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管子論水性與民性關係 繫水土之風氣 裴秀論制圖之體
管子水地篇曰:「齊之水道躁而復,故其民貪麤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輕果而賊。越之水濁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秦之水泔最而稽,滯而雜,故其民貪戾罔而好事。齊、案:閻本無「齊」字。晉之水枯旱而運,滯而雜,故其民諂諛而葆詐,巧佞而好利。燕之水萃下而弱,沈滯而雜,故其民愚戇而好貞,輕疾而易死。宋之水輕勁而清,故其民閒易而好正。是以聖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故水一則人心正,水清則民心易。」此即漢志所謂「繫水土之風氣」也。案:漢書地理志下:「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好惡取舍,動静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杜牧罪言亦云:「山東之地,程其水土,與河南等,常重十三,唐書作「十一二」〔一〕。故其人沈鷙多材力,重許可,能辛苦。」
【何本載閻云】自周官屢言天下土地之圖、九州之圖及地圖,圖於地理爲尤切矣。班固撰地理志,一則曰「秦地圖」,再則曰「秦地圖書」,故蕭何入咸陽,收丞相御史圖書藏之,帝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彊弱處、民所疾苦者,以得此圖書也。晉裴秀曰:「周、秦地圖祕書殆絶,僅有漢氏及括地諸雜圖,粗具形似,不爲精審。」於是作禹貢地域圖,今亦不可得見矣。見者元道士朱思本輿圖,所謂蓋其平生之志而十年之力者。明人轉相增竄,名以己圖,漸失其本真,獨計里畫方之法,猶遵若玉律,愚謂亦自唐賈躭來也。舊書云:「其令工人畫海内華夷圖一軸,廣三丈,從三丈三尺,率以一寸折成百里。」隋宇文愷曰:「裴秀輿圖,以二寸爲千里。」
【何云】元稹集有「進西北地圖」文字,朱子集書牘中亦有之。
【元圻案】唐書杜佑傳:「佑子式方,式方子牧。牧,字牧之,善屬文,作罪言曰:『生人常病兵,兵祖於山東,羨於天下。不得山東,兵不可死。山東之地,禹畫九土曰冀州,舜以其分太大,離爲幽州,爲并州。程其水土,與河南等,常重十一二〔二〕,故其人沈鷙多材力,重許可,能辛苦。魏、晉以下,工機纖雜,意態百出,俗益卑弊,人益脆弱,唯山東敦五種,本兵矢,他不能蕩而自若也,所以兵常當天下。』」〇晉書裴秀傳:「秀,字季彦,河東聞喜人也。作禹貢地域圖十八篇,其序曰:『制圖之體有六,一曰分率,所以辨廣輪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體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數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三〕,所以校夷險之異也〔四〕。有圖象而無分率,則無以審遠近之差;有分率而無准望,雖得之於一隅,必失之於他方;有准望而無高下、方邪、迂直之校〔五〕,則徑路之數必與遠近之實相違,失准望之正矣。』」〇閻氏引裴秀語「漢氏」下,當依本文增「輿圖」二字。
〔一〕「十一二」,原作「十二三」,據中華本新唐書卷一六六杜佑傳改。
〔二〕「十一二」,原作「十二三」,據中華本新唐書卷一六六杜佑傳改。
〔三〕「制宜」,原作「置形」;「異」,原作「故」,皆據中華本晉書卷三五裴秀傳改。
〔四〕「制宜」,原作「置形」;「異」,原作「故」,皆據中華本晉書卷三五裴秀傳改。
〔五〕按據晉書裴秀傳「無」下脱「道里,則施於山海絶隔之地,不能以相通;有道里而無」二十一字,當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