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曹震所设计的,高其倬告病解任,将江苏巡抚印信交了给藩司护守,静等由漕运总督调任的顾琮来接收以后,紧接在奏报起程回京日期的折子之后,悄悄地到了京里。
他的行程,来保是知道的,为了照顾曹震,特为派他接待高其倬,这就是“忙得不可开交”的缘故——高其倬到京,公私两方面都是曹震为他安排奔走。
宫门请安以后,谒陵刚刚回銮的皇帝,搁下了好些亟待裁决的大事,在养心殿召见高其倬,垂询了整整一个时辰之久。
“皇上问我,原来打算给怡亲王的那块地,到底是中吉还是上吉。如果不会看错,真是中吉之地,以怡亲王的身份应该居之不疑,何以坚辞不受?这话,来大人在苏州就问过我,我跟他说:我不知道怡亲王是何用意。这回进京,一路上我都在琢磨这件事,想来想去,或许是这么一个缘故,怡亲王怕葬在那块中吉之地上,冲断了龙脉。不过,这不是不能明白回奏之事,何必那样张皇?”
高其倬向曹震问道:“老弟,你说是不是呢?”
“大人的称呼,真是不敢当。”曹震答说,“请大人直呼其名好了。”
高其倬想了一下问:“你别号是哪两个字?”
“贱号通声。政通人和的通,声闻于天的声。”
“好!我就不客气叫你通声了。通声,你说我刚才的话如何?”
“大人说得极是。”曹震答说,“怡亲王辞那块中吉之地,必是有什么不便明言的苦衷。”
“不错,正是这话。”高其倬点点头,“因此,我跟皇上回奏,得到泰宁山细细看了,才能考察出缘故。通声,”高其倬略略放低了声音说,“我拜托你一件事。”
“大人言重了,请尽管吩咐。”
“怡亲王有个门客,姓钟,泰陵的穴,是他定的。姓钟的已经去世了,听说他有个儿子,已得父传,不知道此人现在何处,我想找他来谈一谈。”
“是!”
“还有,这件事以私下打听为宜。”
“是,是。”曹震急忙答说,“请大人放心,我识得其中的利害关系。”
于是曹震托内务府的一个好朋友,辗转打听,很快地有了结果,那人名叫钟永明,原籍江西,继承父业,以堪舆为生。此刻为保定一家富户请了去相看阳宅,不知哪一天才能回来。
“怎么办呢?”高其倬大为踌躇,“此非数日可了之事,而我⋯⋯”
话虽没有说出来,也能猜想得到,他急于了解其中奥秘,以便复命。所以曹震自告奋勇,“大人不必着急,”他说,“我赶到保定去,好歹把姓钟的请了来。”
“能请来最好,有些情形,非当面细谈,莫知端倪。不过,富家延请地理先生相看阳宅,卑辞厚币,只怕他不好意思先走。”高其倬想了一下说,“万一不能来,请他照我所问,逐条回答。我此刻就写信,劳你的驾,辛苦一趟。”
高其倬当时便写了一封信,对当日钟永明之父,在泰陵定穴的经过,假设了许多疑问,一条一条列出来,封缄严密,面交曹震,并有一番交代。
“请你跟钟某人说,不是说他父亲定的穴,有何不妥之处,叫他不用怕,不会有什么麻烦,只要据实回答即可。同时,要他务必保守秘密。”
曹震在路上盘算,“叫他不用怕”,便意味着会有可怕之事。钟永明一听这话,不但不会来,而且很可能不会据实作答。这件事要办得漂亮,须耍个小小的手段。
于是到了保定,先在粮台上落脚,打听到了钟永明的居停之处,备一份帖子,登门拜访。
他是故意耍了排场的,一辆簇新车围、“铜活”雪亮的蓝呢后挡车,前有“顶马”,后有“跟马”,魏升另骑一匹,傍车而行,看着将到大门,一抖缰绳,抢到前面去投帖。
那家富户姓蒯,以烧锅起家,保定城里提“蒯烧锅”,几乎无人不知。他家的下人自然见过世面,一看魏升滚鞍下马,赶紧上来两个人,一个接过缰绳,一个便含笑动问:“二爷贵姓?”
“我姓魏。敝上内务府曹二老爷,特为来拜访钟先生。”
“是,是!钟先生在。”那人说道,“曹二老爷的轿子,请抬进去吧。”
说完,接帖进去通报,钟永明正跟蒯烧锅在花厅上谈论新造住宅的风水,听说是内务府的官员,又听说气派非凡,不敢怠慢,急忙迎了出来,曹震恰好在大厅檐前下轿。
彼此一揖,通了姓名,互道久仰,曹震见那钟永明三十左右,一脸精明之气,便知自己那套小小的手段,必能奏效。
“曹二老爷,请里面坐。”
“谢谢!”曹震从容说道,“跟贵居停未见过面,不便冒昧相扰。此来有几句要紧话跟老兄谈,谈完了就要告辞。”
“敝居停亦很仰慕的,等我来引见——”
“不,不,谢谢。”曹震抢着说道,“咱们就立谈数语好了。”
“那么请吩咐。”
“江苏巡抚高大人,见过没有?”
“没有见过。不过先父承高大人不弃,倒是追随过一阵子。”
“高大人也提过令尊,颇为伤感。”曹震紧接着说,“他此番告病回旗,有好几家王公,争着要请他踏勘阴宅,急于请一位帮手。知道老兄尽传家学,是尊公的跨灶之子,特为派我来延请老兄去帮忙。”
钟永明又惊又喜,能为王公大臣勘定阴宅,又是为鼎鼎大名的高其倬做帮手,不但这一回能收好几份重礼,以后又何愁名不盛、利不厚?
不过,有一层难处是蒯烧锅之事未了,想了一下,微皱着眉说:“承高大人抬举,感激不尽。我想请曹二老爷回复高大人,我尽快拿这里的事赶完,立刻进京,给高大人去请安。”
“喔,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老兄大概还要多少日子,才能赶完?”
“总得半个月。”
“这太久了,高大人恐怕等不及。”曹震略停一下,“我跟老兄素昧平生,但既能让我专程来会一会,总算有缘,我倒舍不得老兄坐失大好机会。这样吧,老兄跟贵居停告三五天假,进京见了高大人,把事情说妥当了,别就说半个月,一个月也不要紧。高大人刚刚到京,应酬极多,也总得个把月才能敷衍得下来。现在要紧的是,要把事情敲定,老兄懂我的意思不?”
“懂!懂!”钟永明一迭连声地答应着,“初次幸会曹二老爷,你老这么看顾我,我真不知道要怎么说才好。”
“言重、言重!”曹震说道,“我原先替定边大将军平郡王管粮台,如今平郡王的大将军虽已交了出来,这里粮台,都是我的旧部,车马夫子都现成的,老兄能不能明天一早就动身?”
“是!是!我跟敝居停说一说,反正三五天即回,误不了他的事。准定明天动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