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政

  下载全书

有一朝士,与王沂公有旧(1),欲得齐州(2)。沂公曰:“齐州已差人。”乃与庐州(3)。不就,曰:“齐州地望卑于庐州,但于私便尔耳。相公不使一物失所,改易前命,当亦不难。”公正色曰:“不使一物失所,唯是均平。若夺一与一,此一物不失所,则彼一物必失所。”其人惭沮而退。

【注释】

(1)王沂公:即王曾,字孝先,北宋宰相,封沂国公。

(2)齐州:今山东济南。

(3)庐州:今安徽合肥。

【译文】

有一位朝士和王曾有旧交,他想到齐州担任地方长官。王曾说:“齐州长官已经派给别人了。”于是把庐州分配给他。那人不想赴任,说:“齐州的地位比庐州低,但是对我来说有所便利而已。您办事总是使人各得其所,如果更改一下之前的任命,想必也不是很难。”王曾严肃地对他说:“要使人各得其所,最关键的是平均、公平。如果从一个人那里夺来交给另一个人,这个人合适了,另一个人肯定就不合适了。”那个人惭愧地退下了。

孙伯纯史馆知海州日(1),发运司议置洛要、板浦、惠泽三盐场,孙以为非便。发运使亲行郡,决欲为之,孙抗论排沮甚坚(2)。百姓遮孙(3),自言置盐场为便。孙晓之曰:“汝愚民,不知远计。官买盐虽有近利,官盐患在不售,不患盐不足,盐多而不售,遗患在三十年后。”至孙罢郡,卒置三场。近岁连、海间,刑狱、盗贼、差徭比旧浸繁,多缘三盐场所置积盐如山,运卖不行,亏失欠负,动辄破人产业,民始患之。朝廷调发军器,有弩椿箭干之类(4),海州素无此物,民甚苦之,请以鳔胶充折(5)。孙谓之曰:“弩椿箭干,共知非海州所产,盖一时所须耳。若以土产物代之,恐汝岁被科无已时也。”其远虑多类此。

【注释】

(1)孙伯纯史馆:即孙冕,字伯纯,临江军新淦(今江西樟树镇)人。进士出身,守苏州,后归隐九华山。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一带。

(2)排沮(jǔ):排斥,抵制。

(3)遮:拦住。

(4)弩椿:弩柄。

(5)鳔(biào)胶:用黄鱼鳔做的胶,黏性很好。

【译文】

孙冕任海州知州时,发运司讨论要设置洛要、板浦、惠泽三处盐场,孙冕认为这样对百姓不好。发运使亲自巡行郡县,坚决要设置盐场,孙冕表示抗议并坚决抵制。百姓们拦住孙冕,都说设置盐场有很多好处。孙冕告诉他们说:“你们真是愚蠢啊,不知道长远的规划。向官府买盐,短期内虽然有好处,但官盐的问题在于担心卖不出去,不是怕盐不足,而是怕盐多了卖不掉,这样留下的祸患会在三十年后出现。”等到孙冕离开海州任上,朝廷最终还是在这设置了三处盐场。近年来连州、海州一带的刑狱、盗贼、差徭都比以前多,大多是因为三处盐场的盐堆积如山,因为销售不利,所以导致亏损、拖欠,动不动就使人破产,百姓这才意识到盐场的危害。有一次,朝廷要在海州征调军械,其中有弩椿、箭杆之类的,海州素来没有这些东西,百姓都很苦恼,就请求用鳔胶来充数抵扣。孙冕对他们说:“弩柄、箭杆,这些东西大家都知道不是海州出产的,只是朝廷一时所需而已。如果用海州土产来代替,恐怕你们每年都要被征收这些东西,再也没有头了。”他的深谋远虑大多像这样。

孙伯纯史馆知苏州,有不逞子弟与人争“状”字当从犬、当从大(1),因而构讼(2)。孙令褫去巾带(3),纱帽下乃是青巾。孙判其牒曰:“偏傍从大,书传无闻;巾帽用青,屠沽何异?量决小杖八下。”苏民闻之,以为口实。

【注释】

(1)不逞:不得志,这里指不讲理。

(2)构讼:引起诉讼,打官司。

(3)褫(chǐ)去:剥去。

【译文】

孙冕任苏州知州时,有不讲理的人和别人争论“状”字右边应当从“犬”还是应当从“大”,并因此而引起了官司。孙冕命人剥去他的巾带,纱帽下面带的是青色头巾。孙冕在文书上写下判词道:“作为偏旁从‘大’,这在书传中没听说过;但是你带着青色的巾帽,这和杀猪卖酒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判处打小杖八下。”苏州百姓听说后,一时传为笑话。

忠定张尚书曾令鄂州崇阳县(1)。崇阳多旷土,民不务耕织,唯以植茶为业。忠定令民伐去茶园,诱之使种桑麻。自此茶园渐少,而桑麻特盛于鄂、岳之间。至嘉祐中,改茶法,湖、湘之民苦于茶租,独崇阳茶租最小,民监他邑(2),思公之惠,立庙以报之。民有入市买菜者,公召谕之曰:“邑居之民,无地种植,且有他业,买菜可也。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笞而遣之(3)。自后人家皆置圃,至今谓芦菔为“张知县菜”(4)。

【注释】

(1)张尚书:即张咏,字复之,号乖崖,北宋大臣,谥忠定。参《神奇》卷二十注。鄂州:今属湖北。

(2)监:考察,察看。

(3)笞(chī):鞭打。

(4)芦菔(fú):萝卜。

【译文】

张咏曾经担任鄂州崇阳县令。崇阳一带有很多荒地,百姓不从事耕织,只知道靠种茶为生。张咏命令百姓把茶园都砍掉,引导他们种植桑麻。从此茶园的数量逐渐减少,而桑麻的产量在鄂、岳一带很高。到了嘉祐年间,朝廷改革茶法,湖、湘一带的百姓都苦于茶租税重,唯独崇阳县的茶租最少,百姓们看到其他县的情况,想到张咏的恩泽,就为他建立了祠庙来报答他。有村民到市场上买菜,张咏把他们叫来说:“住在县城里的人,因为没有土地可以种植,而且他们有别的工作要做,买菜是可以的。你们这些农村人,都有土地和田产,为什么不自己种而要浪费钱去买菜呢?”把他们打了一顿后放走了。从此以后,村民家里都开辟了田圃,至今还把萝卜称为“张知县菜”。


象数权智

官政|补笔谈卷二|梦溪笔谈 - (北宋)沈括|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