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秋月是曹震亲自陪了去的。锦儿说得好:“你自己再去看一看,模样儿到底如何。秋月是替我去看她的性情。只要你们两个人都说好,这件事就算成了。”
因此,曹震在路上就跟秋月说好了,一到通州,先到翠宝住处,谈好了她的事,再谈杏香。同时他又交代魏升,催快了马,先去通知翠宝,说有客来,要备饭款待。
秋月在曹家俨然是个“当家人”,那是翠宝早就知道的,此来等于是代表马夫人来相看,事成与否只在她一句话。因此,待客的礼节,一点都不敢疏忽,打扮得头光面滑,换了出客的衣裙,等听得车走雷声,到门而止,急忙带着丫头,迎了出去。
车是两辆,前面一辆刚停,只见曹震已探出头来,翠宝顾不得跟他招呼,走到第二辆车前,掀开车帷,未语先笑,然后说道:“是秋月姑娘?请等一等,等搁好了车凳再请下来。”
“喔,”秋月也含笑招呼,“这位想来就是我们芹二爷说的翠宝姊了。”
这个称呼是秋月经过考虑才决定的,第一是为了避免叫“翠姨”,表示还没有承认她的身份;其次是为曹雪芹拉交情,在谈杏香时,可多得翠宝的助力。
在翠宝当然是谦称“不敢当”,一面说,一面亲自扶着秋月,踩着踏脚凳下车。这时曹震已站在大门外等候,以秋月是“客”的理由,要让她先进门。
“不!震二爷先请。”秋月一口坚辞,理由是,“咱们曹家没有这个规矩。”
听得这话,翠宝默识于心,言行就格外谨慎了,进了堂屋,站在下首先问“太太好”,再问“芹二爷好”,然后才跟秋月见礼——虽是平礼,却站在西面,自居于下。
“这也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曹震对秋月说,“随便坐吧!”
“秋月姑娘请进来先擦把脸。”翠宝知道堂客行长路而来,最盼望的,就是先找个隐秘的所在休息,所以亲自引路,将秋月领入卧房,随手关了房门,拿曹震摒绝在外。
就这“问安”的那套礼节,与这番体贴入微的心思,便将秋月的心拴住了,再看她笑容自然、举止温柔,绝非难相处的人,这一下替锦儿也放了心。于是等翠宝为她绞热手巾来时,称呼马上就改过了。
“多谢翠姨!”
“不敢当。”翠宝喜上眉梢,“叫我名字好了。”
“怎么能叫名字?”秋月拉着她问,“翠姨贵处是山东?”
“东昌府。”
“那是大地方,我到过。”
所谓“到过”,也不过是从南京回旗时,在那里住过一宿而已。这样把话套近了来说,就更显得投机了。翠宝略略说了些她的身世,也表达了必能尊敬大妇的诚意,秋月也就说了实话。
“锦儿奶奶是极平和、极顾大体的人,你跟震二爷的事,她也知道。本来想亲自来看你的,只为京里事多,一时分不开身,特为托我来谈好日子。”
这话就坐在堂屋里,隔着一层板壁的曹震听得清清楚楚,原来他跟翠宝的事,锦儿已经知道了!然则何以声色不动?看来锦儿胸有城府,不是容易对付的人,以后倒要小心才是。
在这样想着,只见门帘启处,秋月在前,翠宝在后,双双出现。曹震装作没有听见她们的话,笑嘻嘻地问道:“你们谈些什么?”
“谈的是喜事。”秋月问道,“震二爷,你打算什么时候让我跟仲四奶奶见面?”
“随便你。”曹震答说,“今儿下午就行。”
“在哪儿见?”
