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1985—1988年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评析
一 改革初期苏联经济发展状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苏联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变革的形势时,苏共及苏联人民顺应了时代的变化,承继了安德罗波夫时期开始的改革,掀起了大规模的社会经济改革高潮。当时社会主义各国,匈牙利、南斯拉夫、波兰等国大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震惊了世界,社会主义改革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所以,不能因为戈尔巴乔夫后来的失败而对苏联当时的变革加以否定。
在改革初期,戈尔巴乔夫至少口头上还是在“完善社会主义”的口号下进行改革。苏共中央的各种文件,戈尔巴乔夫在各种场合的讲话都是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原则,苏联人民出于对苏共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也是支持改革的。笔者在1986年7月曾有幸作为中国对外友协代表团成员访问了苏联,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巴库、塔什干……在工厂、农庄、大学、研究所……所到各地人们的街谈巷议莫不是改革。思想上打破了过去禁锢的枷锁,政治上为大批冤假错案平反,苏联人得到更多的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自由,在社会上出现了使“镇压迫害、不守法制、无法无天”等扭曲社会主义形象的事情不再重演的进程,人民确实也焕发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所以当时从上到下、从干部到群众都是衷心拥护改革的。
同时,在经济改革中,正如前面分析,加速战略与苏共前几次改革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在一些方面还有开拓性。利加乔夫曾总结当时经济改革的一个特点是:一开始并不是想仓促地“根本改革”整个经济制度。首先是进行广泛的、局部的经济试验,寻找最适宜的对国民经济进行管理的经济杠杆。工厂采用了各种经济核算模式,开始向自筹资金过渡和实行了新经济定额。他说,当然不是所有试验都取得了成功,其中一些试验只取得了部分效益,其他试验甚至和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然而重要的是这个趋势本身:国家在方方面面都向前发展了,不是在办公室,而是直接在生产领域摸索到新的路子,以及最合理的经济方案。 [86]
所以改革初期,从1985—1988年,苏联社会经济发展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从国民收入来看,1985年按实际价格增加的国民收入为5785亿卢布,1986年为5874亿卢布,1987年为6000亿卢布。1985年社会总产值增长了3.6%,1986年增长了4.3%,1987年增长了3.0%。1987年较之1985年增长了6.5%。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1985年为7990亿卢布,1986年为8385亿卢布,1987年为8705亿卢布, [87] 这几年的工业总产值每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9%,4.9%和3.8%。1986—1988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3%。 [88] 农业总产值1985年为2086亿卢布,1986年为2197亿卢布,1987年为2201亿卢布。如果说1981—1985年农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1986—1987年则为4.5%。 [89]
有人认为这个增长主要得益于以前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的惯性,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在前几年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早已是一年比一年减慢了,已经没有什么惯性可言,而且,这几年的经济增长也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大了生产中的集约化因素得来的。国家增加了科学教育经费的投入。1980年经费投入只有223亿卢布,1985年增加到286亿卢布,1986年为295亿卢布,1987年为310亿卢布。 [90] 分别占当年国民总收入的4.8%,5.0%,5.0%和5.2%。劳动生产率也得到了提高。在工业领域,如果以1980年为100, 1985年增长到117, 1986年增长到122, 1987年增长到127。 [91] 各种运输工具的货运量1986年增长了4.1%,1987年增长了0.7%,1986—1987年平均增长2.4%,而在1980—1985年期间仅为1.4%。 [92]
此外,改革初期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有一些措施。如国家增加了对居民住宅建设的投资。1980年这方面的国家投资只有16亿卢布,1985年增加到25亿卢布,1986年为28亿卢布,1987年为31亿卢布。几年来每年交付使用的住宅面积为12790万平方米,比上一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平均增长16%。 [93]
社会发展的一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小学较之上个五年计划增长了38%,幼儿园设施增长了15%,医疗站增加了41%,医院增加了19%,俱乐部及文化宫增加了58%。 [94]
