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战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冷战”局面的形成

一 战后社会主义在欧洲和亚洲国家的胜利

随着1944年夏秋苏军打出国界,苏联的影响力在欧洲扩大到了苏军所到之处。眼看盟国胜利在望,美、英、苏三国关于战后安排提上了日程。1944年10月,丘吉尔和斯大林会晤莫斯科,就西方国家和苏联对巴尔干国家影响力的比例达成如下协议:苏联在罗马尼亚占90%,美英为10%;苏联在希腊占10%,英美为90%;在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苏联与英美各占50%,苏联在保加利亚达75%,其他国家则为25%。这种战后安排,实质上是大国进行的势力范围划分。1945年1月,华沙解放,苏联和西方国家分别支持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和波兰流亡政府,因此就波兰前途的安排矛盾激化,大国协调迫在眉睫。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盟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德日法西斯战败已成定局的形势下,为讨论尽快打败德国的作战计划,研究对日作战,安排战后一系列重大问题而召开的。实际上是美英与苏联为决定东欧及其他中小国家的命运而召开的一次会议。三国在彻底击败法西斯德国、在德国划定各自占领区,以及战后就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但在波兰和南斯拉夫战后政权建立上歧见深刻,斯大林坚持不允许在波兰建立亲西方政权,认为“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 [525] 经过一系列激烈的讨价还价,三国达成协议:在波兰“建立一个比波兰西部最近解放以前所可能有的、基础更为广泛的波兰临时政府”,“吸收波兰国内外的民主人士参加”,这个政府应称作“波兰临时民族统一政府”。 [526]

在南斯拉夫,三国建议铁托元帅和舒巴西奇博士“组成新的联合政府”,把“南斯拉夫反法西斯民族解放委员会”加以扩大,“吸收没有和敌人同流合污的南斯拉夫最后一届议会议员参加,这样组成一个称为临时议会的机构”。 [527]

对德国领土的占领及其管理制度,当时三国原则上没有分歧,决定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法国占领区“将从英国和美国占领区中划出,其范围则由英、美同法兰西临时政府协商决定”。在整个德国,建立一个由四国代表组成的对德管制委员会。

随着苏军在欧洲向前推进,为在这里结束法西斯德国占领创造了条件。处于德国占领下的东欧各国人民,在共产党、工人党和其他政党的领导下,纷纷举行武装起义,配合红军向前推进。在二战末期和战后初期,“由于美苏之间尚有维持同盟关系的需要,以及各国内部力量对比的变化,东欧各国大多根据大国的协议,建立起多党联合政府,从而在东欧出现了短暂的人民民主阵线时期”。 [528] 但在以后东欧国家的政治体制发展中,由于苏联共产党的支持和苏军的存在,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南斯拉夫,都实现了政权性质的转变,发生了从联合政府到共产党执政的变化。阿尔巴尼亚人民在劳动党的领导下,在抗击希特勒的武装斗争中一天天壮大,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人民政权。后来加上在苏占区东部德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这样,在欧洲就出现了八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亚洲,中国、朝鲜和越南在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的斗争中,得到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也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就形成了一个欧亚连成一片的社会主义东方阵营。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壮大既是这些国家内部政治力量斗争的结果,也是二战后客观国际形势造成的。东欧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了苏联西部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与苏联结盟,改变了远东的力量对比。社会主义国家与民族民主国家力量的兴起,并在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政策与殖民政策方面结成广泛的统一阵线,标志着战后和平民主力量的壮大。

社会主义在欧亚大陆的胜利,引起了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它们出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判断,将防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政治上协调立场,在经济上建立了与资本主义相平行的市场,军事上结盟自卫,针锋相对地对资本主义采取反措施。这样,从雅尔塔会议盟国的协调安排,经过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战后的国际关系便发生重大变化,发展成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的局面。

二 冷战政策的出台

1946年是美英与苏联分道扬镳的起点,其标志是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和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供的对苏政策报告。这两个标志西方国家对苏政策变化的政治行动几乎是同时出台的,反映了美英对苏政策的一致性。实际上在1945年下半年,美国统治集团就已开始对苏政策辩论。经过1945年9—10月的伦敦外长会议和12月的莫斯科外长会议对东欧、中欧和中东等地战后安排的较量,美国对苏政策已逐步形成,即认为,“苏联已经从战时盟友变为争夺世界霸权的对手,苏联已不是合作的伙伴,而是应该加以遏制的对象”。 [529]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民大会上的演说,提出了对国际形势和苏联政策的立场。其核心思想是:前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和总危机规律,它们之间为重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爆发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过去苏联的三个五年计划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今后苏联的五年计划仍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应付各种意外事件。 [530]

斯大林的这一演说,被西方国家看作是准备未来战争的动员令。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指责斯大林否定了和平共处的可能性。美国最高法官道格拉斯说,斯大林的演说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 [531] 实际上,斯大林此时的思想仍然是将“和平共处”视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1946年12月21日,斯大林在与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儿子埃利奥特·罗斯福会见时明确指出,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不仅在战时和平共处是可能的,在和平时期更加可能。但当时美国的领导层对苏联在东欧国家的举动抱着不信任态度,对苏联的外交政策疑虑很深,因此美国国务院要求驻苏大使馆以苏联退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题,全面分析苏联的对内对外政策动向。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使馆代办凯南根据国内的指示,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提出了苏联在战后努力扩大势力范围的结论,建议美国采取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局部武装干涉和持续“冷战”的办法对付苏联。这一主张得到美国外交决策层强硬派的赏识,因此调凯南回国主持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1947年7月,凯南在《外交》季刊上以X先生为笔名,发表了《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将“遏制”的理论公布于世,提出了“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发展”的主张。凯南的“遏制政策”,迎合和反映了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政治要求,为美国政府制订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凯南提出“遏制政策”主张前后,英国首相丘吉尔曾于1946年1月16日—2月初访问美国。访问期间曾多次发表演说,主张英美联合,恢复世界均衡,美国军队应长期驻扎欧洲,抵消苏联军队的影响。丘吉尔后经同杜鲁门就美英军事合作进行会谈,3月4日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在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市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公开提出,“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532] 在铁幕后的国家不仅屈服于苏联的势力,而且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在铁幕外面,共产党的“第五纵队”遍布世界各国,到处构成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威胁。丘吉尔鼓吹英美建立特殊关系,进行军事合作,为共同安全目的,推动西方各国团结一致。丘吉尔的演说道出了英国对苏政策主张,是寻求美国支持,重建欧洲均势的重要行动。在客观上,他说出了美国当时想说而不便说的话,适应了杜鲁门政府的需要,标志美英对苏政策的转变,因此立即遭到苏联的强烈反应。

