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印度的智慧 - 林语堂 >
- 第一部分 印度信仰
钵颠阇利的瑜伽箴言
序言
印度神秘主义最令人好奇、最具特色,同时可能最广为人知的方面是瑜伽110哲学与修习。如果婆罗门教的要点被定义为人的真正自我与世界灵魂(梵、上帝等)的神秘结合,那么瑜伽则代表了达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最系统阐述的方法。照此,它构成了一种宗教体验形式和一个宗教技法。瑜伽哲学的盛行及其对现代世界产生的独特魅力,其原因是双重的。瑜伽产生于一种养生体系和对人的灵魂的内在稳定和心理深度的神秘探索的结合,前者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关系,后者似乎蕴涵现代生活的一个广阔而又深刻的潜流。C.G.荣格这样说:“对我而言,要找到当今精神问题的症结,是在心理生活施加在现代人身上的迷恋方面。”毋庸指出,正是现代心理分析本身激发了我们对下意识的兴趣,并且洞开了探索它的方式,通过改变我们对人的“思想”的整个概念,向我们展示了在那个巨大心理潜在世界里统治我们生活的原始本能、冲动和“欲望”的那种恶魔般的专横力量。最后,必须指出,瑜伽盛行是由于对超自然的能力的要求,是由于对各种神秘学111形式的普遍兴趣。
瑜伽(意为“枷锁”)代表着一种个人约束的形式,其目的是把身体与灵魂结合起来,把个体灵魂与世界灵魂结合起来。从实际的方面来看,其目标是帮助培养情感的稳定性。它肇始于对无意识肌肉区进行的空前独特的探索,使之受到思想的控制,然后接着把思想从感觉印象、更深的积淀和重负中解放出来,这些不仅妨碍而且形成了弗洛伊德称之为“集体自我保存本能”(即生活原则)的下意识生活的结构,构成了性本能和自我本能。最后,其目标是以破坏“思想”来解放“灵魂”(对此的解释不一)。在这一点上,它具有宗教的特点,超出了心理分析研究的领域和目标。
在弗洛伊德和荣格之前,我们可能会轻易地对瑜伽哲学一笑了之,把它与争议很多的印度绳索戏法和飘浮相提并论。瑜伽的确声称具有飘浮能力。1942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我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读到一篇真实报道,是一位负责可靠的印度瑜伽教授所述,他在公众检测的条件下给埋掉了。六个月之后,当着成千上万印度农民的面又复活了。正是这些轰动一时的报道才吸引了大众的好奇心。在进行过把病人冻在冰下之后的现代实验之后,这些功绩似乎不那么令人难以置信了,比起动物冬眠来也不显得更为莫名其妙了。但它们注定要把我们的注意力从获得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的更为平常和认真的问题中分散开来。
幸运的是,现代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瑜伽的方法。吸气练习以及通过练习掌握普通无意识肌肉,这已不需要解释,需要解释的是更深刻的心灵问题。荣格曾为一部中国瑜伽书(《金花之秘》,1938年,不要跟佛教的《莲花福音》混淆了。尤见“欧洲人在试图理解东方时遇到的困难”和“现代心理学提供了理解的可能性”部分)撰写了一篇相当充分且极具启发性的序言。科夫沃·T.贝哈南在《瑜伽:科学评估》(麦克米兰,1937)的“瑜伽和心理分析”一章进行了有趣的类比。这部书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天生就是印度教徒的贝哈南身上,较之他天生印度教的血统和在加尔各答的早期训练,他在多伦多和耶鲁受到的科学训练似乎占了上风。我倒认为,他对待瑜伽的方法更加得到“大学的训练”,因而他比荣格这样的大陆派的思想方法更为琐细。
阅读《薄伽梵歌》瑜伽部分的读者,一定会对其关注下意识生活中存在什么有着极深的印象。特别强调下意识以及瑜伽信徒对于师长(即精神老师)的依赖,是它与心理分析作法的相似之处。“只能通过与老师的直接接触,才可以安全地学到瑜伽。”斯瓦米·维韦科南达112这样警告说。至于思想本身的分析,只有现代心理学才使我们可以理解教义。只能靠心理术语才能弄明白毁坏思想(Chitta)来拯救灵魂(Purusha)的过程。带有诸根依恋外壳的思想只不过是心理学向我们展示的原始生活欲望的坟墓,瑜伽把前者说成是妨碍我们看到终极灵魂的东西。再生教义只不过是种系发生而获取的超个人或集体性种族遗传的个体生存。