当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结构的变化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苏联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定“最重要的一点是:所有部门,一无例外地将比过去更加面向人民日用品的生产和发展服务行业。规定‘乙’类比‘甲’类优先发展”。 [95] 具体的指标是:预定重工业年增长率为3.7%—4.2%;轻工业为4.1%—4.6%;农产品为2.7%—3.0%;商品零售额为3.4%—4.0%。实际情况是,除农产品的增长基本达到目标,轻、重工业的比例调整不仅没有完成计划,甚至与预期目标相反,不合理结构更加扩大。正如本文前面指出,实际上国家对轻、重工业的投资就没有根本改变过来:1986—1987年,轻工业投资仅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4.1%,重工业占32.4%,这个比例,甚至还低于前几个五年计划(从60年代以来轻工业的投资比均高于4.1)。后来在1989年12月苏联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雷日科夫曾谈到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受旧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根深蒂固的消极因素——这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面向消费者的严重变形的社会结构。 [96]
按照计划,社会劳动生产率在几年间年均增长率应达到3.7%—4.2%,实际上在1985—1987年除重工业外,轻工业每年仅增长2%。
商品零售额增长的预定目标也没达到。这几年居民收入增加了2130亿卢布,而支出只增加了1940亿卢布,这190亿卢布的差距,由于没有物质作抵押,对市场形成了压力。同时,食品供应矛盾加剧。1985年食品短缺总额达175亿卢布,1988年达210亿卢布。以至在经济学中出现“未满足的需求”的概念,即你有钱买不到东西。
二 社会出现动荡
在商品和食品供应开始出现短缺状况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政局动荡,具体表现在:
1.苏共党内出现分裂的苗头
1986年2月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时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叶利钦批评了以利加乔夫为首的苏共中央组织部“什么都管,但忽略了最重要的干部工作”,还指责党内有一个“惰性阶层”,他们反对进行根本改革。此后,他在党的会议上不断批评改革进展缓慢,对利加乔夫和党中央书记处的工作作风不满,要求辞去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后叶利钦被解除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职务,苏共高层领导开始因对改革目标的不同理解出现分歧。
1987年底,围绕经济改革计划在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和雅科夫列夫等人之间进行了思想上的斗争,雷日科夫所制定的计划被指责为“保守”,以至后来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在实施中被否定。
1988年3—4月围绕尼娜·安德烈耶娃的文章在戈尔巴乔夫、主管党内宣传工作的雅科夫列夫和利加乔夫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4月18日,在雅科夫列夫所控制的《真理报》上,大肆渲染在党内高层人物的支持下,“反改革的势力越来越大”,提醒人们注意“改革的公开和隐蔽的敌人有着庞大的计划,他们在动员保守势力……”,明确把对改革的不同观点的人称之为“敌人”,致使苏共党内分歧白热化。
2.社会紧张局势加剧,社会上出现反对派组织和非正式团体
1987年5月6日,莫斯科发生群众示威游行事件,400多人举着标语上街,要求给反对派“历史爱国主义纪念协会”以合法法律地位,“打倒改革的怠工者”,要求会见叶利钦。这个协会到处散发传单,号召举行游行示威,提出许多极端主义的口号。实际上近几个月来已成立了一些独立的民间组织,这在苏联历史上是没有的事情。苏联当局在是否禁止这些独立组织活动的问题上进退两难,因为它们是戈尔巴乔夫民主化和公开性的产物。
《列宁格勒晚报》5月曾发表文章,猛烈抨击列宁格勒四个主要独立组织“玩弄民主、夸大其词、歪曲问题”。
1987年12月28日《真理报》发表社论,指出目前苏联的非正式社团有3万多个,这在苏联历史上是从没有过的。社论一方面肯定“这是民众对政治感兴趣的一个健康现象”,但也承认这些组织“宣扬反苏观点,促进犹太复国主义,鼓吹民族主义”,鼓吹成立反对党或者独立工会。
1988年6月,一批非正式组织在莫斯科市中心集会,他们打出的标语和提出的口号是取消苏联的公、检、法机关,提出“社会政治团体有权参加和推举代表进入苏维埃”的政治要求,并主张实行多党制。
3.民族分裂主义抬头
1986年3—4月,在雅库茨克的国立雅库茨克大学年轻的俄罗斯族大学生与雅库茨克族大学生发生了冲突,这大概是戈尔巴乔夫当政以来发生的首次民族纠纷。 [97]
1986年12月17—19日,在哈萨克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发生群众骚乱。当局不得不出动部队和警察干预,导致和群众冲突。结果两人被打死,一千多人受伤,其中235人伤势较重而转院,两千多人被拘留。这是改革以来首次出动部队干预群众示威游行,并成为不稳定的族际关系的一个标志。 [98]
1987年7月初,克里米亚鞑靼族人提出自治要求,呼吁成立克里米亚鞑靼自治共和国。7月25—27日,这些示威者甚至开到莫斯科举行集会,并以绝食相威胁,向党政机关提出最后通牒似的请愿书。
1987年8月,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托维亚三个加盟共和国首都发生游行示威和集会,要求公布苏德秘密条约,消除历史上的空白点。
1987年10月,在原属阿塞拜疆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举行了要求与亚美尼亚共和国合并的群众集会。1988年2月,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共和国均发生围绕此问题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甚至酿成冲突,导致197人受伤,32人死亡。 [99] 此后,“纳—卡”冲突愈演愈烈,最终酿成大规模武装冲突,发展成两个共和国之间的流血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