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温

  下载全书

【作者小传】

(772—811)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郡望东平(今山东泰安)。贞元进士。与王叔文友善,迁左拾遗。曾出使吐蕃,后进户部员外郎。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转衡州,死于任所。有《吕衡州集》。(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五)

刘郎浦[1] 口号

吕温

吴蜀成婚此水浔[2] ,明珠步障幄[3] 黄金。

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4] 心?

〔注〕[1]刘郎浦:又称刘郎洑。其地在今湖北石首县。 [2]浔:水边。 [3]步障:古代贵族出行时用来遮蔽风尘的幕布。幄:室内的帐子。 [4]鼎峙:像鼎的三足峙立。这里指魏、蜀、吴三国。

这首咏史诗是作者经过刘郎浦时,听说此地是三国时刘备到东吴迎亲的地方,有所感触而写的。

咏史诗难在是议论而又不死于议论之下。我们且看吕温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

前二句:“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初看时,上句是叙事,下句是想象中的物象,似乎没有什么议论在内。据《三国志》记载,当时孙权对于刘备,既有戒心,又要结亲,是包藏政治用心的。这一点,周瑜说得很明白:“愚谓大计,宜徙(刘)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

可是作者写诗,并没有把史实简单概括一下完事,而是借令人可以触摸的艺术形象发表议论。请看“明珠步障幄黄金”这句,既写出孙刘结亲时那种豪华场面:孙夫人使用的步障,是缀满了明珠的;新婚夫妇居住的地方,连帷幄也用黄金来装饰。然而我们深入加以寻味,会发觉这种描写,不仅仅是为了铺叙结婚场面的豪华,还含有这种豪华所隐藏的政治用意。不难看出,诗人把“史”和“诗”很好地统一起来了。

再看下面:“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分明是对孙权的嘲笑。看来已显出议论的面目了。但是细看之下,它又和一般论史不同。一般论史可以是这样平直地写:“刘备以天下事为重,不因一女子而易其志。”说得准确,没有味道。这里却以唱叹出之。诗人发问道:谁会为了一个女子而看轻了天下呢?而孙权、周瑜居然想用来换取刘备鼎足三分的决心,结果又如何呢?写来有顿挫之势,饶有情致。这是从侧面取影,让人们自己去寻思和领悟它的正面意思。这样,它同史论就有灵活与板滞的区别,不是死在议论之下了。

(刘逸生)


王涯刘禹锡

吕温|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