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艰难时刻
这个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 就是替别人收拾烂摊子,不要说难做,而且是绝对的吃力不讨好。
议和就是替别人收拾烂摊子,做这种事,不管你做得多好,解决了多大的问题,但是从古到今,都不会落一个好名声,不信我就给你举一个例子看看。
西汉初年,刘邦死了以后,吕太后专权,她刚一上台,就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匈奴的冒顿单于给她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这样说的。
“听说你老公死了,这事儿挺好,他老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不和你搞床上运动,早就该死了。我在隔壁,想当老王,已经等了很久了,听说你长得还行,现在一个人也挺寂寞,而我这个人呢,好就好在床上功夫不错,精力也总是发泄不完,要不这样,咱俩结个伴,一起睡一睡,我保证能满足你!”
匈奴王冒顿的这封信,在他们自己看来,并没有什么,因为当时他们的哥哥死了,老婆自然就被弟弟继承,而刘邦和匈奴王冒顿之前在合约里,既然约为兄弟,那么向吕后求亲,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在当时的汉人看来,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假如你恰好穿越回去,又是一个汉朝的大臣,知道了这封信的内容以后,你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反应呢?
如果你够聪明的话,那一定是要表现出一副义愤填膺,痛不欲生,非要和匈奴势不两立的架势。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你爱吕后,你和她是站在一个战壕的,她受了气,就是你受了气,所以如果她说她气的吃不下饭,那你就是更加火冒三丈,甚至就是刚吃了饭,一想到这事儿,就气得要把吃下去的东西,也全都吐出来。
当然,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打不打得过?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站对立场。
哪怕可能实际上,你是酒饱饭足,浑身上下正舒舒服服,但是你也得装出这副样子,将来吕后会记得,你这个家伙不错,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是挺我的,其他人也会觉得,嗯,不错,你这个人是挺有骨气的,这是官场的处世之道。
所以当时在朝廷上表现得最激烈的,就是以樊哙为首的一帮大臣,他们在那里大呼小叫,说是给他们10万兵,他们就要去把匈奴灭了,替吕后找回面子,其他的朝臣也跟着瞎起哄,都说非打不可。
可是真的能打吗?谁心里都清楚,不能打,为什么?很简单,打不赢!
你要知道,经过了秦末农民战争,中原人口锐减,百废待兴,根本就没有实力去支持打这样一场大仗,你可以想一想,后来经过了文景之治,国家富得流油了以后,汉武帝为了打败匈奴,都差点把国家搞破产,而这个时候的国力,根本就不能跟汉武帝的时候相提并论,所以根本想都不要想了。
而且这个时候,中原还没有进行军事革命,依然是以战车为主的作战方式,就在不久之前,英明神武的汉高祖刘邦,率领了32万大军,居然也被匈奴骑兵,围在白登七天七夜,无计可施,差点全军覆没。
最后全靠陈平的反间计,去给冒顿的老婆看中原的美女图,引起了她的危机意识,让她妒火中烧,给冒顿吹枕头风,才侥幸突围的。
那你樊哙有何德何能,本事能大得过刘邦?你凭什么说你率领10万大军,就能打得败冒顿的匈奴骑兵,替吕后找回面子?
当然,大家心里都清楚,但是所有的人都装傻,你千万别以为樊哙和这帮人智商低,你想想樊哙在鸿门宴上,那个装猪吃象的表演,是智商低的人干的事儿吗?而且经过了汉初的大清洗,刘邦屠杀功臣,能活下来的人,哪个不是人精?