1946年3月,斯大林就丘吉尔的演说答《真理报》记者问,指出丘吉尔的“演说是危险的行动,其目的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他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煽动战争,“号召同苏联开战”。 [533] 丘吉尔的演说和斯大林的反击表明,二次大战中的反法西斯盟国至此已分道扬镳。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关于希腊和土耳其问题的国情咨文,提出:“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地位的丧失,不但对这些国家,而且对全世界都具有灾难性”;“假如我们在这一紧要时刻未能援助希腊和土耳其,那么,给予西方的影响将同给予东方的一样深远”。杜鲁门要求国会授权政府向这两个国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这篇国情咨文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侵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根据杜鲁门主义,美国统治集团统一了对苏政策。1947年5月22日,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在国会通过;半个月后,宣布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接着又加紧筹划建立联邦德国。在远东,美国放宽对日本占领的政策,企图把日本变为在远东遏制“极权主义”的前哨阵地。与此同时,在中国继续大力资助蒋介石扩大内战。杜鲁门主义的出现,表明美国以欧洲为战略重点在全球扩张势力,摆开了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架势。

三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与苏南关系

为在政治上有力地控制东欧,斯大林授意波兰工人党出面发起召开欧洲九国共产党会议,讨论合办一份情报通报性的刊物。1947年9月下旬,在苏联的支持下,会议在波兰的兹克拉尔斯卡—波列巴举行。联共(布)代表团团长日丹诺夫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指出世界已分为两大阵营,动员各国党积极投入反帝、反右翼社会民主党人、反对马歇尔计划,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日丹诺夫在报告中建议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这一组织与第三国际不同,它不是世界性组织,是一个欧洲共产党组织,除了中东欧共产党、工人党之外,还有法共和意共参加。它是苏联为适应与美国对抗的需要,旨在弥补共产国际解散后的一些后续活动,同时为加强控制、约束东欧各国党而设立的一个政治机构。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不到一年,就因苏南关系恶化而出现了重大分裂。苏南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是:(1)南斯拉夫共产党坚持探索本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没有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而是按照本国国情制定政策,因而被苏联领导人看作是离经叛道。(2)在苏南双边贸易中,南斯拉夫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不甘心作苏联经济的附庸。(3)苏联反对南斯拉夫与保加利亚建立巴尔干联邦的计划。(4)南共领导人感到在南苏两党、两国关系中存在着不平等。(5)双方出现分歧后,苏联领导人对南共采取蛮横强硬的高压政策。1948年1月,苏联《真理报》编辑部发表声明,指责巴尔干联邦计划。2月,斯大林要求南领导人改弦易辙,与保加利亚改建联盟,同时压制南斯拉夫与苏联签订有关外交政策磋商的协定。3月18日,苏联撤走全部军事顾问和教官。十天后,联共(布)中央又委托莫洛托夫和斯大林致函铁托,全面指责南共领导入及其内外政策。这进一步恶化了苏南关系。

不仅如此,苏联还通过情报局1948年6月20—28日在罗马尼亚召开的第三次会议,对南斯拉夫施压。在南共拒绝出席的情况下,会议在联共(布)代表操纵下,批判南共及其领导人铁托“反苏反共”,走上了脱离社会主义的道路。会议甚至指责铁托是帝国主义的“间谍”,并将南共开除出情报局。

苏联还将两党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在经济上停止援助,大幅度削减贸易额;在政治上单方面中断为期20年的苏南友好合作关系,并迫使东欧国家与南断交,同时调军屯集南边界地区,对昔日盟国施加军事压力。南在巨大压力下,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探索以社会主义自治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外交上走不结盟道路。西方国家趁机对南加紧援助;而苏联却在东欧国家发动清洗铁托分子的运动,使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第一次蒙上紧张的阴影。

苏联对待南斯拉夫的错误政策,后来虽为赫鲁晓夫所纠正,但是苏联领导人并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这种大国沙文主义和大党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带来的危害,因此,后来在苏波关系、苏中关系和苏捷关系等问题上一犯再犯这种错误,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是根深蒂固的,不仅仅是斯大林个人的错误。这是搞坏与盟国关系,导致日后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 苏美在德国问题上矛盾的发展

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在战后东西方两大国家集团对抗的背景上,美苏必然在这里发生尖锐冲突。美国在制订马歇尔计划和筹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时,把德国看作欧洲战略的重要一环,将其作为对抗苏联及其盟国的前沿阵地。美国把恢复西占区经济作为对欧政策的首要目标。1946年12月,美国不顾苏联与法国的反对,同英国签订《德国美占区和英占区经济合并协定》,这成了分裂德国的第一步。接着,美国以法国在从国际开发银行获得2.5亿美元贷款为交换条件,取得法国许诺将其占领区并入美英占区的让步,使法国与美英的分歧得到弥合,这样美、英、法开始结成对付苏联的统一阵线。这就在政治上为西德政府的建立扫除了障碍。

1948年2—6月,美、英、法邀请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在伦敦召开六国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西德政府的决议。为抗议西方六国伦敦会议,从1948年2月起,苏联开始在柏林苏占区对西方国家代表进出通道采取限制措施。在要求了解伦敦会议全部协议遭到拒绝后,从4月1日起,苏联更进一步采取交通限制。除柏林通往西德的三条空中走廊外,对铁路和公路运输悉行限制。美英只好通过小规模空中运输向西柏林驻军提供物资。4月5日,一架美国运输机在英占区盖陶机场着陆时,与苏联一架战斗机相撞,机毁人亡。美英提出强烈抗议,决定此后运输机由战斗机护航。苏联则提出,要求通过空中走廊的飞机应提前24小时得到苏方批准。美英断然拒绝。6月18日,美、英、法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发行“B”记马克,规定旧马克与新马克的比价是10∶1,新马克与美元的汇率为4∶1。苏联对西方国家分裂德国的这一实际步骤提出强烈抗议,并针锋相对发行“D”马克,以保护苏占区的经济免遭西占区币制改革的破坏。苏联召集波、保、捷、南、罗、匈牙利和阿尔巴尼亚八国外长会议,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六国伦敦会议加速德国分裂。与此同时,苏联全面切断了西德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停止火车客运;禁止西占区汽车和马匹进入西柏林;水陆运输须经许可并彻底检查始可放行;个人通行证无效,货运列车须经彻底检查方可通行。美国对苏联封锁柏林的行动反应十分强烈,一方面和英国一起对苏占区采取反封锁,另一方面组织大规模空运。杜鲁门总统命令美军欧洲司令部安排所能动用的一切飞机,向西柏林空运物资。美国借此机会迫使英国同意在其领土上建立美国战略空军基地,并派去60架“B—29型”飞机。同时,美国指责苏联将200万西柏林居民当人质,把柏林危机和分裂德国的责任推给苏联。苏联希望西方国家暂缓实施成立西德政府的伦敦决议,但与美、英、法三国代表的谈判没有打开僵局。10月22日,苏联否决了安理会六个非常任理事国的提案。由于外交途径没能解决柏林危机,柏林事实上分裂为东西部两个城市。美英正式建立空中补给线工作小组,继续组织大规模空运,每天空运物资达到5500吨,同时对苏占区加强经济封锁。