“这也得看你的意思。”曹震又说,“先吃饭吧!一面吃,一面商量。”
听得这话,翠宝便退了出去,准备开饭。秋月便低声说道:“我没有跟翠姨谈杏香,下午我也不想当着翠姨跟仲四奶奶谈。”
“等一等!”曹震答非所问地,“从下车进门,我到现在还没有跟翠宝好好说过话呢。”说完,他匆匆忙忙去了。
秋月知道他是去找翠宝,首先要问的,自然是杏香的情形。仲四先回通州,当然要将马夫人决定让杏香安然生产以后,再做道理的话,告诉了仲四奶奶。可是,仲四奶奶是不是已跟杏香说了呢?
说不说都有可能,因为说不说都不错。不说是持重,说呢,当然是好消息让杏香先闻为慰。秋月细想仲四奶奶的性情,应该持重的可能居多。
哪知竟猜错了。“仲四奶奶已跟杏香谈过了。”曹震走回来说,“事情可真还有点儿麻烦!秋月,你到我书房里来。”
这是尊重她的意愿,避免当着马上会到堂屋里来开饭的翠宝谈杏香。据曹震刚刚从翠宝那里得到的消息是,杏香已经发觉自己有身孕了,却不知道如何跟仲四奶奶开口。那种焦躁不安的神情,落在仲四奶奶眼中,当然也能了解她的心境,不过她得装作不知道,要等仲四进京从曹震那里讨得确实回话,才能动问。如果曹家决定让杏香堕胎,她早就预备了一剂药,不管杏香怎么说,反正这剂药总能让她服下去。
但是,这是仲四奶奶迫不得已,为了巴结曹震而“造孽”,因此,听到仲四从曹家带回来的话,不但替杏香欣慰,她自己亦有如释重负之感。在这样的心情之下,一向处事老练周到的仲四奶奶,当天晚上就兴冲冲地跟杏香深谈,证实了她怀着的孩子,确是曹家的骨血,随即便转告了曹家的安排。
“震二爷娶你嫂子,有芹二爷的老太太做主,不会再生波折了。总在十天半个月以后,翠宝就得搬到易州去了。曹家的意思,让你跟翠宝一起住,把孩子安安稳稳生下来再说,你要是不愿意去易州,住在我这里也行。”
“干妈,”杏香把羞红了的脸低了下去,艰涩地说,“生了以后呢?”
“曹家当然会有安置你的办法。”
“干妈,什么办法?”
仲四奶奶没有想到她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一时倒有些难于应付,吃力地答说:“这一层,人家没有说,你干爹也不便问。曹家向来是积善之家,不会亏待你的。”
“不亏待,也无非多给几两银子。干妈,”杏香羞涩之态渐去,元直之性流露,“明明是留子去母,我为什么那么傻?”
“那也不见得⋯⋯”
话一出口,仲四奶奶就发觉自己失言了,“不见得”的反面就是“有可能”,那就无怪乎杏香有这样的想法。为今之计,只有以抚慰来弥补失言。
“你现在别想得太多!反正曹家马上会有人下来,咱们跟人家慢慢儿谈。你是怎么个打算,先老老实实跟我说,我好替你去争。”
“我也不想跟他们争什么,是他们自己该尽的道理,如果他们没有个明明白白的一句话,我是不会跟翠宝到易州去的。翠宝姓了曹,跟我们刘家就毫无瓜葛了!干妈,你老人家倒想,我凭什么跟她住在一起?”
仲四奶奶微微点头,脸色转为少见的凝重神情,这就连杏香都惊讶了,在她的记忆中,仲四奶奶就不曾有过为难的表情,前一阵丢了一趟二十万两银子的镖,“保家”的人来大吵大闹,她叫仲四暂且躲开,出面应付保家,亦仍是从从容容,不似此时忧虑之深。
“干妈,”杏香不安地问,“我不知道说错了哪一句话,惹你老人家生了气。”
“你没有说错,倒是我想错了。”
仲四奶奶是真的认错。她从未想过刘家寡妇嫁作曹家小妾,杏香就不能跟翠宝再论姑嫂了。照此说来,除非有确定的承诺,杏香定会归宿曹家,她就没有理由依翠宝而居。
当然,如果仲四奶奶能为曹家做此承诺,那就一切都迎刃而解了,所苦的就是不能。想了好一会儿,只有把杏香到底是何意探明了再做道理。
“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仲四奶奶的声音又转为沉着了,“你是要怎么样,才愿意跟翠宝住在一起?”