所以这个时候,其实就是考验一个王朝,有没有栋梁之材的时候,有没有愿意为了全天下,挺身而出的人的时候。
这在很多情况下,就会决定一个王朝的命数,有人愿意挺身而出,这个王朝就会活下去,老百姓就会过上幸福日子,相反,如果没有人愿意挺身而出,那么亡国也就为时不远了
比如明朝末年,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当时明朝面临着两线作战,既要和努尔哈赤皇太极打,又要和李自成,张献忠打。
当时所有有点儿见识的人都知道,这样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两线作战,肯定是撑不下去的,要想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和满人议和,大不了就割地赔款,然后集中精力去打张献忠和李自成,这样明朝才能有机会,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崇祯心里也知道该这样做,可是就是没有大臣愿意替他出头,后来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人,同意悄悄的替他去和皇太极谈条件,可是没有想到,后来事情泄露以后,这个人却不愿意承担责任,反而到处说,是崇祯主使他这么干的。
但是崇祯作为皇帝,他不能表现的软弱,那样人心就彻底散了,所以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把这个人杀了来表现他坚持到底的决心,可是这样,也就堵死了挽救明朝的唯一机会,最终导致了它的覆灭。
所以对于每一个时代,最大的不幸,就是没有愿意担当的人,而幸运的朝代,总是有人愿意出来担当。
汉朝是幸运的,当时主政的陈平就愿意出来担当,他就驳斥樊哙这些人,你们既然这么能打,当时在白登被围的时候,你们不是也在现场吗?没有看见你们有什么表现吗?不是照样怂的跟孙子一样,无计可施吗?
于是在他的坚持之下,吕后就给匈奴王冒顿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这样的:“你的好意我领了,可是现在呢,我其实已经停水停电,老的没法和你一起做床上运动了,不但头发都快掉光了,脑门儿亮的让你晚上睡不着觉,而且一嘴的假牙,万一咱俩一打kiss,牙齿掉了把你噎着了怎么办?不如这样,我把我开的奔驰车送给你,没事你去兜兜风怎么样?”
陈平选择了当时唯一正确之路,认怂!忍了!因为和亲政策,汉代通过不断的休养生息,逐渐的蓄积力量,最终到了汉武帝的时候,一举击溃了匈奴。
可是陈平这么做,在历史上却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后代的好多史学家,给他的评论都是,这个人脑子虽然挺好用,但是办事全靠小聪明,气节不全,不喜欢走正路。
最后他死了的时候,给了一个谥号“献候”,这在中国古代可不是什么好字,想想汉朝最后一个皇帝,就是叫汉献帝。
其实你仔细想想,要不是按陈平这个方案做,真的意气用事,去和匈奴打,汉朝可能早就被匈奴灭了,我们现在都不能叫自己汉人了,可能全都叫匈人了,一个个胸大无脑。
这样大的功劳,可是最后,大家却说他不愿意走正路,只会耍小聪明,那啥又是正路呢?
所以,敢于实事求是,有担当的人,未必会落到什么好下场,更不要说好名声了。
陈平算是下场不错的了,毕竟他那个时候,儒学还没有占据统治地位,到了后来,儒学兴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成了大家的价值观以后,所有实事求是,委曲求全的人,全都被骂得一文不值,狗血喷头。
所以,像签下了檀渊之盟的宋真宗,和金朝签订合约的宋高宗赵构,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下,那都是昏君的代表,而且是昏的不能再昏的家伙。
至于实际操作的人,那更是遗臭千古,比如说秦桧,那就成了汉奸卖国贼的代名词。
这些人真的都是错了吗?都真有那么坏吗?其实也未必,至少他们化解了干戈,让老百姓过上了安稳日子,如果一味的喊打喊杀,那么出钱出命的又是谁呢?还不是老百姓!
特别是一个朝代,在虚弱的时候,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更加重要,如果都变成了明朝末年那样,所有的人都是嘴炮和喷子,没有人愿意实事求是地去解决问题,那么亡国灭种,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所以曾国藩现在要去做的这件事,风险有多大,你们就可以想象的出来。
因为干议和这种事,一定是一个朝代最不光彩的事,总是因为打不过人家,或者被人家打痛了,怕了,认怂了,所以才去议和的,所以将来史书写这事的时候,总得找一个替罪羊,通常是谁去干的这个事,谁就是倒霉鬼,至于真正原因是什么,那反而倒没有人注意了。
那这些曾国藩不知道吗?他当然知道,你想想他是什么人?一个理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不仅仅饱读诗书,又有那么多年的实践政治经验,他怎么会没有想到结果?
可是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因为他要实现一个更宏大的抱负,他需要得到朝廷当权者的支持。
那么这个更宏大的抱负,具体是什么事儿呢?派留学生出国!这在当时,说起来也是石破天惊,大逆不道之事。
现在我们听到这事,好像觉得不算什么,当代人只要稍微有点儿钱的,对子女寄予期望的,都希望他们出国去走一走,见识一下世面,这是好事,大家求之不得的事,甚至好多家长,省吃俭用的,也要支持子女去国外留学,就是为了他们将来有更好的出路。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想?因为这里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我们大家都一致认同,西方在科学技术,人文教育,政治制度等等许多方面,领先于我们,去那里可以学到很多,特别是我们在国内学不到的东西。
可是在清代,大家可不这么想,我们是中华,他们是夷狄,我们的文明比他们先进好不好?