苏联对英美分裂德国实施的政策是正确的,但是采取封锁柏林的办法适得其反,没有能够阻止德国的分裂。于是,不得不改变策略。1949年1月27日,斯大林答美国国际新闻社欧洲分社社长史密斯提问时表示,如果美、英、法政府同意把成立西德国家推迟到四国外长会议召开之时,苏联可以取消柏林封锁,但同时要取消三国所实施的运输和贸易限制。经过苏美在联合国的秘密接触,苏、美、英、法四国经过两个多月的秘密谈判,终于在5月5日就历时近一年的柏林危机达成协议。四国在各自首都同时发表的公报表示,双方于5月12日起解除所有的交通、运输、贸易限制,并在解除限制十天后,在巴黎召开四国外长会议,讨论有关德国问题以及西柏林形势引发的各种问题。

柏林危机是德国分裂的前奏。从1948年下半年开始,西占区加快了成立西德政府的步骤。在1949年5月23日的巴黎外长会议上,苏联全面陈述了对德问题的立场,要求缔结对德和约,恢复盟国管制委员会的正常活动,以苏占区和西占区经济机构为基础,建立全德国务会议,行使统一的德国政府职能。英国外交大臣贝文代表西方国家提出以西占区为核心的统一德国方案,即在整个德国推广西占区基本法,在四国监督下,进行自由选举。苏联拒绝了贝文的方案。1949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定都波恩。苏联也支持苏占区筹备成立另一政府。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至此,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国家。苏联与美、英、法在德国问题上的较量,从最终结果来看,双方得分相当,这使它们之间的矛盾公开化,在欧洲摆开了对峙的态势。

五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西方国家与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较量,加速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正是在柏林危机的背景下,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最终成立,标志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西欧国家谋求防务方面的合作和美英特殊关系以及对苏联的防范,是北约形成的具体原因。二战后,西欧国家在战后防范的主要对象是德国,因为正是德国在20世纪的上半叶两次给欧洲造成战争的灾祸。但是英法都想成为欧洲防务的领导者,这成了欧洲防务合作的主要困难。英国在战后提出三环外交,即处理英国同英联邦国家、英美关系、英国同欧洲国家关系的方针。在欧洲国家关系中,英法关系占据特殊地位,英国准备对法作出让步。但是,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一直认为,“法国领导欧洲是当仁不让的”,并对英美特殊关系心存芥蒂。1946年1月,戴高乐下台后,英法关系出现接近的趋向。1947年1月13—15日,英法两国外长在伦敦会晤,决定缔结英法同盟,防止德国再次发动战争。1947年3月4日,英法在敦刻尔克签署了同盟条约。

在美国加速推行恢复德国,同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矛盾表面化以后,英国主张加大军事合作,以避免美苏对峙危及它们的安全。1948年1月22日,英国首相贝文在下院发表演说,提出对欧政策三原则,即反对由一个国家统治欧洲,抛弃大国均势概念,以英、法、美、加四国的合作和援助推进欧洲的联合。贝文的政策得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支持。英法敦促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加入敦刻尔克条约,但是比、荷、卢三国在经济上与德国存在传统的依赖关系,不想建立一个以德国为对象的军事同盟,并且希望美国加入未来的欧洲组织。丹麦、挪威、瑞典三国则对贝文提出的西欧联盟计划不感兴趣,宣布不参与讨论这一建议。在此情况下,美国乘机提出建立以苏联为主要对手的联盟计划。1948年3月17日,英、法、比、荷、卢五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这一条约是军事合作条约,明为防止德国,实是防范苏联。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条约签字的当天就对它表示支持。

1948年3月22日至4月1日,美、英、加拿大三国代表举行会谈,讨论扩大《布鲁塞尔条约》问题。美国代表提出三种方案供作选择,最后,三方就建立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方案取得共识。3月24日,三国决定起草关于大西洋区域安全公约和扩大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文件。4月1日,三国正式通过美国起草的五角大楼文件,作为与其他国家商讨的基础。美国在与西欧国家的磋商中明确表示,美国无意参加布鲁塞尔条约,只愿参加区域性的北大西洋防务共同体。美国这一立场决定了在未来组织中的作用与地位。9月9日通过的《华盛顿文件》具体规定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范围、缔约国承担的义务等。1949年3月18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华盛顿公布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文本。4月4日,美、加、英、法、比、荷、卢、丹、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12国,在华盛顿正式签署该约。8月24日,签约国先后交存批准书。至此,北约正式运转。这样,欧美国家的领导人便在传统的国家安全思维推动下,由最初防止德国再次入侵而缔结敦刻尔克英法同盟,发展到英、法、荷、比、卢五国的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又在防止苏联入侵威胁的口号下,演变成二战后第一个跨地区的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针对西方国家的行动和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为巩固共产党在中东欧的胜利,苏联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抗衡措施。在国家关系上,苏联同东欧国家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推动东欧国家相互之间也签订这样的条约。这些条约都具有军事互助条款,实际上构成苏联与东欧国家的集体安全体系。为对抗马歇尔计划,反击西方国家对苏联东欧的经济封锁,苏联在1947年7—8月同保、捷、匈、南、波、罗签订了一系列双边经济贸易协定,加强了苏联同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西方国家把这些协定称之为“莫洛托夫计划”。通过这些协定,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经济贸易圈,奠定了成立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基础。1949年1月25日,苏、保、罗、匈、波、捷六国签署了《关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公报》,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明确表示反对侵犯各国主权及其经济利益的马歇尔计划。同年4月,在莫斯科召开经互会首次会议,正式宣告该组织成立。这标志着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

在军事上,苏联加强对东欧国家的军事援助,大量的苏联军事装备运往东欧,苏联军事顾问代表团被派到东欧国家。苏联本身从1948年起也停止缩减军事人员,开始扩大常规军事力量的编制。