这实在也是故意逼杏香自己说一句。她到底年纪太轻,脸皮还薄,说不出非嫁曹雪芹不可的话,考虑了一会儿,才这样答说:“总得跟翠宝扯上点儿什么关系才好。”
“这好办!从前你们是姑嫂,现在算是姊妹好了。”仲四奶奶又恢复她那迅利的话风了,“你认了我做干妈,不妨再认个干姊姊。易州、通州两头住,爱住哪儿住哪儿,不挺好的吗?”
这话骤听很合情理,一无可驳之处,但往深处去想,却反像坐实了曹家有“留子去母”的打算。杏香的脸色便显得很阴郁了。
仲四奶奶不敢催逼,怕把事情弄僵了,难以挽回,同时想到她跟杏香的名分,不由得说了句:“你管我叫干妈,我能不护着你吗?我会替你争。”
一听这话,杏香立即双膝跪倒,磕着头说:“请干妈替我做主。”
受了她这样的大礼,仲四奶奶顿觉双肩沉重。杏香拜她为义母,称呼虽改,却还未正式行礼,这是第一次给她磕头。仲四奶奶暗暗叹口气,在心中自怨自恨:怎么回事?会弄得这样子窝囊?
这一来就顾不得曹家那方面了,她传话给翠宝,翠宝告诉曹震,曹震认为“麻烦”来了。
“杏香已经说了,除非定了她的身份,她不便跟翠宝一起住,因为她跟翠宝已经不是姑嫂了。”曹震又说,“仲四奶奶一向很能干,这回办事可没有办好。”
“那也不能怪仲四奶奶。”秋月说道,“杏香的话也不错,是个脑筋很清楚的人,才说得出来这话。”
“你别夸她了,看应该怎么应付。”曹震放低了声音,“毛病不再是不是跟翠宝住。不跟翠宝跟仲四奶奶也一样,她说这话的意思是,她如果不姓曹,她肚子里的孩子也就不会姓曹了。我看算了,还怕雪芹将来没有儿子吗?”
“不!”秋月断然拒绝,“要这么办,老太太在冥冥之中,也饶不了咱们。”
听得这话,又看到秋月那种凛然悚然的神色,曹震也有些害怕了,“你别说了!我也不能造这个孽。”他说,“慢慢儿想吧!先吃饭去。”
话刚完,门外咳嗽一声,随即看到翠宝掀起门帘,她身后的丫头端着一个大托盘,有菜有饭有酒,却只得一副碗筷。
“我在这儿吃。”曹震向秋月说。
原来这是刚才翠宝跟他商量好的。翠宝是发觉秋月特重家规,一定不会肯与曹震同桌,甚至还要侍立执役,所以出主意为曹震单独在书房里开房,由她做主人在堂屋中款待秋月。
果然,即便如此,秋月仍旧在书房里帮着翠宝铺排好了饭桌,等曹震坐定,方始退出。
“翠姨请上座。”
“不!姑娘是客,千万别客气。”翠宝就东首举箸“安席”,秋月也肃然还礼,彼此客客气气相对而坐。
“是我自己泡制的玫瑰露,酒味很淡,不妨宽用一杯。”翠宝举着仿粉定窑的白瓷小酒盅说。
“谢谢。”秋月答说,“仅此一杯吧,下午要去看仲四奶奶,酒上了脸,不好看。”
“是!”翠宝不便劝酒,却尽自布菜,秋月亦不断道谢,酬酢的痕迹非常明显,所谈的亦无非闺阁中习闻的话题。
吃到一半,曹震衔着剔牙杖踱了出来,秋月急忙起身,曹震便连连摇手,“你归你吃!别管我。”说着,他在下首打横的凳子上坐了下来,信口问道,“你们谈些什么?”