你可能会觉得,不对呀,明明洋鬼子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打得大清帝国,抱头鼠窜,狼狈不堪,圆明园都被人家烧了,你凭什么说你比人家先进?
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么看,夷狄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们不过就是武力强而已!你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什么匈奴,突厥,蒙古之类的,经常打的中原王朝抬不起头,可是从来没有人说,他们的文明比我们先进,他们无非就是武器好一些,战斗力强一点,可是就文明的本质来说,比我们中原的儒家文化那是差远了。
所以洋鬼子也是一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有洋枪洋炮吗?这就像当年的那些夷狄们一样,拥有骑兵的优势,马多,汉人马少,没有骑兵而已。
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过去只要多养马,然后再发挥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优势,就可以打败这些夷狄,现在无非是多学着造点洋枪洋炮,不是一样可以打败他们吗?
所以搞洋务运动,学着造枪造炮,反对的人并不多,可是你要派人去出国留洋,去学外国所有的文化知识,这性质就不一样了!
你这是什么居心?难道你认为我们中华文明不行了?孔子的那一套不灵了?你要这么做,那就是背离了主流价值观,威胁到社会稳定,无父无母,籔祖忘宗,大逆不道。
可是曾国藩到了晚年,他真的就觉得,原来那一套确实不行了,你要想让中国赶上世界的脚步,摆脱积弱积贫的困境,就必须全面向西方学习,而且还必须原汁原味的去学。
所以曾国藩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向西方学点技术,造点洋轮船,修几座兵工厂,搞搞洋务运动,他要培养一群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现代化人才,就像他当年组建的湘军一样,必须要有根本性的突破。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打算派中国的小孩去西方学习,而且要从小就去,持续不断的去,将来这些学会西方知识的人,成千上万的回到中国,社会的风气就会变化,那中国自然就会成功。
所以他的眼界是远远超越过了当时的其他人的,有人说晚清四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里面张之洞有点儿勉强,和其他三个人相差较远。
虽然过去都认为,他们三个人可以相提并论,曾国藩是最有政治眼光的,李鸿章是最有外交才能的,而左宗棠,则是他们三个人中最能打的,而我要客观的说,曾国藩高于他们两个人,他在认知境界上是不一样的。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呀,在我们看过的曾国藩的书里头,不是这么写的呀,都说他是一个保守派,中国传统文化的卫道士,怎么忽然又变成了一个改革派呢?
曾国藩一开始确实是一个保守派,和当时的另外一个顽固保守派大V ,倭仁那一伙人是一个鼻孔出气的。
他们这伙人的特点就是,自恃道德完人,眼高手低,见谁都挑刺,最擅长打嘴炮,曾国藩早年的时候,连皇帝都敢喷,当着皇帝的面说了一大堆坏话,差点把皇帝气晕过去。
后来曾国藩为了剿灭太平天国,回家办团练,第一次出山的时候,也是这个德性,试图让所有的人,都和他保持一个道德水准,最喜欢到处说教和挑别人的毛病,动不动就上书参奏别人,他觉得,只要大家都能达到一个很高的道德水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自然而然都可以被解决了。
但是你可以想象,在现实中,曾国藩这一套显然是玩不过去的,因为在其他人看来,你这不就是想出风头,无底线装逼吗?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他几乎把所有的人都得罪完了,是个人都想办法排挤他,整他,因为大家都是有七情六欲的,偶尔玩玩高尚可以,但是你不能天天玩高尚,这就属于太装了。
所以他最初在长沙的时候,就和大家搞不好,到处挑别人的刺儿,连巡抚骆秉章都不支持他,甚至有一次,要不是他跑得快,差点被一群恨他的绿营兵暴揍一顿,险些丢了小命。
后来去了江西,上级也是不停的给他穿小鞋,而且还发动群众孤立他,因为大家都看不惯他,你想想,现实中,如果我们觉得哪个人是装逼犯的话,我们不都是这么整他吗?