北约成立后采取一系列包围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行动,并在亚洲挑起战争,标志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1952年10月5日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对国际形势的基本估计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一步削弱,国际形势趋向尖锐化,美英侵略集团所造成的新战争威胁越来越大。为此,苏联要不断地加强国防力量,加紧准备给任何侵略者以致命的打击。大会认为,国际舞台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世界已经形成两个阵营,苏联将忠于自己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继续为反对准备和发动新战争而斗争,继续给各人民民主国家以全面的支持和援助,加强并发展与中国、欧洲人民民主国家、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根据斯大林“两个平行市场”、“两个阵营”的理论,苏联不再满足于东欧国家之间的双边军事互助条约和通过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所确立的关系,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力量。1955年5月14日,保、匈、民主德国、波、罗、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尔巴尼亚八国在华沙签订友好互助条约,缔约国保证不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如果发生对某一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则以一切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侵略的国家给予援助。华沙条约组织建立了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其最高机构是政治协商委员会。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是针对北约的反措施。两个军事组织的成立,成为两个对立的政治营垒的主要依托,于是,“冷战”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 尼·伊·帕甫连科:《彼得大帝传》,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64页。

[2] 罗果夫:《鲁迅论俄罗斯文学》,时代出版社1949年版,第3页。

[3]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7卷,第117页。

[4] 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页。

[5] 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5—26页。

[6] 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7] 转引自卡斯维诺夫:《拾级而下的二十三个台阶》,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2页。

[8]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7卷,第115—116页。

[9] 同上书,第20卷,第333页。

[10] 同上书,第26卷,第209页。

[11] 翁特尔别格:《滨海省(1856—1998)》,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75页。

[12]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7卷,第395页。

[13]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8卷,第39页。

[14] 同上书,第56页。

[15] 同上书,第44页。

[16]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2卷,第326页。

[17] 《俄国民粹派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32页。

[18] 同上。

[19] 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第58页。

[20] 同上。

[21] 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第58页。

[22] 弗兰克:《俄国知识入与精神偶像》,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5—56页。

[23] 《俄国民粹派文选》,第32—33页。

[24] 《俄国民粹派文选》,第33—39页。

[25] 《俄国民粹派文选》,第9页。

[26] 尼·别嘉尔耶夫:《俄罗斯思想》,第242页。

[27]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1卷,第216页。

[28] 同上书,第16卷,第400页。

[29] 按1987年法令规定:日班为11.5个小时,夜班为10个小时。

[30]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卷,第188页。

[31]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页。

[32]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8卷,第414页。

[33]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0卷,第178页。

[34] 巴·尼·米留可夫:《回忆录》,纽约1955年俄文版,第350页。

[35] 叶·季·切尔缅斯基:《苏联史(帝国主义时期)》,莫斯科1959年俄文版,第346页。

[36] 尤苏波夫:《拉斯普庭之死·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17页。

[37] 《彼得堡布尔什维克传单(1902—1917)》第2卷,莫斯科1939年俄文版,第248—249页。

[38] 德·阿宁编:《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一九一七年革命》,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20页。

[39] 德·阿宁编:《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一九一七年革命》,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8页。

[40] 德·阿宁编:《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一九一七年革命》,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9页。

[41] 徐天新选译:《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页。

[42]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9卷,第114—115页。

[43]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9卷,第131页。

[44] 转引自阿·阿夫托尔汉诺夫:《苏共野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3页。

[45] 德·阿宁编:《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一九一七年革命》,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78页。

[46]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2卷,第2—5页。

[47] 《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74页。

[48] 《1917年十月革命:内涵和意义》,莫斯科1998年俄文版,第43—45页。

[49] 《苏联国内战争史》第2卷,1944年莫斯科中文版,第440页。

[50]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4卷,第155页。

[51]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3卷,第163页。

[52] 同上书,第11卷,第27页。

[53] 同上书,第33卷,第163页。

[54]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3卷,第107页。

[55] 《回忆列宁》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45页。

[56] 《回忆列宁》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47—648页。

[57]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4卷,第28页。

[58] 罗·麦德维杰夫:《俄国革命: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失败》,莫斯科1997年俄文版,第81页。

[59]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3卷,第5页。

[60] 同上书,第43卷,第106页。

[61]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3卷,第300页。

[62]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9卷,第27页。

[63]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6卷,第124页。

[64] 《列宁全集》,第39卷,第215页。

[65]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5卷,第500页。

[66]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8卷,第25页。

[67] 格·瓦·普列汉诺夫:《致彼得格勒工人的公开信》,见德·阿宁编:《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一九一七年革命》,第337页。

[68] 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页。

[69]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6卷,第25页。

[70]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5卷,第295页。

[71]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71—372页。

[72]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

[73]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4卷,第9页。

[74] 同上书,第4页。

[75] 同上书,第4—5页。

[76]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4卷,50页。

[77] 同上。

[78] 同上书,第44—45页。

[79] 同上书,第122—123页。

[80]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4卷,第124—125页。

[81] 同上书,第134页。

[82] 同上书,第128页。

[83] 同上书,第145、129页。

[84] 同上书,第141页。

[85] 《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3期,第107页。

[86]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4卷,第295页。

[87] 同上书,第339页。

[88]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4卷,第363、381页。

[89] 《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6期,第176页。

[90]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4卷,第367页。

[91]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6卷,第92—93页。

[92]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7卷,第348页。

[93] 同上。

[94] 同上书,第375页。

[95]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6卷,第191页。

[96]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6页。

[97]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8卷,第52页。

[98] 同上书,第302页。

[99] 同上书,第329、330页。

[100]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8卷,第303页。

[101] 俄罗斯国家经济档案馆:ф.2097, ол.1, А.949, А.110.

[102]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6卷,第419页。

[103]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7卷,第264页。

[104] 同上书,第270页。

[105] 每一阿尔申相当于0.71米。

[106] 《粮食人民委员部通报》1918年第18—19期,第74页。

[107] 《统计公报》1920年第1—4期,第67页。

[108]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1卷,第22页。

[109] 同上书,第65页。

[110] 同上书,第16—19页。

[111] 同上书,第56页。

[112] 同上书,第68页。

[113]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1卷,第23页。

[114] 同上书,第76页。

[115] 同上书,第209页。

[116] 同上书,第231、208页。

[117]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1卷,第232页。

[118] 同上书,第299页。

[119] 同上书,第308页。

[120] 同上书,第316页。

[121] 同上。

[122]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1卷,第315页—316页。

[123]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2卷,第176页。

[124] 同上书,第182页。

[125]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2卷,第183页。

[126] 同上书,第175页。

[127] 同上书,第190页。

[128] 同上书,第229页。

[129] 同上书,第335页。

[130] 同上书,第43卷,第73页。

[131]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75页。

[132] 同上书,第82页。

[133] 同上书,第8页。

[134] 同上书,第91页。

[135] 同上书,第301页。

[136]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2卷,第245页。

[137] 同上书,第228页。

[138] 同上书,第229页。

[139] 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史》第2卷,莫斯科1966年俄文版,第142页。

[140] 瓦西茨基主编:《苏联各民族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简史》第2卷,莫斯科1955年俄文版,第659页。

