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央关于调整工商业的决策

  下载全书

为了克服私营工商业遇到的困难,稳定他们的生产经营情绪,1950年夏,中央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作出了调整工商业的决定,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思想。

关于调整工商业的决策。1950年3、4月份,中央先后召开了有各大区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和政治局会议,为七届三中全会作准备。毛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上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后,主要是抓了一个财政问题。目前财政经济的好转还只是财政的好转,并不是经济的好转;财政的好转也只能说是开始好转,根本好转需要完成土地制度的改革。目前财政上已经打了一个胜仗,现在的问题要转到搞经济上,要调整工商业。”会议明确指出,调整工商业的原则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要纠正一些干部中存在的想挤垮私营工商业的不正确思想和做法。毛主席说:“和资产阶级合作是肯定了的,不然《共同纲领》就成了一纸空文,政治上不利,经济上也吃亏。不看僧面看佛面',维持了私营工商业,第一维持了生产;第二维持了工人;第三工人还可以得些福利。当然中间也给资本家一定的利润。但比较而言,目前发展私营工商业,与其说对资本家有利,不如说对工人有利,对人民有利。”1950年6月6日至10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毛主席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并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毛主席在报告里说:“我们现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例如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通货停止膨胀和物价趋向稳定等等,表现了财政经济情况的开始好转,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他以东北为例说:“东北已经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东北为什么做得好呢?就是因为有了这三个条件:土地改革完成了;工商业上了轨道;军队走了很多,国家机构的开支减少了,经费用在投资经济方面的很多。在关内土地改革还有很多地区没有完成,工商业很乱,北方比较好,在南方很乱——不是相当乱,而是乱上还要加上一个“很'字。”全会决定合理调整工商业,调整税收,使工厂开工,解决失业问题,改善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陈云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阐明了调整工商业的必要性、调整的内容和有关政策。

关于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思想。在1950年4月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说:“我们是一个大党,策略上要特别注意。尤其是我们现在胜利了,要巩固胜利,更要注意,要反对“左'的思想和“左'的做法。”在这次会议上,周总理提到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主要负责同志在统战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以下简称“发言”,这个发言反映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的情绪)。他当时认为可能只是个别人的看法。会后,他发现中南区有一位参加中央财政会议的同志回去传达时,也是这样讲的,才引起警觉,把那份“发言”打印出来,送给了毛主席和少奇同志,也给了我一份。毛主席看到这个材料,很重视,做了许多批注,送给少奇、朱德、恩来、陈云以及彭德怀、林彪、彭真、胡乔木和我看,也送给发言者本人一份。毛主席的批注(以下简称“批注”)要点如下:

1.“发言”提出“今天斗争对象主要是资产阶级”。“批注”指出:不对!“今天的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是有斗争的,但必须团结它,是采用既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以达到团结它共同发展经济之目的。”

2.“发言”认为:五种经济成分虽然都要发展,但要先公后私。“在走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的经济政策是'允许、限制、排挤'”。所谓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发展,也是有伸缩性的,譬如火柴业,国营生产多了,私营的即可不必扶持。“批注”指出:“应限制和排挤的是那些不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即投机商业,奢侈品和迷信品工商业,而不是正当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对这些工商业当他们困难时应给以扶助使之发展。”

3.“发言”主张国营经济“无限制的发展”。“批注”指出:“这是长远的事,在目前阶段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必须同时利用私人资本。”我们现在“只能控制几种主要商品(粮布油煤)的一定数量,例如粮食的三分之一等”,“除盐外,应当划定范围,不要垄断一切”,“建立百货公司,并不是代替全部商业”。

“发言”还说:我们的政策是要与资产阶级“争利”,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们放火可以,你们点灯就违反群众利益”。毛主席严厉批评了这种完全错误的说法。

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毛主席在他的报告和讲话里,进一步阐明了党在恢复国民经济期间的主要任务和打击目标,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策略思想。他说:“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民族资产阶级将来是要消灭的,但是现在要把他们团结在我们身边,不要把他们推开。我们一方面要同他们作斗争,另一方面要团结他们。”(《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697、696页)


(一)紧缩银根后私营工商业遇到的困难(三)调整工商业的措施和成效

(二)中央关于调整工商业的决策|五 调整工商业|上卷|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 薄一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