所以他第一次出山,碰得头破血流,最后被迫灰溜溜的回家守孝,这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靠道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所以他第二次出山的时候,知道道德这东西,只能拿来约束自己,但是你不能拿它来作为和其他人相处的准则,更不能靠它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所以换句话说,他也就只能跟着大家一起同流合污,学坏了,对于什么贪污受贿,谎报军功等等不良风气,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把该做的事儿做好了,他就都容忍了。
这样在第二次出山的时候,终于有一大群人愿意跟着他一起拼命了,而且他也终于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官运亨通了,这样他才能够真正的办实事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曾国藩最后能办大事,并不是那些铺天盖地的成功学书上写的那样,完全靠道德的力量,他是本着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解决问题的。
而大部分这些所谓的成功学书里,关于他成功背后原因的总结,往往是说的他第一段出山时的处事方法,那恰恰让他碰了一鼻子灰,你照着那个学,自然越学越傻。
所以很多人说,为什么曾国藩的书读得越多,道路就越坎坷,下场就越凄惨,就是这个道理,他都没有走通,你怎么可能走得通?
所以早期一些言必谈曾国藩的企业家,最后很多都进了大狱,就连最喜欢一字一句细读曾国藩语录,对曾国藩崇拜得五体投地的蒋介石,最后也丢了江山,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曾国藩其实一直在变,到了后期,他意识到,真正让他平定了太平天国的,并不是什么传统的儒家思想,道德力量,而是洋枪洋炮这些西洋玩意。
特别是,他后期受到了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耶鲁大学毕业的容闳影响很大,容闳长期在美国生活,后来做了曾国藩的幕僚,他对西方的介绍,那是原汁原味的,让曾国藩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甚至有可能产生了向往之情。
所以曾国藩觉得,如果中国的年轻人都能像容闳一样,见识过西方,真正掌握了西学的真谛,那么中国就有希望了,因此虽然是容闳提出的,派年轻人去美国学习的建议,但是曾国藩却完全赞同。
当然,作为他这么老练的政治家,他也不会公开说出他的想法的,他知道这会遇到多大的阻力,所以,他愿意去解决天津教案,一方面是出于道德担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自己有大恩于慈禧,得到她的支持,实现这个计划,所以,他愿意去扛这个黑锅,总得有人站出来。
这个时候的曾国藩,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一个眼睛已经失明,而且还很可能患了肝癌,随时都处于病痛的折磨之中,但他依然决然的,带着容闳,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前往天津。
而几个月前,西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那就是俗话中所说的,计划不如变化快。
教主最初想出了一个完美的计策,本来想借这个计划,彻底打败左宗棠的。可是左宗棠也不是吃素的,他可没有打算照着教主的剧本演,见招拆招,别出心裁的设计了一盘大棋,结果教主发现他上当了,左宗棠要断他的粮,这完全在他的计划之外。
第一个回合,教主落了下风,但是打仗就和下棋一样,你不按照教主写的剧本演,那教主又凭什么按照你写的剧本演呢?
教主已经从最初的慌乱中缓了过来,现在他想明白了,他还没有死透,只要在春耕之前把刘松山打出去,他就还有机会撑过去。
他细细的想了一下,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其实到现在为止,穆斯林从来没有跟刘松山正面打过一仗,只是传说他很强,但到底是不是这样,其实没人知道。
现在没有其他办法了,那就硬碰硬的打吧。打的赢,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打不赢,该死人就死人吧,反正早晚都会有人饿死。
那究竟该怎么打呢?刘松山的火力优势是摆在那里的,他的部队不仅仅有大量的阿姆斯特朗前膛炮,还有少量新式的克虏伯后膛行军炮。
而且在他的部队中,几乎完全装备的,都是清一色的洋枪,其中至少有一大半的士兵,都装备着后膛枪,而且还有大量最新式的,连发速射后膛枪,少量的加特林机枪,这正面对决是无法打的,那该怎么办呢?