[141] 德尼斯:《1919—1920年在俄罗斯帝国的版图内有60多个国家宣布独立》,见《论据与事实》1993年第25期。

[142]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19卷,第237页。

[143]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8卷,第49页。

[144] А.利霍拉特:《在列宁的民族友好旗帜下》,莫斯科1970年俄文版,第349—350页。

[145] 《苏联各民族命运的共同性:历史与现实》,莫斯科1989年俄文版,第30—31页。

[146] 《苏联的形成:1917—1924年文件汇编》,莫斯科—列宁格勒1940年俄文版,第229页。

[147] 苏联科学院历史所编:《苏联民族——国家建设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上卷,第338页。

[148]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3卷,第334页。

[149] 同上书,第43卷,第213页。

[150] 同上书,第214页。

[151] 同上书,第216页。

[152] 《苏联的形成:1917—1924年文件汇编》,第333页。

[153] 《加里宁文章和言论集(1919—1935)》,莫斯科1936年俄文版,第95页。

[154] 《苏联的形成:1917—1924年文件汇编》,第426页。

[155] 《布哈林文选》中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8页。

[156]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10页。

[157]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1卷,第216页。

[158]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56页。

[159]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70页。

[160] 同上书,第371页。

[161] 同上。

[162]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67页。

[163] 《布哈林文选》中册,第345页。

[164] 同上书,第343页。

[165]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90页。

[166] 《布哈林文选》中册,第346页。

[167]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91页。

[168]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1卷,第327页。

[169]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卷,第363页。

[170]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67、365页。

[171] 同上书,第364页。

[172] 同上书,第368页。

[173] 同上书,第67页。

[174] 《布哈林文选》中册,第46页。

[175] 同上书,第249页。

[176]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68页。

[177] 同上书,第378页。

[178] 同上书,第368页。

[179]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37页。

[180] 《共产党人》杂志1991年第5期,第378页。

[181]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19页。

[182]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111—112、246、419页。

[183] 《苏共决议汇编》中文版,第二分册,第4页。

[184]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78页。

[185]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2卷,第293、267、268页。

[186]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50页。

[187] 同上书,第347、344—345页。

[188] 同上书,第345—346页。

[189]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卷,第340—341页。

[190] 伊·弗·帕夫洛娃:《斯大林主义:权力机制的形成》,新西伯利亚1993年俄文版,第78页。

[191] 《斯大林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72页。

[192]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148—150页。

[193] 《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速记记录)》,莫斯科1986年俄文版,第142—143页。

[194] 《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11期,第180页。

[195] 新西伯利亚州委员会党务档案馆:ф.1, оп.2, д.241, л.22。

[196] Н.瓦连季诺夫:《新经济政策和列宁去世后的党内危机》,莫斯科1991年俄文版,第76—78页。

[197]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466—476页。

[198] А.ф.基谢廖夫、Э.М.夏金主编:《20世纪祖国现代史》(两卷集高校教科书),第一卷,莫斯科1999年俄文版,第421页。

[199] 同上书,第421—422页。

[200] [英]伦纳德·夏皮罗:《一个英国学者笔下的苏共党史》,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260、339—340页。

[201] А.ф.基谢廖夫、Э.М.夏金主编:《20世纪祖国现代史》(两卷集高校教科书),第一卷,第422页。

[202] 米·沃斯连斯基:《官职等级名录制》,莫斯科1991年俄文版,第85页。

[203] 《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1923年4月17—25日)速记记录》,莫斯科1968年俄文版,第63页。

[204] 《俄共(布)第九次代表会议》,莫斯科1930年俄文版,第281页。

[205] 《俄共(布)中央通报》,1923年第3(总51)期,第39—40页。

[206] А.Ф.基谢廖夫、Э.М.夏金主编:《20世纪祖国现代史》(两卷集高校教科书),第一卷,第423页。

[207] 新西伯利亚州委员会党务档案馆:ф.1, оп.2, д.241, л.117。

[208] 新西伯利亚州委员会党务档案馆:ф.1, оп.2, д.241, л.51。

[209] 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存和研究中心档案馆:ф.17, оп.84, д.696, л.2。

[210] 《真理报》1990年12月4日。

[211] А.Ф.基谢廖夫、Э.М.夏金主编:《20世纪祖国现代史》(两卷集高校教科书),第一卷,第425页。

[212] А.Ф.基谢廖夫、Э.М.夏金主编:《20世纪祖国现代史》(两卷集高校教科书),第一卷,第427页。

[213] 《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1923年4月17—25日)速记记录》,莫斯科1968年俄文版,第63页。

[214] 《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二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1页。

[215] 《苏共中央通报》1991年第5期,第195页。

[216] 《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217] 同上书,第6页。

[218] 《苏共中央通报》1991年第7期,第179—182页。转引自郑异凡的《布哈林论稿》,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1—332页。

[219] 《苏共莫斯科组织史纲(1883—1965)》,莫斯科1966年俄文版,第445页。

[220] 《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页。

[221] 《布哈林文选》中册,第211页。

[222] 《布哈林文选》中册,第234页。

[223] 《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9页。

[224] 《布哈林文选》中册,第349页。

[225] 布哈林在七月中央会上的发言。转引自郑异凡《布哈林论稿》,第349—350页。

[226] 《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227] 《布哈林文选》中册,第248页;《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64页。

[228] 参见《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三分册,第360、402—403页,以及郑异凡《布哈林论稿》,第327—328页。

[229] 《布哈林文选》中册,第279、292、296页。

[230] 《布哈林文选》中册,第349页。

[231]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三分册,第379—380页。见《布哈林文选》中册,第295页。

[232] 同上。

[233] 《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0—81页。

[234]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90页;《布哈林文选》中册,第346页。

[235]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91页。

[236] 《布哈林文选》中册,第349—350页。

[237] 《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1、92、94页。

[238] 同上书,第277页。

[239]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77页。

[240] 《布哈林文选》中册,第352页。

[241] 尼·伊·布哈林:《通向社会主义之路》,莫斯科1990年俄文版,第329页。这是布哈林关于社会主义全部理论和战略策略的基础和核心。由此出发,我们便可以深刻理解他与斯大林分歧、争论的实质:布哈林所主张的是“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是这一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斯大林所坚持的仍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在新经济政策时期之前所理解的那种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242] 德·沃尔科戈诺夫:《斯大林政治肖像》,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288页。

[243] 《真理报》,1927年7月24日;转引自马龙闪《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2页。

[244] [意]朱·鲍法:《苏联史》第1卷,莫斯科1994年俄文版,第309页;郑异凡:《布哈林论稿》,第379页。

[245] 《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页。

[246] В.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莫斯科1996年俄文版,第272页。

[247] 《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248] 《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会议》,第328、623页;转引自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自古至今苏联史》第8卷,第464页。

