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朝鲜战争挽救蒋 蒋陈携手改造党

朝鲜战争,挽救了在台湾的危如垒卵的蒋介石政权,蒋得以“苦撑待变”

从1947年起,蒋介石就没得到过多少好消息,迭败归来,1949年12月24日在日月潭的游船上钓到一条几尺长的大鱼,蒋竟高兴得手舞足蹈,连声叫好。可见人连续的不如意中,是多么需要甚至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的鼓舞。有此奇遇,蒋介石、蒋经国父子认为,新的一年必定胜利。当晚,蒋带着全家在日月潭边的涵碧楼度过了圣诞节。也可能是钓到大鱼后受喜悦心情的余波影响,蒋在25日圣诞节这一天的日记中写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过去一年间,党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已彻底失败而绝望矣。如余仍能持志养气,贯彻到底,则应彻悟新事业、新历史,皆从今日做起。”

可信心是信心,现实是现实,1949年底蒋介石面临的形势,与其说是新生,还不如说差不多绝望。中共大兵压境不说,1949年12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布了对台政策。杜鲁门说:“美国此时不想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力或建立军事基地。它也不利用其武力干涉台湾现在的局势。美国并不采取足以涉及中国内战的途径。同样地,美国政府也不供给军援或军事顾问于台湾的中国军队。”在此之前,美国国务院在《关于台湾政策宣传指示》中说:“台湾在政治上、地理上和战略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它一点也不特别出色或者重要。”这种声明等于告诉中共,可以放心地去进攻台湾,美国绝不过问。接着,美国又宣布从台湾撤走美侨,美国的一些中国问题专家,也推动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杜鲁门总统对蒋介石更是厌恶,他甚至不承认蒋介石的地位,和避居美国的李宗仁,互以“总统”相称。

从1950年起,中共军队在粟裕的统一指挥下,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开始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台湾。4月海南岛解放后,这种准备更加积极,这时中共已有400余架飞机,30个空军基地,并准备了大量的登陆艇。为在台湾岛能够保有足够的武装,避免在外围岛屿争夺战中各个被歼,蒋介石于5月中旬撤走了在舟山等沿海岛屿的15万军队,集中兵力,确保台湾和澎湖列岛。6月份,台湾的一切生活,均进入战时状态。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由于麦克阿瑟一次次的反华叫嚣,中共方面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朝鲜战场上。不久即出兵朝鲜,加入战争,无力再进行进攻台湾的作战。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时,北方的朝鲜军队突然进攻,打得南方的韩国军队措手不及,加上此时美苏全球争霸越演越烈,美国舆论强烈要求扼制苏联扩张,美国政府大受批评,美国便将朝鲜对韩国的进攻和中国大陆准备对台湾的进攻联系了起来,认为都是在苏联支持下亲苏势力的扩张。朝鲜战争爆发不久,为避免出现朝鲜军队迅速击败韩国军队的情况,美国即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但美国此时对中国大陆仍不见得是持敌意,因为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的同时,杜鲁门总统要求台湾空军停止轰炸中国沿海城市,台湾方面答应。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蒋介石觉得他的机会来了,认为“韩战对于台湾,更是有百利而无一弊”。蒋介石趁机想扩大战争,并准备出兵朝鲜,把朝鲜战争演变成他盼望已久的第三次世界大战。随后,陆军总司令孙立人具体安排了准备派五十二军赴朝作战的一切准备。

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和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中国大陆失去了一次统一台湾的机会。

从今天的立场看来,与朝鲜战争有关的几个方面,美国、苏联、中国、韩国、朝鲜、台湾,台湾是朝鲜战争的最大的获益者,不仅无形消去了迫在眉睫的大陆军事进攻,而且获得了美国的军事保护以及美国经济、军事方面的援助,形势一下子便转危为安。苏联当时是另一个最大的受益者,因为按雅尔塔协议,美苏在朝鲜对日本军事行动和分界线是北纬38度线,以南为美国的占领范围,以北为苏联的占领范围,以后朝鲜和韩国的国界也基本上就是这条线。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越过38度线进攻朝鲜,本是侵害苏联的利益,虽然麦克阿瑟口口声声反对中国,但他实际上并不代表美国政府的意见。美军进入38度线以北,本应由苏联带头出面反对。结果由于中国大陆方面出兵,形成直接军事对峙的是中美两国。朝鲜战争的结果,南北朝鲜分界线仍维持在38度线附近,苏联没怎么出面,由中国出头避免了苏联和美国直接对抗的尴尬局面。

复行“总统”职权的蒋介石,提名陈诚为行政院长,朝鲜战争一起,

蒋陈开始了改造运动

陈诚从1948年底任台湾省主席,以后又兼台湾警备司令,1949年7月任东南行政长官,已经掌握了台湾的军政大权。到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最后退台湾前,陈是台湾的最高军政长官,台湾军民两政,皆出陈诚之手。在此期间,陈诚解除了汤恩伯、胡宗南等人的军权,使关麟征不敢去台湾,台湾军队事实上已归陈诚掌握。

