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孝宗以近習察大臣 敬大臣與大臣從臣之説 皇朝文鑑所取多諫書 徐鉉君臣論等諫書
孝皇獨運萬機,頗以近習察大臣。中庸或問「敬大臣」之説,大事記吕成公祖謙撰。「大臣從臣」之説,皆以寓箴諷之意。文鑑所取,如徐鼎臣名鉉。君臣論、文潞公晁錯論、蘇明允任相論、秦少游石慶論之類,皆諫書也。
【全云】文鑑所以可貴在此。
【元圻案】朱子中庸或問曰:「夫勞於求賢而逸於得人,任則不疑而疑則不任。如置之大臣之位,而又恃小臣之察以防之,吾恐上之所以猜防畏備者愈密,下之所以欺罔蒙蔽者益深。所謂偏聽獨任、御下蔽上之姦,將不在於大臣,而移於左右,其爲國家之禍,尤不可勝言者矣。」〇吕成公大事記曰:「周赧王五年,客卿謂秦武王曰:『張儀之貴不得議公孫郝,則從臣不事大臣矣;公孫郝之貴不得議甘茂,則大臣不事近臣矣。』」解題曰:「大臣、從臣之名,始見於此。所謂大臣者,張儀、甘茂也;所謂從臣者,公孫郝也。韓客謂向壽曰:『今王之愛習公也〔一〕,不如公孫郝。』然則當時所謂從臣者,愛習而侍從者也。文、武、成、康之際,侍御僕從罔非正人,列之于六官之屬,曷嘗有内外之間哉?秦乃用其愛習,爲人主私人,其權至與大臣相抗,古無是也。遇昏弱之主,則大臣、從臣表裏締結,合爲欺罔;遇英武之主,如秦武之流,不過防其交通,使之互相伺察而已。雖自以爲得駕馭之術,不知體統舛雜,中外痞隔,致亂之道也。」〇徐鼎臣君臣論曰:「人臣者,在貧賤之中,處疏遠之地,有上下之隔,有左右之蔽。自媒則有暗投之患,因人則無苟合之譽。禮秩之不足則不肯進也,況不禮之哉!」〇文潞公晁錯論曰:「臣讀漢史晁錯之策云:『五帝神聖,其臣不能及,故自親事。』臣謂錯之言乖謬頗甚。若後之人君謂錯言爲是,乃以一身一心兩耳兩目獨任自用,以周天下之萬務,豈不殆哉!又將使厥后自聖,無復察邇言好問之裕。」〇蘇明允任相論曰:「任相之道,接之以禮,然後可以重其責而無怨言。責之重,然後接之以禮而不爲過。禮薄而責重,彼將曰:主上遇我以何禮,而重我以此責也,甚矣。責輕而禮重,彼將遂弛然不肯自飭。故厚禮以維其心,而重責以勉其忠,而後爲相者,莫不盡忠於朝廷而不恤其私。」〇秦觀石慶論曰:「慶爲相時,九卿更進用事,不關決於慶。慶醇謹而已,在位九歲,無能有所正言。嘗欲治上近臣,反受其過,上書乞骸骨,詔報反室,自以爲得計。既而不知所爲,復起視事。嗚呼,此其所以見容於武帝者歟?」〇書録解題總集類:「皇朝文鑑一百五十卷,吕祖謙編。孝廟賜名文鑑。朱晦庵晚歲嘗語學者曰:『此書編次,篇篇有意,每卷首必取一大文字作壓卷〔二〕,如賦取五鳳樓之類。其所載奏議,亦繫一時政治大節。祖宗二百年規模,與後來中變之意,盡在其中,非選、粹比也。』」〇朱子淳熙八年召對摺子云:「士大夫之進見有時,而近習之從容無間。士大夫之禮貌既莊而難親,其議論又苦而難入,近習便辟側媚之態,既足以蠱心志,其胥吏狡獪之術,又足以眩聰明,恐陛下未及施駕馭之策,而先已墮其數中矣。」孝宗之失,朱子嘗顯規之。
〔一〕「公也」,原作「也公」,據四庫本大事記解題卷四乙正。
〔二〕「每卷首」,原脱「卷」字,據四庫本直齋書録解題卷一五總集類補。
23 乾道郊赦文措辭不當 朱文公責郊赦文語 祖宗陵廟與薄物細故25 以饋遺及門爲恥 以苞苴入都爲羞 金珠爲脯醢 契券爲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