“我跟秋月姑娘学了好多东西。”翠宝答说,“刚刚是在请教做醉蟹的法子。”
秋月原曾说过,不愿当着翠宝谈杏香,而曹震却明知故犯,是因为他觉得情形与原先的想象大不相同,非大家在一起深谈不可了。
秋月的想法亦已变过,只是她不愿先表示态度,想先听听翠宝有什么好主意。
“杏香的事,我很为难,不过,我既然承太太成全,让我也姓了曹,那胳膊没有向外弯的道理。这件事,请二爷跟秋月姑娘商量,该怎么办,我尽力去做。”
翠宝的话很得体,秋月深深点头,大感安慰,同时也觉得彼此的心已经拉得很近了,说话便不须多做顾忌,“翠姨,”她说,“如今摸得透她的脾气的,只有你。你看这件事该怎么办?”
“我看⋯⋯”翠宝想了一下,用很有决断的语气说,“只有跟她说实话最好。”
“是的。”秋月问说,“这实话该怎么说?”
“自然是说难处。”翠宝停了一下又说,“芹二爷不是那种薄情的人,这一点是相信得过的。如今只是因为芹二爷喜星刚动,总要先尽这件大事办妥当了,才谈得到杏香的事。我想,不妨把这些难处,都说了给她听,问她肯不肯体谅。”
“她肯体谅呢?”
“那就跟着我住,把芹二爷的孩子生下来,以后慢慢再想法子接她回去。”
“这就是说,要她等?”
“是的。”
“万一,”秋月很吃力地说,“等到头来,还是一场空,那又怎么办?”
“秋月姑娘,”翠宝语气很柔和地说,“我不大懂这句话。”
秋月也无法明说这句话,幸而曹震会意,便接口说道:“秋月的意思是,譬如那位芹二奶奶醋劲很大,倒不准杏香进门呢?”
“如果是这样一位芹二奶奶,恐怕,未见得能中太太的意吧?”
“说得是。”秋月立即同意,“乌二小姐果真妒性那么大,这头亲一定结不成。”
“这也难说。”曹震提醒地说道,“尽有做小姐的时候,性情极好,一当了少奶奶,什么坏脾气都出来了的!这种情形,我看得多了。”
“那总看得出来的。”翠宝转脸看了秋月一眼,“譬如,像秋月姑娘一看就是贤德人。”
“那,你倒留意得很,”曹震笑说,“好好做个媒。”
听得这话,秋月脸就红了,更令人难堪的是,翠宝居然定睛来看,似乎真要为她做媒似的。
于是,她正一正脸色,平静而坚定地说:“震二爷,这会儿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好,好,谈正经。”曹震略带歉疚地说。
“刚才是说她肯体谅的话。”秋月将话题拉了回来,“倘或不肯体谅呢?”
“那就只好随她了。反正有她干妈在,总归有照应的。”
“话是不错,不过我怕她闹意气。”
“怎么闹法?”
“譬如,不肯把孩子生下来,或者生了下来,不愿让孩子归宗。”
“这多半不会!再说,她也没有什么意气好闹的。说句良心话,当初一双两好,杏香自己看中芹二爷,倒有六分;倘或结果真的不圆满,她也只能怨自己命苦。”
这全是帮着曹家说话,不过细想一想,也不能说她的话是一面倒。秋月在翠宝建议跟杏香说实话时,便已有了一个念头,此时念头变为决定了,但照道理须先征求曹震的同意。
“震二爷,你看,我跟杏香去谈一谈,是不是合适?”
“太合适了!”翠宝抢在前面说,“仲四奶奶不便说,因为她得帮着杏香;我更不便说,她会觉得我偏心。秋月姑娘平时的为人,她也知道,一定肯听你的话。”
“震二爷看呢?”
