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这本书是我有关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系列专著的第三部。将地理因素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决定城市和区域增长的核心因素,并且将中国的城乡和地区间分割作为反市场的力量,这一思想形成于我和陈钊合著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那本书里,我们构建了刻画中国区域间市场分割形成机制的策略性分工模型,并且用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的工业集聚和区域间的市场分割。三年之后,我和陈钊出版了第二本专著,《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中国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这本书将我们对于市场分割的研究拓展到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收录了地区间不平等的研究,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如何相互影响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明确提出,中国经济应该在生产要素充分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在集聚中走向平衡”。这本书还指出,通过促进劳动力跨地区的流动和建设用地指标的跨地区交易,经济集聚与区域平衡是不矛盾的,城乡融合与城市发展是不矛盾的,社会和谐与经济增长也是不矛盾的。目前这一本书时隔恰好又再三年,它是我前两本书的延续和深化,地理和政治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影响了城市和区域增长,这一点仍然贯穿其中。我坚信,离开“空间的力量”,看不透中国经济,但愿这一点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同,并对当下的改革有所推动。
成书之际,首先要感谢的是陈钊教授,其实他是本书一系列研究的主要合作者。此外要感谢的是复旦大学的研究生们,他们在我的组织下与我一起完成了相关的研究,并在收集数据、文献和资料的过程中提供了帮助,他们是周群力、许政、高虹、向宽虎、孟可强、欧海军、冯皓和蒋仕卿。这些研究(包括部分没有收录在此书的研究)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南方经济》、 World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 等杂志上,在此,要一并感谢这些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我还要感谢陈斌开、钟宁桦和杨汝岱,我们已经完成的户籍与消费的研究,以及正在推进的有关中国资源误配置的研究加深了我对于土地和户籍制度对于中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理解,一部分前期的想法已经在本书中有所体现。成书之后,张航通读了全书,提出了仔细的修改意见,一并致谢。
在复旦大学的杨玉良校长、陈晓漫副校长和林尚立副校长的直接关心下,我和陈钊共同推进了“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的团队研究工作,这套丛书和这本书都是这个工作室的成果。为此,要对几位领导特别致谢。同时,也要感谢格致出版社何元龙社长对我们的一贯支持和王静编辑的工作。
在整理此书的期间,我作为富布莱特学者访问哈佛大学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使我能够远离纷扰。为此,要感谢Richard Freeman和Elaine Bernard两位教授的邀请以及他们为我研究工作创造的条件。我还要特别感谢在哈佛期间共同工作的几位前辈学者,他们(按姓氏音序)是Richard Freeman、 Edward Glaeser、胡永泰、黄亚生和Mary Lovely。
此书的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133004)和面上项目(7127305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4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YJA790126)、上海市曙光学者跟踪项目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101)的资助。在此一并感谢。
感谢父母和家人,但愿我的努力能够给你们辛苦的一生带去欣慰。
最后是句自言自语:看得清自己的过去,也望得见自己的未来,因此,每一部完成的作品都只是习作。
陆 铭
初稿完成于2012年6月,哈佛大学访学期间
定稿于2012年11月,秋季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