩琦
知兖州录事参军监国子监书库臣郭直卿
奉议郎国子监主簿云骑尉臣孙准
朝奉郎行国子监丞上骑都尉赐绯鱼袋臣何宗元
朝奉郎守国子司业轻车都尉赐绯鱼袋臣豐稷
朝请郎守国子司业上轻车都尉赐绯鱼袋臣盛侨
朝请大夫试国子祭酒直集贤院兼徐王府翊善护军臣郑穆
中大夫守尚书右丞上轻车都尉保定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臣胡宗愈
中大夫守尚书左丞上护军太原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紫金鱼袋臣王存
中大夫守中书侍郎护军彭城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一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刘挚
正议大夫守门下侍郎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九百户臣孙固
太中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上柱国高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六百户食实封五百户臣范纯仁
太中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上柱国汲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九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臣吕大防
【注释】
(1) 宁刻国子监牒文:标题作者自加。
这是第一篇辨脉法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