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新甲代替崇祯议和,竟然因为泄密就被下令斩杀,替皇帝忠心办事,却随时可能被弃卒保车,这使得满朝文武更加噤若寒蝉。
据统计,崇祯在位十七年间(1627—1644),共斩杀总督7人、巡抚11人,其中督师蓟、辽的兵部尚书袁崇焕,被性格多疑中了满人反间计的崇祯下令凌迟处死;山东巡抚颜继祖因为清兵入关攻克济南生擒藩王德王,也是被作为替罪羊处死——崇祯随意屠戮大臣、推卸责任,也使得手下文武百官更加战战兢兢,在乱世中不敢作为。
对此,崇祯的针对之策是重用东厂和锦衣卫监视大臣,并动辄以私刑代替国法处死大臣,例如处死陈新甲的这一年(1642),上言直谏的行人司副熊开元、给事中姜埰就因为直言冲撞崇祯,而被崇祯命令锦衣卫逮捕后秘密处死。
国事纷乱,性格偏隘的崇祯很希望励精图治,但又能力有限,无奈下,后来自诩“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崇祯,只得经常将怒气发泄到臣子身上,要么杀人泄愤,要么频繁更换臣僚——根据统计,崇祯在位17年,仅仅刑部尚书就换了17人;而整个明朝276年历史不过160多位阁臣,崇祯在位17年就占了50人,由此可见他对手下臣子的换人之频和疑心之重。
就在兵部尚书陈新甲被处死一个月后,1642年农历七月,崇祯心爱的田妃病逝,田妃原籍陕西,从小在富庶的扬州长大,父亲田弘遇曾担任扬州把总,自小聪颖的田妃精通琴棋书画,深得崇祯怜爱。
尽管国事日蹙,但崇祯在勤政之余,仍然颇有生活情趣,他擅长演奏古琴,甚至曾经谱写《崆峒引》《烂柯游》等访道古琴曲与田妃一起演奏,田妃也时常与崇祯一起弹琴、吹箫、下棋、写字作画,尽管多少有点恃宠而骄,但田妃在崇祯的约束下,总体仍然守本分,与崇祯的思想和生活情趣也非常合拍。
因此,田妃在王朝末日、国事纷乱中逝世,这也给了崇祯皇帝不小的心理冲击,田妃去世后,尽管能力有限、但却勤政不辍的崇祯皇帝哀痛不已,特地下令辍朝三日。
但崇祯还来不及过多哀痛,大明国势的江河日下就已让他焦头烂额,当年农历九月,李自成在第三次围攻开封后,扒开黄河水攻开封城,致使开封积水十多米深,37万守城军民中有34万人死绝。
为了剿灭李自成的农民军,崇祯先是于1642年年初,下令释放了此前曾经大败李自成、后来却无辜被羁押三年多的名将孙传庭,但日趋壮大的李自成农民军已经今非昔比,而手下已经没有精兵强将的孙传庭,则在开封城破后的第二个月(1642年农历十月),被李自成击败于河南。
随后,明朝“诸将皆望风引避,莫有敢当其锋者”,很多官吏甚至直接弃城出逃,“易服匿草间”,而拥兵二十万的左良玉当时守卫湖广重镇襄阳,他不思进取迎敌,却在李自成兵临城下之前,先是纵兵掳掠襄阳、樊城百姓,然后弃城出逃,致使李自成轻松占领襄阳,随后,李自成军队又先后攻克枣阳、荆门、荆州等地,整个大明帝国的腹心地带河南、湖北等地被农民军扫荡殆尽。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皇太极的指挥下,清军则在松锦之战大胜后,绕开孤城宁远和山海关进入华北平原,一路烧杀掳掠至山东,在连破八十余城后扬长而去。根据后来统计,清军此次入侵,共掠夺黄金2250两,白银220万两,并俘虏了36.9万汉人作为奴隶北归。而已经没有可用之兵的崇祯皇帝,只得纵容清军在境内来去自如。
为此,崇祯第三次下发罪己诏,他在罪己诏中自陈已经力不从心:
比者灾害频仍,干戈扰攘,兴思祸变,宵旰靡宁,实皆朕不德之所致也!罪在朕躬,勿敢自宽。自今日为始,朕敬于宫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视事,务期歼胡平寇以赎罪戾。
纵观崇祯在位十七年间,他分别于崇祯八年(1635)、崇祯十四年(1641)、崇祯十五年(1642)和亡国自杀前夕的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共四次下发罪己诏:
此前在1635年,张献忠军队攻破安徽凤阳、焚烧明朝祖陵,崇祯后来以“流贼未平,震惊陵寝”下发罪己诏;到了1641年,由于帝国内部连续多年干旱、蝗灾、饥荒并起,崇祯又以灾异频现,下诏罪己;而此次第三次下发罪己诏,自感心力交瘁的崇祯,除了自述“于宫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视事”外,他已经对时局的进一步发展恶化感到无能为力。
剧照:崇祯(1628-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