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梦溪笔谈 - (北宋)沈括 >
- 补笔谈卷三
异事
韩魏公庆历中以资政殿学士帅淮南(1),一日,后园中有芍药一干分四岐(2),岐各一花,上下红,中间黄蕊间之。当时扬州芍药未有此一品,今谓之“金缠腰”者是也。公异之,开一会,欲招四客以赏之,以应四花之瑞。时王岐公为大理寺评事通判(3),王荆公为大理评事佥判(4),皆召之。尚少一客,以判钤辖诸司使(5),忘其名,官最长,遂取以充数。明日早衙,钤辖者申状暴泄不至。尚少一客,命取过客历求一朝官足之,过客中无朝官,唯有陈秀公时为大理寺丞(6),遂命同会。至中筵,剪四花,四客各簪一枝(7),甚为盛集,后三十年间,四人皆为宰相。
【注释】
(1)韩魏公:即韩琦,字稚圭,北宋宰相,封魏国公。参《艺文》卷十五注。资政殿学士:一般用于授予罢政宰相的官职。庆历:宋仁宗年号,公元1041—1048年。
(2)岐:枝干,枝杈。
(3)王岐公:即王珪,字禹玉,北宋宰相,封岐国公。参《人事》卷九注。大理寺评事:审判机构中负责断案的官员。通判次于州府长官的官职,具有处理公事的实权。
(4)王荆公:即王安石,字介甫,北宋宰相,封荆国公。参《故事》卷一注。佥判:地位低于通判。
(5)钤(qián)辖:掌管军事训练的官员。
(6)陈秀公:即陈升之,字旸叔,北宋宰相,封秀国公。参《权智》卷十三注。
(7)簪(zān):将某物插在头上。
【译文】
韩琦在庆历年间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主管淮南,一天,后园中有一枝芍药,一根枝干上生出了四根枝杈,每枝上各开了一朵花,上下都是红色的,中间则有黄色的花蕊点缀其间。当时扬州还没有这一品种的芍药,也就是现在所谓的“金缠腰”。韩琦很奇怪,就举行了一场聚会,想招揽四位客人一起观赏,以对应四朵花的祥瑞。当时王珪担任大理寺评事通判,王安石担任大理寺评事佥判,把他俩都招来。还少一位客人,以判钤辖诸司使,忘了他的名字,官职最高,就也把他叫来充数。第二天早衙的时候,那位钤辖汇报说因为剧烈腹泻而无法前来。这样还是少了一位客人,于是就派人取来经过此地的官员名录,找一位朝官来充数,路过的官员中没有朝官,只有陈升之当时担任大理寺丞,于是请他一同参会。在宴席上,剪下四朵花,四位客人头上各插一枝,实在是一场盛会,后来三十年间,四人都成了宰相。
濒海素少士人。祥符中(1),廉州人梁氏卜地葬其亲(2),至一山中,见居人说,旬日前,有数十龟负一大龟葬于此山中。梁以谓龟神物,其葬处或是福地,与其人登山观之,乃见有丘墓之象。试发之,果得一死龟,梁乃迁葬他所,以龟之所穴葬其亲。其后梁生三子:立仪、立则、立贤。立则、立贤皆以进士登科,立仪尝预荐,皇祐中(3),侬智高平(4),推恩授假板官(5)。立则值熙宁立八路选格(6),就二广连典十余郡,今为朝请大夫致仕,予亦识之。立仪、立则皆朝散郎,至今皆在。徙居广州,郁为士族,至今谓之“龟葬梁家”。龟能葬,其事已可怪,而梁氏适兴,其偶然邪?抑亦神物启之邪?
【注释】
(1)祥符:即大中祥符,宋真宗年号,公元1008—1017年。
(2)廉州:今广西合浦、灵山一带。
(3)皇祐:宋江仁宗年号,公元1049—1053年。
(4)侬智高:叛军首领名。参《权智》卷十三注。
(5)假板官:代理官。
(6)熙宁:宋神宗年号,公元1068—1077年。选格:选官的标准。
【译文】
濒海地区素来少有士人。大中祥符年间,廉州人梁氏选择土地安葬他的亲人,来到一座山中,听到住在那里的人说,十几天前,有几十只乌龟背来一只大龟埋葬在这座山中。梁氏认为龟是神物,它们埋葬的地方可能是福地,就和那些人登山观察,于是看到一处有坟墓的形状。试着发掘出来,果然得到一只死乌龟,梁氏于是把它改葬在别的地方,在龟原来埋葬的地方埋葬了他的亲人。后来梁氏生下三个儿子:梁立仪、梁立则、梁立贤。梁立则和梁立贤都考中了进士,梁立仪曾经获得官府举荐,皇祐年间,侬智高叛乱被平定,梁立仪接受皇帝推恩而被授予代理官。梁立则赶上熙宁年间设置的八路选官标准,在两广一带连续担任了十几个州郡的长官,现在以朝请大夫的官职退休,我也认识他。梁立仪、梁立则都是朝散郎,现在还在任上。梁家后来迁居广州,在那里发展成为世家大族,至今被称为“龟葬梁家”。乌龟能自行安葬,这已经是奇怪的事情了,而梁氏恰好在此后兴盛,难道是偶然的吗?还是说有神物的开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