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为何敢斥巨资建广场?

  下载全书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能“穷”到什么程度?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又能“富”到什么程度?

湖南省汝城县的“精分”为你揭开答案。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8月5日的报道:湖南省汝城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大规模举债修建大批“形象工程”,花4800余万元修广场,6株银杏树(靠两人手拉手才能环抱住一棵)就花了285万元,8根图腾石柱花了120万元。

与之相对的则是对民生的极度罔顾。本属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汝城县自来水厂,在2002年被民营企业绝对控股收购。2016年以来,自来水管网年久失修,爆管停水、喝“黄泥巴水”是常态,春节期间屡次停水;不仅如此,当地卢阳镇更有两个自然村的一些村民家中没有通电,25户67人仅靠山泉水发电和点煤油灯照明。

一方面享受着国家特殊政策照顾,另一方面却大肆铺张,贫困县的“荒诞”之源究竟在哪里?中央的扶贫政策到了基层又为何频频走样?

一 并非个例

二 扶贫战略

三 锦标赛体制

四 发展现状


三 治理风险一 并非个例

贫困县为何敢斥巨资建广场?|一 基层乱象,怎么办|治大国若烹小鲜:基层治理与世道人心 - 吕德文|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