[249] 《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7页。

[250] [意]朱·鲍法:《苏联史》第1卷,第352页。

[251] 《莫洛托夫密谈录——与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06页。

[252]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第39页。

[253] 1929年11月3日,斯大林为纪念十月革命十二周年而发表了《大转变的一年》一文。见《斯大林全集》第12卷。

[254] 《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6页。

[255] 同上书,第127页。

[256] 《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页。

[257] 张念丰、郭燕顺编:《德波林学派资料汇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4—206页。

[258] 米丁笔记。(现藏于俄罗斯现代史文献收藏使用中心档案馆,第14库,第24卷宗,后同。)

[259] 史登、卡列夫系德波林学派重要成员。——笔者

[260] 米丁笔记。

[261] 同上。

[262] 尼·马斯洛夫:《斯大林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及其实质》,莫斯科1990年版,第56页。

[263] 《苏维埃文化报》1988年6月7日。

[264] 米丁笔记。

[265] 同上。

[266] 米丁笔记所录斯大林语。

[267] 《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9、72页。

[268] 同上书,第76—77页。

[269] 同上书,第89—91页。

[270] 《苏共论文化、教育和科学》(文件汇编),莫斯科1963年俄文版,第171—172、181—182页。

[271] 《真理报》1929年10月20日。

[272] 《苏联文学艺术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4页。

[273] 转引自[苏]伊·阿·基里林主编:《国际关系和苏联对外政策史》(1917—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2页。

[274] 《苏联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历史统计表》(1800一1982),第79页。

[275] [苏]罗·麦德维杰夫:《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172页。

[276] 陆南泉、张础、陈义初等编:《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七十年》,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第651—652页。

[277] 徐葵主编:《苏联概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8页。

[278] 石磊、鲁毅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史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3页。

[279] 石磊、鲁毅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史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3页。

[280] 《斯大林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68—269页。

[281] 《斯大林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49页。

[282] В.И.鲍维金:《1917年前俄国工业的发展》,莫斯科1970年俄文版,第9页。

[283] 见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苏联的工业化·新文献、新史实、新观点》第一部,莫斯科1997年俄文版,第5页。

[284] А.Л.瓦因施坦:《革命前俄国的国民财富和国民经济积累》,莫斯科1960年俄文版,第368—370页。

[285] 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苏联的工业化·新文献、新史实、新观点》第一部,第80页;《托洛茨基档案》第一卷,第208—214页。

[286] 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苏联的工业化·新文献、新史实、新观点》第一部,第80页。

[287] 同上书,第16页。

[288] 联共(布)中央全会速记记录,见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苏联的工业化·新文献、新史实、新观点》第一部,第110、112页。

[289] 同上书,第50—51页。

[290] 第16号文件:联共(布)中央全会速记记录(1929年11月16—24日),见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苏联的工业化·新文献、新史实、新观点》第一部,第222—223页。

[291] 第12号文件:联共(布)中央和监察委员会联合全会速记记录,见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苏联的工业化·新文献、新史实、新观点》第一部,第162页。

[292] 第17号文件: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联席全会速记记录,见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苏联的工业化·新文献、新史实、新观点》第一部,第240页。

[293] 第16号文件:联共(布)中央和监察委员会联合全会速记记录,见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苏联的工业化·新文献、新史实、新观点》第一部,第220页。

[294] 第15号文件:联共(布)中央和监察委员会联合全会速记记录,见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苏联的工业化·新文献、新史实、新观点》第一部,第213页。

[295] 《苏共决议汇编》第3卷,莫斯科1984年俄文版第9版,第427页。

[296] 《斯大林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7—38页。

[297] А.Ф.基谢廖夫、Э.М.夏金主编:《20世纪祖国现代史》(两卷集高校教科书),第2卷,莫斯科1999年俄文版,第15—16页。

[298] В.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莫斯科1996年俄文版,第312—313页。

[299] А.Ф.基谢廖夫、Э.М.夏金主编:《20世纪祖国现代史》(两卷集高校教科书),第2卷,第16页。

[300] А.Ф.基谢廖夫、Э.М.夏金主编:《20世纪祖国现代史》(两卷集高校教科书),第2卷,第18页。

[301] 同上。

[302] А.Ф.基谢廖夫、Э.М.夏金主编:《20世纪祖国现代史》(两卷集高校教科书),第2卷,第21页。

[303] 同上。

[304] 瓦季姆·罗果文:《斯大林新的新经济政策》,莫斯科1994年俄文版,第18页。

[305] 同上。

[306] А.Ф.基谢廖夫、Э.М.夏金主编:《20世纪祖国现代史》(两卷集高校教科书),第2卷,第22页。

[307] 同上。

[308] А.Ф.基谢廖夫、Э.М.夏金主编:《20世纪祖国现代史》(两卷集高校教科书),第2卷,第26页。

[309] 列·托洛茨基:《被出卖的革命》,莫斯科1991年俄文版,第8页。

[310] А.Ф.基谢廖夫、Э.М.夏金主编:《20世纪祖国现代史》(两卷集高校教科书),第2卷,第27页。

[311] 瓦季姆·罗果文:《斯大林新的新经济政策》,第21页。

[312] 同上。

[313] 伦纳德·夏皮罗:《一个英国学者笔下的苏共党史》,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667—668页。

[314] В.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莫斯科1996年俄文版,第307—308页。

[315] 同上书,第308页。

[316] 《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8期,第209—212页。

[317] 同上书,第212页。

[318] 同上书,第209页。

[319] 同上书,第200页。

[320] 《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6期,第218—219页。

[321] 同上。

[322] 《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7期,第210、214页。

[323] 《真理报》1927年12月22日。

[324] 《斯大林选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61页。

[325] 《苏共决议汇编》第4卷,莫斯科1984年俄文版,第261、85页。

[326] 同上。

[327]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318页。

[328] 《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页。

[329] 《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7页。

[330] 参见《苏联法令集》1929年第14期,第117页;第38期,第301页。

[331] 《联共(布)中央通报》1929年第22期,第23页。

[332] 《俄罗斯联邦法典汇编》1929年第72期,第705页。

[333] 《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页。

[334] 同上。

[335] 《斯大林全集》俄文版,第12卷,第129页。

[336] 《斯大林全集》中文版译文有误差:“再过两三年我国就会成为世界上粮食最多的国家,甚至是世界上粮食最多的国家。”参见中文版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8页。

[337] 《文件在证明(1927—1929, 1929—1932)》,莫斯科1989年俄文版,第289—290页。

[338] 《布尔什维克》1929年第22期,第12页。

[339] 同上。

[340] 《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页。

[341] 同上。

[342] 《文件在证明(1927—1929, 1929—1932)》,第326、327—328页。

[343] 同上。

[344] 同上。

[345] 《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7页。

[346] 《文件在证明(1927—1929, 1929—1932)》,第355—369页。

[347] 《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3页。

[348] 《文件在证明(1927—1929, 1929—1932)》,第382、372—375、387—394页。

[349] 《斯大林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22—323页。

[350] 奥·弗·赫列夫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权机制》,莫斯科1996年俄文版,第142页。

