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鱼 - (明清)李渔

传奇作品。清李渔撰。二卷,三十二出。渔有《笠翁传奇十种》已著录。此乃十种之一,约康熙年间成书。作者所著小说《连城璧》中《谭楚玉戏里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即述其事。此剧写书生谭楚玉浪游吴越间,与女演员刘藐姑一见倾心,为接近她而入班学戏。藐姑知谭为己而甘为“贱业”,颇感动,决心嫁他。两人分别演生旦二角,在戏台上通过曲文互订衷情,做了“场上夫妻”。同时土豪钱某对班主威胁利诱,想买藐姑做妾,即将迎娶。藐姑不从,遂借在水上演《荆钗记》演至玉莲抱石投江一出时,慷慨陈词痛斥钱某,之后真的纵身投水。楚玉对众说明二人相爱实情,亦投水殉情。两人化为比目鱼,并游至严陵,为已退隐的原平寇将领慕容介捞救,复化为人而成亲。后谭生赴试及第,平寇立功,并为慕容的被诬昭雪,复与藐姑团聚。作品写戏中男女真挚爱情,生活气息浓厚,对社会黑暗有一定揭露,构思亦新巧。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此有天地来第一义也。君臣朋友,从夫妇中以续以似。笠翁以忠臣信友之志,寄之男女夫妇之间,而更以贞夫烈妇之思,寄之优伶杂伎之流,称名也。小事肆而隐。《老子》曰:“圣人为腹不为目。”旨哉。宋督见孔父之妻,目逆前送之,曰:“美而艳!”王使史巫监谤者,而道路以目。谭楚玉、刘藐姑初以目成,继以目语,而终以目比。目之足以生死人如此其甚也。

《庄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安知鱼之足以寄人死生如此其神也!考诸物化,自无情而之有情,老枫为羽人,朽麦为蝴蝶也。自有情而之无情,贤女为贞石,山蚯为百合也。两人情至此,忽然忘窈窕之仪,而得圉圉之质,彼倏然失儒雅之规,而适悠然之逝。“中孚。豚鱼吉”,《易》辞岂欺我哉!

笠翁以神道设教归之慕容介,其实皆自道也。说者谓文章至元曲而亡,笠翁独以声音之道与性情通,情之至即性之至。藐姑生长于伶人,楚玉不羞为鄙事,不过男女私情。然情至而性见,造夫妇之端,定朋友之交,至以国事灭恩,漪兰招隐,事君信友,直当作典谟训诰观,吾乡徐文长先哲为《四声猿》,千古绝唱,《比目鱼》其后先于也哉!

辛丑闰秋,山阴映然女子王端淑题

第一出 发端

第二出 耳热

第三出 联班

第四出 别赏

第五出 办贼

第六出 决计

第七出 入班

第八出 寇发

第九出 草札

第十出 改生

第十一出 狐威

第十二出 肥遁

第十三出 挥金

第十四出 利逼

第十五出 偕亡

第十六出 神护

第十七出 征利

第十八出 回生

第十九出 村卺

第二十出 窃发

第二十一出 赠行

第二十二出 谲计

第二十三出 伪隐

第二十四出 荣发

第二十五出 假神

第二十六出 贻册

第二十七出 定优

第二十八出 巧会

第二十九出 攀辕

第三十出 奏捷

第三十一出 误擒

第三十二出 骇聚


这是第一篇第一出 发端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