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家中长期经济计划的制订实施
1.《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的制订
1974年1月12日,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拟定长远计划的报告。该报告拟定的是1976—1985年十年远景规划,其重点放在1976—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上。
1975年1月13—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邓小平先后主持国务院、中共中央的日常工作,全国经济秩序开始好转,即着手研究编制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其中包含了第五、第六两个五年计划的设想。3月16日,国家计委召开长远规划工作会议,提出了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建设投资为2400亿元,财政收入为500亿元。1975年10月26日—1976年1月2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重点讨论发展国民经济的十年规划和1976年计划,通过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的十年规划纲要(草案)》。但随后,由于开展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实际未能执行。
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计委对十年发展规划进行修订。1977年11月21日—12月11日,全国计划会议在京举行,重点讨论了长远规划问题。国家计委向中央政治局提出了《关于经济计划汇报要点》,提出了“五五”后三年以及“六五”计划的设想和安排。《汇报要点》规定的“五五”后三年的主要任务,一是把农业搞上去,二是把燃料、动力、原材料工业搞上去,规定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2%,农业总产值增长6%,到1980年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粮食产量达6700亿斤,钢产量3600万吨,原煤6.5亿吨,原油1.3亿—1.5亿吨,发电量3000亿度,国家预算内基建投资“五五”后三年拟安排1200亿元,五年合计1780亿元。
197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并下达了国家计委《关于1976—1985年国民经济发展十年规划纲要(修订草案)》。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修订草案获得正式通过。该纲要提出:“五五”和“六五”期间,发展国民经济的奋斗目标是:在1980年建成中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85年进一步完善全国的经济体系,各个部门的主要环节基本掌握现代先进技术,在全国基本建成六个大区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农轻重比较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纲要规定:工农业生产十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7%,其中工业速度为10%;财政收入十年合计为1.28万亿元;基本建设投资十年合计为4580亿元。1985年工业生产指标:钢6000万吨、煤九亿吨、化纤150万吨、原油2.5亿吨。由于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急躁冒进,受“左”倾错误影响,《十年规划纲要》规定的目标、任务,严重脱离国情、国力,具体指标规定偏高,自1978年下半年开始,进一步扩大了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五五”计划的执行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拨乱反正。1979年4月5—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重点讨论经济调整问题。会议同意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决定从1979年起要用三年时间进行调整,坚决把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基本上调整过来,继续整顿好现有企业,积极、稳妥地改革工业管理和经济管理体制,使整个国民经济真正纳入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
这次会议对“五五”计划指标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在以后二年要压缩基本建设投资,降低重工业增长速度,努力发展农业、轻工业,逐步开展多种经营形式和开辟多种流通渠道,大力安置城镇青年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由此,农业生产受到重视,多种经营快速发展;轻工业的发展超过重工业,重工业的内部结构有了变化;通过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增加职工工资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使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到1980年底,工农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达到7077亿元,按可比价格五年平均每年递增8.1%,其中农业为5.1%,工业为9.2%。当年粮食达到6411亿斤,棉花5413万担,钢3712万吨,原煤6.2亿吨,原油10595万吨,不少轻工业品增产更多,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增长31.2%。从指标情况看,主要产品指标大部分基本完成,其中粮食计划完成99%,棉花产量完成91%,钢产量完成93%,煤炭产量完成110%,发电量完成100%。
总体看,“五五”期间,经济从徘徊到初步调整,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开始改善,生产和建设也取得较大发展,但并未摆脱大起大落的增长模式。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7.84%,最高年11.7%,最低年1.7%。长期比例失调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加上投资规模退得不够(五年新增固定资产1747.31亿元),经济效益提高不快。因此,1980年末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的调整。
3.“六五”计划的执行
“六五”计划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编制工作着手较早,最初是根据197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议着手编制的。作为《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的一部分,于1975年和1978年两次编制,但是制定的计划指标明显偏高,超过了中国经济实际所能够达到的水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客观经济规律,1980年国务院决定重新编制中长期计划,开始着手新的“六五”计划编制工作。由于当时正处于拨乱反正时期,国民经济中的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调查研究,必要的资料也因为十年内乱的破坏而匮乏,编制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的条件并不成熟。
1981年3月16日,在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子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国家计委提出了“六五”计划的初步意见报请国务院讨论批准,形成了“六五”计划的初步设想。根据这个设想,曾分别制定了1981年和1982年两个年度计划,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1982年1月25日,国务院下达了“六五”计划的经济指标,提出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050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6070亿元。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要求着重解决好农业问题,能源、交通问题,教育问题和科学问题,并提出要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其中,又分“六五”“七五”两小步,这就为“六五”计划定下了新基调。随后再经研究,“六五”计划草案才编制完毕,11月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着重讨论了“六五”计划草案。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六五”计划。在“六五”计划公布时,已经执行了近两年。