[351] И.В.库里洛夫等编:《恢复名誉·30—50年代政治审判案》,莫斯科1991年俄文版,第123—147页。

[352] 同上书,第147—170页。

[353] 奥·赫列夫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权机制》,第176—177页。

[354] 据有关资料,1937—1940年这18人中有2人自杀,有16人先后被处决。——作者

[355] 姜琳、陈玮编:《世界宪法大会》(上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1056页。

[356]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108页。

[357] 《苏联宪法史》(文件汇编),莫斯科1957年俄文版,第740—741, 745—746页。

[358] 《世界宪法大全》(上册),第1057—1058页。

[359]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5页。

[360] 《世界宪法大全》(上册),第1061—1062页。

[361] 《苏联宪法史》,第744页。

[362] [意]朱·鲍法:《苏联史》第1卷,莫斯科1994年俄文版,第466页。

[363] 《世界宪法大全》(上册),第1061页。

[364]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107页。

[365] 同上书,第108页。

[366] 《党务工作者手册》,莫斯科1934年俄文版,第7辑第2册,第170页。

[367]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中文版,第4分册,第388、389页。

[368] 伦纳德·夏皮罗:《苏共党史》,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668页。

[369] Т.П.科尔日欣娜:《苏联国家机构史》,莫斯科1986年俄文版,第184页。

[370] 马龙闪:《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371] 在这个时期,中央政治局正式委员一般只设7—9人,包括政治局候补委员在内,共9—15人。——作者

[372] 《30年代斯大林政治局》(文件汇编),莫斯科1995年俄文版,第97、99页。

[373] 同上书,第112页。

[374] 奥·赫列夫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治权力机制》,第290页。

[375] 同上书,第160—161页。

[376] 同上书,第237—238页。

[377] 奥·赫列夫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治权力机制》,第238—239页;《30年代斯大林政治局》,第4页。

[378] 奥·赫列夫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治权力机制》,第91页附表。

[379] 据奥·赫列夫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治权力机制》一书第288页附表资料统计。——笔者

[380] 奥·赫列夫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治权力机制》,第117页。

[381] 同上书,第18页。

[382] 同上。

[383] 《斯大林30年代初同肖洛霍夫的往来通信》,见《斯大林研究》1995年第5辑(中央编译局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室编),第9—49页。

[384] Ю.Т.费尔什京斯基:《同布哈林的谈话·对拉林娜(布哈林娜)回忆录〈不可忘记的往事〉的注释》,莫斯科1993年俄文版;R.康奎斯特:《斯大林与基洛夫被杀》,纽约1989年版。

[385] 奥·赫列弗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权机制》,莫斯科1996年俄文版,第1页。

[386] 罗·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4—226页。

[387]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4页。

[388]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页。

[389] 同上书,第141—142页。

[390] 《斯大林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48—50页。

[391] В.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莫斯科1996年俄文版,第293—294页。

[392] 《莫洛托夫秘谈录——与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01页。

[393] В.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第373页。

[394] 奥·奥列夫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权机制》,第142页。

[395] 俄罗斯现代史文献收藏使用中心档案馆:ф.17, оп.162, д.17, л.87。

[396] 《苏共中央公报》1989年第4期,第39页。

[397] 《恢复名誉·30—50年代政治审判案》,第123—147页。

[398] В.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第379页。

[399] 俄罗斯现代史文献收藏使用中心档案馆:ф.17, оп.120, д.177, л.22。

[400] 奥·赫列夫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治权力机制》,第148页。

[401] 《恢复名誉·30—50年代政治审判案》,第33页。

[402] 俄罗斯现代史文献收藏使用中心档案馆:ф.17, оп.63, д.1123, л.146—147。

[403] Е.А.里斯:《斯大林主义与苏联的铁路运输(1928—1941)》,伦敦、纽约1995年俄文版,第147、148、150、158、159页。

[404] 奥尔忠尼启泽在其自杀前48天内(从1937年1月1日至2月18日晨自杀),就找斯大林22次,谈话达70小时以上(见奥·赫列夫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治权力机制》,第291页)。

[405]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页。

[406] 现已从档案中一共发现383个名单,上面载有4.4万名被捕党、军队和经济部门领导人,其中3.9万人被判枪毙。政治局委员对这些名单都作了表决,并在上面留有签名(《史源》杂志1995年第1期,第124页)。

[407] 《苏共二十二大》,莫斯科1980年俄文版,第585—586页。

[408] 苏联和国外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的历史学家一致认为,这个反间计对斯大林与苏联军事领导人采取的行动没起决定作用,只是被用来对动员其他军人指控被告起了一定作用(见涅克里奇:《1941年6月22日》,莫斯科1956年俄文版,第85—88页)。

[409] В.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第385页。

[410] 奥·赫列夫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治权力机制》,第188页。

[411] 《苏动报》1992年6月4日。

[412] 《苏动报》1992年6月4日。

[413] 俄罗斯现代史文献收藏使用中心档案馆:1937—1938年政治局例会特别记录。亦见《莫斯科新闻》1992年6月21日。

[414] 《史源》杂志1995年第1期,第125页。

[415] 《历史问题》1994年第5期,第144页。

[416] 《莫斯科新闻》1992年第6月21日。

[417] 俄罗斯现代史文献收藏使用中心档案馆:1937—1938年政治局例会特别记录。

[418] [俄]《祖国档案》1992年第2期,第28—29页;又见[俄]《祖国历史》杂志2000年第1期,第202—203页。

[419] 《历史档案》1994年第5期,第4—5页。

[420] 同上书,第14页。

[421]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6—179页。

[422] 《历史档案》1994年第5期,第8页。

[423] 俄罗斯现代史文献收藏使用中心档案馆:ф.588, оп.1, д.5300, л.19;亦见《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82—183页。

[424] 《历史档案》1994年第5期,第8页。

[425]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9卷,第4页。

[426] 俄罗斯现代史文献收藏使用中心档案馆:ф.588, оп.1, д.5300, л.4—5;亦见《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132—133页。

[427]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404—405页。

[428]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9页。

[429]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9—280页。

[430]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77页。

[431]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432] 俄罗斯总统档案馆:ф.45, оп.1, д.1122, л.28—111;转引自《历史档案》1994年第5期,第9页。

[433]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9页。

[434]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1卷,第80、85、92、95页。

[435] 《斯大林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0页。

[436] 《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册(第二分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04页。

[437] 《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册(第二分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05页。