蒋介石在下野以后居住溪口期间,一直在反省失去大陆的原因,由于蒋对宋子文、孔祥熙的不满,加以孔宋不能见容于陈诚,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孔、宋相继去美国。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宣布恢复行使总统职权,这时的行政院长是阎锡山,为李宗仁任“代总统”时的产物,于是阎内阁全体辞职,蒋介石提名陈诚继任行政院长。此时陈诚在台湾的一切政治、军事、经济、土地改革均已奏效,声望昭着,在国民党大败之初,是不可多得的颇有成绩的大员,行政院长一职已非陈莫属。蒋介石也对陈诚赞赏有加,在其送立法院的咨文中称,陈诚“去岁受任东南军政长官兼台湾省政府主席,对于整军御敌、政治经济诸项措施,尤多建树,深为台湾人民所爱戴。现值巩固台湾,策划“反攻大陆之际,陈君扬功中外,文武兼资,对于剿匪勘乱,深具坚定信心,出任行政院长,必能胜任愉快”。不久,立法院通过了陈诚为行政院长的决议。

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在抗战后期即和蒋介石发生了矛盾,陈果夫对蒋颇多批评。蒋介石也认为国民党内的矛盾以及腐败堕落与二陈兄弟有关,到台以后,大有去二陈兄弟之意。陈诚出任行政院长不久,即在职权问题上和陈立夫争吵不休,官司打到蒋介石处,蒋支持陈诚,陈立夫对蒋更为不满。

蒋介石在下野回溪口期间,就很有改造国民党的想法,但因忙于各处奔波,指挥军队作战,并未形成很具体的主张。蒋介石将“总统府”迁到台湾后,改造虽然更为迫切,但因中共大兵压境,不能自乱阵脚,事情也就拖了下来。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中共方面军事压力一除,蒋介石马上开始了国民党的改造运动。

1950年7月2日,蒋介石在台北阳明山主持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临时会议,会议通过了《本党改造案》,决定国民党现在中央执委会、中央监委会停止行使职权,由蒋介石选出15—25人组成的“中央改造委员会”代行其职权。7月26日,蒋召集中央执、监委员150余人,宣布陈诚、张其购、张道藩、谷正纲、郑彦囗、陈雪屏、胡健中、袁守谦、崔书琴、谷凤翔、曾虚白、蒋经国、萧自成、沈昌焕、郭澄、连震东等16人为中央改造委员。另聘29人为中央评议委员,由吴敬恒、居正、于右任、阎锡山、张群、吴铁城、何应钦、白崇禧、陈果夫等元老人物担任。

改造运动的第一项内容,是反省过去的错误,承认缺点。蒋介石认为,在大陆之所以如此快地就失败,主要原因是李宗仁“贪权误国”,但他自己也有责任。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因为“毁弃领袖”;二是因为曲解党的“主义”;三是因为派系倾轧。因此,改造的任务:一是要把失败主义的毒素彻底肃清,重新振作精神;二是要把派系倾轧的恶习痛切悔改;三是要把官僚主义的作风切实铲除。

1950年8月5日,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宣布正式成立。9月1日,公布《本党改造纲要》,确立国民党此次改造的目标,是将之建设成为“以青年知识分子及农工生产者等广大劳动民众为社会基础,以民主集权制为党的组织原则”的“革命民主政党”。改造运动“以实现主义、尊重组织、坚持政策、深入民众、讲求效率、精诚团结”为准则。最后做到军事、政治、经济与社会都置于三民主义最高指导原则之下,以建立“主权独立、人民自由、政治民主、经济平等”的国家。

国民党改造运动的重点,是党员归队与党员整肃。由于各地党员到台湾后,组织系统几乎完全瘫痪,“只见党部,不见党员”,改造委员会首先要求党员归队。党员归队后,即开始整肃。整肃的对象,按《党员整肃办法》规定,为以下8种人:①有叛国通敌之行为者;②有跨党变节之行为者;③有毁纪反党之行为者;④有贪污读赃之行为者;⑤生活腐化,劣迹显着者;⑤放弃职守,不负责任者;①信仰动摇,工作驰废者;③作不正当经营,以取暴利为目的者。

整肃的办法,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互相检讨。对被检举人应作调查,被检举人可提出申辩,最后将检举调查情况,逐级上报,由国民党中央核定。改造的程序,是在中央成立处党部,16名中央改造委员全部编入区党部各小组,负责中央各部门的改造。中央改造完成,派改造委员去省。县、市改造,逐级下推。在一些专业部门,如高校、华侨等,设立一些专门委员会进行改造。

在党员整肃工作完成后,是重建组织。到1952年4月,国民党在台湾全岛普遍建立起了各级正式党部。1952年10月10日,国民党在台北阳明山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推举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阎锡山、张群、何应钦等48人为“中央评议委员”;陈诚、蒋经国等32人为“中央委员”。10月23日国民党七届一中全会选举陈诚、蒋经国。张道藩、谷正纲、吴国恢、黄少谷、陈雪屏、袁守谦、陶希圣、倪文亚为中央常务委员。至此,历时两年零三个月的国民党改造全部完成。

蒋介石逃奔台湾后,痛定思痛,确实有卧薪尝胆、痛改前非的精神。通过这次改造,在大陆时执掌大权的人物,除了蒋介石和陈诚外,其他人几乎完全被摒弃。黄埔系的何应钦、顾祝同、朱绍良、胡宗南、汤恩伯、刘峙;政学系的张群、熊式辉、吴铁城、吴忠信;CC派的陈立夫以及阎锡山、白崇禧、薛岳、李品仙等都退居二线。10个中央常委,成份复杂,各派系都有,但这几个人,基本上都是那种有能力、敢于负责、雷厉风行的人物。


10、陈辞修受挫东北 蒋介石逃往台湾12、蒋介石培养太子 陈辞修甘为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