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高潮
一 大俄罗斯主义的恶性膨胀
“8·19”事件之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倾向急剧发展,在来势凶猛的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下,统一的联盟国家迅速走向解体。在冲毁联盟大厦的民族主义思潮中,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无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大俄罗斯民族主义作为留给苏联苏维埃政权的一份沉重遗产,具有根深蒂固的传统。苏联时期,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最突出地表现为俄联邦在苏联政治体制和国家体制中居特殊地位,由此造成了联邦制的严重扭曲。当联盟国家存在的基础已被掏空的情况下,大俄罗斯主义终于以激烈的民族本位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叶利钦等人认为,在联盟解体已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俄罗斯联邦不仅应该取代联盟,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而且应当是联盟利益和遗产的最大获得者。其实,还在“8·19”事件之前,俄罗斯民族主义就已经发展到威胁联盟生存的严重地步了。例如1991年3月17日关于联盟命运的投票结果,参加投票的加盟共和国中投票赞成保留联盟的占76.4%,而俄罗斯投赞成票的比例仅为71.34%,仅高于民族主义情绪根深蒂固的乌克兰(70%),而远远低于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加盟共和国。不仅如此,在俄罗斯投赞成票比例最低的正是苏联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当时的社会舆论曾这样评价道:联盟在其心脏地区已得不到大多数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的拥护,就等于联盟已失去了灵魂,这对它的存在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同时,叶利钦之所以能在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中获得57.3%的选票,一举击败共产党推举的苏联前总理雷日科夫等候选人,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这同他扯起“复兴俄罗斯”这面民族主义大旗,从而最终赢得“新兴”民主力量和传统民族主义力量的支持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在当时苏联处于政治、经济、民族多重危机进发的时刻,叶利钦扯出的这面旗帜可谓一箭双雕。它使得苏联非主体民族把长久以来对俄罗斯民族的积怨一下子全部压在戈尔巴乔夫身上,从而使戈尔巴乔夫欲保留这面“革新了的联盟”的旗帜黯然失色。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使得俄罗斯民族欲摆脱其他欠发达民族的拖累、发展本民族经济文化的民族主义情绪迅速喷发出来,从而对叶利钦更加拥护。所以,在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恶性膨胀,特别是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后,苏联解体已成定局,至于何时解体、怎么解体,只是时间、方式的问题。在苏联解体九年多之后,哈萨克斯坦总统扎尔巴耶夫在一次谈话中公开承认,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恶性膨胀,是对联盟大厦造成的致命冲击。他说:虽然“八月事变”已决定了苏联解体的命运,但我还要指出,至今在俄罗斯还经常为人们提到的对苏联解体产生巨大作用的两件事。一件事是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宣布主权。它发生在“八月事件”之前的一年零两个月,当时全苏联境内除爱沙尼亚外还没有一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俄罗斯向谁要主权?答案只能是:向其他加盟共和国、向联盟中央要主权。是谁宣布的这一决定?是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另一件事是:波罗兹科夫宣布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退出苏联共产党。这两件事发生之后苏联解体的命运已定,因为支撑统一国家的主要支柱已经塌陷,维护和保证国家统一的纪律和意识形态也不复存在。联盟解体的势头已不可逆转,剩下的只是技术问题。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就苏联而言,成也俄罗斯,败也俄罗斯。 [367]
大俄罗斯主义进一步恶性膨胀,主要表现为:
(1)叶利钦等人公开以主人自居、排斥取代中央,鼓吹俄罗斯在粉碎“政变”中的作用,公开声称“俄罗斯救了苏联”。他们首先于1991年8月22日在俄罗斯议会大厦前示威性地举行了“胜利者集会”,莫斯科市市长波波夫、“苏联改革的设计师”雅科夫列夫等公开声称,莫斯科人在“政变”的几天里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是“莫斯科救了俄罗斯,俄罗斯救了全国”。会上有人提出将俄议会(白宫)前的广场命名为“自由俄罗斯广场”。接着8月24日,在莫斯科市中心又为8月21日凌晨死去的三个青年举行了葬礼。莫斯科市市长波波夫主持仪式并在发言中提出了“复兴莫斯科和俄罗斯”的口号。在这些活动中,叶利钦被吹捧成为使苏联摆脱了一场灭顶之灾的“民族英雄”,成为俄罗斯的化身,大俄罗斯主义情绪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2)越俎代庖,取代中央政权向全国发号施令。在“8·19”事件的三天时间里,俄联邦总统叶利钦越权发布了一系列只有联盟最高领导人才有权发布的命令。他宣布由他“接管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联军队”,“苏联国防部长8月18日以后发布的所有命令都没有法律效力”等等。他下令查封《真理报》、《公开性》、《工人论坛报》等全国性报纸,并宣布撤销国家通讯社——塔斯社社长斯皮里多诺夫和新闻社社长弗拉索夫的职务。8月23日,叶利钦还当着戈尔巴乔夫的面以“苏共和俄共参加了‘政变’”为由签署了禁止苏共、俄共在俄罗斯联邦领土上活动的命令。
