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天 乐

  下载全书

甲申守岁有感

万家香霭腾金阙,余寒酿成春意。爆竹催年,铭椒献岁,又是阳和将至。流光逝水。怅催老英雄,者般容易。后饮屠苏,有人犹抱少年志。 平生豪气未减,记萧斋读月,长剑孤倚。碧海屠鲸,青田饲鹤,少日心情空记。新来更喜。幸留得儿时,夜灯书味。为问楳华,可容同调比?

【赏析】

由词题,知此词乃写于光绪十年甲申(1884)岁末守岁之时,故全词意绪全由守岁而起。

上片写守岁迎春的种种气象及由此而引起叹逝悲老的情绪。

“万家香霭腾金阙,余寒酿成春意”,“万家香霭”,谓百姓点起香烛迎春守岁;“金阙”,指皇宫;“腾”字将万家与皇室相联,写出举国上下欢腾景象。因是岁末,故云“余寒”,妙就妙在由寒意催出、引出春气,点出守岁意味,一个“酿”字用得恰到好处。接下来承上句“春”字进一步铺叙春意:“爆竹催年,铭椒献岁。”燃放爆竹,为民间贺岁迎春习俗,传献椒盘,亦为正月初一节庆惯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杜甫《杜位宅守岁》:“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铭”,谓铭盘,“铭椒”,铭盘中的花椒,作调味用的香料。《尔雅翼·释木》:“后世率以正月一日,以盘进椒,饮酒则撮寘酒中,号椒盘焉。”“又是阳和将至”,一个“又”字,说明年年守岁,岁岁迎新,又一个新年的春天将至。此句在上片中起转折作用,春天的温煦将至,人们可以向往来岁新的景象,也可能由年复一年的周而复始而引起伤感的意绪。接下来“流光逝水,怅催老英雄,者般容易”,便是由此而引起的叹逝的情绪。对于“阳和将至”,作者先想到的是时光如梭,即便英雄,也难抵时光的消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得非常容易。“者般”,即这般。歇拍“后饮屠苏,有人犹抱少年志”,翻过一层,暗用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但把穷愁搏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句意,谓己壮志犹存。不说“我今犹抱少年志”而说“有人犹抱少年志”,颇见措辞之妙。二句笔势振起,又是一层转折。“屠苏”,即屠苏酒,古代风俗,逢正月初一饮用,见《荆楚岁时记》。

下片换头承上。“平生豪气未减,记萧斋读月,长剑孤倚”写自己志向的不凡。“豪气未减”,语出《三国志·陈登传》“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未除”。“萧斋”,语出李肇《唐国史补》“李约竭产自江南买归东洛,匾于小亭以玩之,号为‘萧斋’”,后世用之,则取萧条之义。“读月”谓赏月,炼字极精警有味。“长剑孤倚”,则用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的常典,兼取李白《司马将军歌》“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句意,与下句勾连。“碧海屠鲸,青田饲鹤,少日心情空记”,进一步铺写少年时期的壮志,“碧海屠鲸”,由杜甫《戏为六绝句》“未掣鲸鱼碧海中”变化而来,表达少年时期的雄心壮志。“青田饲鹤”,则显现一种闲情。青田鹤,典出南朝宋郑缉之《永嘉郡记》:“有洙沐溪,去青田九里。此中有一双白鹤,年年生子,长大便去,只余父母一双在耳,精白可爱,多云神仙所养。”这句同清前期曹寅《游仙诗》“借得青田鹤一双,闲乘花月玩春江”,说的是同样的意思。“少日心情空记”,指自己少年时期或存冲天之志,意欲碧海屠鲸;或有悠然闲情,想于青田饲鹤。现在年长了,对小时候的种种幻想期待都只余下一些记忆而已。“新来更喜。幸留得儿时,夜灯书味”,接下来这三句又一层转折,虽对自己的过往有“空记”之慨,但送旧迎新,作者感到有所喜者,还在于守儿时挑灯夜读之志,并未荒废学业。故结拍云:“为问楳华,可容同调比?”“楳华”,即梅花,“楳”为梅的异体字。词人问夜窗边向人绽放的梅花:挑灯夜读,如此清雅之事,是否有与之同调者可以相比?

据端木《碧瀣词》自序,他词宗碧山(王沂孙)。碧山词为常州派词人所重,以意象富丽,温婉幽眇为特征。端木学碧山词,应该说还是有相当成效,从此词看,抒情细微婉转,意象优雅富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端木曾自谦其词乃碧山“唾余”,王鹏运却以为端木词乃“醴泉一勺”(《碧瀣词跋》),赞誉有加。平心而论,端木词在清后期词坛中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

(孙 立)


端木埰蒋春霖

齐 天 乐|端木埰|清 词|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