现在轮到教主开始睡不着觉了,“刘松山,刘松山,刘松山……”这个名字不停的在教主的脑子里徘徊,连续几天的彻夜无眠,苦思冥想之后,他突然眼前一亮,有了,他想到了办法。
刘松山已经占领了永宁洞,控制了山水沟,这里有几条渠水经过,刘松山命令部下全部掘开,淹掉了大片农田,比放火烧,镰刀割,快多了。
但是穆斯林吃一堑,长一智,也学狡猾了,现在刘松山烧也罢,淹也罢,再也没有人理他了,都站在城上看热闹,绝不出来,就好像不关他们的事一样。
这下战事就陷入了僵持状态,按照左宗棠的计划,现在只有开始漫长的等待了,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一件麻烦事。
教主命令灵州城里的穆斯林,再次叛乱,血洗了灵州城,杀死了知州钟兰和前署知州尹泗在内的数万官民,断了刘松山的粮道,让他的供应也陷入紧张之中。
但是最让刘松山郁闷的是,穆图善居然给朝廷上了一份奏折说:“刘松山滥杀无辜,激其走险,恐难收拾……”
把灵州丢了的责任赖在他头上,明明刘松山去都没有去过灵州城,城里的穆斯林都是穆图善他自己招抚的,这些人再次叛乱和刘松山有什么关系?
接着还有一个绥远将军安定,大概是一个旗人,刘松山听都没有听过的家伙,外加几个御史,也一起参奏刘松山滥杀无辜,激起穆斯林叛乱,要求朝廷处分。
一边打仗,还一边有人拖后腿,光是左宗棠一个人帮他解释都还不够,幸好有同样也是旗人的宁夏将军金顺,帮他上书证明,才把这帮家伙挡了回去,不过这件事,也把刘松山搞的披头散发,压力山大。
其实这是教主经过重新考虑之后,新想出的应对之招,他决定先拿下灵州城,一方面断了刘松山的粮道,另一方面,穆图善为了推卸责任,肯定会告刘松山的黑状。
这样不管结果如何,刘松山都面临着强大的政治压力,这样他也就不能完全按照左宗棠的计划,稳扎稳打,光在寨子外面烧烧粮,放放水,必须要向朝廷表现点什么,而教主就是要造成他这个心态,从中加以利用。
雷正绾和黄鼎,现在渐渐也有点儿扛不住了,这出乎左宗棠的意料,本来他以为刘松山进入金积堡一带以后,大肆破坏庄稼,教主应该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所以他很可能会抽兵回去,集中兵力,先把刘松山打出去,这样雷黄二人可以顺势跟进,围住金积堡外围。
但是没想到,教主现在表现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还在源源的增兵,而且越来越多,一副非灭了雷黄两人的架势,教主究竟在想干什么?左宗棠也开始思考了起来,他也必须做出应对之招。
雷黄两人虽然准备的很充足,但是围攻他们的穆斯林越来越多,弹药的消耗超过了预期,而且他们的粮道也被彻底断了。
所以雷正绾和黄鼎两个人就商量,要不要他俩都往后退一点,黄鼎退的快一些,先把粮道打通,雷正绾断后,避免混乱。
但是他俩不知道的是,白彦虎带领的河州骑兵已经从黄河对岸撤了回来,正在向他们两个扑来。
教主这么做其实是有用意的,他已经参透了左宗棠的计策,知道雷黄两人是诱饵,但他决定将计就计,还是要尽全力的进攻他们,这样在金积堡一带的刘松山,就会有两个反应,第一个是觉得穆斯林的主力全在攻打雷黄二人,在他周围是安全的。
第二个是会让他着急,担心雷黄二人的战况,害怕他们撑不下去,想更快的解决问题,必须做点什么,而一旦刘松山有这个想法,教主就有机会了。
而如果左宗棠觉得雷黄二人撑不住了,必然会派兵增援,这样如果他对刘松山的计策得手,开始全力围攻刘松山的部队的时候,左宗棠将无兵可调,他就可以一举反败为胜。
教主在准备实行他的大阴谋之前,悄悄的把陕西穆斯林中最精锐的骑兵和步兵,马政和和崔伟的部队全部收拢集结,为了确保他们绝对卖命,还让他们把眷属全部送到了金积堡。
然后他又把各寨中所有能打的陕西穆斯林,全部都悄悄聚集到离刘松山部队最近的堡寨中去,又从自己的各个堡中,抽调了几万人聚集到金积堡一带,他要和刘松山拼了,现在他要走他最后一步,关键的一招了。
左宗棠把指挥所前移到了平凉,并且让穆图善来这里和他交接了关防,免得这家伙拿着陕甘总督的大印,唧唧歪歪的在背后拖后腿。
而且顺便他要把穆图善手下几只部队的指挥权拿过来,这些都是当年多隆阿留下来的。