从表面上看,这些原始力量非个人化的集体性本质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本质并无区别。最后,获得释放和自由的欲望就是弗洛伊德消极地称为“死亡本能”的东西,即“生活本能”的对立面,但是恐怕在施虐狂和受虐狂方面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阐释。弗洛伊德在下意识方面说得很正确,“诸个本能冲动……独立地并肩存在,免除了心理矛盾……这个体系中没有否定,没有疑问,没有不同程度的确定性……其过程无始无终,无暂时性顺序,不为时间的流逝所改变,事实上跟时间毫无关系”。正是这些力量,还有身体,必须受到瑜伽修习的控制。
也有必要指出,跟瑜伽理论一样,心理分析理论是思维性的,这些主观性阐释中只有部分经得起实验证据的检验。对于这些内在现象,我们甚至还没有词语来表达它们。心理分析开始探索心灵深处时,不得不发明一些本性上为准科学的临时代用词语,如生命欲望、本我、男性意向、女性意向、力比多(一种不能由优特衡量的能量发泄形式),以及那个叫做“性爱本能”的难以捉摸的精神实体。印度心理学,不管是佛教还是非佛教心理学,都有大量此类词语。据说,梵语和巴利语中的心理学词语要比所有“现代语言”中的心理学词语加起来都要多。(譬如,参见亨利·克拉克·沃伦的《儒教的翻译》,“八十九种意识表”。)
荣格说:“我们还没有清楚理解这个事实:西方神智学是对东方的不甚熟练的模仿。我们只是又拿起了占星术,对东方人而言,那是他们每天都要吃的面包。我们对于性生活的研究起源于维也纳和英国,与印度教对这个话题的教义相匹配或者被它所超过。一千年前的东方文本向我们介绍了哲学相对论113,非决定论在西方刚刚开始讨论,而这构成了中国科学的基础。114理查德·威廉甚至向我表明,分析心理学发现的一些复杂过程,在中国古代文本里都有明显叙述115。与东方的古老艺术相比,心理分析本身及由其引起的思想线——肯定是明显的西方发展轨迹——只是开始者的尝试。”116
我引用斯瓦米·维韦科南达关于瑜伽原则的性质和特点,是再好不过了。“几千年来,这一现象被人研究、调查、概括,人的整个宗教官能背景已被分析,实际的结果就是瑜伽学……它认为,每个人都只是远远超出人类知识和力量的无限海洋的一个渠道。根据其教义,人身上有欲望和需求,人身上也有供应的力量。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欲望,有需求,就有一个祈祷会实现。这种供应来自这个无限的富饶地区,而不是来自哪个超自然的存在。超自然存在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激起人身上的有为力量,但也会带来精神的堕落。它带来依赖,它带来恐惧,它带来迷信。它堕落成对人的天生弱点产生可怕的信任。瑜伽认为,不存在超自然的东西,而在大自然中有大显现和小显现。小显现为因,大显现是果。大显现可以很容易被诸根所发见,小显现则不易看到。修习瑜伽将会使人获取更为微小的感觉”。
钵颠阇利的瑜伽箴言是瑜伽的经典和教科书,所有流派都认为它是这一话题的最高权威。J.H.伍兹教授认为,本书写于四五世纪。在这个不带评注的完整文本里,可以一窥瑜伽教义的内容。我采用了斯瓦米通晓易懂的意译本,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读他的评注(纽约罗摩克里希那—维韦科南达中心,1939)。《古典评论》、《评论注解》和詹姆斯·霍顿·伍兹的学术译作《瑜伽——钵颠阇利体系》(哈佛东方系列,17卷)可能只有学者们才会去翻阅。伍兹教授似乎在学术方面出现了错误:他的“正确思想来源”被维韦科南达译为“正确知识”,他的“谓语性关系”只是后者的“分别知觉”,根据印度瑜伽师长,“记忆并非擅自附加在一个曾经经验的物体”,其意只是“记忆是未疑惑的感觉印象”。同样地,我认为,“不迷恋”要比英文“Passionlessness(无情欲)”译得要好,“本我”要比“feeling—of—personality(个性感觉)”要好。从词源学来看,“不加区分的意识”可能比“无知”在翻译梵语“avidyā”时更为确切。但重要的是,某个印度词语对印度人意味着什么,因为词源意义总是被用法获得的当前意义所改变。对于瑜伽神秘主义的简短但清晰的解释可能在S.N.达斯古朴他的《印度的神秘主义》里找到。总体而言,这是对印度思想的一个清晰简介,与同一作者的沉重学术著述《印度哲学史》相比。为了读者阅读的方便,我附上了标题。
钵颠阇利的瑜伽箴言
斯瓦米·维韦科南达 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