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山海经 - 方韬译注
卷十八 海内经
【题解】
《海内经》的记载比较杂乱,海内各个方位的地理、物产、部族都有所涉及。
这一点在一开头就有所表现,比如第一段把朝鲜和天毒并列,恐怕是因为《山海经》流传过程中简牍散乱导致的。在叙述过东海之内的朝鲜之后,立即就跳到了西海的壑市,之后又记载了流沙周围的国家。
《海内经》还记载了南方的地理风物和山川河流。记载的顺序大致由西向东,前面提到过的巴、赣巨人、苍梧之丘都再次出现。之后又跳到北方,前文没有的幽都之山在这里出现。
最值得重视的是《海内经》中出现了一些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神话。比如帝俊生晏龙,晏龙发明琴瑟。帝俊有子八人,创制歌舞,等等。这是关于文化发源惯常的解释。
《海内经》还记载了我国的洪水创世神话,那就是大禹的父亲鲧盗窃息壤被天帝处死,大禹从父亲的遗体中诞生,最终平治洪水划分九州的故事。这其中充满了悲剧色彩。
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人。
流沙之西,有鸟山者,三水出焉。爰有黄金、璿瑰、丹货、银铁,皆流于此中。又有淮山,好水出焉。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子高,柏子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
有禺中之国。有列襄之国。有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蝡蛇,木食。
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有国名曰流黄辛氏,其域中方三百里,其出是麈。有巴遂山,渑水出焉。
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则笑,唇蔽其面,因可逃也。
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
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
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北海之内,有蛇山者,蛇水出焉,东入于海。有五采之鸟,飞蔽一乡,名曰翳鸟。又有不距之山,巧倕葬其西。
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
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身长千里,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