除了简敬临的老湘军,特别还有曹克忠的部队,大家还记得当年中了教主化学武器的那只部队吗?曹克忠后来病重辞职,部队由徐文秀带领。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按照左宗棠的计划在运行。唯一让人感到有点不解的是,教主看来也疯了,他也不管缺不缺粮了,还在使劲的招呼周围的穆斯林围攻雷黄二人,仗的规模越来越大,所以左宗棠必须收集所有一切可用的兵力,准备投入战场,增援雷黄二人。
刘松山收到了一个报告,马五寨的穆斯林愿意投降,献出寨子,而且还愿意提供教主当年密谋造反的证据,但是一定要听刘松山一个亲口担保,饶过他们寨子里所有的人,那么他们还能说服更多的人投降。
这个消息太重要了,刘松山立刻同意去亲自招抚他们,有了这个证据,就可以堵住朝廷中一切反对派的口,而且马五寨离金积堡很近,如果一旦起了示范作用,周围的堡寨很可能也会望风而降,这样金积堡必然士气崩溃,很可能就能提前解决问题。
这天一大清早,刘松山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马五寨的情况,只见有三个老年回绅,正跪在寨门外三四百米的地方,年纪很大,而且也没有武器,看来不构成威胁。
刘松山又观察了一下周围,平坦开阔,没有任何可以藏人的地方,城墙上也没有大炮,刘松山知道穆斯林也有恩菲尔德1853式前膛来复步枪和米尼弹,但那东西在这个距离上打不准。
就在他前来接受穆斯林投降之前,从小就和穆斯林打交道的董福祥,苦苦的劝他,千万别信穆斯林的话,十有八九都是坑,但是问题是这个诱惑太大了,如果万一是真的,这场仗可以少死很多人,就提前结束,所以刘松山不能不去。
但是董福祥的提醒,还是让他多长了一个心眼,在去之前,还是反复的查看了周围的地形,但是实在看不出,像是有什么埋伏的样子。
于是刘松山带着十几个骑兵一起跃马上前,三个穆斯林立刻磕头如捣蒜,口呼青天大老爷。然后递上了一封信,说是教主谋反的证据。
刘松山打开信一看,是教主写给他的参领马重三的函件,下面盖着一个印章,上面印着:“统领宁夏两河等地方军机军务大总戎马”,这立刻让刘松山喜出望外,开始认真的看函件的内容。
就在刘松山认真看信的时候,城墙上悄悄伸出了几十杆美国夏普斯1859式后膛来复步枪,这种枪使用定装枪弹,有效射程是900米左右 ,所有的枪全部瞄准看信的人,刘松山,然后一阵齐射,只见刘松山应声落马。
美国夏普斯1859式后膛来复步枪
教主站在金积堡的城墙上,焦急的等待着结果,然后他听见了枪响,接着马五寨升起狼烟。
教主长出了一口气,知道他得手了,他已经想清楚了,现在的情况下,刘松山肯定会中他诈降的计,他只要能如愿击杀了刘松山,湘军突然之间群龙无首,必然陷入混乱,然后他派出所有的伏兵,乘机全力猛攻,就有了反败为胜的机会。
为了实现这件事,他特意请来河州金爷手下的叉子枪手,一群猎户,这些人枪法娴熟,目力极好,他们日夜苦练这种最新从花旗国运来的来复枪,很快就掌握了在这个距离上的射击技术,现在,他终于得偿所愿了。
教主摊开双手,念经感谢真主,又向麦加方向跪拜,然后下令点燃狼烟,一座一座的寨子都生起了狼烟。
陕西穆斯林首领马政和身穿红衣,头戴白帽,骑着青骢战马,率领一万多早已埋伏在湘军周围的骑兵,发动了冲锋。陕西穆斯林另一个首领崔伟带领了两万多名步兵,也从各个寨子里冲出,一起呐喊着冲向了湘军,一时间湘军大乱。
雷正绾和黄鼎也遇到了麻烦,这两个人在往后退的过程中,没有协调好,结果突然遇到了白彦虎率领的河州骑兵冲击,被分隔包围。
好在两个人经验丰富,虽然受到了一些损失,但是还是分别成功的组成了方阵,虽然穆斯林一时拿他们也没办法,但他们俩也彻底动弹不得了,情况不妙,左宗棠不得已,只有立刻派出了后备部队,前去支援他俩,现在他手上已经无兵可用了。
局势突然被大反转了,战局不利的消息,被穆图善第一时间报告给了北京,然后就发生了前文提到的那些事情,于是朝廷决定,派李鸿章带领刘铭传率领40营淮军,前往陕甘前线,计划由他取代左宗棠,总理西北政务,刘铭传负责前线军事总指挥。
几个月以后,就在曾国藩前往天津去处理教案的时候,淮军已经从武汉下船,进入河南,马上就要到达潼关了。
这几个月里,西北前线又发生了些什么事?大家并不清楚。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左宗棠的政治生命即将完结,他将会是又一个倒在教主手下的人吗?