“翠宝的话不错。不过,我觉得你跟仲四奶奶一起跟她谈,就更容易动听了。”
“是。”秋月欣然接受,“震二爷看,什么时候去谈。”
“别忙,我先把仲四奶奶去接了来,说明白了再跟杏香去谈,比较妥当。”
等把仲四奶奶接了来,少不得先有一番寒暄,方谈入正题。仲四奶奶也很赞成开诚布公跟杏香去谈实话。接下来,将她劝杏香的话,以及杏香的态度,都细细地告诉了秋月。
原来她有个“留子去母”的疑忌在!秋月心想,这就更须拿个“诚”字来打动她了。
“今天来不及了。”仲四奶奶说,“秋月姑娘明儿上午请过来吧,我今天回去先打个底子。”
仲四奶奶为秋月先容,包括一份丰盛的礼物在内——秋月一共带来三份礼,仲家是熟人,所送不过时新食物之类;送翠宝的也不过摆饰、衣料;唯独送杏香因为有慰抚之意在内,马夫人特为拣了两样首饰,一副镶金绿玉镯、两只宝石戒指,另外是宁缎杭纺的四件衣料、一口带玻璃罩的小金钟与一具乌木嵌银丝的镜箱。
此外还有一大包宫中妃嫔所用的安胎药。仲四奶奶将她自己的一份礼,带了回去;送杏香的,只带了衣料、金钟与镜箱;余下的首饰与安胎药,她建议由秋月自己带了去送。
回到家已是上灯时分,仲四奶奶不回上房,径自到厢房来看杏香:“曹家给你送礼来了。”她一面说,一面动手打开包封,那三样东西在平常人家送礼,是贵重之物,以曹家那种身份,却不算过丰。
不过,杏香仍不愿接受,“干妈,”她故意这样说,“怎么无缘无故,送我这几样东西?”
“怎么会是无缘无故?”仲四奶奶拉着她的手坐了下来,“曹家太太特为派了秋月来看你,她说今天太晚了,明儿一早来,好跟你多亲热亲热。还有两样礼,她明天亲自带来。”
“我不要!”杏香直觉地答说。
“你为什么不要?”仲四奶奶知道她心里的想法,却不说破,“她空手来,是他们失礼;你不要,就显得你不对了。”
“怎么是我不对呢?”杏香问道,“是我不识抬举?”
“也可以这么说。不过识不识抬举是小事,你识不识人家送你这些东西的意思,关系不小。你看,这几样玩意,也不是随便能送不相干的女孩子的。”
这提醒了杏香,心想这三样东西,都可以视作赠嫁,这一转念,不觉脱口说道:“倒像是嫁妆。”
“不错,不过不是陪嫁,人家是全心全意打算把你接回去的。只是做官做府的人家,有一套跟咱们不一样的规矩,不能不按规矩办事,就有难处了。秋月这回来,就是跟你来谈其中的难处,你要是自己当自己是曹家的人看,就得体谅人家的难处,也就是体谅你自己,你懂我的意思不?”
听得这一番话,杏香才知道自己猜错了!不过秋月这套说法,与曹震的态度,大相径庭,似乎不可全信。但转念又想到,大家一直都在谈,曹家有个身份仿佛像“姑奶奶”的秋月,通达大体,人很正派,顿时信心大增。
“我懂。”她毫不含糊地答说。
“你懂了,那么,你明天是怎么样对她呢?”
“干妈不是要我体谅人家的难处吗?我自然听干妈的吩咐,只要道理上说得过去,我一定体谅。”
仲四奶奶放心了:“你把东西收拾好了,就过来吧,也快开饭了。”她说,“曹家送了好些吃的东西,你来看看,有你喜欢的没有?有一罐蜜饯青梅,大概一定对你的胃口。”
想起蜜饯青梅又甜又酸的滋味,杏香不觉口角流涎,干呕了一阵,自己觉得“害喜”的征象已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