(3)提出修改边界等要求,引起其他加盟共和国不满。“8·19”事件后各国离心倾向进一步加强。乌克兰宣布独立,白俄罗斯也发表了独立宣言。8月26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新闻秘书沃夏诺夫受俄联邦总统的委托发表声明,宣布一旦联盟关系中止,俄罗斯联邦保留向所有与其接壤的共和国提出修改边界问题的权利。列宁格勒市市长索布恰克公开称宣布独立的共和国“企图保存共产党的结构”。上述言论引起了其他共和国的强烈不满。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立即强调“不当小兄弟”,亚美尼亚代表批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将演变为法西斯主义,土库曼代表反对所有问题都由“白宫”(指俄议会大厦)解决,阿塞拜疆代表称俄罗斯成了“统治的主体”,无疑加剧了这些共和国的离心倾向。
(4)使用各种手段,夺取苏联政府大权。“8·19”事件之后,俄罗斯联邦开始了迅速夺取苏联政府大权的进程。8月23日,叶利钦迫使戈尔巴乔夫做出了“苏联内阁应该全体辞职”的结论。 [368] 8月27日,俄联邦政府有关成员宣布暂时接管苏联内阁办公厅、商业银行、外经部、财政部、经济与预测部、苏联国家银行、外贸银行、苏联工商会等八个部门。9月11日,叶利钦又发布命令停止苏联煤炭工业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部及原子能工业部在俄罗斯联邦领土上的活动,上述各部所属的企业和组织及其全部财产将归俄罗斯联邦所有。10月,叶利钦从南方休假返回莫斯科后,向电视台记者发表谈话,声称要彻底摧毁中央。为此,他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冻结了联盟各部的账户,切断了它们的财政生路,使得80多个联盟部委处于瘫痪状态。
二 乌克兰独立倾向的迅速发展
在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就政治、经济、人口、文化、资源及战略地位而言,乌克兰是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个重要国家。长期以来,由于大俄罗斯主义的盛行,乌克兰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同中央的矛盾。“乌克兰人视自身为历史的受害者、被压迫者。”“对于具有民族意识的乌克兰人(或白俄罗斯人)来说,去接受对苏沃洛夫、库图佐夫、纳希莫夫和其他沙皇时代的人物的崇拜,或把苏联国家和苏联军队视为乌克兰民族的制度是不可能的。” [369] 随着苏联国内“公开性”、“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形态的不断恶化,乌克兰的独立倾向迅速得到发展。出现了20多个与乌共对立的政治反对派和民族主义组织。其中最大的组织是“乌克兰争取改革人民运动”,简称“鲁赫”,其余还有乌克兰共和党、乌克兰民主党、乌克兰语协会、“绿色世界”等。这些反对派政党和组织公开提出了反对共产党和脱离苏联的口号。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了主权宣言,宣布乌克兰宪法与法律高于联盟法律;乌克兰是本国自然资源的惟一拥有者和支配者;乌克兰有权建立自己的军队;乌克兰将建立本国的财政、税收并发行本国货币;乌克兰将成为中立国,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乌克兰拥有广泛的外交权,包括与外国直接建立关系,在国际组织中自己处理本国事务等等。
“8·19”事件之后,乌克兰进一步采取实际步骤走向完全独立。8月24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召开非常会议,反对派议员向苏共议员发动了强大的攻势,乌共领导人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克拉夫丘克宣布退出苏共中央和乌共中央及政治局。当天,乌克兰最高苏维埃宣布乌克兰独立。8月30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一系列“走向完全独立步骤”的决议:禁止乌克兰共产党的活动;在乌克兰境内的全联盟企业、组织、机构必须移交乌克兰所有,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重新分摊财政资源和债务;将苏联外贸银行乌克兰分行的业务移交给乌克兰国家银行;将乌克兰境内苏联边防军和内务部队隶属于乌克兰。9月初,乌克兰建立了自己的国防部,通过了驻乌境内苏军归乌克兰管辖的命令,宣布非经乌政府允许,禁止在乌领土上进行任何军事调动。10月24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原则上通过决议,建立本国的陆军、海军和空军,总兵力为42万人。作为苏联最重要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的独立无疑给联盟国家的解体以最后一击。
三 立陶宛等国的独立