“六五”计划是继“一五”计划后另一个编制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与前几个五年计划的不同,一是除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外,还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因此计划名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二是突出强调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正式通过的“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并为“七五”创造更好的条件。其发展目标是:工农业生产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1.7%,计划平均每年递增4%,在执行中争取达到5%,1985年达到871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050亿元,农业总产值26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60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300亿元,重点安排能源、交通建设,更新改造投资1300亿元;用于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经费为967亿元,比“五五”计划增长68%;城乡居民按人口平均的消费水平提高22%,平均每年递增4.1%。
在“六五”计划公布时,已经执行了近两年。在其实施期间,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上,进入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对抗成为世界的主题,国际总体形势继续趋于缓和。在国内,“五五”计划的调整和完成,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重心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对外关系方面,放松对外经济交流上的限制,通过创办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城市等举措,建立有层次的对外开放体系。
“六五”计划是在调整中使国民经济走上健康轨道的五年计划。到1985年,“六五”计划规定的多方面的任务和指标,绝大部分都已提前完成或超额完成,中国经济呈现出五个方面的转变:第一,工业、农业、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1%,并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协调,从过分强调重工业发展的战略,转为注重农轻重协调发展;第二,财政收入由下降转为上升,1985年实现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第三,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向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社会全面发展转变;第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步伐顺利迈出,从原有计划经济框架中逐渐转变;第五,从封闭半封闭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对外开放战略转变。
总之,“六五”计划完成得非常理想,指标完成百分数均值为179%,完成率为88%,基本完成率高达97%。期间,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人民的温饱问题。这标志着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
————————————————————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2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管理大事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年版,第319页。
(3)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资料室等编:《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 参见孙尚清、陈吉元、张耳:《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的几个理论问题》,载《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
(5) 参见蒋一苇:《企业本位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6)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资料室等编:《价值规律作用问题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7) 《胡耀邦文选》,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53页。
(8) 《胡耀邦同志谈消费》,载《北京日报》2009年4月9日。
(9) 《陈云年谱(1905—1995)》下卷,第236页。
(10) 《陈云文选》第3卷,第244—245页。
(11) 《陈云文选》第3卷,第245页。
(12) 《陈云文选》第3卷,第247页。
(13) 彭森、郑宁铨主编:《中国改革20年规划总集: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蓝图》,改革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8页。
(14) 《陈云文选》第3卷,第305页。
(15) 《陈云年谱(1905—1995)》下卷,第293页。
(16) 《陈云文选》第3卷,第320页。
(17) 《陈云文选》第3卷,第320页。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27—283页。
(19) 周太和主编:《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第176页。
(20)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80页。
(2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册,第32—58页。
(22)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8—66页。
(23) 周太和主编:《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第273、274页。
(24)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168—187页。
(25) 《中国统计年鉴(1985)年》,第237页。
(26) 《中国统计年鉴(1985)》,第214页。
(27)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6页。
(28)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01页。
(29) 《中国经济年鉴(1984)》,经济管理出版社1984年版,第201页。
(30) 转引自肖冬连:《1979年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提出与争论》,载《党史博览》2004年第10期。
(31) 《陈云文选》第3卷,第235、252页。
(32) 《陈云文选》第3卷,第235—238页
(33) 转引自肖冬连:《1979年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提出与争论》,载《党史博览》2004年第10期。
(34)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4页。
(35) 参阅肖冬连:《1979年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提出与争论》,载《党史博览》2004年第10期。
(36)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28页。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1949—1985)》,第4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