就在这个时候,欧洲那边,西班牙王位之争也是越演越烈,伊莎贝拉二世女王退位以后,西班牙的篡权者喜不自胜,立刻指示报纸透露出来这条消息,以及他们准备请普鲁士亲王,担任西班牙新任国王,他们有了新靠山这条喜讯。
本来这事只是在贵族上层圈子里,互相倾扎,勾心斗角,秘密交易的勾当,现在突然之间,变得路人皆知。
整个法国社会,一听到这个消息,全都炸了锅,就连路旁的妓女,餐厅里的侍者,也在讨论这件事情。
大家一致认为,西班牙是法国的势力范围,西班牙女王也是法国波旁王朝的直系后代,如果让一个普鲁士亲王去把西班牙抢了去,那么实在太丢法国人的脸,而拿破仑三世皇帝,就不配称自己是拿破仑的后代,最好赶快滚蛋走人。
面对空前沸腾的民意,拿破仑三世也感到压力山大,他开始加大了嗓门,恐吓普鲁士的威廉一世国王,让他绝不能够插手西班牙王位,否则兵戎相见。
拿破仑三世
而普鲁士的威廉一世国王,则是犹犹豫豫,刚开始的时候,他被俾斯麦说服了,同意支持他的堂兄去当西班牙国王,接着,他又觉得拿破仑三世的嗓门太大,吵得他不舒服。
而且法军参加克里米亚战争时候,表现的也很凶猛,所以他对拿破仑三世的武力威胁,还是很当一回事的,于是又决定不支持他的堂兄,去当西班牙国王。
他这样变来变去的态度,让拿破仑三世也很抓狂,因为他吃不准,明天再睡一觉以后,威廉一世是不是又有了新主意?
考虑再三,拿破仑三世觉得还是要再听他保证一次比较放心,于是就派法国大使,又去找威廉一世,让他再次确认他的保证。
而这个时候,威廉一世正在一个温泉里度假,只是想泡在暖烘烘的热水里,睡一个舒服觉,但是法国大使却不停的逼逼叨叨,在他旁边不断的要他保证,绝不变卦,而且要一遍一遍的重复,确保他不会忘记。
威廉一世
这把威廉一世给搞烦躁了,说一次不就行了吗,我老妈都没有你这么啰嗦,于是他就拍了一份电报,向他的首相俾斯麦抱怨,法国人怎么这么碎碎念呀,我都已经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却还在要我重复。
我连泡一个澡都得不到清静,你能不能把这个法国大使劝走,等我过完了黄金周假期,到柏林上班的时候,再听他磨叽。
而这个时候,俾斯麦正在家里举行家宴,他收到这个电报以后,忽然发现这是一个机会。于是他就问在座的普鲁士总参谋长毛奇,我们到底打不打的过法国人。
毛奇是一个很严谨的人,而且是现代战争的奠基者之一,他认真的考虑了一会儿以后,给了俾斯麦一个肯定的回答,打得过。
于是俾斯麦喜出望外,他跑到了书房,决定对这封电报做一点点修改,改变几个措辞,然后他又派秘书把这封电报抄文,送给了报社,他知道,他这么一改以后,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就要发生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感兴趣的读者请关注本公众号,如果觉得本文可读的话,请分享到朋友圈,谢谢大家,正常情况下,每周三和周六更新。
晚清沧海事(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