1990年3月11日、3月30日和5月4日,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分别通过了关于恢复国家独立的宣言性文件,宣布脱离苏联、恢复其国家的独立。立陶宛宣布已重新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则宣布正经历一个恢复独立国家的过渡时期。这三个加盟共和国还宣布:废除苏联现行宪法在这三个共和国境内的效力,批准使用1918—1940年独立期间各自的宪法;更改国名为“立陶宛共和国”、“爱沙尼亚共和国”和“拉脱维亚共和国”,分别取消原共和国名称中“苏维埃社会主义”的字样。1990年8月23日,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亚美尼亚共和国”。1991年4月9日,格鲁吉亚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通过了恢复格鲁吉亚国家独立的法令。1990年6月23日,摩尔多瓦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2月19日,摩尔多瓦最高苏维埃决定不参加3月17日关于是否保留联盟的全民公决;1991年5月23日,摩尔多瓦最高苏维埃决定将“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摩尔多瓦共和国”。 [370]
“8·19”事件之后,上述国家的独立活动进一步加剧。许多国家再次以不同的方式确认独立。8月20日,爱沙尼亚议会通过了关于宣布国家独立的决定。8月22日,拉脱维亚议会宣布国家独立,从而结束了独立宣言规定的过渡期。9月21日,亚美尼亚举行公民投票,99.31%的投票者赞成独立。9月23日亚美尼亚议会通过决议,决定把9月21日定为亚美尼亚独立日。8月26日,摩尔多瓦宣布独立。9月6日,新成立的苏联国务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承认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独立。
四 中亚国家的独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苏联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民族关系日益成为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中亚各加盟共和国的主体民族基本上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作为中亚各国基本问题的民族关系问题的根源在于各加盟共和国主权的名存实亡,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恢复共和国的主权。 [371] 到“8·19”事件前夕,要求主权的呼声日盛。主要表现为:
领导人和舆论界的言论文章的内容经常涉及这类话题。如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1990年就曾说道,“如果我们果断地采取让共和国实施最大的自主性的方针,那就可以避免现在的许多问题。至少中央不会在今天严重的经济紊乱下被压垮,难以招架”,他认为,解决经济危机的“当务之急是实施共和国经济主权思想”。 [372]
涌现了许多政党和社会团体。它们绝大多数都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以争取共和国主权为目标。在许多社会骚乱和冲突中都有人提出“主权”、“独立”等口号。自1990年下半年起,中亚各国纷纷发表了主权宣言,甚至连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党报《社会主义哈萨克斯坦(哈文)》也于1991年6月15日改名为《主权哈萨克斯坦》。
但是,由于历史、经济、民族等一系列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使得除土库曼之外的中亚各国走上独立之路具有与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不同的特点。虽然民间独立的呼声和要求与日俱增,但决策层始终比较冷静,一直表现出只是要求主权而非谋求独立的鲜明倾向。尽管中亚各国长期以来对联盟中央无视加盟共和国的主权,肆意损害其利益的所作所为怀有强烈的不满和愤怒,但同时它们也都看到若没有联盟国家,它们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事业不会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同时,以原材料开采加工和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使它们难以离开与联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再有,各国为数众多的俄罗斯移民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实现科技进步的重要媒体和推动力;各国均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没有出海口,加之长期封闭在苏联之内,独自走向世界市场有诸多不便。正因为如此,中亚各国在与联盟中央的矛盾、斗争中才表现出了争主权而非谋独立的特点。这一特点最突出地反映在1990年下半年各国发表的主权宣言中。虽然各国都宣布本共和国是主权国家,有权自行决定本国国家生活中的任何问题,但同时都强调“反对瓦解联盟”,表现出与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宣言的根本性区别。不仅如此,各国对苏联公布的新联盟条约草案,也反应积极,并且在1991年3月17日举行的决定联盟国家命运的全民公决中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五国公民的投票率和赞成率都明显高于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在“8·19”事件之后,虽然各国就支持本国独立举行的全民公决同样获得了很高的投票率和赞成率,但这主要是因为中亚国家已经认识到,联盟国家的解体已成定局,除了顺应这一趋势已别无选择,除土库曼之外,中亚各国的独立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出于无奈。塔吉克斯坦议会发言人阿利耶夫·阿卜杜德当时的一句话就充分表达了这种状态:“我们不能落在其他共和国后头,大家都在宣布独立,因此我们也宣布独立。”中亚五国除土库曼于1991年3月11日宣布独立之外,其余四国都较晚,其中乌兹别克、吉尔吉斯为1991年8月31日,塔吉克为1991年9月9日,哈萨克为1991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