[438] 《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9—1945),外交学院1957年编,第12页。

[439] 《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9—1945),外交学院1957年编,第13页。

[440] 同上书,第145页。

[441] [英]艾伯特·西顿:《苏德战争》(1941—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页。

[442]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我们的祖国》第2卷,莫斯科1991年,第385页。

[443] [英]艾伯特·西顿:《苏德战争》(1941—1945),第18页。

[444] 同上。

[445] 爱德华·拉津斯基:《斯大林秘闻》,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511页。

[446] 同上书。

[447] [苏]《外交史》第四卷(上册),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29页。

[448] 《斯大林秘闻》,第512页。

[449] 俄罗斯国立入文大学:《我们的祖国》,第2卷,莫斯科1991年俄文版,第392页。

[450] 同上书,第391—392页。

[451]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五十周年。苏共中央全会决议,苏共中央提纲》,莫斯科1967年俄文版,第19页。

[452] С.В.库列绍夫、О.В.沃洛布耶夫、Е.И.皮沃瓦尔等编:《我们的祖国》第2部,莫斯科1991年俄文版,第393—394页。

[453] 同上书,第394页。

[454] 亚历山大·涅克里奇:《1941年6月22日》,莫斯科1995年俄文版,第125页。

[455] 《我们的祖国》,第2部,莫斯科1991年版,第400页。

[456] Н.维尔特:《苏维埃国家史》,莫斯科1995年俄文版,第299页。据德国指挥部战报载,苏军这次被俘66.5万人,丢失火炮3718门,坦克884辆(见《我们的祖国》第2部,莫斯科1991年版,第401页)。

[457] 《我们的祖国》第2部,第401页。

[458] Н.维尔特:《苏维埃国家史》,第294页。

[459] 《我们的祖国》第2部,第402页。

[460] 爱德华·拉津斯津:《斯大林秘闻——原苏联秘密档案最新披露》,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525页。

[461] В.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第13页。

[462] 爱德华·拉津斯基:《斯大林秘闻——原苏联秘密档案最高披露》,第541—542页。

[463] В.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第431页。

[464] В.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第439页。

[465] В.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第430—440页。

[466] 同上书,第440页。

[467] 尼·维尔特:《苏维埃国家史》,第70页。另一说法,这时党员总数为590万人(见《我们的祖国》第2部,第416页)。

[468]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第3卷(1941—195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6页。

[469] 《我们的祖国》第2部,第406页。

[470] 叶·尤·祖布科娃:《1945—1964年的社会与改革》,莫斯科1993年俄文版,第65页。

[471] 尼·维尔特:《苏维埃国家史》,第319页。

[472]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6、313页。

[473] 《第二次世界大战热点问题》,莫斯科1995年俄文版,第14页。

[474] 《世界历史》1998年第3期,第98页。

[475] 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上册,第10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69页。

[476] 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上册,第10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09页。

[477]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1941—1945)》,莫斯科1961年俄文版,第6卷,第45页。

[478] 尼·维尔特:《苏维埃国家史》,第29页。

[479] 同上。

[480] 《1965年苏联的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莫斯科1966年俄文版,第182页。

[481] 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使用和收藏中心档案馆:ф.17, оп.125, д.421, л.2—3。

[482] 同上,д.420, л.40。

[483] 同上。

[484] 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使用和收藏中心档案馆:ф.17, оп.125, д.421, л.102。

[485] 《全苏居民登记结果》,第13页。

[486] И.М.沃尔科夫:《战后苏联农民的劳动功勋——1946—1950年苏联的集体农庄》,莫斯科1972年俄文版,第21页。

[487] И.М.沃尔科夫:《战后苏联农民的劳动功勋——1946—1950年苏联的集体农庄》,莫斯科1972年俄文版,第21页。

[488] 《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330—334页。

[489] В.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第477页。

[490] В.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第477页。

[491] 同上书,第478页。

[492] 《苏联的工业》(统计汇编),1957年莫斯科俄文版,第105、141、153、171、277页。

[493] [意]朱·鲍法:《苏联史》,莫斯科1994年俄文版,第335页。

[494] 《苏联的工业》(统计汇编),第106、140、153、171、277页。

[495] В.С.列利丘克、Е.И.皮沃瓦拉主编:《苏联和冷战》,1995年莫斯科俄文版,第166页。

[496] 尼·维尔特:《苏维埃国家史》,第335页。

[497] 同上。

[498] 《战后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莫斯科1965年俄文版,第85页。

[499]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1941—1952)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33—537页。

[500] 《苏联的工业》(统计汇编),第32页。

[501] 《战后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第255—257页;《苏联农民简史》(1917—1970),莫斯科1973年俄文版,第427页。

[502]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6卷,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第160页。

[503] 《苏联农业·统计汇编》,莫斯科1971年俄文版,第245页。

[504] 《苏联通史》(十二卷本),第1卷,莫斯科1971年俄文版,第208页。

[505]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1941—1952),第3卷,第396页。

[506] 尼·维尔特:《苏维埃国家史》,第332页。

[507] 《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330—334页。

[508] 尼·维尔特:《苏维埃国家史》,第333页。

[509]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1941—1952),第3卷,第701—704页。

[510] 《真理报》1945年6月28日。

[511]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9页。

[512] 有学者认为是马林科夫参与其事;赫鲁晓夫推断,是卡冈诺维奇向斯大林介绍了情况。——笔者

[513] 《赫鲁晓夫回忆录》,中国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第425—429页。

[514] 同上书,第429页。

[515] 康·西蒙诺夫:《我们这一代人的目睹》,见《旗帜》1988年第3期,第48页。

[516] 《祖国史纲》,第436页。

[517] Е.С.谢尼亚夫斯卡娅:《1941—1945年上过前线的一代·历史心理学研究》,莫斯科1995年俄文版,第35页。

[518] 康·西蒙诺夫:《我们这一代人的目睹》,载《旗帜》1988年第3期,第49页。

[519] 《苏联文学艺术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3页。

[520] 同上书,第45页。

[521] 《苏联文学艺术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20页。

[522]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09页。

[523] 同上书,第611、613页。

[524] 《赫鲁晓夫回忆录》,第396、401、443—445页。

[525] 《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81页。

[526] 同上书,第247—248页。

[527] 同上书,第248—249页。

[528]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7卷(1945—1949),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05页。

[529]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7卷(1945—1949),第103页。

[530] 《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8—499页。

[531] [美]沃尔特·米尔斯编:《福来斯特日记》,伦敦1952年版,第141页。

[532] [美]小阿瑟·施莱辛格:《世界强权动力学:美国外交政策历史文献(1945—1973)》,纽约1973年版,第21页。

[533] 《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97页。

第二编


第四节 战后斯大林个人权力体制的加强和思想政治运动的再起第二编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