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美的历程 - 李泽厚
结语
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到这里就告一段落。跑得如此之快速,也就很难欣赏任何细部的丰富价值。但不知鸟瞰式的观花,能够获得一个虽笼统却并不模糊的印象否?
艺术的各种突出的不平衡性,经常使人怀疑究竟能否或应否作这种美的巡礼。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联系?能否或应否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同一社会、时代、阶级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流派。……这都是常见的现象。客观规律在哪里呢?维列克(Renè Wellek)就反对作这种探究(见其《文学概论》)。但我们并不能同意这种看法,因为所有这些,提示人们的只是不应作任何简单化的处理,需要的是历史具体的细致研究;然而,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应可肯定。例如,由于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连,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等,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科学在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相反,当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某些艺术部类如文学、绘画(中国画)却可以相对繁荣发展,因为它们较少依赖于物质条件,而正好作为黑暗现实的杰出对抗而出现。正如这个时候,哲学思辨也可以更发达一些,因为时代赋予它以前景探索的巨大课题,而不同于在太平盛世沉浸在物质岁月中而毋须去追求精神的思辨、解脱和慰安一样…。总之,只要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历史地具体地去研究探索便可以发现,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从而,作为美的历程的概括巡礼,也就是可以尝试的工作了。
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如此久远、早成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能感染着、激动着今天和后世呢?即将进入新世纪的人们为什么要一再去回顾和欣赏这些古迹斑斑的印痕呢?如果说,前面是一个困难的艺术社会学的问题,那么这里就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更为困难的审美心理学问题。马克思就曾尖锐地提出这个问题。解决艺术的永恒性秘密的钥匙究竟在哪里呢?一方面,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诚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尽管是莎士比亚,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艺术只有这样才流成变异而多彩的巨川;从而另一方面,这里反而产生继承性、统一性的问题。譬如说,凝冻在上述种种古典作品中的中国民族的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为什么仍然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呢?为甚么会使我们有那么多的亲切感呢?是不是积淀在体现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人类的心理结构是否正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呢?也许正是它蕴藏了艺术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也许,应该倒过来,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了也提供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生产创造消费,消费也创造生产。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传流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然而,它们既不是永恒不变,也不是倏忽即逝、不可捉摸,它不会是神秘的集体原型,也不应是“超我”(Super-ego)或“本我”(id)。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的时代魂灵的心理学。而这,也就是所谓“人性”吧?
重复一遍,人性不应是先验主宰的神性,也不能是官能满足的兽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可以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觉,也就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它在审美心理上是某种待发现的数学结构方程,它的对象化的成果是本书第一章讲原始艺术时就提到的“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这也就是积淀的自由形式,美的形式。
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参阅拙作《批判哲学的批判》第十章,人民出版社,1979年),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那末尽管如此匆忙的如此粗糙的随笔礼记,历史巡礼,对于领会和把握这个巨大而重要的成果,该不只是一件闲情逸致或毫无意义的事情吧?
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1] 图版 1
[2] 闻一多《伏羲考》
[3] 图版 1
[4] 图版 2
[5] 图版 3
[6] 图版 3
[7] 图版 3
[8] 图版 4
[9] 鱼纹 3 图
[10] 鸟纹
[11] 螺旋形纹饰
[12] 波浪纹垂幢纹
[13] 鸟纹蛙纹
[14] 图版 5
[15] 图版 4
[16] 日照石锛
[17] 图版 6
[18] 图版 6
[19] 图版 7
[20] 图版 7
[21] 图版 8
[22] 图版 9
[23] 图版 9
[24] 图版 10
[25] 图版 10
[26] 图版 11
[27] 图版 12
[28] 图版 12
[29] 图版 13
[30] 图版 14
[31] 图版 13
[32] 图版 16
[33] 图版 17
[34] 图版 17
[35] 图版 18
[36] 图版 19
[37] 图版 20
[38] 图版 21
[39] 图版 22
[40] 图版 23
[41] 图版 23
[42] 图版
[43] 图版 24
[44] 图版 24
[45] 图版 25
[46] 图版 25
[47] 图版 26
[48] 图版 27
[49] 图版 28
[50] 图版 29
[51] 图版 30
[52] 图版 31
[53] 图版 32
[54] 图版 34
[55] 图版 33
[56] 图版 34
[57] 图版 35
[58] 图版 36
[59] 图版 37
[60] 图版 38
[61] 图版 39
[62] 图版 40
[63] 图版 40
[64] 图版 41
[65] 图版 42
宋八角双贯耳瓶
宋瓷碗
[66] 图版 43
[67] 图版 44
[68] 图版 44 、 45
[69] 图版 46 、 47
[70] 图版 48
[71] 图版 49
[72] 图版 50
[73] 图版 51
[74] 图版 52 、 53
[75] 图版 54
[76] 图版 56
[77] 图版 55
(四)绘画与工艺这是最后一篇